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顽强吐芬芳——来自休宁德胜平民学校的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0:44:13
2005年9月20日,在此起彼伏的精英教育的浪潮中,一所真正推行平民教育的学校在安徽休宁开学了!
因为,在这里接受教育的孩子们都来自勤劳、忠厚、善良的贫苦家庭;他们在学校里“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做平民的事,过平民的生活”,长大以后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他们不花家里一分钱,在学校里享受学、杂、衣、食、宿全免的福利,接受有效的教育;他们从小就强化了劳动的理念,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和敬业精神;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着重学习诚实做人,勤劳做事的道理,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合格公民打好基础;他们在学校里参与各种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培养技能;他们始终遵循“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做人准则,无论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满怀激情、认真负责和充满爱心。
这所学校就是休宁德胜平民学校。
她座落在离休宁县城六公里处的兰渡村,是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与休宁县人民政府联合兴办的一所寄宿制的福利型学校。目前有小学1—5年级,5个教学班,学生136人,教职员工25人。老师在这里愉快地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地学习。休宁德胜平民学校是生长在祖国百花园中的一朵朴素的乡野小花,她那么顽强,那么的鲜艳,那么芬芳,那么的惹人喜爱!
一、赤子之心
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聂圣哲先生,是安徽省休宁县月潭村人。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后赴美国深造,是一位在学、商、艺术各领域都颇有建树的“怪人”:在学界,他是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的教授、博导;在商界,他腰缠万贯;在文艺界他是著名诗人、剧作家和导演……用圣哲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我就一杂家而已!”
圣哲先生曾说过:我从国外回来,可以当教授,可以做生意,也可以做官员。但我觉得,办实业最能让一个人了解社会,三教九流都接触,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我可以从中悟出许多书本上无法得到的道理,能更深刻地了解国民性,以及中国社会各种现象的国民性根源。
办实业可以让我深刻了解中国,提供我思考问题的素材,并且可以源源不断地给供应生活及研究的经费,还可以让我在国民性改造上作一些试验,同时解决不少人就业问题,向国家交纳税收,可谓一举多得。至于办教育,其实和我的总体思想是吻合的,就是要试验,怎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最适合中国平民百姓?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平民教育的资料太少,有的也不适合,得自己试验摸索。我办教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信奉一个真理,那就是“优秀是教出来的”。我要实践这个真理。
圣哲先生创办的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是全国第一个平民教育基金组织。她致力于延续和发展中国的平民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为勤劳、厚道的贫苦家庭的孩子创造得到平民教育的条件,使这些孩子能够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过平民的生活,将来做一个“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合格平民。
2003年9月,由聂圣哲先生任主席的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捐资兴办的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顺利开学;2005年9月,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捐资兴办的又一所平民教育的学校——休宁德胜平民学校在休宁的大地上诞生了!这两所学校的兴办都得到了休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热忱援助。县委书记胡宁先生就是这两个学校的设计者和创始人之一。从学校的选址 、筹办、招生,到学校的工作安排、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无一不是他和圣哲先生共同筹划的结晶,无一不灌注了他们休戚与共、肝胆相照的心血!
