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就是养阳气(新京城四大名医武国忠养生精髓七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9:20:06
养生就是养阳气(新京城四大名医武国忠养生精髓七讲)
第一节湿为阴邪
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古人认为湿属阴邪,性重浊而黏腻,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当湿邪侵犯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时,最容易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妨碍脾胃的运化。六淫害人湿为首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是自然界当中正常运行的一种常气、平气。古人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人身体上,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正好对应我们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当人体遇到这六气太过或者不及的时候,就会转化为六淫,也就是淫邪之气。其实六气都可以造成人体阳气的损害,那么哪种气对人的阳气损伤得最厉害呢?古时有人认为是寒邪,有人认为是湿邪。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发展,现在在临床上很难看到像几千年前祖先们记载的那些明显的寒邪为病了。我认为六气当中侵犯阳气最多的是湿邪。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湿邪呢?又该怎样辨别自身体内是否有湿邪呢?体内湿邪的自我判断有的朋友会问,自己怎么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呢?关于湿邪的自我判断,我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判断要点:第一条,我们早晨起来刷牙的时候,是否有恶心的感觉。有很多患者到门诊看病时跟医生说他一刷牙的时候就恶心、呕吐,嗓子里边总是有黏腻不干净的感觉,即便吐痰,也只是吐出一点,吐不多。第二条,看我们早晨起床后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如果有这种发酸、发沉的情况,我们可以多按按自己的承山穴位。第三条,看我们上厕所时候自己的大便是否黏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卫生间,我们大便完了以后可以看一下大便是不是挂在了马桶上,湿气重的大便冲水可能冲不干净,大便黏腻是最典型的湿证。求根问源:湿从何处来夏天我们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吹着空调盖被子。其实这样会导致寒冷的湿邪之气直接侵入到人体。我在门诊上发现来看病的人,真正受寒的病人在夏天多些,冬天天气冷反而没有那么多受寒的人。人体的湿邪是怎么从外入内侵袭到人体的呢?夏天,暑湿之气会趁着我们在饮用冰镇啤酒、冰激凌、冰镇饮料时,伴随着寒气直接侵袭到我们体内,最后造成我们的体湿。那么体湿有什么症状呢?体湿患者头上就如同裹了一块毛巾,总是觉得头昏懵,头脑不清楚;身上觉得像背了重物似的;这种体湿的人每天早晨起来大便会黏腻、不爽,这些也就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湿性、黏腻、重浊。我在临床上遇到过一个病人,他上午吃了冰激凌以后中午就发烧了,下午到门诊去输液。他的体温不到38度,输了三天的液,输完后晚上九点多他的家属打电话给我,说病人的体温已经升到39度多,怕冷,想盖被子。我听了他的病因,知道他发冷、想盖被子,就辨别出来他是中了湿邪。在两千年前,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里就已经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了,他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病人都寒到骨髓了,如果我们再用一些凉药给他退烧,那岂不是背道而驰吗?从输液的性质来讲又属寒湿,输液属于外在的一些寒邪之气,因此病人的病情会加重。当时我采取了一个直接针对祛除湿邪的办法,用了一种很简单的中药,两小时就把患者发热的症状消除了。湿为夏之主气,在谈到夏季如何养生时,《理虚元鉴》就曾指出,夏季不仅要防暑热,更要防湿。我在这里要特别提示大家,夏季大汗淋漓之时,过于避热趋凉,或在露天席地乘凉,或在穿堂风处歇息,或以风扇、空调伴睡,都会导致风寒阴湿之邪乘虚而入的。湿邪致病的临床表现风寒阴湿最容易侵袭到人体的哪一个部位呢?医生们在临床上发现,湿邪经常在人的脐以下发病,并且常造成一些临床上很难处理的病症。阴邪发病在临床上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就是湿热下注。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在经期过多地食用了寒凉的食物,像冰镇西瓜、冰镇饮料一个劲地往肚子里吃,这个时候湿邪就容易戕伤人体的阳气。湿邪是向下走的,向下奔哪个方向去呢?对于女性来说,湿邪最常见的去处就是胞宫,也就是整个生殖系统。这种寒邪之气、寒湿之气会驻留在女子的胞宫,胞宫包括我们今天说的卵巢、子宫,卵巢、子宫正常的代谢一定要靠人体的阳气来推动运行的,但是寒凉之气很容易把阳气推动气血的力量给耗散了,推动的力量不够,就会导致女子经血不下或者是痛经;有的女性抵抗力稍微好一点,就会形成慢性的炎症,如盆腔炎;有的病人会形成典型的带下症。所以中医治疗女子带下主要是从祛湿来入手。男性朋友这种湿热下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很多男性三十几岁就发生前列腺肥大,就是因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好,总爱喝冰镇啤酒、饮料,饮食都是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最典型的就是虾、螃蟹、啤酒、白酒搁一块儿吃喝。这样一天两天无所谓,长时间如此饮食就会导致人体内产生大量的湿邪,因此而得的病最常见的就是痛风。这也就是为什么痛风好发于中青年男性身上,而女性朋友会少一些。艾灸疗法--治月经不调取穴:肾俞、关元、血海、三阴交说明:月经提前加气海、足三里、涌泉,月经延迟加归来、太溪。
第二节饮食祛湿
