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祖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5:28:38
仲祖文:名利上要有满足感 能力上要有危机感
2009年03月03日04: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这是中央某机关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本机关干部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具有相当强的针对性。
“知足”与“知不足”,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哪些方面“知足”,哪些方面“知不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一些干部能力不强、政绩平平,却把名利看得很重,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台阶”,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向组织讨价还价。这种“不知足”不仅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而且对干部自身成长也是非常有害的。
共产党人是唯物论者,从不否认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但是,凡事皆有其度,如果过多考虑个人,总是“不知足”,就会成为名缰利锁的囚徒,甚至滑到邪路上去。古人讲: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让心灵超脱一些。我们党一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干部应该有更高的觉悟和追求,以豁达的精神和超然的态度对待名利,用高尚的品德和境界约束自己的名利之心,始终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在首位。要经常想想那些英雄先烈,比比那些先进模范,看看那些困难群众。面对他们,我们应当为一味追求个人名利而感到羞愧!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在名利上不应攀比,而在工作能力上则应该提倡“攀比”。这种“攀比”,不是和自我比,不是和能力较弱的同志比,而是要与自己的职位要求比,与能力强的同志比,与其他同志的长处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比,与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比。只有比较,才能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才能激发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当然,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能否化危为机,做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工作,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严峻考验。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恐慌”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努力提高处理复杂问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名利上要有满足感,能力上要有危机感”的提法通俗而明确。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当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这样的要求,以便引导大家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作风养成和能力建设,真正做到在名利待遇上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在能力水平上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倍加努力学习,倍加勤奋工作,倍加严于律己,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仲祖文: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识别和使用干部
仲祖文
2008年12月30日05: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让更多有“正气”的干部干“政事”
改革开放30年选人用人制度十个关键词解读
“铁腕”部长李源潮的选人用人“四部曲”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改革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方式,把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为检验和考察干部的主战场,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主阵地。
实践是检验干部素质的试金石。重大任务、重大事件关涉全局、影响广泛。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过程中,能够集中、全面地反映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是识别、发现和使用干部的重要契机。今年以来,面对大事多、难事多,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的特殊情况,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顶住压力、沉着应战,身先士卒、奋发努力,为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广大干部也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只有经过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的实践,才能较快地成熟成长起来;只有经受住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的考验,才能成为领导各项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材。把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为检验和考察干部的主战场,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主阵地,抓住了识人用人的关键时机,反映了干部工作的客观规律,是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们面临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形势。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扩散速度之快超出人们预料。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较大,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恶化通过金融、贸易、信息等多种传导机制影响我国,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和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影响逐步显现,一些地方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为此,中央确定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落实这些措施,要求高、任务重。同时,我国正处于自然灾害和各种安全事故多发期,在前进道路上存在着各种各样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强调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识别和使用干部,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把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为提高干部执政本领的生动课堂,作为检验和识别干部的严肃考场,真正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的干部发现出来,把那些表现突出、经得住考验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要改革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方式,抢抓第一时间,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的过程中,深入工作第一线,同步跟踪了解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表现情况。完成重大任务、处置重大事件后,应及时回访第一现场,进行专项考察。要认真总结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培养锻炼和考察使用干部的做法,探索建立在关键时刻识别和使用干部的制度机制,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加强修养 知人善任 廉洁从政
2009年03月02日03: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
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本报北京3月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今天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习近平强调,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的原则性、政治鉴别的敏锐性、政治忠诚的可靠性;要加强道德修养,不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要加强纪律修养,增强纪律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要加强作风修养,做到执政为民有新举措、求真务实有新要求、廉洁从政有新成效。
