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15:55

智者的故事
肖永亮 编著
标榜自己无知的人
古希腊人信仰奥林匹斯诸神,其中伟大的太阳神阿波罗被认为是希腊精神的象征,古希腊人建筑了供奉阿波罗神的德尔菲神庙,在神庙里有一块圣石,被认为标示着宇宙的中心,德尔菲神庙的女祭司被认为具有通神的能力,能对未来做出预言,也能代表阿波罗神回答人世间
的任何问题。有一次,有一位叫凯勒菲的雅典青年跑到德尔菲神庙去,他求问的是是否有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女祭司传下神谕,没有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听到这个消息后,完全陷入了迷惑,因为他认为自己一无所知。但是女祭司是代表阿波罗神做出的回答,因此也不可能撒谎。为了证实神谕,他就四处访问以智慧出名的人,看看他是否能指正神是犯了错误。他想,如果能找到一个人比我智慧,那就可以到神那里去提出异议了。他先找到了一个以智慧著称的政治家,同他交谈,对他仔细地观察,但结果却发现这个人没有智慧。苏格拉底又试图告诉他这一点,于是又得罪了这位政治家。接着苏格拉底又去请教诗人,请教工匠,请教各个被人们认为是有智慧的人。但最后的结果是他得罪了所有的这些人,因为他发现他们都没有智慧,并且成功地向他们指出了这一点。这样到了最后,苏格拉底终于发现神的回答是正确的。他之所以是最有智慧的人正是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而那些自以为自己很有智慧的人都是缺少智慧的自大狂。他说:“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他还说:“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对此表示质疑,在他看来苏格拉底已经有非常多的知识了,为什么还因为觉得自己无知而整日闷闷不乐呢?苏格拉底在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的知识就好比中间的小圆,而我的就像是外面的大圆,我与外界未知的知识接触得更为宽广,这更令我感到惶恐不安啊。”
有一天,一个痛苦的失恋者找到苏格拉底,希望能在这位大哲学家这里获得安慰。两人展开了如下的对话:
苏格拉底:孩子,你为什么悲伤?
失恋者:我失恋了。
苏:哦,这很正常。如果失恋了没有悲伤,恋爱大概也就没有什么味道。可是,年轻人,我怎么发现你对失恋的投入比对恋爱的投入还要倾心呢?
失:到手的葡萄给丢了,这份遗憾,这份失落,您非个中人,怎么知其中的酸楚啊。
苏:丢了就是丢了,何不继续向前走?鲜美的葡萄还有很多。
失:等待,等到海枯石烂,直到她回心转意向我走来。
苏:这一天也许永远不会到来,你最后会眼睁睁地看着她向另一个人走去。
失;那我就用自杀来表示我的诚心。
苏:如果这样,你不但失去了你的恋人,同时还失去了自己,你会蒙受双倍的损失。
失:踩上她一脚如何?我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
苏:可这只能使你离她更远,而你本来是想与她更接近的。
失:那我该怎么办?我真的很爱她。
苏:真的很爱?
失:是的。
苏:那你希望你所爱的人幸福吗?
失:那是自然。
苏:如果她认为离开你是一种幸福呢?
失:不会的!她曾经跟我说,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时候她才感到幸福。
苏:那是曾经,是过去,她现在并不这么认为。
失:这就是说,她一直在骗我?
苏格拉底雕塑
苏:不,她一直对你很忠诚,当她爱你的时候,她和你在一起,现在她不爱你,她就离去了,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忠诚。如果她不再爱你,却还装得对你很有情谊,甚至跟你结婚,生子,那才是真正的欺骗。
失:那我为她所投入的感情不是白白浪费了吗?谁来补偿我?
苏:不,你的感情从来没有浪费,根本不存在补偿的问题。因为在你付出感情的同时,她也对你付出了感情,在你给她快乐的时候,她也给了你快乐。
失:可是,她现在不爱我了,我却还苦苦地爱着她,这多不公平啊!
苏:的确不公平,我是说你对所爱的那个人不公平。本来,爱她是你的权利,但爱不爱你是她的权利,而你却想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剥夺别人行使权利的自由,这是何等的不公平!
