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聚集区经济发展状况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40:13
西北,习惯上仅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部大开发战略纳入了南方的广西和北方的内蒙古。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包括三省三区的广义的西北。西北六省区都有多个少数民族分布,除陕西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外,其他省区都是典型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也是中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一 西北各省区的民族人口及自治区域概况
截至2004年,全国共有659个少数民族县(旗)(含市辖民族区和县级民族市),其中,包括广西(88个)和内蒙古(88个)在内的西部为597个,西北(含内蒙古88个)为230个。西北六省区少数民族人口的大体情况是:
陕西有少数民族人口约20万,无民族县。其中,回族人口超过10万;满族、蒙古族、壮族和藏族超过千人;朝鲜族、苗族、侗族、土族、白族和锡伯族超过百人。
甘肃有少数民族44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50万,20个民族县。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土、满、裕固、保安、蒙古、撤拉、哈萨克;东乡、保安、裕固族是甘肃特有民族。
宁夏是我国最大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200多万,占宁夏总人口的35%和全国回族人口的1/4以上,20个民族县;此外还有满、藏、蒙古、朝鲜、东乡等33个民族。
青海有4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225万,35个民族县,占全省总人口的43%。藏、回、土、撒拉、蒙古族等为世居少数民族。其中,藏族约110万,回族约76万,土族约19.5万,撒拉族约9.2万,蒙古族约9万。
新疆有4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1150万,87个民族县。其中,维吾尔族约830万,哈萨克族约135万,回族80万,柯尔克孜族17万,蒙古族16.5万。
内蒙古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500万,88个民族县。其中,蒙古族约400万,其他各少数民族约100万。回族、满族在20万以上,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在两万以上,锡伯族、鄂伦春族在两千以上,不足千人的有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等。
新疆、甘肃和内蒙古都与外国接壤;尤其新疆,不仅是我国交界邻国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区,而且俄罗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蒙古等民族在周边国家都有分布,彼此具有相同的语言和习俗。
西部大开发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国家在新疆布署了西气东输、水利开发、流域治理、退耕还林、交通建设、商品棉基地建设、优势资源勘探等一批重点项目。内蒙古、宁夏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西北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二 西北的民族经济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已进入一个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的时期。以宁夏为例,近几年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GDP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在全国的位次前移了四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前移了四位和七位。
1.西北民族地区的水利建设
西北民族地区大都少水缺水干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除南水北调工程外,西北民族地区的水利建设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使新疆、宁夏、内蒙古粮食实现了自给。目前,新疆建成水库约500个,库容6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由1600多万亩增加到6000多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744万亩,占全灌区面积的46%。内蒙古建成各类水库450多个,万亩以上灌区198处,灌溉面积达3712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904万亩,占全区灌溉面积的41%。
牧区是西北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各族牧民长期逐水草而牧、逐水草而居。西部大开发五年来,西北牧区的水利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累计兴修各类水利工程近35万处,发展草原灌溉面积1200多万亩,林地灌溉276万亩,改善供水不足草场约5万平方公里,牧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雨水集流工程(水窖)既能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又能结合节水灌溉解决部分农田的灌溉问题,很受各族群众欢迎。内蒙解决了5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新疆解决了85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
2.畜牧业
畜牧业是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业之一。中国的五大牧区除四川牧区外,其余几乎都在西北的青海、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牧区普遍推行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将牲畜作价归户,草场使用权落实到户,加强了草原建设和管护制度。一些牧区还出现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家庭牧场。由于进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家庭牧场的生产能力和效益都大大提高了。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人草畜三配套”的新牧区建设更是推进了牧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西北牧区、半农半牧区年牲畜总头数已突破一亿,适龄牲畜比例提高,牧畜的成活率、商品率都有明显提高。
3.城市经济
民族地区的城市集中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非农社会经济活动,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结点”。五年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经济加快了发展步伐,民族自治地方的工业企业数目已达上百万,基本形成了大型现代化企业、个体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企业群体。在城市经济的推动下,内蒙、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城市化水平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民族地区经济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民族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以青海省为例,近年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已达50%以上。
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的一些城市逐步扩大了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目前,西北民族地区已形成一批颇具知名度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品牌,如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蒙牛”、“绿鸟鸡”等。
三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一瞥
——以甘肃省民族聚居区为例——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长江、黄河上游,甘、青、川交界处,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幅员面积4.5万平方公里,辖合作、夏河、碌曲、玛曲、舟曲、迭部、卓尼、临潭八县(市),州府合作市。全州总人口66.43万,其中藏族32.56万,占49.01%,有藏、回、蒙、土、撒拉、保安、东乡等23个少数民族。