二、平民教育
我国的教育事业尽管有了较快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由于历史的延革、地域的差别和其他种种原因,发展仍然很不平衡。总体来说是东强西弱,城市强,农村弱。就休宁县来说,也分成了好几个层次。也是县城是好,乡镇弱;乡镇好,村庄弱……由于广大农村的教育滞后,就制约了这些地方的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农民工外流、生源的减少、学校的重组、教师的调离等原因,使一些山区的孩子读书更为困难。圣哲先生曾指出:“只有每个平民都得到有效的教育,国情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变!”他不仅有朴素的平民教育思想和坚定的平民教育理念,而且还率先迈出了平民教育实践的第一步。2003年9月创办的德胜—鲁班(休宁)木工学校,就是为了解决农村的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2005年创办的休宁德胜平民学校就是专门招收休宁山区的勤劳、厚道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用实际行动为他们的孩子创造零投入而得到平民教育的条件,使这些孩子们能够接受现代有效的教育,将来走上社会,不要成为累赘,社会的负担,做一个“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遵纪守法、自食其力、善良谦卑的合格公民。这就是圣哲先生创办平民学校的宗旨。
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期间的记者接待会上指出:“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多农民,平民比例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聂圣哲先生就是率先实践平民教育的人,休宁德胜平民学校就是率先实践平民教育的学校。
我们需要精英,但我们更不能忽略平民;我们需要高、精、尖的科学,但我们更需要衣食住行的保障者……聂先生说:“中华民族需要一大批对社会及负责任的、合格、敬业、无私的平民。”这就是我们要高度重视平民教育的道理所在。
三、素质教育
平民教育的根本就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素质为本,德育为先。休宁德胜平民学校推行“先育人,后教书”的办学理念,始终把培养“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学校采用统编教材,开满开足义务教育必须开设的各门课程,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诚实做人、勤劳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学生在心理上灌输平民意识,教育学生不要去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不要好高骛远地去空谈将来要做什么“家”。教育他们要求真务实,将来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论做什么,都是为社会服务。劳动立足社会,劳动创造未来,平民学校特别重视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敬业精神。
学校每日早晨安排一节生活课,在生活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内务,叠被洗衣,抹桌扫地,搞好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下午安排一节劳动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力所能及的劳动:一、二年级打扫卫生、整理校园;三年级清除杂草、打猪草,四、五年级管理菜园、养猪、竹编、补鞋等。生活处处有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做平民的事,过平民的生活”(圣哲先生语)是平民学校的教育风范。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实践和升华。
学校不鼓励教师去追求片面的升学率,不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估教师业绩的标准;学校不鼓励学生死读书,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学生表现的标准 。学校不评“三好学生”,不搞奥数训练,不增加统编教材之外的作业和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读报看书,参加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高兴做什么就亲手去做一做。让学生懂得“兴趣比知识重要,技能比理论重要。”的道理。只有学会生活、懂得生活、驾驭生活的人,才能生活的更美好。一个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也提高了。尽管这样,休宁德胜平民学校在每一次的县、市统考中,考试成绩都在中上等水平。
四、有效教育
圣哲先生说:“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历史,可以没有文化,但不能没有有效教育,因为优秀是教出来的”。教出优秀来的教育就是有效的教育。反之,只能说是教育无方,失败了。一次二次的失败,就会导致一个民族的衰败。休宁德胜平民学校,致力于有效教育的探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方面:
独特的招生方法——家访。学校招收的每一位学生老师都要进行家访,合格后才能录取。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的性格特点,便于因材施教;
独有的教学模式——不搞应试教育。学校不重分数重人品,学生参加统考但不以分数论成败,不重结果重过程,教师按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施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特别的生活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班都有生活老师,指导学生做自己的事,不断提高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生存、自我保护的能力。
特殊的管理措施——学生参与管理。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干部采用转换制并通过海选产生,学校组织听证会,参选演讲、弹劾不称职干部等活动并请学生代表参加校行政例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管理自己和管理别人的能力;
特有的联系桥梁——家长协会。协会成员由全体家长选举产生,学校设总会,一个乡镇设一个分会,一个自然村有一个联系人。每学期活动两次,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正常联系,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工作;同时把学校的具体意见告诉家长,共同教育好他们的孩子。
每日必不可少的一课——劳动技能课。劳动课是雷打不动的一课,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思想,好习惯,教会他们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经验。让他们从小就感知劳动的光荣和伟大。