失:可是,现在痛苦的是我而不是她,是我在为她痛苦。
苏:为她而痛苦?她的日子可能过得很好,不如说是你为自己而痛苦吧。明明是为自己,却还打着为别人的旗号。年轻人,爱情丢了,德行可不能丢。
失:这么说,这一切倒成了我的错?
苏:是的,从一开始你就错了。如果你能给她带来幸福,她是不会从你生活中离开的,要知道,没有人会逃避幸福。
失:可她连机会都不给我,你说可恶不可恶?
苏:当然可恶,好在你现在已经摆脱了这个可恶的人,你应该感到高兴。
失:高兴?怎么可能呢,不管怎么说,我是被人给抛弃了。
苏:被抛弃的并不是就是不好的。
失:此话怎讲?
苏:有一次,我在商店看中一套高贵的衣服,爱不释手,店主问我要不要。你猜我怎么说,我说质地太差,不要!其实,我口袋里没有钱。年轻人,也许你就是这件被遗弃的衣服。
失:你真会安慰人,可惜你还是不能把我从失恋的痛苦中引出来。
苏:时间会抚平你心灵的创伤。
失:但愿我也有这一天,可我的第一步该从哪里做起呢?
苏:去感谢那个抛弃你的人,为她祝福。
失:为什么?
苏:因为她给了你忠诚,给了你重新寻找幸福的机会。
有一次,苏格拉底看到一个青年在街上演说道德的问题,他就去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
那位青年回答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
那位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
那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
那位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
苏格拉底的提问就是这样,常常给人以诘难,他帮助每个人去认识生活,思考问题,最终找到真理,以至于会有人忍无可忍,把他揍一顿。由于苏格拉底不断地向人们发问,迫使一个个自以为是的人承认自己无知,最终给自己带来了厄运。他的敌人把他送上法庭,他被以280票对200票判处死刑。
他是饮毒酒死去的,苏格拉底的死被人们看做为了真理而进行的殉难,而对他的判决也被视为民主制的悲哀。 走出洞穴的囚徒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写下过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来说明哲学与哲学家工作的意义。
一群人世代居住在洞穴之中,犹如囚徒一样被锁住,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动,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到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
但是有一个囚徒挣脱了铁链,回过头第一次看见了火光,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看到阴影,再看水中的影像,进而看事物,然后抬头望天,直到见到太阳,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
柏拉图用洞穴中的囚徒来比喻世人把表象当作真实,把谬误当作真理。哲学家就是那些挣脱束缚走到洞外的囚徒,虽然解放的历程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痛苦,但毕竟看到了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辈子活在黑暗之中。
然而,解放的囚徒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归宿,当他回忆起往事,在庆幸自己的同时,开始怜悯他的同伴。这些囚徒中最有智慧的,也不过是善于捕捉悠忽即逝的影子,善于记住影子的形状,善于推测将出现的影子而已,所以仍然是可怜虫。知道事物真相的人不会再留恋洞穴中的荣誉和奖赏,再也不愿意回到洞中做囚徒。但是为了解救自己还在洞穴之中的同伴,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洞穴。可是,从光明的地方回到黑暗的地方,他已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别人因为他看不清影子而嘲笑他,说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没有人相信他在洞外看到的东西,他不得不到处和他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和原型的区别,却因此激起了众怒,大家恨不得把他处死。
在柏拉图看来,知识并不是由他人从外面传授给我们的,不是后天获得的,也不是从灵魂中自发产生的,而是灵魂固有的,或者说是先于天地存在于我们灵魂之中的,但处于潜在状态,宛如梦境一般。我们不可能通过洞壁上的影像认识身后的事物,除非转过身来;我们不可能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除非被拉出洞外。这个比喻反映了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即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黑格尔评价说,这是柏拉图哲学中最内在的实质和最伟大之所在。 什么是领悟?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过于深奥,以至于不少学生对之不能理解。据说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一个学生鼓足了勇气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师,为什么你的许多论点我们都不能领悟呢?”