在临床上治疗湿证有很多的办法,可以用三文汤、藿香正气散等,它们都属于芳香化湿解表的药。有人问,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预防湿邪呢?或者说我们体内已经有湿邪了,那么我们平时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有没有好的食疗方法呢?什么是"便溏"湿邪会给人们带来种种不适感,包括在临床上常见的便溏。什么是便溏呢?就是大便稀、软、不成形的意思。同时患者会两腿发沉,头重如裹,有身背重物感。在临床上治疗湿证有很多的办法,可以用三文汤、藿香正气散等,它们都属于芳香化湿解表的药。有的人问,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预防湿邪?或者说自己明显地感觉到体内有湿了,但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那应该怎么办?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民间常用的食疗偏方。祛湿秘方--薏米红豆汤该食疗方主要由两味药组成:一味是我们常吃的赤小豆;另一味叫生薏米。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两味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用好了,对治疗疾病是非常有效的。它的做法是:一把红豆、一把生薏仁米,也不用分是30克还是50克,就根据自己手的大小,一样各抓一把就可以了,然后把这两样东西放在锅里慢慢地熬。这两种食材非常难熟,怎么熬它们都不黏、不稠。我们用它们祛湿,恰恰就是要利用它们这种清清之相。熬时可不可以放些大米呢?从治疗的角度讲,我建议大家最好不要用。因为薏米红豆汤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热除湿,红豆"色赤、养血",古籍里面记载久服令人瘦,经常吃红豆还有减肥的作用。薏米性偏凉,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夏天暑气连天,我们会内也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就可起到养血、除湿作用。喝完了这个薏米红豆汤以后,很多人会明显感觉到身上湿疹、痱子、痱毒、脚气都不见了。一般来说,我们喝上一到两周症状都会有所减轻。熬一碗适合自己的祛湿汤湿为阴邪,好伤人体的阳气。薏米红豆汤正是人人皆宜的祛湿佳品。然而人的体质存在差异,怎样增减薏米红豆汤的辅料,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呢?我在临床上也不主张一味地不分主次,不分病情大小、轻重缓急,一律都用薏米红豆汤进行清热除湿。如果有的病人体质偏寒,我们可以在粥里面加一些温补的药物,像桂圆、大枣都可以。还有些人经常失眠,夏天体内又明显地有湿,我们就加一些莲子、百合。女性朋友如果正赶上痛经,我们就可以把薏米去掉,只熬红豆汤,加上一些姜片、大枣,再加上点红糖再喝。这样可以暖小腹,缓解痛经。所以薏米红豆汤的加减变化可以对很多常见病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那么,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薏米红豆汤呢?建议大家夏天从五月初开始喝,一直喝到九月份,就是每天熬一锅,然后天天代茶饮。怎么算代茶饮呢?就是不要喝茶水,渴了就喝熬好的汤。皮肤瘙痒,经常起湿疹的患者可以多喝一些。天热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家里不常用的暖壶洗净,抓一把薏米、一把红豆放在暖壶里,再烧上一壶开水,水开了以后直接灌到暖壶里保存起来。如果早晨起来喝头天晚上熬好的,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豆子已经全都泡开了。如果想晚上下班回家来喝,那早晨临出家门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泡上一壶,下班以后到家正合适喝。一般的经过七到八小时,豆子都会泡开的,这个方法很简单,操作方便易行。喝了这个薏米红豆汤后一周或两周左右,很多体内湿气很重的朋友,都会感觉到腿脚发轻,走路不那么沉了,湿疹慢慢地也消退了。招湿邪的主食--米饭长期吃米饭的人,比如像南方人,非常容易得脚气病、湿气病。大米长在水里边,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蒸的米饭、煮的米饭,按照过去有传承的老先生们讲都是生饭。我请教老先生们说为什么是生饭呢?他们是这样解释的,一斤米加上水做成米饭以后就成了一斤半,米饭的水湿之气太重了,人吃了以后不容易消化,所以谓之"生饭"。那怎么样才叫吃熟饭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锅巴,锅巴是好东西,因为它是焦香入脾的东西,焦香的东西有燥湿、化湿的功能。在临床上我遇到湿邪的时候,就会告诉患者尽量要减少米饭的摄入量,尤其是湿证比较明显的患者,尽量多吃一些面食或者是锅巴,这样对缓解体内湿邪是非常有帮助的。求根问源:干馒头片怎么治胃病有一位老教授每年的春节都要回农村老家去看一看,因为他是医生,所以每年他回去以后,三乡五里的街坊邻居都请老先生帮忙看看病。其中有一个小孩患有长期胃病,老先生从他七八岁时就开始给他治了,连着治疗了两三年。老先生第四年回去没看到这个小孩,他就问周围的人那个小孩怎么今年没过来看病,他胃病好了吗?别人回答说好了。老先生问怎么好的,周围人说他们也不知道。老先生知道那个小孩的病很难治,不会轻而易举地就好的。于是老先生让人把那个男孩找来了,问这个小孩病是怎么好的。男孩说他一个远亲让他吃一种药,吃完胃就舒服了。其实那个小孩吃的"药"就是干馒头片,就是我们天天吃的馒头,把它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到锅里烤干就是干馒头片了。老教授觉得很惊讶,他开的药里边也有这些焦香入脾的怎么就不能把这个病给祛了呢?分析来分析去,终于找到了原因所在。解析:这件事其实正好符合了中医的一个理论叫焦香者入脾。那个小孩长期体内有湿,当人体内有湿的时候,中医主张要用焦香的东西来健脾、化湿,比如说由湿邪引起的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开药我们就要用到一味药叫焦三鲜。它是用三种药组成的,就是把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炒焦。尽量炒焦,不要太煳了,就用这三味药开胃、健脾、活血化瘀。祛湿关键--减少肉类的摄取要想祛湿,最关键的就是要减少肉类的摄取。我建议大家每天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上厕所的时候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大便。