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我们的教育需要睿智的“教”-《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9:15:42
【读书笔记】我们的教育需要睿智的“教”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论断是成熟教育的体现。笔者认为实现这一论断的关键,是要将“讲堂”改变为“学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讲堂变成学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广大教师有必要弄清楚的中学教育教与学双方的基本任务。这是教育一项伟大的工作,对于这一问题,许多先哲、教育思想者已有一些高明见解,而笔者在数十年的教学工作中,也有一些浅见,现将其梳理如下,与广大教师共勉。
要教观点,教知识规律,教读书方法
吕叔湘先生在《张定远编〈中学语文教学论集〉》一书的序文中说:“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定法不是法’。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让人做事不讲方法,方法是要讲的。但是不要把它讲死了,要把它讲活。”什么叫做讲活了?就是要一方面坚持原则,一方面又能适应具体情况。吕老又说,“……除此之外,还有‘学’,那就是说,对本学科有比较全面的知识。哪一种学问都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谁也不可能全知道,但要是能够遇到不懂的东西,知道到哪里去查考,也就好了。”这段话原本是说教师的才、学、识修养的,但笔者认为如果把它作为教师指导学生们学的过程的一种要求,使学生能逐渐达到这种境界,那也就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了。
沈蘅仲先生在他所著的《语文教学散论》一书中说:“在学校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就是‘教学’。……‘教’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积极性更多地要靠教师去调动。这道理看起来很明白,但实践中并不一定处理得好。”“要教会学生活学的方法,诸如要会使用工具书,要善于积累资料,‘不动笔墨不读书’,等等,学生学会了这些方法,不但在校时能赖以自学,还将终身受用。总之,要教观点,教知识规律,教读书方法;学生能具备一些基本观点,掌握各种读书知识的规律,学会读书方法以后,就可以达到‘不教’了。”这样的论述,难道不是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法宝吗?
条条道路通罗马?道路有优又有劣
审视教师的“教”,大致有以下几种:
灌注式教学这是教师“教”的低级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又被称为“注入式”、“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种低级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接受器。课堂上没有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所有问题全部由教师一人一讲到底。问题之严重相信读者自有公论。
主次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学科教学的中级阶段,它较之“灌注式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是目前被运用最广泛且很有权威性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运用得较成熟,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对教学重难点把握得比较准确,教师施教有条不紊,节奏感强烈;教师以自己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有兴趣思考并逐步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在整个课堂上牵住教学问题的“牛鼻子”,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教材、教师以及考试设定的目标,师生双方精力的投入都较多,教学效果(考试分数)比较好甚至十分突出等等。
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的相关步骤主次分明,轻重相宜,详略得当,教师教之有“方”,学生学而有“获”;教学双方配合较好,甚至十分融洽,学生对教师的能力十分信服,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
而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缺陷也显而易见:教师主要是在教教材,教知识,教学重点是把教材上的知识重点突出地教给学生,或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缺少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单方面确定的,这些重难点主要针对各类考试的考点,甚至很集中地设定在突破这些考点上,其余方面则用力较少;教师设定的相关问题带有“权威性”和“主观性”,不容学生商量,必须要学生解决之,因而也压抑了学生自行设计问题,自我发现问题的欲望。
总而言之,“主次式教学”虽然是一种被很多成熟的教师广泛运用,对应试教学效果明显,且为绝大多数学生、领导和同行肯定的学科教学方式,但仍然有不少明显的弊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纠正,使学科教学方式更科学。
学堂式教学它是迄今为止相对先进、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地与教师、同学合作而相对独立地学习知识、发现问题并尽力解决之,由学会到会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决不止于知识的传授,而更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始终把学生置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习惯、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主人”地位。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客观实际和主观需要,并注意吸收学生的意见,随时修正教学计划,调整教学策略,以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充分,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心理潜能得以充分开发。课堂教学气氛活泼、宽松,师生双方、生生之间身心愉悦,合作良好。教师不仅是在教教材,教知识,更是在引领学生走进教材,用自己的思想去学习教材,从而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最终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为了达到或比较接近“学堂式教学”的教学境界,中国当代众多有眼光的教师为之付出了无数心血,构建起了“学堂式”教学境界的基本构架。
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艺就在于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在他著名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阐述:“我们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人在打交道。他的生活、健康、智慧、性格、意志、公民表现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决定于我们,决定于我们的能力、水平、工作艺术和智慧……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在于为育人而努力,克服消极的影响,使积极的影响发挥作用。”这段论述,阐明了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家的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教”的才能及其作用的深刻、睿智的见解,我们从中感到了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的确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艺就在于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的喜悦。这就是说,在学习方面应当个别对待,不仅脑力劳动的性质如此,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我们的教学要让所有学生(至少是尽可能多的学生)各有所得,学有成效,而且学得快乐喜悦。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教学,是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北京市二十中学兰瑞平 白亚芳)       《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9日第4版
【读书笔记】我们的教育需要睿智的“教”-《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 【读书笔记】我们的教育需要睿智的“教”-《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 学校教育科研的误区-《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教师发言】 和谐教育思想的滥觞-《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 隐性知识教育缺失的代价-《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 教育是平的-《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陶行知眼中的理想校长-《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 【学者论坛】高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内涵-《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 教学是教授的天职-《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学者论坛】高职科学发展观的应有内涵-《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 《中国教育报》网络版-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n 用整个心去做校长-《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图)-《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从课程目标角度审视“三维目标”-《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图)-《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对大自然敞开心扉-《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教学手段拒绝“孰优孰劣”简单判断(图)-《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 【教育随笔】求解当代“李约瑟难题” 冥思苦思-《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 吉林省抚松县仙人桥镇中学班级问题研究的尝试-《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 《我读〈老子〉》的启示——经典解读是一种颠覆-《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 【名师开讲】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什么样-中国教育报-传媒汇总-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 做教师教书育人的同路人-中国教育报-传媒汇总-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读者荐书】有效教学唤醒教师决战课堂-《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YB.COM.CN 解放思想 先试先行 加快职业教育改革(1)--《中国教育报》网络版 - 中国教育新闻网 WW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