习近平指出,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一要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处理问题,既统揽全局、统筹规划,又在重点突破中推动工作协调发展。二要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善于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要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识别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四要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善于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预判和超前准备,增强临机处置能力,化风险为机遇,化被动为主动。五要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善于见微知著,增强维护稳定的果断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六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习近平强调,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导向。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既要靠干部政策来引导,也要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来保障。
习近平还对党校学员和进一步做好党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出席了今天的开学典礼。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主持开学典礼。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央党校负责人以及2009年春季学期全体学员、党校教职员工,共150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
李源潮: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作风永远不能丢
2009年01月18日20:24  来源:新华社
李源潮在延安看望慰问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老党员时说
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作风永远不能丢
新华网延安1月18日电   1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受胡锦涛总书记的委托,到陕西省延安市和安塞县看望慰问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老党员。他说,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干部不能带头享乐,而要带头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和作风永远不能丢。
17日下午,李源潮一到延安,就到市“八·一”敬老院看望在这里安度晚年的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他首先走进参加过长征、两过草地的93岁高龄的女老红军刘天佑房间,问寒问暖。他说,你们是党和人民的功臣,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斗、流血牺牲,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感谢你们、尊敬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现在国家逐渐富强了,人民生活逐渐富裕了,更要让你们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接着,李源潮来到1934年参加革命、卧病在床的老红军庄生德房间。他拉着老人的手关切地询问看病方便不方便、生活得舒心不舒心。当听到说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照顾得好,看病也及时方便时,李源潮高兴地说,你们过得好,给你们服务得好,我们就放心了。李源潮还同在院子里活动的老红军、老八路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祝他们春节愉快、健康长寿。离开时,李源潮再三叮嘱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要精心照顾老人们的生活,特别要做好人文关怀,保证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
随后,李源潮来到安塞县白坪村老党员司万英家。司万英1947年参加革命,曾五次立功。李源潮一一翻阅他的立功证书,详细询问他的生活和抚恤补助等情况。李源潮说,你们为党和人民做出了贡献,党中央想着你们,派我来看望你们。在老党员张孝富家的窑洞里,李源潮与他促膝而谈,称赞他从村支书岗位退下来后,坚持老有所为,继续为村民服务。李源潮说,老党员的精神境界很高,我们要保护他们这种热情,用制度保证老党员和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李源潮还在安塞召开座谈会,传达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对安塞县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他充分肯定陕西省、延安市和安塞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紧密联系当前经济形势继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地制定好整改落实方案,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李源潮《求是》撰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2008年10月16日10:41  来源:人民网-时政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16日电 今日出版的《求是》总第489期杂志发表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的署名文章,题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全文如下:
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提出了“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为党的干部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70年后,胡锦涛同志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为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思想。党的政治路线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是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把德放在首要位置。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他还指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1940年,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同志具体阐述了德才兼备标准,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主。”1943年,周恩来同志强调,“挑选干部的标准,政治标准与工作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而政治上可以信任是先决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适应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形象化地提出,干部要“又红又专”。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同志根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面向新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和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不仅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而且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这更加鲜明地突出了德在干部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和形成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抓住了当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领导核心,党员干部是党为人民执政的骨干力量。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党面临的任务和干部队伍的现状,要求我们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同时,对干部的德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一是世界上不同力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竞争日益激烈,要求党的干部要有更坚定的理想信念。