判断体内是否湿邪过重,首先要观察一下我们大便的颜色,如果大便的颜色发青、发绿了,就证明这段时间我们吃肉过多了,这时候我们要适当地吃一段时间的素食。有的人早晨起来不由自主地要咳嗽两下,里面有痰,这个也是吃肉吃多了的一种表现。美国康乃尔大学康贝尔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人类天生是食素的,所以我们应尽量以素食为主。他在20世纪80年代做了个统计跟调查,建议美国人要向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中国人学习,学习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我们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总结一下,就是三三三制,三分之一是主食,就是米或面占三分之一,菜占三分之一,肉勉强再占上三分之一,还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水果。湿邪,不管它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会对我们人体的阳气造成戕伤。本来一个人按照古人的记载可以活到120岁的,也就是活到天年,现在活不到了,平均寿命才70多岁,不到80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认为,一是阳气受到了损伤;第二就是人体内湿邪太重。因此,我们要记住和运用从日常生活和饮食结构中预防湿邪。
第一节亚健康与阳虚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个名词叫亚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亚健康的定义是介于疾病与非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状态,在国际上也叫第三状态或者叫灰色医学。西医讲的亚健康,在中医看来实际上就是气虚、血瘀等病变。中医眼中的"亚健康"我们在门诊上经常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感觉自己浑身不舒服,但做生化指标检查都是正常的。这种人一般是今天头晕,明天腿疼,后天腰酸,大后天睡不好觉 总是没精神。我刚开始接触到"亚健康"这个词的时候,因为它是一个很新颖的医学理论,就仔细地研究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有的患者头晕,但做了脑血流图、动脉图,结果却一切正常,但他就是头晕,不舒服。我在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给患者把脉,就会感觉到病人的脉象是沉细、无力的。脉沉细、无力,说明他的身体是阳虚的状态。在《伤寒论》里有个少阴病,说少阴病脉沉细无力,但欲寐,就是指病人老是犯困,类似于湿邪作祟的状态。这种状态在临床上西医检查不出任何的问题,为什么到了中医的眼里,就诊断为少阴病了呢?我经过思考,后来再总结一下就明白了,实际上真正的中医眼里是不存在亚健康的,所谓亚健康,实际上就是人体阳虚、气虚或血瘀等情况的外在表现。舌苔透露出的"不健康"信息由于中、西医的病因学不同,因此,对疾病的诊断概念也不同。在中医看来,只要病人有不适的感觉,通过中医的四诊检查发现异常,就可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了。随着亚健康概念的提出,中医诊断又是怎样运用它的理论的呢?西医讲的亚健康,在中医看来实际上就是气虚、血瘀等病变。有的人脚跟疼,西医一查什么问题都没有,骨质也不增生,也没骨质疏松。中医把这种情况定为阳虚症。我们开一些蚂蟥、附子、细辛或者桂附地黄这些药,就可以缓解这种阳虚的症状了。有的患者伸出舌头,我们会看到他的舌头两边有齿痕,什么是齿痕呢?就是睡醒觉以后,我们的舌头两边是锯齿状的,不圆滑了。齿痕一是代表肝胆的功能失调;再一个有齿痕的部位经常有一些青紫的瘀斑,这个时候再看一下他舌下的静脉,我们会发现舌下静脉是青黑紫暗的,其实这是血瘀的症状,预示着患者隐藏着某种疾病。大家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报道,说某人心脏病突发或某人猝死,难道真是突发?真是猝死?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的身体早就有前期征兆了。比如舌下瘀血就预示某人已经生病了。许多突发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劳累过度,疲劳体乏不能及时恢复,属于积劳成疾的疾病。自我诊断的三个小窍门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快速诊断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小窍门。第一个小窍门,我们早晨起床的时候,站起来那一瞬间是不是感觉自己很累,腰酸不酸,是否觉得精神很充沛,这是第一点。如果觉得腰不酸,很精神,那就证明我们肾气不虚。第二个小窍门,我们起床以后,可能第一件事就是去厕所,我们要注意自己在排便时有没有里急后重的感觉。什么叫里急后重呢?就是指我们排便时间很长,但总感觉排不尽;或者是发现我们的大便先干后稀,这就说明我们是脾虚,并且伴有湿邪。第三个小窍门,就是在我们刷牙前,先对着镜子观察一下我们的舌苔。正常的舌头是不大不小,颜色不红不紫,红润光泽的。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舌头,特别是舌根部有一层厚厚的白腻苔,你就得开始注意了。这种白腻苔说明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寒、湿了。舌苔发白,舌苔厚腻是代表体内的寒邪过重;舌苔发黄是典型的体内有湿热。不管我们的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如果看到这两点了,就应该马上找有经验的中医大夫帮助进行调理。如果我们舌苔发白,就要祛寒、祛湿;如果舌苔发黄,而且厚腻,就要清热除湿。湿热病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早晨起来经常口苦、有痰,如果再加上大便黏腻不爽,那就是典型的湿证了。以上三点就是我要教大家的诊断自身疾病的方法,如果我们真的爱惜自己的身体,就要养成观察自己身体状况的习惯。治气滞,防血瘀中医讲求"未病先防",每个人都需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脸色、舌苔等简单的方法做好预防工作。这些东西跟亚健康有什么关系呢?