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01:23
支架式教学策略来源于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是指 “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这些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合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附《故乡》教学案例
支架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我们在教学鲁迅的《故乡》之前,曾先行研究了大量《故乡》一文的资料,抓住了此文运用对比进行写作的特色。教此文时,我学习了建构主义的理论,了解了它的一些基本内容。于是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为突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试验。因为,对比可以看作是《故乡》一文的基本概念建构。
在教课之前,我拟定了此课的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技巧。
2. 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3. 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和在小说末尾对故乡寄予的深沉的希望。
围绕这一目的我们设计了四个课时。
第一课时在进行常规教学之余,把本文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小说写的是什么故事?”待学生明白本文的基本内容是:“写故乡二十多年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故事”之后,再把这个大的故事分解成了两方面六个小故事:
二十多年前的故事:
1. 二十多年前“我”家的故事。
2. 二十多年前“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3. 二十多年前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二十多年后的故事:
4. 二十多年后“我”家的故事。
5. 二十多年后“我”的朋友闰土的故事。
6. 二十多年后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故事。
在公布了问题之后,请同学围绕这六个故事,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描写,等候回答问题。
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主要是从六个故事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能体会到,学生对这样的建构还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这样做实际上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话题的问题。
2. 教学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关。
3. 教学设计的过程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教师在教时,不会因为问题太难而启发不了学生,学生也不会因为问题太难而无从下手。
4. 六个故事的对比度相当高,这样意义理解的可能性就加大了。
当我们在引导学生思考故乡变化的原因时,学生几乎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结果来。从而印证了我们的设计的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课时教学设计中,我们运用网络学习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此文对比艺术的理解,由于是第一次使用这样的教学手段,部分学生的电脑操作不是十分熟练等原因,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一定很好(并不影响对原文理解)。但即使如此,学生对此文的理解还是基本保证了的。
《传记探究》学案中的支架式教学策略
2009-03-11 16:28
以网络资源为载体的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的策略选择和设计,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核心内容之一,在建构主义环境下通常有抛锚式教学设计、支架式教学设计和随机进入教学设计等不同的方法。其中,支架式教学设计对当前网络探究学习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十分适合于指导学生开展网络主题探究活动,在国外教学设计领域特别是在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领域,也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策略,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设计合适的“支架”。“支架”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为学生事先做好某些部分的工作,帮助他们超越以前已经具备的能力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期望学生们能够内化这些事先提供的内容,直到他们能够自主地完成这些任务。
具体到网络探究设计中,美国教育学者、WebQuest网络探究创始人伯尼•道奇(B.Dodge)教授建议,在运用支架式设计的准备阶段,教师必须分析学生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即将引入的新任务之间的距离。他认为,在自主学习过程的三个特定点需要采用“支架”:
第一,当学生从网络资源里收集必要的信息时,需要使用一种“接收支架”(reception scaffold),用来导引学习者关注重要的东西,帮助学习者组织和记录他们认识到的东西。接收支架的实例如:观察指导、会晤技巧、在线术语表和字典等。
第二,当学生阅读他们获取的网络信息后,反思并发现它们的意义时,需要一种“转换支架”(transformation scaffold),帮助学生将他们接受到的信息转化为某种其他的形式。转换支架将帮助学生认识信息中隐含的“内在结构”,而接受支架仅帮助学生发现已经包含在信息中的“表象结构”。转换支架的实例如:集合图、特征表、过程指导书等。
第三,当学生准备“制造”某项作品,或者表达他们学习的结果时,需要一种“产品支架”(production scaffold),可以将“写作模版、写作提示引导、多媒体素材和组件”等作为帮助学生把学习结果输出的产品支架,通过替他们完成部分工作,使学生有可能超越以前已经具备的能力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期望他们能够内化这些已经提供的内容,直到能够自主地完成这些任务。
支架式教学设计实例解读
网络探究的支架式教学设计,通常可以结合指导性教学、先行组织者教学、发现或指导发现等教学策略进行构思。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传记探究》,说明如何在教学设计方案中灵活运用三种不同的“支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这是一个由美国教师开发的帮助学生学习写作人物传记的网络探究“学案”,本文仅列举其中有关探究学习过程和“支架”设计部分进行解读。
1、运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设计“接受支架”
《传记探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阅读一篇人物传记,分析传记人物(传主)的生平事迹,从而归纳出成功者的一般特征,然后,自主写作一篇类似的传记。显然,这是一个阅读理解的教学任务,但必须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教学模式,并以网络资源为环境开展学习活动。
《传记探究》的设计者从学生以前已经掌握的知识(他们可能阅读过传记,但没有学会归类),与即将引入的新任务(阅读、写作传记)之间的距离出发,把探究过程的第一阶段任务,定位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传记”,以及传记文体有哪些基本要素上。、利用发现或引导发现教学策略,设计“接收支架”或“转换支架”发现和引导学生发现,是本学案设计的探究学习的核心内容。传记探究》精心收集了一批典型人物(包括宇航员、科学家、政治家等)的传记,以网页形式的“预设资源”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的一篇进行阅读。然后,按照不同传记提供的“过程评价量表”,进行阅读理解的自我测试,判断自己是否初步完成了信息获取的任务。学生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表象性”的,如:传记人物的出生地点、生日、学历、获奖情况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评价量表”也是一种“接收支架”。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记人物的生平,设计者还增设了另一个“接受支架”——时间图表,帮助学生理解传记中各个事件发生时间顺序。

要了解传记人物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必要分析不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进一步发现隐藏在传记信息的“内在结构”。《传记探究》首先链接了第一个“转换支架”——因果关系图。

此外,设计者还提出了“成功者的10项良好素质”,包括:注意力、有准备、有信心、创造力、好奇心等等,并给予了解释;然后,链接第二个“转换支架”——良好素质的证据表(特征图表),要求学生通过对传记的阅读理解,提供传记人物具有这些素质的有关证据。当学生在两个转换支架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些任务后,将有可能再次跨越他们的“实际发展水平”。

3、利用自我反馈教学策略,设计“接收支架”
了解阅读理解的教学设计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反馈,练习写作一篇小传记(或者一份传记提纲),从而帮助他们认识自己是否掌握了传记文体的基本要素,以及知道在传记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于是,探究学习过程设计的第三阶段把任务定位在传记的写作上。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传记的写作要点和方法,《传记探究》的设计者链接了两个“产品支架”——“传记写作工具”和“帮助写作6大要点”,指导学生进行如何写作和编辑。其中,“传记写作工具”给出了写作传记的主要步骤和方法,“帮助写作6大要点”帮助学生把握写作传记的观点、内容、结构、表达方式和一般惯例等。每一个标题都链接了详细的文字说明(文字略)。

美国教师设计的这个《传记探究》学案,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支架式教学设计思想,值得我们在设计网络探究学习方案时参考和借鉴。需要说明的是,《传记探究》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根据美国地方学区母语课程标准来拟定的,从中也可以看到,美国中小学在核心课程教学领域里是如何组织网络探究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