贴近生活的自编教材——德育教材。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自编了一套6册供1—6年级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教材贴近学生生活,高于生活,图文并茂,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不断向学生灌输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个不变的主题——培养好习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一个一个好的习惯累加起来,他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也就是达到了有效教育的目标。圣哲先生说过“教育就是施教者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不断向被教育者重复,让被教育者打折扣地接受的过程。”最终要促进他们自觉地形成良好的习惯。
五、感恩教育
“我们感谢上苍,上苍给我们仁爱;我们感谢父母,父母给我们命脉;我们感谢老师,老师育我成才;我们感谢同学,同学给我们友爱;我们感谢自己,做人勤劳清白。您好,亲爱的祖国和我的家人,您好,美丽的新世界!”这是他们天天唱的感恩歌的歌词。感恩教育是平民教育中必不缺少的一环。人生不可能在真空中度过,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大自然的恩赐,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大家的关爱和帮助。作为我们自己理所当然地要感恩,要回报。要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必须涌泉相报是人类的义务和美德。圣哲先生说:“我尽量少到平民学校来,免得同学们把感恩集中在我的身上,要让同学们养成感恩社会,对社会负责的习惯。”德胜平民学校是把感恩教育作为常规教育来抓紧抓好的。具体做法是:
不断向学生灌输感恩是一种做人处事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怀,知恩必报是敬畏大自然,尊敬他人,珍惜生命,热爱自己的心态。让他们懂得:世界上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所以必须要感恩。
用历史上,现实中感恩的故事,启发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得知。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没有阳光的,也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
有目的地开展感恩活动。每学期都安排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去兰渡敬老院,为老人服务,这已形成了一个制度,学生轮换交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去做公益性的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花木,植树种草,感恩大自然。
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请工作人员讲解爱护和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做动、植物的好朋友,绝不伤害它们。
利用寒、暑假,开展“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回家做1—2件爱护老人、尊敬老人的事。如:帮老人梳洗、替老人洗脚、为老人修手指甲、脚趾甲、修脚茧……孩子受到教育,老人得到关怀。
在节日集中开展“每逢佳节倍思亲”活动。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感恩节、圣诞节、元旦等节日,让每一个节日都过成是感恩节。有一颗感恩的心,心中便有了爱,只有心中充满了爱,生活就会更美好。这些从小就有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的孩子们,长大以后一定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财富回报人民,回报社会!他们一定不会辜负包括圣哲先生在内的热爱平民教育的人们的期望,做一个“对社会极负责任的合格、敬业、勇敢、无私的平民!”(圣哲先生语)
休宁德胜平民学校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老师们在这里快乐地工作,同学们在这里快乐地学习,他们相亲相爱,快乐地一起相处和生活,共同享受着阳光和雨露,浑身充满着活力,脸上洋溢着笑容“手拉手,心连心。我们是一家人!
休宁德胜平民学校是生长在祖国百花园中的一朵朴素的乡野小花, 她不具牡丹花的富贵,也不像梅花那样高雅,她朴实纯洁,她茁壮成长……她开在祖国这座美丽的大花园里,春风、夏雨温暖滋润着她,冬雪秋霜考验着她,她快乐顽强地生长,她有痛苦和寂寞,她更有快乐和顽强,她必定会吐露出独特、迷人的芳华。
休宁德胜平民学校是一盏明灯,它照亮着你我和大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平民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平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更需要平民教育。所有有识之士,所有先富起来的人们都来关注和投入平民教育,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圣哲先生一样用坚强的意志和实际行动来推进平民教育,我国平民教育事业必将大放光明。
休宁德胜平民学校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它刚刚展开就那么丰富多彩,那么引人注目和放出耀眼的光芒。一位刚来休宁工作的普通公务员就无私地奉献了五万元人民币;著名影星林心如女士专程来校看望孩子并捐款一万元;一家企业送来了200套校服;一位私企老板送来了钢琴和电脑;一位不留姓名的人士送来了万元的图书;加拿大外籍老师淑兰和香港的Ivy老师热心来校支教……英国BBC电视台为它拍摄了专题片《中国学校》在全世界139个国家播放,美国国务院特邀张晓琳校长赴美国考察和交流……随着画卷的展开,她将展示出更加丰富,更加绚丽多彩的画面,并将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我们有意地询问了一下张晓琳校长:为什么休宁德胜平民学校会办得这样成功?她说:“当然,首先是圣哲先生先进的平民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指导,其次是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的雄厚资金支持和休宁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关怀和鼓励,还有”张校长笑了,笑得是那么的自然和甜美,笑得是那样的自信和灿烂:“就是我们这群愿意为平民教育事业奋斗的痴迷者的乐在其中——我爱人人,人人爱我!”是的,平民学校就是平民学校,大家在这个爱的世界里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做平民的事,过平民的生活!
肖淑君
2009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