前面所述两点一是气滞,一是血瘀。如果疾病在气滞阶段,治疗一些疾病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传统医学认为,疾病作用到人体,跟人体直接发生关系时,有一个状态叫游移状态。古人讲"阳化气、阴成形",邪气在作用到人体的时候会找一个最虚弱的地方,正如古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它处在游移状态时我们马上进行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气虚的话,我们简单地调理一下,比如合理的吃喝、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用一些补气的方药如生脉散等,就可以把气虚调节好了。第二条血瘀治疗起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因为病灶已经形成了。疾病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大家知道《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扁鹊三次见蔡桓公,第一次告诉他君有疾在肌肤,不治将恐深;第二次告诉他在腠理,不治将益深。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体表的疾病,如果不治的话就会向里发展。蔡桓公说"寡人无疾",连续三次都不听扁鹊建议,到第四次扁鹊见到他之后,扭头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病已经治不好了,扁鹊此时已回天乏术。过了一段时间,蔡桓公的病发作了,再派人找扁鹊,已经找不到了。《扁鹊见蔡桓公》带给我们的健康启示我们仔细想一想上面的病例,在远古的时代,能给国君看病的一定是个高明的医生,也就是中医讲的"上工"。扁鹊给蔡桓公看病看的是什么?是胃。现在很多人都拿这个例子当一个传说,我觉得不一定是传说。中医诊断疾病,从患者的行、色、神几方面结合对人体作出一个诊断是有可能的。就像打雷之前先打闪,打雷以后要下雨,道理是一样的。实际按照科学的解释,打雷、打闪和下雨是同时发生的,天上一打雷,我们马上不自觉地就去捂耳朵,因为我们知道很短时间内雷就要来了,这就相当于扁鹊见到蔡桓公的第一瞬间打闪了,告诉他快捂耳朵,如果不捂的话,雷声会震聋耳朵的。第一次见面扁鹊是从蔡桓公的形、神色上观察他,第二次见到他,相当于已经打雷了。打闪预示我们要捂耳朵,赶紧进屋,如果再不进屋,雨就下来了,等到雨下来了,有形的东西下来了,形成了事实,再想躲就来不及了。现在西方的生理生化检验查不出来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身体没有任何的毛病。如果我们仍然放开了大吃大喝或由着性子发怒,就会促使虚变成实邪,这样可能会把人瞬间击垮。
第二节如何防治颈椎病
有些人到老年骨质就疏松了,骨骼疾病成为了困扰老年人的顽疾,其中颈椎病较为常见。颈椎病对身体有什么危害?中医对于治疗颈椎病有什么方法和奇效呢?常见的中医颈椎病治疗法颈椎病是过去中老年的常见病,现在也成了中青年常见的、所谓亚健康状态的一种表现了。在临床上我们经常以颈椎病合称,实际上这个称呼本身不怎么严谨。那传统医学是怎么划分的呢?耳下向前发软的这个部位就是颈动脉,这个部位叫颈;耳朵后面向后这两块肌肉很硬的叫项,就是俗称的脖子。椎在哪儿呢?椎就是颈跟项之间起支撑作用的这七节椎间盘。中医对治疗颈椎病有着独特的方法,可以及时缓解颈椎病的病痛。那么具体怎样进行治疗呢?治疗的诀窍在哪里呢?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治疗颈椎病吗?我国古代道家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有着独到的手法,它对颈椎病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铁板肩,就说我们用手一抓患者的肩,感觉像抓在铁板上,又僵又硬又紧。如果是这种状态,我们对患者进行治疗为时还不太晚。这时我们就在患者的风府、风池和天柱这几个穴位做个简单的手法松弛一下,拿揉一下就好了。治疗颈椎病最常用的一个方子叫桂枝加葛根汤(葛根6克、芍药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3枚),此方既有松弛肌肉、缓解肌肉僵紧的作用,又有散风寒的作用。通过手法、针刺再加上中药的综合治疗,不到两个月颈椎病所有的症状就会解除了。求根问源: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到底是什么现代医学定义颈椎病是一种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但传统中医根据此病的发病原因,将其分为肝肾亏虚、风寒湿痹两种类型。治病要治根,那么导致颈椎病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颈椎病按照传统医学区分,有两类是中医疗法不好治愈的。一种是药物性的损害,比如吃一些降糖药、抗劳药、激素类的药物会导致人体内钙的流失,这种药物性的损伤真的会伤及我们的椎体。还有一种原因就是颈椎突然遇到外力受到了损伤,比如说车祸、摔伤,像桑兰做体操运动时不留神把头戳到脖腔里面导致了全身瘫痪,这种情况是真正的椎体病,就是说患者的骨骼出问题了。我们知道骨骼里面、椎体里面有对我们人体来说很重要的脊髓和神经,所以一旦颈椎受到损伤,会导致患者马上瘫痪。在临床上第二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大,也不是中医的主要治疗范畴,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办法治疗。在临床治疗上,只要我们真正地分清了什么是颈,什么是椎,治起病来并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实际上现在临床上诊断颈椎病有很多是误诊,大多数颈肩不舒服的人,不是颈椎本身有问题,而是局部的肩胛出了问题。除去药物性的损伤、受外力的损伤这两种情况以外,在临床上我们通过手法和中药都有治愈颈椎病的可能。农村老太太的"擀面杖疗法"其实,一些农村的老太太治疗颈椎病很有办法,不用出厨房就把病给治了。她们会颤颤悠悠从厨房出来,手里拿着一个擀面杖。她这个擀面杖和平时的不大一样,她把擀面杖往你的肩胛上一放会吓你一跳。为什么吓一跳呢?因为擀面杖是热的。其实是老人家把擀面杖烤热了,这样一擀,又散寒,又可以解僵紧的筋节,治疗效果非常好。如果我们早晨起来落枕了,脖子向一边偏,活动很不方便,感觉很痛。我们也可以用家里的擀面杖在火上轻轻地烤一烤,不要太烫,在肩上垫个毛巾,然后自己敲打敲打或让家里人轻轻地擀一擀,可以很快地缓解不舒服的症状。专业医师才能操作的"整复手法"治疗颈椎病还有一种专业的整复手法。