五年来,借助西部大开发,甘南藏族自治州依托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加大了畜产品、水电、矿产、藏中药、旅游业等的开发和扶持力度,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数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华羚乳品集团公司、科瑞乳制品有限公司、慧达公司等非公企业成为出口创汇排头兵,以干酪素、硅铁和仿古地毯等产品为主体,2004年1~9月非公企业出口创汇逾亿元,占全州出口创汇总额的87.3%,其中干酪素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1%。临潭、舟曲两县乡办地毯厂来料加工生产的仿古地毯,年加工地毯约两万平方英尺,产品远销西欧各国。
2004年,全州一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全部完成,二期农网、城网改造进展顺利。在国家和省上投资的引导下,大力推进交通建设,99%的乡镇和82%的村通了公路。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中部西南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幅员面积8169平方公里,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州府临夏市;总人口有回、藏、东乡、撒拉、保安等18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90.7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07.75万人,占56.48%。
2003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3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2004达40亿元;出口总额243.2万美元,同比增长17.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1.07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1181.5元,增长5.1%。
州府临夏市是全国首批实现电气化城市。全市人口20.3万,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各占一半,少数民族人口和汉族人口各占一半,少数民族中回族占94%。西部大开发以来,临夏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连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农村小康综合评分88.63。
非公有制经济在临夏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65%,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93.4%,在商贸流通中的比重达90%,在财政收入中的贡献率达58%。
全州12家对外贸易企业积极开发民族产品,将蚕豆、碳化硅、干酪素、手工地毯、成品革、清真牛羊肉等销往美国、日本、韩国、埃及、土耳其、欧盟等国家和地区。2003年1~10月出口创汇额320万美元。
临夏市民族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7月设立的省级开发区,1994年被国家民委和国家体改委确定为“改革开放试验小区”和“多民族地区经济开放区”。2004年以来,临夏市民族经济开发区正着力建设“西部温州”。
此外,甘肃省不少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经济社会进步也令人瞩目。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农牧民人均净赚5000元。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四不论”深入人心:“不论哪种形式,只要搞活就行;不论哪种所有制,只要缴税就行;不论哪种方法,只要生产就行;不论哪种级别,只要发展就行。”2003年,全县吸纳各项投资1330万元;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415户,上缴税金25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10.4%。“天然林保护工程”、“草原保护工程”等生态建设促进了畜种改良、胚胎移植、暖棚养畜、羔羊育肥、科学防疫等实用技术的推广,拓宽了增收途径,农牧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人均净赚5002元。
——东乡族自治县:整体基本解决温饱。西部大开发五年来,全县先后建成上马王家水库、大塬电灌等一批水利骨干工程,新建和维修补套中小型电灌工程30多座,新修水平梯田21万亩,治理小流域面积61平方公里,使贫困乡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183个干旱山村的21万人喝上自来水,2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农村贫困面由1982年的95%缩小到2004年的8.52%,低水平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牧民人均收入全省领先。骑着摩托车、手提移动电话在大草原放牧,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随处可见。2004年肃南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90元,名列全省前茅。在一个个牧民新村,农牧民住着宽敞瓦房,喝着干净自来水,吃着时鲜果蔬,有说不完的喜悦。
近年来,全县累计完成绵羊澳血导入改良64.5万只,绒山羊杂交改良24.6万只,使牲畜良种率达到96%,牲畜的生产性能和效益大大提高。
“草原围栏、以草定畜,暖棚养殖、规模发展”“山上放牧、山下育肥”,提高牲畜的出栏率。截至2004年底,全县人工种草保留面积3.5万亩,建成暖棚羊舍2900多座;全县养羊120只、牛3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达3890户;建成了30万只高山细毛羊基地、15万只优质绒山羊基地、10万只羔羊基地和3万头牦牛基地。还在2001年7月,内蒙古草原兴发就在此地投资720万元,建成一条牛羊分割、包装、加工生产线,日宰羊2000只、牛50头。到2004年,草原兴发已与71个规模养殖户订立了羔羊育肥合同,全县畜牧业朝着产业化经营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禹“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史记·夏本纪》。作为大禹治水的源头之地,地处甘肃西南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的积石山县,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也是国家和甘肃省多年来的重点扶贫县、八七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全县总面积9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7万亩,总人口23万,农业人口占95%以上;有保安、东乡、撒拉、回、土、藏、维吾尔、羌、蒙古等9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其中保安族占全国保安族人口总数95%以上,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
西部大开发使积石山县面貌焕然一新。全县于2001年底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70亿元,财政收入10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元。
2004年10月,由沙特阿拉伯哈拉梅人道主义基金会和伊麻尔慈善基金会捐助修建的集雨水窖开始发挥效益,解决了140户人的饮水困难。全县通过氟病改水、积雨水窖和水池、水管建设,自来水入户2166户,数万穆斯林不仅解决了吃水难,而且喝上了洁净水。其他如学校、道路、民居、医院建设等,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四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困惑和困局
(1)困惑之一: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随着“十一五”计划的执行,中部崛起势头日益强劲,东北振兴气氛愈见热烈,东部腾飞更是一日千里。西部呢?多少有些无助感和失落感。其实质是:西部开发与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东部腾飞,国家的宏观战略管理和发展政策如何均衡?
(2)困惑之二:西部大开发已经五年,尽管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多方努力,但东西部差距仍然以不可逆转之势越拉越大。五年来,西部低出高进的格局并未获得改善,根由何在?在某种意义上,西部表演的只是小步舞,而东部吹奏的却是冲锋号。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否也有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
(3)困局之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和利益配置的协调问题尖锐起来。在资源-环境方面,资源粗放开发浪费惊人,环境代价极其惨重,生态工程有功亏一篑之虞。在利益配置的协调方面,突出表现为三个严重失衡:中央与地方的失衡、地方官员与原住居民的失衡、开发商与撤迁户的失衡,因而事端迭起。
(4)困局之二:民族聚居区绝对贫困日益减少,相对贫困日益突出,亟待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役进入。一是返贫或者脱贫后的巩固问题,值得重视;二是扶贫方略和机制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否则事倍功半依旧;三是反贫困战略需要系统化、制度化,把中央地方个人、海内海外、财政金融、文教科技等统和起来。
(作者 郑长德:西南民族大学,本文选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