警惕学生对课堂的“审美疲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5:47:30
警惕学生对课堂的“审美疲劳”
刘艳菲
我们经常会发现,新学期每门课的第一次课,同学们均是精神焕发、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新老师的到来,而且课堂配合兴致也特别地高。但往往这种热情持续不了多久便慢慢冷淡下来,甚至最后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们的激情慢慢消失了呢?莫非学生对老师的课堂也产生了“审美疲劳”?
“审美疲劳”原本是个美学用语,表示在进行美学研究时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产生厌恶之感。本文所探讨的学生对课堂的“审美疲劳”,它主要是指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语言艺术及至衣着打扮方面久而久之产生的平淡与麻木感,甚或是厌恶感,其直接反映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消退、丧失乃至最后对课堂的厌倦、不合作。
一、 教学方式方法的“审美疲劳”
“语文老师朗读朗读,数学老师练习练习,英语老师背诵背诵,其他老师忽悠忽悠”,这一校园灰色歌谣虽不能全面反映学校课堂生活,但也确实暴露了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知道,每个老师都有他自己的教学理念,因而在此基础上会形成各自独特的教学方法,这固然是一件好事,它能有效帮助学生领略各个老师的风格,从而调整自己的课堂节奏,跟上老师上课的节拍。但是,这种方式方法切勿模式化、固定化,也就是说切莫僵化,否则就会使学生丧失参与热情,从而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
首先,课程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某种单一的方法,而是要灵活多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们的课程内容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丰富化,因此我们老师应该调整策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而不能千篇一律。比如,传统的文言文讲授通常是从正字音、晓词意、通句意这几个步骤一步步进行的,往往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则是记忆、背诵,而现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一些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的名篇,例如《师说》,《出师表》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下分组讨论法呢?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转为主动的讨论者、发言者,效果也可能会事半功倍。我们也可试着从整篇文章的大意谈起,而不拘泥于字、词、句的顺序。其他科目的学习同样如此,我们通常听说的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也就是要求我们的老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其次,世间生活是变化各异的,而我们所处的时间空间也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我们还课堂一片广阔的天地,把新奇、变化展示给学生,把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带给学生。我们的课堂不应局限于封闭的校园、狭窄的教室,大自然、社会公共场所等都应纳入我们有效实施教育的范围之内。壮观的宇宙、锦绣的河山、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都应该成为我们课堂的组成部分。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优美的风景可以陶冶性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内在的心灵境界,从而塑造健康完美的人格,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看,我们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在课堂上听讲,首先必须引起大脑皮层某些神经细胞的兴奋,才有可能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有所体会、理解并能把它们记住,而学生又普遍好奇心强,对新奇事物充满渴望。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变,激活学生的神经细胞,只有他们的“心动”了才会有真正的“行动”。还有,从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教育也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诚然这种要求在班级授课制下是很难进行的,但是我们的老师可以尝试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法,或者每隔一定周期换用一种新的方法,结果总比天天重复、日日照旧的效果要好。
二、 教学语言的“审美疲劳”
常言道,“好话三遍无人听,好戏三遍无人看”。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往往要做很多重复性工作,有时甚至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讲述同一道理,这就难免会使学生的“耳朵起茧”。若要想让知识的传授不再是一种机械的重复,改变“年年岁岁话相似”的状况,教师要特别注意语言的“保鲜”。
教师的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它们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教师有效地影响或改变学生心理、行为而必不可少的工具。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最多的是有声语言。优美的、充满智慧的有声语言,能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楚,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让静态的现象动起来,启发学生去探索、去追求、去挖掘,使学生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的课堂有声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那种简括、条理、规范的特点,用来讲授定理、定义、结论等;又要有口语那种自然、亲切、灵活的特点,用于具体事理的阐述及描绘情景,用来组织教学及启发诱导。教师做系统讲解时,主要运用独白语言,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进行问答讨论时,要运用有来有往的会话语言,以便进行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既包括教学性语言的艺术,诸如导语、讲解、归纳、引申、应变、推理等,也包括口语性的语言艺术,如停顿、节奏、修辞、重音等。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要求教师用15-20种语调说“到这里来”,而且要不是那种做作的,而是在不同的情意表达意识的驱动下流露出来的,这足以可见灵活多变的语言艺术之于老师的必要。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来安排教学语言。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用高昂、雄壮的声音引吭高歌;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时,则用缓慢、伤感的语调低声细语。语言的变化,是教学内容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体态语言又称态势语言,它是运用手势、姿态和表情等来传递信息、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眼神、面部表情和举止都是体态语言的方式,一个鼓励的眼神可以使一个胆怯的孩子变得勇敢;一个欣赏的微笑可以给学生带来信心。教师如果能准确、熟练地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教师在课堂上要像个演员能表演,用手势、动作、表情、语调传神,不要温文尔雅、死死板板地站在讲台上。”假使一个老师的课堂语言单调得只有一种选择,讲课姿势、表情也像定了格,缺乏适度的变化,那么即使他的音色再悦耳,姿势表情再优美,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这种美疲倦的。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美丽的雕像,而是一个灵动的人、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富于变化的智者。
三、 衣着打扮的“审美疲劳”
人的衣着打扮本是生活细节,无需多议,正如经常所说的“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是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要求老师要树立良好的师长形象,而且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爱美的年龄,他们对美也就显得特别挑剔。教师如果能在着装上给学生以美感,定会增加他的课堂吸引力和人格魅力,反之则会影响到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师长形象。教师着装讲求端庄、大方、文雅、整洁,忌华贵、时尚和过于装饰。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时装模特一样通过“时装秀”来给学生带来新鲜美感,但长期职业化服装又会缺乏生气:正如西装可以为男老师增添风度,终日西装又会让人感到呆板;职业套装可以使女教师显得沉着干练,久而久之又有失活泼与亲切。
尽管教师由于其职业特点在着装方面有着种种限制,但也并非是没有选择。首先,不同的色彩会传递出不同的信息。心理学家认为颜色对人的心理状态有着神奇的调节作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意向。例如,红色代表着热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绿色、米黄色可以消除紧张,促进人体神经松弛;蓝色可以作为精神镇静剂,缓解精神不安;紫色能让神经系统敏锐……教师如果能经常穿些轻松、活泼的鲜亮颜色衣服,定会使学生感到耳目焕然一新、心情愉悦,课堂积极性自然便会提高。
其次,教师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着装。课堂上,教师穿着宜端庄、大方,便于上课和板书,不要过于艳丽和透明,也不要饰物过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外则可舒适、随意一点,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张扬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巧用眼镜、发型等来改变自己的形象,男老师还可以选择不同的领带,女老师也可以略施粉黛。总之,每天让学生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他们的眼睛便不再会疲劳。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是个艺术家,是美的创造者。生机勃勃的课堂要求我们的老师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用文雅别致的衣装带给学生美的身心感受。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活力永驻,学生也才不容易产生有“审美疲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