一般常用的整复手法有旋转复位、 提伸复位,但这些手法必须要由临床有经验的医生来操作。颈椎病患者有的肌肉没有僵紧感,我们按他,他也不是很疼,可是同样存在诸多颈椎病的征象。这个时候我不建议大家在家做治疗,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整复手法。其实手法也很简单,不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很多因扳颈椎扳不好导致截瘫的病人。我建议喜欢做按摩的患者,不要轻易让人给自己扳脖子,因为整复手法是很严谨的一个复位手法,需要很专业的人士才可以做到。我们的所有椎体是连接在一起的,一个椎体的平衡出现问题,单治疗一个部位是缓解不了的。大家可以留心观察一下,有的人腰扭了没有多长时间,过一段时间脖子又落枕了,过不了多长时间腰又不舒服了。传统医学认为腰腿痛是相关联的,临床上在治疗腰腿病的时候也要按这么一个思路治。比如左边肩胛骨、肩胛上缘这个部分有问题,病人也会相应地在右侧的臀部上有一些压痛反应。人体的疼痛是X形对称交叉的,这个在《黄帝内经》里面也有相关记载,一个是缪刺法,一个是巨刺法,同经相应、同气相求。捏捏肩,揉揉穴--自己在家做保健中医方法治疗颈椎病确实是既简便又有效,但是中医养生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应当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健康的损伤。下面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颈椎病的日常预防保健方法。用什么方法去预防颈椎病呢?其实这个手法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天天用推拿手法去捏、拿、揉、按、摩我们肩胛上面斜方肌这个区域。在手法里,推和拿属于泻法,按和摩是补法。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让这块肌肉松弛,就可以很好地预防颈椎病了。平时家人之间可以互相地捏、拿肩颈。刚开始捏的时候,如果患者两肩发硬,类似于铁板肩的时候,我们用力就不要太大,轻轻地推拿就可以。如果肩胛很紧,那是因为我们的气血不流通了,那就需要加大力度,把僵紧的肌肉和经脉松弛开,让气血运行的通道加宽,这样才能缓解由颈椎病所带来的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等诸多的不适。还有个保健穴可以预防颈椎病,就是我们的后溪穴。如何找后溪穴呢?我们一攥拳,靠近小指一侧有一个横纹,取横纹正中的那个点就叫后溪穴,我们可以在这个穴位扎针灸针。后溪穴不光可以治疗颈椎病,还可以治疗腰椎病和腿疼,保护我们的视力,小肠经有热也可以扎这里。后溪穴在道家医学里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这个穴位可以直接通到督脉,属于八脉交会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其实我们没必要非得针刺后溪穴,只要每天每小时抽出三五分钟,把两只手放在桌子上面,用后溪穴所在的部位左右旋转滚动也是可以的,坚持下来,对我们的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这是一个最简单的保健方法,叫滚揉后溪穴。从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及致病来看,预防颈椎病最主要的还是要避风寒。有的人很怕热,在办公室里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他们从办公室出来以后会觉得浑身发僵,脖颈发紧,这种情况也是颈椎病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出门要围个围巾,保护好我们的风池、风府和风门这三大穴,不要让风寒袭击到我们。艾灸疗法--治颈椎病取穴:大椎、肩井、大杼、天宗说明:较严重的颈椎病,要配合其他医疗手段,如刮痧、针刺等。
第三节简单实惠的养生法--捏积
捏积的应用在过去只限于治疗小儿疳积,就是小孩消化不良,吃了很多但不长肉,看起来面黄肌瘦。捏积能很好地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强身健体。捏走那些积在我们体内的疾病什么是捏积疗法?"积"是积滞的积,是积存的积;什么是积,积是怎么来的呢?古人讲"息者为积",就是指东西停在一个地方不走了。捏积疗法最早是指用手捏小儿的背部以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北京的冯全福先生家传捏积疗法,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北京的一家中医院开设捏积的诊室,每天要治疗很多病人,临床效果非常好。捏积过去的治疗对象只限于小儿疳积,就是指孩子消化不良,吃很多但不长肉,看起来面黄肌瘦。冯先生见到疳积的孩子,两只手轻轻地在孩子的尾骨上捏提。一般是捏三下提一下,捏三到五次病症就会缓解。当然病人临走的时候,他还要给孩子开一些化积散,里面主要有牵牛、大黄这些泻下的药,患者有积滞的时候一定要用泻下疗法的。捏积不光是对小孩的食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于成人食积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所以成人也会存在食积的情况,通过临床观察,我觉得脂肪肝、高血脂都可以划归到积聚的范畴。人们吃得多了,多余的能量会在人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堆积,脂肪不光是堆积在我们的腹部,也会堆积在我们的肝上。脂肪肝就是这么来的,实际上按照中医的道理讲,脂肪肝也是一种"积"。捏积的方法在临床上能够治疗很多种这类病。捏积顺序有讲究捏积能很好地调节我们脏腑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捏积可以调理我们的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提高人体抵抗力,强身健体。捏积疗法具体怎样来做呢?捏积,也叫捏脊,捏的是我们的背部。因为中医学上讲后背为阳,我们的背部有两条非常重要的经脉:第一条是督脉,第二条是膀胱经。督脉就在人体背部脊柱的位置,中医讲督脉是诸阳之会,统领人一身的阳气。小孩消化不良,面黄肌瘦,我们从尾骨上沿着督脉一直向上去捏去提,可以帮助他更好地消积化食,生发阳气。第二膀胱经的巡行线从我们的眼睛开始,起于睛明穴,一直到小指的外侧终结。这条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一条经脉,此经上总共有六十七个穴位,大约占人体总穴位的六分之一。膀胱经主治什么呢?古人说:"六十七穴膀胱经,起与睛明至阴终,脏腑头面筋痔腰,热病神志身后凭。"