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语文--《那树》中的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7:39:35
课外参考
课本研读
文言翻译
教学争鸣
作家资料
趣味语文
语文教参
新课程改革综论
阅读教学研究
写作教学研究
综合性学习研究
名师教育教学
课堂教学艺术
多媒体教学研究
人教版高中教案
苏教版高中教案
外国小说欣赏 教案
语言文字应用 教案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专题教案
高中课堂实录
高中名师阅读教学
人教版初中教案
苏教版初中教案
初中专题教案
初中课堂实录
初中名师阅读教学
写作指导
写作素材
热点作文题
高中写作教学设计
高中优秀作文
初中写作教学设计
初中优秀作文
高考考点辅导
高考试题研究
高考考试技巧
中考复习指导
中考试题研究
中考考试技巧
诗歌理论
汉魏晋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
现代诗歌鉴赏
鉴赏杂文选录
汉语常识
咬文嚼字
文学常识
对联文化
红楼梦专题
计划总结
教育方法
学生评语
班会设计
家长会
管理杂文
演讲致词
报告总结
晚会文艺
领导讲话
祝福赠言
文章高级搜索
文章标题文章作者录 入 者关键字
所有栏目备课参考  ├ 课外参考  ├ 课本研读  ├ 文言翻译  ├ 教学争鸣  ├ 作家资料  ├ 趣味语文  └ 语文教参语文教研  ├ 新课程改革综论  ├ 阅读教学研究  ├ 写作教学研究  ├ 综合性学习研究  ├ 名师教育教学  ├ 课堂教学艺术  └ 多媒体教学研究教学设计  ├ 人教版高中教案  ├ 苏教版高中教案  ├ 外国小说欣赏 教案  ├ 语言文字应用 教案  ├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高中专题教案  ├ 高中课堂实录  ├ 高中名师阅读教学  ├ 人教版初中教案  ├ 苏教版初中教案  ├ 初中专题教案  ├ 初中课堂实录  └ 初中名师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 写作指导  ├ 写作素材  ├ 热点作文题  ├ 高中写作教学设计  ├ 高中优秀作文  ├ 初中写作教学设计  └ 初中优秀作文考试备战  ├ 高考考点辅导  ├ 高考试题研究  ├ 高考考试技巧  ├ 中考复习指导  ├ 中考试题研究  └ 中考考试技巧读书时间  ├ 文海拾贝  ├ 江南诗韵  ├ 名家诗集  ├ 历史钩沉  └ 电视散文诗歌专题  ├ 诗歌理论  ├ 汉魏晋诗鉴赏辞典  ├ 宋词鉴赏辞典  ├ 唐诗鉴赏辞典  ├ 现代诗歌鉴赏  └ 鉴赏杂文选录文化百科  ├ 汉语常识  ├ 咬文嚼字  ├ 文学常识  ├ 对联文化  └ 红楼梦专题教育管理  ├ 计划总结  ├ 教育方法  ├ 学生评语  ├ 班会设计  ├ 家长会  └ 管理杂文应用文萃  ├ 演讲致词  ├ 报告总结  ├ 晚会文艺  ├ 领导讲话  └ 祝福赠言同步训练  ├ 高中一册  ├ 高中二册  ├ 高中三册  ├ 高中四册  ├ 高中五册  └ 高中六册
|
文章中心首页
|
备课参考
|
语文教研
|
教学设计
|
作文教学
|
考试备战
|
诗歌专题
|
文化百科
|
教育管理
|
应用文萃
|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语文 >> 文章中心 >> 备课参考 >> 课本研读 >> 正文
《那树》中的对比
作者:邹利群 …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点击数:278    更新时间:2009-8-27
王鼎钧是一名台湾作家,他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性的弱点,讽刺和揭露现实的种种流弊,以表达深切的忧思。人选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 的《那树》,无疑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作者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写了一棵老树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但最后还是被砍伐的故事,形象地表现了现代工业文明在畸形发展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即自然环境乃至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等所遭受到的冲击和毁灭性的破坏。文章引人深思,促人猛醒。
一、树和人的对比
作者的内心里。始终在追求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世界;但在现实世界里,自然和人类之间常常发生对立和冲突。在《那树》中,作为自然环境象征物的“树”和人类,就是作为对立的双方来加以刻画的。
首先。在相互关系中表现出的态度对比。“那树”是一棵人性化、人格化了的树,它对人类是极其友善的。它夏天为人们遮挡阳光,雨天为人们遮蔽风雨;台风来临,给人们以心灵的安慰;夜晚降临,给情人们以浪漫和温馨。它还不满足于此,它在努力生长,预备给予这方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和其他生命以更多的庇护,“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那树”成了一种无私奉献者和伟大的博爱者的象征。但是,人们对树呢?人们最初是在台风来时向大树烧香祈求保佑,在雨天、夏天寻求遮蔽。后来,却为了自己交通的便利,给这棵树判了死刑。甚至在树死后,那些所谓的树的“亲戚”,那些清道妇,还在估算着可以把它分裂成多少斤木柴!他们只管索取,自私自我!这和“树”对人类的慷慨无私,形成了强烈的比照。
其次,树和人对于大地和其他生命的态度的对比。树和人都是地球的孩子,都是大自然的生命;但是,二者对待生养他们的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其他生命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人自以为是万物的主宰,肆意地向大地索取,并且肆意毁灭其他生命,“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一旦发现这地方太拥挤,又开始抛弃这片土地,一个个搬走。而那棵树呢?它是大地母亲孝顺的儿子,“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它们始终忠诚于脚下的大地。无论风力多大,“连一片叶也不逃走”。它“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真正做到了“绿着生,绿着死”。树对待其他生命的态度也与人类相反,它自古以来就懂得默默付出,懂得接纳和爱护。它不仅一直友好地给人类以关爱,还给其他生命以母亲般的庇护。它让小鸟在上面快乐地歌唱,还一直给蚂蚁提供庇护所,和它们共生共存,一旦它预知被伐,便“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这棵懂得坚守、忠贞、感恩和奉献,富有责任感的大树,让现代人类的见异思迁、忘恩负义的一面暴露无遗。
二、树的“生”和“死”对比
这是一棵坚韧顽强的树,也是一棵古老茁壮的树。课文开篇一再强调这一点。“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它的古老,它在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挺立不倒,从侧面说明了它的坚韧顽强。至于“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这些是以树的茂盛和粗壮来表现其生命力的茁壮和强大。“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现代人生命的脆弱,也反衬了树的生命力之顽强。
总之,这是一棵历经磨炼的坚韧稳固、富有生命力的大树。这棵树是这里的真正的土著居民,是这里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更是大自然的强者!
