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中国人的金融的逻辑(001-002)_陈志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26:46

100个中国人的金融的逻辑(001-002)

(2010-09-28 15:11:37)转载 标签: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

养儿防老

儒家文化

杂谈

分类: 金融逻辑

2009年8月,金融的逻辑》出版面世,在过去的一年中,这本书中“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养儿防老不道德”、“金融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等观点引发了很多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思考。现特别整理出其中100个典型观点,以窥中国人的真实的金融的逻辑。

 

001

发言人:网友Philoco

观点:责任是个屁,爱才是正经事

现场:Philco的博客

时间:2009-9-21 

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一书,从经济的角度切入探讨文化制度形成的背后因素,阐释金融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虽然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还有质疑,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它给我带来的醍醐灌顶。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说:发展就是使个人更自由。本书提到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人类的制度性文化总在随着生产力和金融市场而演变,其整体方向是个人自由空间的最大化,发展就是使个人自由。最初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时,为了抵御灾害和野兽的侵害,人们迫不得已接受氏族公社的公有制(一万多年后,有些地区倒退回这种原始公有制,只不过那时候叫人民公社),牺牲个人和家庭的自由。一旦农业使人的独立生存能力稍微提高,人们的基本生活单元就从氏族公社缩小到宗族、家庭,人们连成紧密的家庭关系来规避未来的风险和大额开支,在中国,生儿育女是为了“养儿防老”,帮助宗族是为了将来族亲也同样能够帮助自己,本质上来讲儿子和族亲是活的金融保险,孝道和信义则是契约,保证未来的保险能够兑换。这种关系的捆绑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那么当时的法律会有连坐、诛九族等惩罚也就不奇怪了。到了工业社会,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人的温饱需要,金融市场的发展又将经济互助交易功能从家庭中剥离出来,宗族缩小到离个人更近的“家”,进而个人又从家庭的经济制约中得以解放,给他以最大自由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是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解放了个人。

 

这让我又想到了责任这个概念,究竟什么是责任,它从何而来?如果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有手有脚,心智健全,为什么会要求他人为自己负责?如果家人、爱人、朋友之间有爱的话,为对方做的事应该皆出于自愿吧,如果是迫于压力的话,还谈什么感情呢?以抚养子女为例:一户只是尽到基本的责任,保证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受教育权,其他不管不问;另一户则出于父爱母爱,不仅提供基础条件,还呕心沥血身体力行。请问在这场责任与爱的PK当中是哪方胜出呢?当然,我彻底的质疑责任这个概念是由于它的外延被人为的扩大了,但这不是彻底的否定它,责任到底有没有?有!这里有个前提:在发生交易的时候。商家有责任,因为消费者付给他钱;政府有责任,因为它花纳税人的钱。如果你要强调父子间的责任、夫妻间的责任,对不起,你们之间谈的不是感情,是交易。

 

002

发言人:未知名网友

观点:“养儿防老”论中国很难消亡

现场:博客

 

 陈志武先生提出“养儿防老”不道德论,笔者嗤之以鼻,理由是充分的。因为从国家和民间的层面上,会引起思想紊乱。事实上从“养儿防老”到“望子成龙”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处世哲学。儒家学说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宗教,但是它包含基本的东西,核心是修身齐家平天下,它称为“儒教”和“孔教”,五四时期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现今,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受到世界的认同。历史真是开了一个大玩笑,这不是偶然的,孔子学说虽有不足,但有生命力,因此肯定是打不到的,这是中国文化精髓之一。

 

“养儿防老”,实际上与儒教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家就是国,国就是家,不是吗?戏曲和古装电视剧反复阐述了这个道理,你不可能置身事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从横向和平行的角度上来分析,是处理人际关系,减少矛盾的良药。但“养儿防老”是另一种层次和空间,从“培养革命接班人”,家庭血脉相连,家族企业传代接班和血浓于水的联想上,这应是一句至理名言。


 

不可否认,从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门户,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西方个人价值观以及美国梦上,有较多成功经验可资借鉴,故不失积极意义。当然,在中国人的眼里,个人主义往往与个人英雄主义联系起来,它与集体英雄主义是不同的。在NBA和世界足球联赛的比赛胜负上,球星是独特的,但集体力量不容忽视,对此,专业工作者是有共识的。


 

放弃“养儿防老”的前提应当是,必须要有经济政治基础,即当上农场主和企业家才行,而不是打工仔,农民工,工薪阶层和蓝领工人。否则独木难支,从纵向和兼容并包上,大多数人群,还是需要“养儿防老”的。

 

中国并不富裕的父母们含辛茹苦培养出一二名大学生,或为拯救儿女的生命不惜倾家荡产,可见中国人的善良之心有多深重,他们在抗争,在投资未来,你能说他们不对,不道德吗?
“养儿防老”论的根深蒂固,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不被湮没,强大凝聚力的长存不无关系。而西方盛行的那种放任个人主义,损人利己,为富不仁和只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总是处处碰壁,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最近的力拓案就是一个明证。

 

总之,“养儿防老”论,是道不尽说不清的悖论,现有人的智慧是解决不了的。

 

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目前西方物质文明比东方发达并不必然意味着他们的精神文明就先进,东方的物质生产暂时贫乏也并不必然意味着我们的精神文明就落后。会不会今后的东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先进呢?回答是肯定的。

 

中国文化是在儒、释、道诸家学说和现代文明的碰撞中,通过不断磨合和吸收中发展起来的,形成了“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这个格局。故经济越发展,中国式文化更会根深叶茂。

 

陈志武先生从经济和感情二方面探讨此问题,也揭示了一些事实和数据。同时,社会万象中,由病趋贫,由贫致病,“养儿”和“防老”成了一对命运共同体,今天只能相互取长补短,因为,现代社会也不能根本消除贫困和收入差距,故“养儿防老”终将继续大行其道。 

 

 

 

陈志武观点/“养儿防老”道德吗?