膀胱经不单可以治疗腑症,连脏症都可以治疗。所以我们在临床治病时就沿着膀胱经进行捏积。五脏六腑出现积聚的时候,我们的后背上会形成一个相应的反射区。人七岁以后,气息的运行从先天完全转化成后天,气的运行方向开始发生变化,正常是从上向下运行,我们捏积时也是按从上向下的顺序。如果功力深厚的人给人捏积时可以从风池穴向下捏,但我建议大家从大椎穴向下一直捏到长强穴,长强穴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尾巴骨那个部位,它不单纯是一个点,应该是一个区域。找对穴位,事半功倍我们后背的背俞穴有一个点叫膈俞,它在脊柱旁开1.5寸这条线与肩胛骨下缘平行线相交的位置,左右各一个。膈俞穴是膀胱经上很重要的一个穴位,在针灸学上讲"血会膈俞",说明膈俞是全身血会之地。如果一个病人是肝郁气滞,摸摸自己的耳朵觉得某个点有压痛或者是变厚变硬,这时我们除了要按压耳穴,还可以配合着点按后背的膈俞穴,这样肝郁气滞的症状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缓解。因为"血会膈俞",所以在临床上碰到气滞血瘀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刺激这个穴位,捏也可以,点也可以,按也可以,揉一揉也可以。有的患者肝郁气滞的表现在背部反应出来不是一个点的压痛,而是一个大包。如果患者在后背有个很大的包,按揉它也不消散,那我们就先给患者做个梳理调整,捏一捏,找一找问题在哪儿。最后我们会发现通过委中穴可以治好背部的肿块。为什么呢?因为中医里有个关于穴位治疗的口诀叫"腰背委中求",就是说不管我们背上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都可以从委中穴着手治疗。委中穴就在我们膝关节的后边,俗话叫腿凹子、腿窝,解剖学上叫做腘窝。我们有时会发现委中穴这个部位有一个很高的隆起,我们可以在这儿用扎针、点穴治疗,治疗后当天,我们可能就会发现背部的大包消了三分之二。捏积对中老年人的妙用大家都知道宋美龄女士活到了106岁。我在读她的传记的时候,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她每天都让自己的专业按摩师按摩一下自己的后背,不用做手法,只是抓一抓,捏一捏。其实很多长寿的老人,都有做捏积的习惯。捏积疗法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捏拿穴位所产生的良性刺激来治疗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中老年人平时可灵活应用捏积疗法进行养生保健。那么怎样更加便捷地运用这种疗法呢?治病七分养,这说明平时的养护对于疾病的康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十分之七的养,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去做呢?捏积疗法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这个养生方法尤其适合于退了休的中老年朋友,它不但能治病,还能增加夫妻感情。因为自己的后背我们自己是捏不到的,先生给太太捏一捏,太太给先生捏一捏,坚持捏,捏得一方舒服了,自然就增加了夫妻感情。由此可见,捏积不但可以治病、防病,而且还可以增进夫妻之间的感情。其实,同事之间也可以互相捏一捏,父子之间也可以捏一捏,这种养生的方法简单经济实惠,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第四节梦与疾病平时听到一些人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梦与疾病又有什么关系呢?《灵枢经》里有一篇专门谈了淫邪发梦。"淫"就是太过或者是不及,邪本身就是不正之气。从这一篇的名字,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太过或者不及会导致邪气进入到我们的体内,从而引发梦的发生。梦与人体脏腑病变的关系做梦是每个人都会发生而且也是经常发生的事,也有人说我一生没有梦,那我要说你是一个智人,为什么说你是一个智人呢?古人说"智人本无梦",没有梦说明你是个不用修炼就很高明的人。人在睡眠时,大脑也没有完全得到休息。整部《黄帝内经》,除了讲针灸跟医理这一部分之外,有将近70%的内容讲到了人的情志活动,其中《灵枢经》里就有一篇专门谈到淫邪发梦。淫就是太过或者是不及,邪本身就是不正之气。从这一篇的名字,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太过或者不及会致使邪气进入到我们的体内,从而可能导致了梦的发生。平时我们总是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认为白天我们想什么事情,晚上就会做与之相关的梦。梦与疾病又有什么关系呢?前些年有很多的中医学者对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下面我重点阐述一下梦与人体五脏六腑发病机理的关系。如果我们有段时间血压高了,自己觉得火气上来了,会经常梦见惊心动魄、毛骨悚然的事情,或者是梦见我们自己登到高山上去了,很危险,梦醒之后还会心有余悸。像这种情况,一般来讲是预示我们的心阴不足,心阳亢奋。表现在病理症状上,我们会有心室颤、心悸、早搏的状况。这种心阴虚、心阳亢奋的情况,临床上一些久病体虚的患者也会遇到。有些人会有愤怒的梦境,经常会梦到跟人家打斗;或者争执得愤愤不平;或者梦到一件让他怒发冲冠或遭到凌辱的事情,老觉得心中的怒气释放不出来。如果我们遇到上述这些情况,就预示着我们是肝阳上亢了,有可能血压偏高、肝硬化、胆结石等。这些病症都会梦到跟人家打斗,其中也包括一些把胆囊摘除了的患者,这些人会经常梦见被别人追杀或者是他追杀别人。其实梦预报疾病并不神秘。因为在明显病症出现前,我们的身体内部已经有病理性改变。白天我们心思纷乱,难以觉察自己身体的轻微不适,而晚上,我们敏感的潜意识注意到了这种不适,于是就把它转化为梦境了。最好的梦境是什么我们大家一定都很关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最好的梦境是什么?我告诉大家,我们最好的梦境是梦见欢乐的事,也就是喜梦。梦见敲锣打鼓、美丽风景、亲人团聚、功成名就等。这种梦境预示着我们体内的气机相对很平衡和缓。遇到喜乐的梦境,如果是久病之人,就预示他的病就要好了;如果是无病之人,就预示着这段时间可能会有好事发生,因为梦也是有一定的预示作用的。如果我们梦见离愁别怨、伤心凄楚,或者梦见生死离别、黯然泣下这些非常悲和忧的梦境,那么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对人体的警示作用是什么呢?中医讲肺主悲,脾主忧,忧思伤脾。如果我们哭了,掉眼泪了就是肺气在动。