现在,确有少数干部在西方价值观念影响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发生动摇。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证我们党不走改旗易帜的路,必须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思想鉴别力,增强政治坚定性。二是我国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向现代化的艰巨任务,要求党的干部有更优良的政治素质。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的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大都与少数干部为民意识淡漠、缺乏责任意识有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仅要求干部提高破解发展难题的本领,而且要求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的价值导向。三是长期执政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要求党的干部有更严格的道德操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注入了强大活力,但市场经济中消极腐朽的东西也滋生蔓延起来,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少数干部经不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放松党性修养,降低品德操守,甚至走上腐败堕落之路,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因此,越是长期执政,越是改革开放,越要从严治党,越要对干部严格要求。四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品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德”上。我们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用人民群众拥护的人。
三、准确把握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时代要求。干部的德与才是具体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不一样,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样,德才标准的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当前新形势下,强调党员干部的德,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坚定理想信念。举不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信不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不能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原则,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质的灵魂。邓小平同志说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党的干部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都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持执政为民。干部从政必须正确对待权力、责任和利益。为政之德的核心是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为民守责。要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做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不回避矛盾,不文过饰非,真正做到为官一任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要求真务实,勇于革新,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三是坚守清正廉洁。这是党的干部做人做事的底线。古人说,“廉者,政之本也。”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清廉”是老百姓对官员最高的褒奖,“贪婪”是老百姓对官员最大的不满。领导干部要严格廉洁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始终保持清廉的本色。过去我们党在延安的小窑洞里干出了带领群众翻身解放的大事业,现在条件好了,但有些干部和老百姓的距离却远了,这很值得深思。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侈之风。
四、干部要有自觉高尚的道德追求。道德的养成主要靠人们的自觉追求。我国古代思想家都强调为官从政要以修身为本、正己为先。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领导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一要以学立德。学习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学习不仅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与他担任职务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也不会随着职务的提升而自然上升。人们对《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都很熟悉,但这话还有半句是“仕而优则学”,就是说一个人要想从政做事,不仅要先把学问基础打好,而且走马上任后更要坚持读书学习,才能把事情做好。现在有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就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各方面都比别人强,放松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这就很容易犯错误。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学习对于立德的基础性作用,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把读书当作最大的人生乐趣,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二要以行立德。道德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要行之于实践。人民群众对干部总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干部只有把共产党人的道德要求,“体诸身、见诸行”,经受苦与乐、荣与辱、公与私、权与法等各方面的考验,才能不断锤炼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党的优秀干部之所以能够得到老百姓的真心爱戴和拥护,就是因为他们身体力行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极少数腐败分子台上讲得漂亮,台下胡作非为,最终都遭到人民的唾弃。言行一致、知行统一,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色。党员干部要注重在艰苦环境、危难时刻磨练意志、砥砺品质,在直面矛盾、破解难题中培养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三要以律立德。加强干部道德建设,要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一方面,组织上对干部要从严要求,坚决纠正干部管理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严以自律,把组织的要求和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意志和信念。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追名逐利,喜欢听好话、信好话,只喜欢掌声和恭维,听不进批评意见,这是非常危险的。“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古人把“励志自强”、“自律改过”作为品德修养的基本态度,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党一再强调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都是要求加强自律以立德。广大干部要始终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珍重自己的人格,珍重自己的声誉,珍重自己的形象。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不仅在公众场合、有人监督的时候,而且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都要严以律己,防止萌发错误的意识、不正当的欲望和不健康的心理。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是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是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五、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科学概括了党的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既强调了德与才缺一不可,又突出了德的主导作用,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基础、以德为先决条件。干部一旦失去“德”,就失去了被提拔重用的基本资格。我们要把这一思想贯彻落实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加强教育培养以育德,完善考核机制以察德,树立用人导向以彰德,强化管理监督以律德。
