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留学生就读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34:47
作者:干英俊
[摘要] 新加坡职业教育吸引了大批中国留学生,主要优势在于其教学质量高,升学、就业渠道通畅,有健全的培育和吸引外来人才的政策机制等等。这对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产业型、技能型人才以及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有借鉴和引导的意义。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却在建国后的短短几十年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这与新加坡大力推行科学务实的职业教育密不可分。职业教育不仅是新加坡教育的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支柱。
新加坡成功的职业教育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优质的本国人才,还吸引了大批留学生。近几年新加坡平均每年吸引的中国留学生的人数为5000人,据2008年的统计,在新加坡的中国留学生有3.9万之众。约有46%的留学生就读专业文凭课程与高级专业文凭课程, 仅有25%的留学生就读本科或研究生课程。
新加坡职业教育吸引中国留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品质优良,培养出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1)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优良品质离不开专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质量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得到保障。
一方面,新加坡高职院校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严格的教师选拔、培养制度。重视教师的企业经验,规定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在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资历,也鼓励有成就的工程师、技师进入教育行业或做兼职教师。同时,高职院校也非常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鼓励教师从事科技项目的研发,使专业教师不断从生产实践中汲取营养。此外,新加坡高职院校开展了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发、联合办学等项目,鼓励并帮助教师到海外进修,提升师资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采用灵活的教师聘用制,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教学评估制度来保障教学质量。通常在每学期期末之前校园网站就开通了网上教师评估平台,学生们使用学号和密码登录后,对所选课目的任课教师进行在线评估。虽然只要花费大约十分钟的时间,但学生有义务参加评估,这也是获准参加考试的必要条件。再综合其它方面的评估,对反馈结果不佳的教师将不再续聘。
(2)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优良品质体现在培养出了市场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实践性,通过对专业设置,课程更新调整以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落实。
高职院校通过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反馈,使专业设置尽可能切合市场需求。从课程确定、课程设计和课程审查等各方面都与产业、行业紧密关联。例如: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通过市场调研,针对新加坡港务局、樟宜国际机场等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采用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就近设立办学点等灵活方式为企业服务。这样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不但满足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条件。
在培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采取先实践后理论以及在实践中增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等教学手段。在新加坡各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中,“教学工厂”模式得以广泛推广,教学工厂是由企业与学校联办的以教学和技能训练为目的的生产车间,使学生通过生产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经历了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教学工厂”模式将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有机地融为一体,是一种深层次的产学结合模式。
二、 新加坡采取既分流又并轨的教育体制,具备合理完善的上升通道。
新加坡实行小学、中学两次分流,每年约有25%的学生升入初级学院(2年制的大学预备教育),40%的学生升入理工学院(3年制文凭课程),25%的学生升入工艺教育机构或技术教育学院(2年制技术培训课程)。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每个层次都有独立的职业发展方向,但又是互联相通的,成绩优良的学生有机会在更高的教育水平上参加更高一级的学习。这样的教育机制能够因材施教,发挥人才的潜能。
另外,新加坡沿袭了英联邦的教育体系,英文授课,政府院校的文凭受国际认可。许多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与欧美同步,对想去欧美继续深造的留学生,在新加坡的学习成为快捷的通道和跳板。
三、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恰当,合理有效的控制投入和产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国家教育体制的建立要从整体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出发,研究产业政策的导向,综合考虑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企业的用人成本,使各层次教育有机结合,最大效率的配置和利用资源。新加坡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切合市场对研究型人才和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状况,避免了匮乏和过剩两种偏颇,实现了高效利用人力资源,对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教育资金投入得到合理配置。新加坡政府除国家拨款发展职业教育以外,还向企业集资建立技能发展基金。(2)调控了企业的用人成本。由于毕业生的起薪是根据学历来定,合理用人使企业节约开支,提高了竞争力。(3)成就了高性价比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切合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好,虽然职业教育比大学本科的学历低,但从所投入的时间、金钱和所得到的回报来看,具有高性价比。在新加坡甚至有一些已具备资格升入初级学院的中学毕业生选择就读职业教育。
四、新加坡职业教育成为引进外来人才的渠道,留学生享有广阔的择业空间
新加坡把人才作为立国之本,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的问题,采取积极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国策。就读新加坡政府高职院校的外国留学生,可以享受新加坡政府的学费资助,比例约占学费总额的70%以上,使得留学生的学费支出仅比本地学生高大约10%.享受政府资助的留学人员毕业以后需要在新加坡工作三年。留学生在找到工作后,只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合同,可获得工作许可,符合一定的条件还可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资格,享受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