如果我们经常梦见亲朋好友突然溘然长逝,多半是由于心肺气虚或者是肝阴不足,这就预示我们可能会得肺结核、慢性肝损伤、老年抑郁症、癔病等病症。当我们思虑过多时,往往会梦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比如梦见考试题解不开了、研究的设计方案不合适了,这种梦境不预示着人体太严重的病,它只是说明我们肝脾不合,可能会得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疾病,严重的还可能有胃下垂这种病。武医师帮您解梦我们睡眠中的大脑能够预知还处于早期的某种病变,而这种疾病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才能表现出来。梦在人未发病前可以预示疾病,发病后可作某种病的症状之一,帮助人们了解疾病。梦见争斗。这跟遇到愤怒的这种梦境基本上是类似的,在梦里跟人家打斗,也属于高血压、肝阳上亢、心阳上亢这种情况。如果梦见的争斗非常激烈,去临床检查可能会见到胆道蛔虫或者是虫疾等疾病。梦见升腾。指有些人平时做梦老往高处飞,飞得很高,或登高临空,一览众山小;或者梦见自己身生彩翼在太空中遨游。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上盛下虚,也就是上实下虚。一般小孩在长身体的时候,这种升腾的梦会偏多一些。梦见下坠。就是梦见自己从高处一下子落下来了,比如从很高的悬崖上跌落下来或从高楼上跳下来了。这种情况属于上虚下实,临床常见的病是肾性水肿、心阳虚造成的心悸。一般用真武汤或者是五苓散来进行治疗。但是我要向大家说明一点,有时候并不是得了这个病就一定做这个梦,或者做这个梦就必然要得这个病。梦有时候只是人体五脏六腑气化的一种反应,它会通过我们的潜意识来警示我们,我们只是可以通过做的梦来分析自己的身体是处于什么状态。比如梦见下坠,我们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干了什么过于耗精力的事了,还要注意自己的肾有没有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青春期的人常做的关于性欲的梦。随着人体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来临,很多年轻人,尤其是男孩子,会梦见与年轻的女子交合,并且会随着梦境产生遗精的现象,这就叫春梦。这是一种正常的身体现象,男孩子、女孩子都会发生,年轻人也不必害怕。所有的梦都有它的规律可寻,《黄帝内经》上这些关于梦的解释,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比如,有人梦见自己肚子饿了,想找点吃的,甚至看人家吃东西自己抢过来吃,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一般会表示我们脾弱胃强。这和与上司争斗的梦境有相类似的警示,一般胃溃疡、胃炎、虫疾的病人容易做这个梦。我们要注意看患者是不是脸上、身上有斑斑点点的白斑,或者我们扒开他的眼皮,看看患者的白眼珠上有没有蓝颜色的虫斑,如果有,我们就可以诊断出此人体内有虫了,这是非常准确的。有些人睡梦中内急,做梦去找厕所,但总是找不着。这种人会有一些消化不良性的泄泻或者是结肠炎,也有人会遗尿。梦游多发于肝郁气滞无论做什么梦,我们都应该学会自我释怀。首先要明白,梦并不妨碍睡眠,并不有损我们的身体健康。同时,我们要注意合理作息,才能确保身体机能正常运作。我们梦见自己看不清东西,或梦见自己在剧场看演出时突然听不见声音了,或者梦见自己唱歌突然唱不出声来了,这就预示我们在现实中可能会有眼睛发昏、发花,咽炎,耳鸣等症状。"梦游"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睡着觉,起来穿上衣服就到井边打水去了,把一缸水打满了,然后他再脱下衣服接着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自己都不知道;还有人是睡着觉,起来穿上衣服就出去买东西,找个小卖部砸开门就跟人家买点东西,吃完喝完回来了,结果第二天人家来跟他要账,他自己还感觉莫名其妙。梦游症一般多发于肝郁气滞的人,有梦游的朋友可以摸一摸自己的耳壳,应该会感觉到有增厚、结节、压痛的现象,肝郁气滞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神不守舍。上面所举的仅仅是几个做梦的例子,其实有很多关于解梦的图书,大家都可以阅读参考一下。并不是说每个梦都有预示作用,如果我们做了个不好的梦就要去医院检查身体,这样会被人家误解为心理有问题的。平时要想少做梦、不做梦,我们就必须要认认真真地保护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健康,真正地做到庄子所说的"智人无梦"。没有梦的身体才是一个健康的身体。第七讲
第一节走入补肾误区的男人
误区一--肾虚就吃六味地黄丸肾的精气从作用上来说可分为肾阴、肾阳两方面,肾阴与肾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阴阳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受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那么,什么样的症状才是肾虚?如何辨别肾阴虚与肾阳虚呢?在临床上有些患者会告诉医生他肾虚,医生随口问他,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患者会说肾虚还分什么阴虚和阳虚呢?这时医生就会告诉他,如果分不出来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那么就无法治疗、没法开药。医生再问他平时哪里不舒服,他就说自己经常腰膝酸软,怕冷、疲劳、阳痿、早泄。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就让他吃六味地黄丸,这样病人吃了真的会有效吗?未必。现在我们一谈到六味地黄丸就想到是补肾的,一谈到肾虚,就要谈到六味地黄丸,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我并不是说六味地黄丸不好,我们找这个方子的出处来看一看。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的儿科医生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这本著作。六味地黄丸是钱乙把汉代医家张仲景的 "八味地黄丸"中的附子、肉桂去掉组成的方子。钱乙是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小儿先天发育不良的。过去出生的小孩,有很多有先天不足的毛病,那时叫"五迟五软"。"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钱乙用六味地黄丸来治小儿的先天发育障碍很有效。