一要把德的培养放在干部教育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培训对提高干部德才素质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干部教育培训要体现以德为先,加强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引导广大干部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加强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教育,使广大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加强道德情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始终保持道德品行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加强艰苦奋斗、拒腐防变教育,增强广大干部对各种诱惑的免疫力。
二要把德的考核作为干部管理的经常性任务来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必须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对德的考核评价一直是干部考核工作的难点,存在着简单化、公式化、空泛化现象。要建立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充实考德内容,明确考德标准,创新考德方法,提高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要全面地考核干部的德,既看政治思想觉悟,又看作风和品行;既从工作实绩看德,又防止用成绩代替对德的评价。要特别注意考察干部在关键时刻、重大事件和涉及个人利益问题时的表现,把群众公认作为重要依据,注意把领导的意见、服务对象的意见、群众的意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对干部的德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要把干部的工作圈、交往圈、生活圈进行对照,看其是不是圈内圈外两种表现,台上台下两个形象。要加强对干部德的经常性考核,了解其一贯表现,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
三要把德的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目的是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真正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选用干部,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不能简单以票取人、以年龄取人、以学历取人、以演讲取人,而要以思想水平、工作实绩、品德作风、群众公认取人。尤其是主要领导和关键岗位,更要用那些政治坚定、敢于负责、奉公为民、清正廉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秀干部,而不用那些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干部群众信不过的人,不用那些跑官要官、投机钻营、只为自己谋名利的人,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负责任、怕得罪人的“老好人”,不用那些不干实事、无所作为、混日子的人。
四要把德的监督作为干部监督的重要内容。干部良好品德的养成,既靠严格自律,也靠管理监督。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岗位问责等制度,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对干部的约束和警示作用。重点加强对干部用权行为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防止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要加强对干部德的全程监督,既管好八小时以内,又注意八小时以外。对那些理想信念动摇、漠视群众疾苦的干部,要严肃批评教育;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生活不检点、群众有意见的,要及时提醒指正,对腐化堕落的,必须依纪严肃处理。要把党内监督与人大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对干部道德监督的强大合力。
注:本文是李源潮同志在延安出席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修改。
仲祖文:科学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
仲祖文
2008年11月13日05: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辉煌,举世瞩目。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各类人才蓬勃涌现并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从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唱响“科学的春天”到新世纪初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部署“人才强国”战略,从响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无不体现全党全社会对人才的关切和重视;从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协调发展,从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等应用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到“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无不显现各类人才的巨大推动作用。
世间万物,人最宝贵。在人类社会发展赖以依存的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最具根本性,不仅决定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而且具有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无限可开发性。过去,人类更多依靠自然资源推动发展。今天,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正在取代传统物质资源,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要素。二战以来,一些国家把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很快就实现了经济复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有一些国家,把物质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外国资本和技术走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最终陷入发展困境。这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我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人才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当年,邓小平同志就曾说过,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这些年,我国积极开发人才资源,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然而,“重物轻人”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对于人才资本投资和招才引智,一些地方更热衷于物质资本投资和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廉价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很难形成推进发展的持续拉动力,加上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实现科学发展更面临一座座难以逾越的“火焰山”。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要把人才作为支撑科学发展最为宝贵、最可持续和最具潜在优势的战略资源来看待,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依靠人才开发和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仲祖文”文章: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2008年01月11日04: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
干事创业,是实现党在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我们讲的老实人,不是那些庸庸碌碌、无能无为的人,而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与老实人相对照,也有一些投机钻营者,不讲党性、不重品行,为了个人私利和宦途升迁捞资本、做虚功、拉关系、搞奉迎,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造势”和“谋官”上。我们队伍中这种人多了,不仅于事业发展无利,而且会严重涣散党的干部队伍,对党的形象是极大的损害。因此,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我们就是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各级干部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要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这些人注重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势”,辛苦和业绩往往不易广为人知;他们清正自守,不好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往往“人脉”不广;他们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往往引不起别人的关注。这些干部专注干事不会来事,讲原则不懂圆滑,往往还会得罪人。对于这样的老实人,各级领导者更有责任慧眼识金,积极地发现他们,主动关心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让广大干部群众熟悉他们、了解他们。