就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方面,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往往机会更多,因为社会对产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从收入看,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收入未必低,例如在新加坡具有美发师资格的高职毕业生,收入可能与硕士研究生起薪相当。 一些中国留学生看中在新加坡留学后有留在当地发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留学生获得适合中国国内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回国就业处于有利的位置。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市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仅上海,未来5年中就将有50万的技能型人才缺口。与其去挤学历教育的“独木桥”,不如选择职业教育,适合发挥自己的潜能又有好的就业前景。
中国的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两个一半的态势,即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半规模,高等职业教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中国面临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一方面作为制造业大国,对技能性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海外院校对我国中学毕业生生源的抢占逐步增加,据报道,今年我国有大约
10%的应届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面对国际竞争,中国职业教育须迎头赶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在向人力资源大国发展的进程中,职业教育任重道远。新加坡职业教育培育留学生吸引人才的成功经验具有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一、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未确立应有的社会地位,面临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任。
由于受到招收生源的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课程设置、教材等各方面条件所限,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加之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技能的社会风气,使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生源质量不佳反过来又影响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很难在求职市场上体现出优势,造成劳动力供需失衡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在1996年的《职业教育法》中已经得到确立,但确立其应有的社会地位还需具体的措施保障。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最终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并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职业教育经费紧张,投入不足的直接后果是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经费供给方面除了中央财政拨款,还可多渠道筹措资金,使职业教育投资主体与资金来源向多元化发展。可以鼓励调动企业、个人对职业教育投资,甚至可以吸收国外资金和贷款来发展我国高职教育。也可借鉴新加坡征收“技能发展基金”的做法,向企业集资,支持保障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方面须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协调与管理。对办学规范、教学质量高的院校给予经费上的倾斜,对教学质量不良的院校予以限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和机制。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为例,包括四种教育机构: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分别由教育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由于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资源分散造成诸多问题。因此,整合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是当务之急。有教育专家提出,应明确划分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职责,可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职业学校,劳动部门则负责技术资格认证、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指导行业制定职业标准。
三、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普教和职教的上升通道;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认可度。
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对于增加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在求职与升学之间有自由选择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发掘自身潜能。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是一项能沟通各教育层次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既能满足企业的“定单”需求,为企业提供适合的人才;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吸引生源。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与其它教育类型互有联系。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沟通职业教育与行业用人需求的桥梁,对促进就业、提升教学水平,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重视推行“双证制度”,鼓励并帮助学生考取中国国内的行业技术等级证书和/或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薪酬待遇,同时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
四、拓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输出,服务世界
中餐烹饪在国际上具有广泛深入的影响力。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等政府职能部门与中国烹饪协会以及国内外高等院校紧密合作,举办中餐烹饪职业认证和专业培训;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行业交流和技术交流,不断弘扬中华烹饪文化,提高中餐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输出有引导和探索的意义。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提高,外国人学习汉语已经越来越广泛。据统计,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主要是在大学中学习汉语。职业教育可以以汉语语言优势为契机拓展服务领域,吸引国外受教育者来中国留学,提升国际影响力。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应在国际竞争和发展的框架下去构思,着眼于世界职业教育最新发展的趋势,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机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使职业教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深层次发展的驱动力。
参考文章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王学风 《职业技术教育》 2001 (31)
2. 试论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李春玲《教育与职业》 2008(9)
上一篇: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的认识与思考 下一篇:新加坡管理学院办学的成功经验
该信息出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http://www.cva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