我们知道小儿先天阳气是很充裕的,他不发育、不长个,不是他的阳气出了问题,而是阴出了问题,也就是有形的东西出了问题,所以钱乙把附子、肉桂这两味补阳的药去掉了,他是个聪明的医生。我认为后世常用六味地黄丸来补阴是不合适的,不能盲目地用六味地黄丸补肾阴虚。求根问源:关于六味地黄丸的事我刚开始学医的时候,跟着我的老师在临床上看病。有一次我给一个病人开了一个六味地黄丸的方子,老师就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脚,让我重新开。有时老师会直接把方子拿过去,重新写上金匮肾气或者是桂附地黄丸。我苦思冥想了很多年,仍然不得其解。后来,我跟了一个道家的老师,还是学中医。有一次要开六味地黄丸,那个老先生没拿脚踢我,而是用手捅了我一下,就直接把处方抢过去了。当时我很纳闷,心想一定要问个明白。那位老先生跟我解释说,六味地黄丸是给孩子吃的药。但是当时我还是不明白,因为患者有阴虚的症状。我问老师时,他问道阴虚该怎么治呢?我便说补阴啊。老先生又问我补阴怎么补?我回答用六味地黄丸,因为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都是补阴的。这时候老先生非常郑重地告诉我说这些药补不了阴的,而且世界上也没有能够补阴的药。他说阴亏只能滋阴,保证患者体内的水分不再过多地流失就可以了。老先生继续问道什么是阴什么是阳,我便回答阳就是我们的气,鼓动机能;阴是有形的东西。听完这一番话,老先生便很形象地打了个比方,说既然是这么个道理,那补阴岂不是在人五个手指头以外再补出一个手指来?听完他说的这番话,我的疑惑也就彻底解除了。误区二--任何补药吃了都有益中医发展到金元时期,出现了"金元四大家"。其中有一位比较著名的医家朱丹溪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他掌握了滋阴要领,并创立了滋阴学派。他主张用清热滋阴的药物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在临床上有非常好的效果。现在有一些阳痿、早泄和腰酸腿痛的患者,也不去找医生看病,觉得自己肾虚就去乱补,这都是非常错误的。中医学有个理论叫"肝肾同源",临床上一些男科病,比如不孕症、精子存活率低、阳痿、早泄,都要从哪儿来论治呢?我认为从肝论治,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来治疗阳痿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过去在临床上医生关注妇科多一些,对男科病基本上不是很重视,后来随着患者的增加才慢慢注意到。我发现很多肾虚的患者,吃了很长时间的补肾药物,有一些人初期服用的时候还有效,越服越不管用。其实,治疗肾虚也要分阴和阳,临床上肾阴虚的患者并不是很多,肾阳虚的很多,阳痿、早泄的患者吃补阴的药可能会越吃问题越严重。艾灸疗法--治阳痿取穴:百会、肾俞、命门、气海、关元、三阴交说明:加强体育锻炼,治疗期间禁止房事。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认为,肾的经脉与膀胱相互连通,互为表里,人体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生殖机能障碍、呼吸功能减退等很多表现都是"肾虚"的症状。误区三--补肾可治前列腺中药中补肾的药物有很多,所有地黄类的中成药都有补益肾精的作用。如果眼目昏花,可以用杞菊地黄丸来治疗。有一些人伴有口渴、咽干等症状,这时我们不要用六味地黄丸,可以用麦味地黄丸。肾虚的患者除了有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一系列症状以外,还会有另外一种男性常见病--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在临床上前列腺炎这个病非常常见,有经验的老中医可能会开一些清热、利湿、利尿的药物来解决排尿,消除炎症。有一些医生盲目地给患者补肾,通过肾来治疗,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我在这里告诉有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的朋友一个有效的保健方法,每天坚持做,坚持一段时间后会有很好的效果。这个保健的方法就是用三个手指点按会阴穴,每天按揉不低于500次。会阴穴在前阴和后阴之间,每天按摩三到五次,这个方法对于男性前列腺炎会有非常好的疗效,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所有的症状都会消除。中医治疗肾虚,一定要先分清楚患者所患之病的阴阳、虚实和寒热来。只有辨证论治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误区四--补肾就是壮阳中医讲的"肾虚"经常被人们误解为性功能方面疾病的代名词。实际上,肾为先天之本,补肾并不等于壮阳,但目前却有不少人走入了补肾的误区,认为补肾就是壮阳。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区别对待市场上这些琳琅满目的保健品呢?现在书店里有很多关于大众保健的图书,讲述了各种各样的养生方法。我建议大家不要看到书里一个方法就立刻用在自己身上。很多人觉得自己气虚了,就听别人的建议吃冬虫夏草,因为这个东西滋阴、补肺、补肾效果非常好。现在的冬虫夏草已经涨到了十几万一公斤了,价格很高。我有一个朋友,平时身体不太好,很多朋友都送给他虫草。他跟自己的夫人每天就很认真地坚持吃虫草,吃到两三个月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身体不适,因为我的朋友吃得稍微多一些,他先觉得不舒服,没过几天,他太太也不舒服了,巧的是他们夫妻两个发生了同样的症状,去了很多的医院检查,但查不出来原因。后来在一个职业病防治所,他请老专家给他们看了看,专家怀疑是铅中毒。他们就在那个职业病防治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是他们身体中铅的含量超过正常人的几百倍,很明显他们就是铅中毒。这个铅到底是哪里来的呢?他们怎么找病因也没找着,回家后他们还是按习惯吃冬虫夏草来补养身体,吃了没几天,相似的病又开始发作了,于是他们就怀疑是不是虫草里面含铅。我这位朋友做完第二次去铅疗法以后,就想再吃一次虫草,看看到底是不是虫草里面含铅。他头天晚上喝了一勺虫草,第二天早晨起来做化验,结果显示他体内又是严重的铅超标。虫草里面怎么会含铅呢?其实,越是名贵药材越容易被人造假。一些不法商人受利益的驱使在虫草里加了铅,因为铅可以加重虫草的重量。一克虫草可能会有七到八只,但如果在虫草里加上铅的话,两到三只虫草就会重一克了。所以以后大家买药一定要注意,只有品质纯正的药材才能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