 

儒家的这种刚性体系过于偏重父母、兄长作为“投资者”的权利(甚至权力),压制子女、压制年幼者的权利。在这样一种隐性金融交易安排下,“养子防老”等于把子女当成了经济工具,家庭的建立、养子等等,都过多受利益驱使,使利益和感情无法分离。其结果只能是淡化家庭的情感功能,侵蚀亲情间的情感氛围。 (选自《金融的逻辑》序言)

 

在儒家“孝道”体系下,人更多是作为投资、保险、信贷交易的载体存在,人首先是经济工具,而人性价值、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被牺牲太多。一个人可以因为“不孝”而处死,等于说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金融交易的载体,就是他的金融工具作用,就是体现“养子防老”,不承认超越金融交易载体的人权。 (选自《金融的逻辑》序言)

 

“养子防老”,亲戚间“礼尚往来”,生老病死时的相互帮助,这些都是保险、养老、信贷、投资等的具体实现形式,“血浓于水”的信念是用以强化这种体系的信用基础的文化价值选自《金融的逻辑》第二章)

 

更多观点敬请参见《金融的逻辑》

 

分享

5

阅读(2825) 评论 (11) 收藏(5) 转载(10)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造假成风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 后一篇:100个中国人的金融的逻辑(003-004)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全新育儿博客温馨上线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 鹰击长空2010-09-28 15:50:31 [举报]

      对中国的传统采用全盘否定是无知的表现,某些学者,有能够了解多少传统文化呢?
    • 李大个子2010-09-28 16:15:37 [举报]

      养儿防老,目前还需要,将来肯定不需要。这与传统、道德没关系,他和经济关系密切。试想,都是谁需要儿养老?皇帝需要吗?大款需要吗?最需要的是那些到老了,生活、生命没有保障的人,是没招没落的工人、农民。传统能养他们吗?不传统能养他们吗?时代能养他们吗?
    • 新浪网友2010-09-28 16:49:25 [举报]

      看到家就是国, 国就是家, 我就看不下去了
      逻辑能不能再更混乱一点啊
    • 木坑山佛光2010-09-28 16:52:01 [举报]

      在“养儿防老”这样的观念里,孩子是“物”而非是与父母平等的“人”。但是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人的观念在变化,人们的养老方式很可能也会慢慢发生改变。目前社会化养老急需跟上,独生子女无力支撑多位老人。首先要改变观念——“安土重迁、往后看、祖先崇拜”都是落伍的观念。
    • 新浪网友2010-09-28 16:55:31 [举报]

      谈起養儿防老,自觉经济是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国情、民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的。希望中国强盛、繁荣。国富民强了,所有的问题就都不被称做为问题了。
    • 操盘时空2010-09-28 17:47:40 [举报]

      发展中解决问题...................
    • 融化的冰水2010-09-28 20:46:28 [举报]


      鄙视有养儿防老思想的人。养儿防老说白了,就是父母自私的表现!应该倡导作为父母要给儿女树立自力更生的榜样,而不是教育儿女孝顺父母为自己服务,一代一道传下去,是爱的传递,良性循环。到了真正动弹不了那一天,子女也会照顾你的的。
      这是我的观点。
    • 新浪手机网友2010-09-29 22:01:34 [举报]

      那你的意思是只有父子亲属断绝关系的话 才会把他们从利益关系的范畴里划分出来吗?… 来自:手机新浪网(手机访问sina.cn)  你也想用手机抢沙发?
    • 笨笨兔2010-10-03 21:04:41 [举报]

      对于一些金融家或经济家的一些看法一定要加以分析:因为他们的的理论是用你的钱来生钱!如果他把你说服,让你把钱交给他打理,那么他的财富从哪里来?劳动者,不论是体力和脑力的,付出的都是自己的劳动才换来的财富,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而金融家给你什么?一张纸,一个别人的未来和前景,目的是让你掏出真金白银去换他那张纸!
    • wwefng2010-10-07 09:22:37 [举报]

      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你去了养老院有用吗?到时每个都是可怜巴巴的可怜虫,特别是你这些知识分子30%会的中风后遗症。
    • littlebear2010-10-08 17:01:03 [举报]


      对于目前的广大的农村地区,养儿防老可能依然是很多人生育的理由。然而就我身边的例子,在城市中不管当初生育的目的是否是防老,目前事实是城市中的老年人不但没有被儿女养老,而是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年轻人活得跟好。
      第一个例子。我母亲今年65岁,丧偶,退休前的身份是干部,有稳定的退休金,有医疗保险,而且有两处房产,一处自用,一处出租,租金可以补贴生活。无论母亲独居或以后去养老院,都没有任何经济困难。然而目前母亲的状态是,为了资助哥哥在北京买上房子,卖掉了较大的一处房产,而且为了给哥哥看孩子,只有与哥哥同住,不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还要处理难缠的婆媳关系。
      另一个例子。我的亲戚,老两口都退休,虽然退休前都是工人,但两人的退休金也足够生活,都有医疗保险。儿子是八零后,目前在北京工作,月薪5000元。为了给儿子娶媳妇,买房子,老两口虽然身体不是很健康仍然各自找了工作,依然为儿子今后的幸福工作着。
      以上两个例子在城市中比较有代表性。由于目前中国养老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城市老人更多地不需要子女养老,而是以自己的体力和财力以不同方式补贴着成年子女。我想基于以上原因,目前中国城市人群生育的主要原因不是养儿防老,这同时解释了很多丁克家庭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