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本在于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干部,保证那些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能够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要改进民主推荐工作,搞好民意调查工作,积极扩大群众参与,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提出的换届选举“十个严禁”的要求,使那些一心干事、实绩突出的老实人能够推荐得上来。要切实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人用人,大力选拔那些埋头做事、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需要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局面。形成这种局面,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为政之要惟在用人 选人用人必须坚持公道正派
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惟在用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历来是一种导向,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我们党反复强调,选用一个人犹如立一个标杆、树一面旗帜。领导干部只有始终坚持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才能为党和人民选上用好公道正派的人,才能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
·人民日报:谨防用人程序“空转”
选拔任用干部是一项政策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把人选准用好,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也必须在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标准、条件、纪律的前提下,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因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标准、条件确定之后,程序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仲祖文: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2008年01月12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年伊始,全国省区市人大、政府、政协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展开。搞好这次选举,必将为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十七大任务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意义重大。
在换届选举中,使那些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不让扎实干事的老实人吃亏,不使投机钻营者得利,这既是中央对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殷切期待。
近年来,每逢换届选举或集中提拔调整干部之际,总有那么一些人心思格外“活泛”。他们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以各种方式到处拉票:有的四处联络,拉帮结伙;有的传播小道消息,编造谣言,诋毁他人,抬高自己;有的甚至送钱送物,明目张胆搞贿选。这些投机钻营行为,干扰了推荐人、选举人意志的正常表达,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败坏了党风政风。“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如果让那些投机钻营者得利,伤害的是老实正派、埋头苦干、廉洁奉公、开拓进取的干部的感情,正派干部很有意见,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必须严加整肃。
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首先要严明纪律,严肃查处投机钻营行为。要认真落实中央组织部关于坚决防止和严肃查处拉票贿选等严重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到“十个严禁”。要加大督导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对拉票贿选、搞非组织活动的,一经发现,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
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弘扬正气,模范地执行党的纪律,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督导,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有投票权的党员干部也要负起责任。选票体现着民主权利,凝聚着人民重托。投好神圣的一票,是对人民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是对民主权利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就要切实加强监督,增强选举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监督。要加强信访举报受理和核查工作,拓宽监督渠道,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严厉防范各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投机钻营行为,确保把党的干部政策、标准交给群众,把选拔的职位、条件公布给群众,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
激浊才能扬清,惩恶才能扬善。投机钻营者无所遁形,不能得逞,老实正派的干部才能扬眉吐气,整个干部队伍才会始终充满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要通过充分发扬民主、弘扬新风正气的实际行动,搞好换届选举,改善党风政风,提高人民群众对选人用人的满意度。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
干事创业,是实现党在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我们讲的老实人,不是那些庸庸碌碌、无能无为的人,而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与老实人相对照,也有一些投机钻营者,不讲党性、不重品行,为了个人私利和宦途升迁捞资本、做虚功、拉关系、搞奉迎,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造势”和“谋官”上。我们队伍中这种人多了,不仅于事业发展无利,而且会严重涣散党的干部队伍,对党的形象是极大的损害。因此,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我们就是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各级干部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要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这些人注重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势”,辛苦和业绩往往不易广为人知;他们清正自守,不好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往往“人脉”不广;他们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往往引不起别人的关注。这些干部专注干事不会来事,讲原则不懂圆滑,往往还会得罪人。对于这样的老实人,各级领导者更有责任慧眼识金,积极地发现他们,主动关心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让广大干部群众熟悉他们、了解他们。
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本在于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干部,保证那些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能够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要改进民主推荐工作,搞好民意调查工作,积极扩大群众参与,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提出的换届选举“十个严禁”的要求,使那些一心干事、实绩突出的老实人能够推荐得上来。要切实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人用人,大力选拔那些埋头做事、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
人民日报仲祖文:就是要干好干坏不一样
2009年07月22日05: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仲祖文:名利上要有满足感 能力上要有危机感