“我想这是由于你们对我过于崇拜的缘故吧。”亚里士多德笑着说。
“怎么会呢?”学生显得更加疑惑了。
“这样吧,我来给你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亚里士多德说。
“从前,有一名樵夫,他对许多事都不能理解。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突然,他看到了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从身边经过。于是他就伸手想抓住它。而这只动物名叫领悟,它的本领就是总能率先领悟出别人在想什么。樵夫刚一想抓住它,领悟就开口道破了他的心思。樵夫又想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等到有机会时就下手抓住它。但领悟依旧道破了樵夫的心思。樵夫无可奈何,只得放弃了抓它的想法,一门心思地去接着砍柴。过了一会儿,樵夫手中的斧子一不小心脱手掉到了地上。当他俯身去拾斧子时,却意外地发现斧子刚好压在了领悟的身上。于是樵夫毫不费劲地就抓住了领悟。”
故事讲到这里,亚里士多德问他的学生们:“你们说,为什么樵夫想要抓住领悟的时候,却总是不能如愿,而当他不经意时,却能够轻易地抓住领悟呢?”
没有人回答,亚里士多德又接着说:“这就是说,我们常常为了要想悟出真理而过于执著,由于这种执著而产生了迷茫和困惑。因此,只要恢复我们的平常之心,顺应自然地发展,真理反而是唾手可得的。” 蚂蚁、蜘蛛和蜜蜂
有一天,培根做了一次名为“蚂蚁、蜘蛛和蜜蜂”的演讲。在讲演开始,他风趣地问大家:“你们都见过蚂蚁、蜘蛛和蜜蜂吗?”
大厅里立刻发出了一阵哄笑。
“蚂蚁、蜘蛛和蜜蜂,这些大家都知道,可是你们谁能够说出它们在方法论上各有什么特点和意义呢?”
全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培根环顾了一下周围的人,慢条斯理地说:“蚂蚁是非常勤劳的小东西,你们不是看到它们整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吗?他们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贮存起来准备冬天用。而蜘蛛则整天忙于吐丝织网,从自己肚子里面往外面吐东西。蜜蜂则忙于采花粉,吃进肚子里以后又把它们吐出来,酿造成蜂蜜。”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蚂蚁的方法是知识搬家,蜘蛛的方法是搜肠刮肚,而蜜蜂的方法则是吸收、消化和创造。”培根用这样概括的语言,就把深奥的方法论问题说得很清楚。
“我们有一些人做学问,实际上就像蚂蚁一样,自己没有什么新见解,只是把过去的人说的那一套东西,照样搬过来用。可见蚂蚁的这种做法,对于新知识的积累,一点也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还有一些学者做学问,就像蜘蛛一样。蜘蛛的情况和蚂蚁很不相同,蜘蛛型学者只知道闭门造车,自己在书斋里面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地‘创造知识’,可惜他们这种知识是非常肤浅的,因为他们没有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成果。”
“而蜜蜂型的学者知道,知识的积累对于创造新的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对前人的经验非常重视,但是他们又不是对前人的知识完全照抄照搬,而是经过自己的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鉴别、整理的过程,然后才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因此,我提倡所有的学者都向小蜜蜂学习,不但要在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花园里辛勤劳动,最大限度地收集前人对某些问题的见解,而且要把花粉酿造成蜂蜜。”
培根的父亲死后,没有给他准备足够的遗产,这使得他的生活变得很拮据,于是他恳请当首相的姨父比莱格勋爵帮他某一个职位,不过势利的比莱格傲慢地拒绝了他。他必须像所有贫寒的大学生一样从头开始,他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但人们不承认他是一个法学家,因为他把哲学观点带进了法学。一次,一名惯匪请求培根救他一命,理由很可笑: “我叫Hog(猪),你叫Bacon(熏肉),我们是亲戚。”培根机智地回答:“朋友,如果你不被绞死,我们就不是亲戚,因为猪要死了之后才能变成熏肉。”
(摘自《那些喜欢思辩的家伙》,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年9月版,定价:25.00元)
稿件来源:书摘 (转载请注明出处)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