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个行政村实现“无震荡拆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5:34:14
54个行政村实现“无震荡拆迁”
2010年06月11日 07:22法制日报【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0条
本报记者 李松 黄洁 本报实习生 吴萌
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水上项目,承办第七届中国花博会……一个个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大规模、高规格的建设项目,带动了京东顺义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速。截至去年底,顺义已经完成54个村的拆迁工作,而且按照规划,今年将再拆迁31个村,到2020年426个行政村只保留264个。
准备时间短、工作标准高、历史问题复杂,一个个现实的难题摆在面前,如何才能确保如此大规模的拆迁不引发社会动荡?为了破解难题,顺义区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从普法、服务、调解等全方位着手主动出击,深入拆迁一线开展工作,通过排查到位、调处到位、法律服务到位和应急机制建设到位,做到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协调和第一时间解决。
据了解,有了法律助力,几年来,顺义区在拆迁工作中,无一起恶性事件发生,真正实现了“无震荡拆迁”。
拉网排查 调处跟进
矛盾隐患化解最大化前置
顺义区的每个司法所,都有一支强大的“情报”队伍,每当村子里开展类似拆迁这种重大工程项目时,这些“情报人员”就会深入到每家每户,详细调查了解可能引发矛盾的任何不稳定因素,随即开展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用顺义区司法局负责人的话说,有了强大精准的“情报”,才使得大量的纠纷尚在萌芽阶段即被化于无形。
这听起来有点“神”的“情报队伍”,其实就是顺义区每个基层司法所都配备的普法信息员和专职调解员。每当一项拆迁工作启动之初,这些信息员和调解员们都是最先忙碌起来的,在走街串户宣传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更要开展拉网式矛盾排查。
去年夏天,仁和镇司法所的信息员在调查中发现,家住河南村的张大爷一家正在为了拆迁款如何分配闹得不可开交。
眼见着一家人的矛盾一天比一天激化,仁和镇司法所的调解人员马上来到张大爷家,一边反反复复地向张大爷及家人宣讲土地管理法、拆迁条例等法律规定,一边根据张大爷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兼顾各方的分配方案。在调解员的讲解和劝导下,一家人终于达成协议,握手言和,一场可能演变为诉讼的家庭内部纠纷就此解决。
据顺义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类似这样的矛盾排查和化解,只要是面临拆迁的村子,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从顺义这几年的拆迁情况来看,由于拆迁管理办法完善、补偿规则透明、补偿尺度到位,拆迁中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被拆迁人与拆迁人之间的对抗,转移到了拆迁人内部,主要集中在补偿款如何分割的家庭矛盾上。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利用驻扎在村中各司法所的普法信息员和专职调解员实时反馈情况,一方面则针对不同的纠纷类型,配备不同的调处力量,力争调解效果最优化。”
据了解,在健全“情报队伍”的基础上,顺义区还成立了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专职调解人员和律师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应急小组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配合领导和有关部门,从法律层面对村民进行解释和劝说。
公证提存 化解诉讼
缓冲拆迁户内部财产纠纷
记者了解到,顺义各个拆迁村内遍布着由公证员和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组成的强大“服务团队”,这些律师和公证人员轮班驻守拆迁地区,针对群众遇到的各项法律问题第一时间给予解答,提出法律建议,并积极为群众提供各项基础法律服务。
家住仁和镇杜各庄的李某,几年前将自家的房屋卖给了同村的王某,双方当时签订了买卖协议,可由于不懂法,没有办理宅基地上使用权过户手续。2008年村里拆迁工作开始,按照规定,拆迁安置费必须由房屋宅基地使用人签字才能领取,无奈,王某只能找李某协商。
可此时的李某,自觉房子卖得亏了,硬要王某把七成的土地补偿款给自己,否则就不在文件上签字。为此,双方吵得不可开交,闹到了法院。
法院立案后,早在拆迁伊始就已经进驻杜各庄的公证员们积极介入,一方面在当事人中间居中调停,一方面动员李某先签字,把拆迁补偿款取回,款项可以由公证处进行提存。这样既不妨碍李某和王某解决纠纷,也不会耽误拆迁工作的进度。
经过公证员的耐心讲解,双方同意了提存的建议。在此基础上,仁和镇法律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又积极为双方进行调解,最终促成了李某和王某的和解。
顺义区司法局公证处副主任侯红兵告诉记者,内部安置补偿款分割引发的纠纷如今已经成为拆迁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为了防止此类矛盾激化,公证处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并与多个部门协调配合,通过将进入诉讼程序的双方当事人的拆迁补偿款,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预先提存,缓解双方的对立情绪,进而促进双方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公证人员在处理拆迁补偿款纠纷中,也会和律师、调解员一起对当事人晓以利害,尽量劝说当事人撤回诉讼,通过调解和协商解决问题。”侯红兵说,“这种通过提存尽量将诉讼化解为调解的处理手法,也是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大拆迁背景应运而生的。”
据统计,仅在塔河村一村的拆迁中,就有十几户共计1600余万的拆迁补偿款经过公证处提存,最后全部通过当事人间的自由协商得到了妥善解决。
普法宣传 打造品牌
多重策略变“钉子户”为安居人
顺义区的港新家园是一个回迁小区,李大妈一家五六口人就住在港新家园一户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家中大落地窗前放着一排鲜花的盆栽,与整个小区优美的园林景观设计相映成趣。看着李大妈的笑脸和她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很难想象,她当年居然也是个让政府很头疼的“钉子户”。
对于李大妈这个“钉子户”,满园春法制艺术团团长王玉玲的印象颇为深刻。首都机场东扩期间,满园春法制艺术团深入拆迁地区开展法制文艺宣传:“我们刚进入拆迁村开始表演的第一天,就有一个老太太在台下跟我们大唱对台戏。主持人报幕说,要演出我们自己编排的‘拆迁风波’,她突然在台下大喊说不让演。整整8天的演出,她几乎天天出来捣乱。”
王玉玲一了解才知道,原来这位“砸场子”的李大妈是一位拆迁“钉子户”,因为漫天要价没得到满足,所以一直没在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上签字。“我们天天在基层普法演出,演员们个个都是普法的好手,遇到李大妈这事,我们都觉得应该帮着政府做点工作。”
“机场扩建是奥运会重点工程,会给顺义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农民要以大局为重,自觉理解和支持,不能拖后腿。”“根据相关政策,拆迁户可以得到很大一笔补偿款,并在回迁购房时享受平价优惠。可如果坚持不合理要求,最后被强制拆迁反而落个事与愿违……”演员们无不是晓之以法、动之以情,几天下来,搞的李大妈真是惭愧得无话可说。
一天,王玉玲他们演出刚刚结束,李大妈忽然兴奋地跑过来对她说:“王姐,我签了,我签了。”王玉玲和演员们都替她觉得轻松。
顺义区司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做好拆迁工作,强化舆论导向、扩大政策宣传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为此,顺义区不仅采取入户宣传的形式,挨家挨户为百姓送拆迁实施细则等有关政策宣传单并讲解答疑,而且还针对每个住户的不同情况,认真分析被拆迁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策略开展工作。例如,对于持观望态度的住户,反复讲解拆迁工作的总体规划,坚持政策的严肃性,打消村民顾虑;对于困难户,尽最大努力使其享受政策照顾最大化的实惠,随时解决被拆迁户的法律疑问,形成了拆迁户们理解拆迁、配合拆迁、帮助拆迁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