人民日报仲祖文:选拔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人民日报仲祖文: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人民日报仲祖文: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2007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实行严明的绩效考核,一些在以往年度考核中可以“安全过关”的工作平庸的干部,有的被诫勉谈话,有的被免去领导职务。此举在干部队伍中引起强烈震动。
“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是不少地方干部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一大顽症。大家反映,对那些明显触犯法律、违反纪律的干部好办,事实摆在那里,规定写在那里,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难就难在表现平庸的干部不好管。这些干部不思进取、庸庸碌碌,散漫懈怠、无所用心,推诿扯皮、不负责任,能力不强、没有业绩,严格说来属于不合格、不称职,但细究起来又没什么“硬伤”,让你拿他没办法。虽然有的地方处理过一些表现平庸的干部,但大多是个案,没有形成制度,未能坚持经常。而且,处理一个人,往往要“折腾”好长一段时间,有的受处理的干部到处跑、找、闹,搞得你不得安生。这样一来,谁也不愿意再捅这个“马蜂窝”了。
表现平庸干部处理难,无外乎三点:一是缺乏认定尺度。没有标准,无法界定,凭什么说人家不合格、不称职?二是决心不大,力度不够。拉不下脸,怕得罪人,不愿意惹麻烦,但求相安无事。三是处理的办法少,特别是没有广大群众的充分参与,形不成治庸治懒的社会氛围和对表现平庸干部的强大压力。干部好坏,群众心知肚明,只要让群众说话,让群众的意见起作用,就不怕对平庸干部没办法。长沙的经验恰恰就在于此。他们在绩效考核中,明确规定“不称职”、“基本称职”的界定标准,严格按标准考核认定干部,并充分运用了民主测评、社会评价、抽样调查等办法进行“民评官”,在认定和处理表现平庸干部上取得了突破。
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严格管理干部。各级党组织必须担负起这一重要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对品德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要表彰奖励、放手使用,对违法违纪的干部要严格追究、严厉查处。同时,要像长沙那样,通过绩效考核、群众评议等办法,下决心治一治混日子的“庸官”,警示无为,整肃风纪,提振士气。只有分清优劣,严明奖惩,让干好干坏不一样,干部队伍才有正气,人民群众才有信心,各项事业才有希望。
人民日报:堂堂正正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的好干部
本报评论员
09年02月10日15: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瑛——永远的巴山红叶》
王瑛,让人油然而生敬意,让人情不自禁惋惜。2006年,当王瑛获得“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荣誉时,人们都希望她的重病能够奇迹般地好起来,两年的矢志不渝、坚守岗位,她终于还是别离眷念的亲人、挚爱的事业而去。
回忆王瑛生前的点点滴滴,铁骨柔情的纪委书记形象愈加清晰。贫困孩子的回忆、“背二歌”的歌声、几十万南江人的哀悼,铸王瑛为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王瑛,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旗帜,一面优秀基层领导干部的光辉旗帜,一面优秀纪委书记的光辉旗帜。
秉公执纪的王瑛告诉我们,纪委书记就要信仰坚定,自觉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监督要得罪人,查案更要得罪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王瑛从不以自身得失为价值取向,而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追求。是什么让王瑛义正词严地呼喊“有背景有后台更要查”,是什么让王瑛拍案而起与不正之风斗争到底,是什么让王瑛这个柔弱女子也要“荡气回肠”,是什么让王瑛欣慰“我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是,我从没得罪纪委书记这个称谓!”……是对伟大事业的坚定信仰,是对人民群众的深沉爱念。
恪尽职守的王瑛告诉我们,实干与否决定成败。纪委书记担子重,纪检工作不好干。在王瑛的肩上,一头担着老百姓的期望,一头承载着党的重托。只要有利于党和人民,她从不争论只管干,从不犹豫大胆干,从不守旧超前干。
王瑛用行动告诉我们,作风好坏关系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往往是从党的作风上认识我们党,选定了跟党走的道路。王瑛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她坚守“自己只是一个人民权力的保管员”,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干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王瑛,是一面不曾褪色的旗帜。
遭恶势力恐吓,她没有向威胁屈服,坚定地一查到底,她是无畏的;
在不正之风面前,她没有被金钱侵蚀,始终清廉自律,她是无私的;
知自己肺癌晚期,她没有被恐惧击倒,依然热爱生活,她是坚强的;
对百姓危难,她没有一丝懈怠,深以群众利益为重,她是博爱的。
王瑛已然离去,但她依然活在人们心田。在她47年如红叶般浓郁的人生中,在她与病魔抗争的坚定身影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履行使命、矢志报效国家的满腔豪情;看到了一位基层纪委书记视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的崇高情怀;看到了一位新时期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有一种感动,让人肃然起敬;有一种感动,让人潸然泪下。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女儿王瑛同志永生!
人民日报仲祖文:选拔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仲祖文
2008年04月21日01: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关于选人用人原则的新要求,是全面提升干部素质的新任务。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当前,党中央郑重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这既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特殊要求。
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带头人。“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不仅是个人行为,在党内和社会上往往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领导干部只有思想品德过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服与支持,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少数干部品德缺失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对党对国家缺乏忠诚,丧失信念,言行不一;有的把市场规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有的放松品德修养,放弃个人操守,情趣低下。少数干部的这种无德之行,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民利益,也直接影响了党的形象。当前强调干部的“德”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始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重德也重才。以德为先,就是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以“德”为前提、“德”为先决,失去“德”,就失去了提拔重用的基本资格。当前,看干部的“德”,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信、真用,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干干净净为人民干事;是否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负责,敢坚持原则,不回避矛盾,不贪功诿过;是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守法遵规,保持高尚情操、健康情趣;是否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作风正派,维护大局,团结同志。对于在“德”的方面不合格的人,坚决不能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对于已在领导岗位上思想品德存在问题的人,要严肃批评教育,严重的必须坚决调整下来。
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责任重大。要切实把这一原则落实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去,体现到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在认真抓好干部知识和能力培训的同时,要把“德”的培养锻炼放到更突出位置,切实加强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强化党性锻炼,引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自觉接好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这个班,打牢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根基。要加强对干部“德”的考察和了解,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