但是,就是这样一棵大树,却在一夜之间被砍倒。“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这棵树,这个曾经和风雨雷电作过无数次搏斗而屹立不倒的大自然的强者和勇者,却在人类的文明时代遭受了被屠杀的厄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它提示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是盲目地牺牲了太多像树一样的富有历史感和生命感的东西?人类在赢得自身发展的同时,是不是应该思考如何让比我们久远得多的树,还有自然界的其他一切,都得以良好的延续?
这个讽刺也昭示我们:其他生命,甚至大自然本身,在残暴和无知然而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类面前,有时候是多么的不堪一击。现代人类,如果不能拥有一个智慧和“绿色”的脑袋,如果只是懂得索取和破坏,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片绿色将会消失,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三、人对树的态度的前后对比
文中的人,总体上是作为树的对立面出现的。但不同时期的人对待树的态度是不同的,从这种不同态度的比照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暗藏在它背后的深意。
“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那时候的人们,对树心怀一份敬畏和信任,他们常常从它那寻求心灵慰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这棵树给人们的生活提供庇护,增添美好,人们对树心怀一份依赖和依恋。总之,在现代工业文明尚未席卷这里的时候,人们对树的态度是友好的。实际上,这里勾画的或许就是作者心目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文明的浪潮汹涌而来,人们对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当那棵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辗进灰色之下”时,司机和乘客都怪这里“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拥挤的条件下,人们对这棵树开始厌倦甚至愤怒,最后将它判了死刑,一夜之间就肢解屠杀了。
人类对树的态度的变化伴随着一个事实:人类自身在强大,科学技术水平在提高,社会经济在发展。作者写人类对树的态度的变化,似乎勾勒并讽刺了人类的行为法则:以对自己有无用处来选择对待他物的态度。当人类弱小时,他们需要树,依赖树,敬畏树;当他们足够强大和聪明时,就抛弃树,摧残树,毁灭树!也就是说,人类越是自认为弱小和无知,对自然越是心存敬畏,与自然反而越能够和谐相处;社会越是发展,科技越是发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便越发凶狠暴戾,可以说,人类正走向强大,却并没有远离愚昧,真正的文明社会远未到来……
文章就是这样,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核心。通过一棵树的命运,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提出了一个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人类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该走向何处?当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经常回望一下那一棵棵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古老的大树?我们沾沾自喜地行走在如砥大道上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聆听一下被埋压在一层层石子一层层沥青下的几千条断根的声音?
最 新 推 荐
高考语文(2011)系统复习资料 (386)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之非常解 (448)
我心中理想的教研组长 (534)
玉树不倒:我们都和玉树“在一 (312)
记叙文得分要诀 (653)
《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点 (368)
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教书 (3348)
高考常见意象汇总 (3158)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3416)
考点辅导复习文章58篇合集 (2200)
最 新 热 门
高考语文(2011)系统复习资料[386]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之非常解[448]
做一名快乐的语文班主任[455]
开学了,做个优秀的班主任要[185]
学期开学 班主任要做好八件事[216]
班主任开学讲话[209]
班主任如何与科任教师和谐相[134]
五个“第一”让新班入轨[164]
做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124]
做学生的精神领袖[160]
相 关 文 章
《愚公移山》寓意探源
我爱语文焦点消息
大量资源等你下载
文章录入:皖系那只鹰    责任编辑:卫平宏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您对本文发表意见!
Email: QQ号:
姓名:       打分: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人评论内容评论时间打分
【vqreaf】fsnoenxlroogclwhfuaxrelocwmijn2010-4-24 18:34:291分
【qyuzmy】flxrowzpxomathjqmtuqqznnblyxhc2010-2-1 9:06:501分
以上为部分评论,点此查看全部评论!
---本文来源: 我爱语文[http://www.52yuwen.com/ ]欢迎光临最大的语文公益网站!---http://www.52yuwen.com/Article/Class1/Class2/200908/1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