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生长个性的土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02:21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新奇的想法或不一样的感悟、观点,有些老师认为,这是在“唱反调”,是“胡思乱想”,可能会粗暴地加以全盘否定。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阅历,对课文内容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们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因为人人都有选择 “ 理解 ” 的权利。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平等对话、主动读书、自主发现、自由合作,把学生阅读的过程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得以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课堂上,同学们读书很投入,大家都为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感而感动。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特地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时间:“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一定收获不少,但也有可能还有一些疑问没有解决,能谈谈吗?”
同学们在一小阵的讨论之后纷纷举手发言:
“学习了课文,我真为肖邦感到惋惜,他那么年轻,又那么有才华,还没看到祖国人民赶走侵略者就与世长辞了,真让人遗憾啊!”
“老师,肖邦的姐姐帮他完成心愿了吗?”
“肖邦他虽然身在异乡,却心系祖国波兰,发奋谱曲,鼓舞波兰人民抗击侵略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停息,真了不起!”
“老师,我想知道在肖邦去世以后,波兰人民反侵略的战争取得胜利了吗?”
…………                      …………
听着孩子们纷纷发表的见解,我心中很是高兴。孩子的读书已开始有自己的思考了。
这时,一向很少举手的王振举起了手:“老师,我不喜欢肖邦……”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王振,所有听课的老师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更是极为惊讶:这孩子,尽给我添乱。但也只能硬着头皮问:“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吧!”
王振被大家这样的关注还是头一次,不免有些紧张,他红着脸,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说话也有点结巴了:“我……我觉得……肖邦如果真的爱国,就不该在祖国危难的时候离开祖国……”他好不容易才说完这句话。
我愣住了,是啊,王振说的有道理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读书感受。此时,王振说出的正是他独特的读书感受啊。在稍微的一怔之后我继续问:“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我会扛起枪去打侵略者,保卫祖国。”王振脱口而出。
“好,老师佩服你!”我带头为王振鼓掌,教室里顿时掌声如雷。
掌声平息下来之后,我对全班同学说:“也许,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肖邦选择了用音乐作为武器抗击侵略者,王振则认为应该和敌人真刀实枪相对抗,他们的做法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都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你们说对吗?”
“对!”大家异口同声。
“课后,你们可以再查阅一些资料,详细地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肖邦的具体情况,老师相信你们还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我深信,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中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们所能得到的一定远比这节课多得多。
有位学者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在学会学习的同时更学会做人,让自己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而有个性的个体。” 每个学生生来具有一定的潜能,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发挥出来,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习者的选择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我想,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 “ 一 ” 上,而是要努力促使他们去探索 “ 多 ” :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想问题去理解,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去解释,要引导学生有“与众不同”的回答。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应该有个性飞扬的学生,所以,我们要让课堂成为生长个性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