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预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7:38:21
5.龋齿的信号及治疗
(1)龋齿的症状
龋齿的症状,一般与龋坏的程度有一定关系,按照龋坏的程度来看:
①浅龋:龋坏限于釉质或牙骨质,患者一般没有感觉。
②中龋:龋坏侵入牙本质浅层,遇到冷、热、酸、甜的激发容易出现痛感。
③深龋:龋坏侵入牙本质深层,患牙有很深的龋洞,当食物嵌入洞中时,食物压迫会使牙髓内部压力增加产生疼痛。遇冷、热和酸、甜刺激时,产生的疼痛较中龋更加剧烈。
(2)龋齿的原因
①食物因素:食物的化学性作用,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内经细菌发酵作用产生酸,往往引起龋齿发生,另外食糖过多,而缺少钙,磷,维生素A、D、B等皆可引起龋齿。
②细菌因素:引起龋齿的细菌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另有嗜乳酸杆菌、产酸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③其他因素:牙齿本身的窝沟、牙釉质发育不良;含氟量低;牙齿排列拥挤、错位、阻生等容易滞留食物,引起细菌生长繁殖;唾液缺少,口干症等都容易发生龋齿。
(3)龋齿的治疗
①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中龋洞常用药物包括氨硝酸银和氟化钠等。
②银汞合金充填术:对已形成实质性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成效较好的方法。适用于充填后牙和隐蔽部位的前牙洞。
③复合树脂充填术:适用于充填前牙和不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
④酸蚀法光敏复合树脂充填术:除了适用于充填前牙和不承受咀嚼力量的后牙洞外,还适用于牙体缺损较多、固位较差和遮盖变色牙等。
⑤嵌体: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与牙齿窝洞适合的修复体镶嵌在洞内称为嵌体;盖在合面的为盖嵌体,适用于后牙合面较大的窝洞或后牙有折裂可能者;邻合面洞充填无法修复与邻牙的邻接关系者;作为半固定桥基牙。
6.牙龈炎的信号及治疗
(1)牙龈炎的症状
牙龈炎的典型症状是牙龈出血、牙龈痒胀。刷牙、说话时容易出血;牙龈与牙齿间的龈袋颜色变深,并伴有口臭及口腔异味;在吃过冷、过热及过甜的食物时,发生疼痛;牙槽中的牙齿松动,覆盖在牙根上的敏感组织牙骨质暴露到外面;龈袋深处形成脓肿,进而感染、破坏更多的龈骨。
(2)牙龈炎的原因
牙龈炎,主要致病因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即细菌性群体,黏附在口腔内的硬组织表面,如牙面、牙缝间以及假牙表面生长繁殖。
通过刷牙和使用牙线可以除去口腔内大部分的牙菌斑。但是,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加上一些口腔局部因素,造成牙齿排列不齐、拥挤,以及戴各种正畸矫治器等,就会影响他们的刷牙效果,导致牙菌斑的生长和牙龈炎的发生。同时,一些内分泌变化也会刺激牙龈组织,从而使之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
(3)牙龈炎的治疗
牙菌斑是牙龈炎发病的致病因素,因此,除去病因,消除菌斑,即可得到明显效果。
一般情况下,病情轻者,通常采用洁治术来彻底清除牙石,控制菌斑或口服抗菌药物。发生牙龈增生者,则需施行牙龈成形术,切除部分牙龈,恢复牙龈生理外形。
7.牙龈癌的信号及治疗
(1)牙龈癌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牙龈癌的早期多无自觉症状。起初在牙龈上发生溃疡状、乳头状或结节状的肿块,易出血,若扩展到牙槽突,会使该处牙齿发生疼痛、松动或脱落,继续发展可侵犯周围组织,造成该侧面部肿大,影响咀嚼食物和张口困难。当继发感染时,可以产生剧烈疼痛,并引起局部出血和臭味。牙龈癌晚期可能转移到附近淋巴结及肺、骨等处。
(2)牙龈癌的原因
多数牙龈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像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另外,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发现与牙龈癌的发生有关。
(3)牙龈癌的治疗
①手术治疗:是当前最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法,对口腔颌面部的任何部位癌瘤均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常同时施行患侧颈淋巴清扫术。
②放射治疗:可作为综合治疗方法在术前和术后应用,可有效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③化学治疗:对牙龈癌有一定效果,可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④免疫疗法: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手术治疗前后配合应用。
第三节 预防保健
1.预防口腔溃疡很简单
(1)适当减压
长时间精神紧张,压力增大,过度劳累可导致口腔溃疡,因此适当减压,放松精神,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防止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是预防口腔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
(2)注意口腔卫生
注意口腔卫生,不要饮食过冷或过热的刺激性食物,避免损伤口腔黏膜,以减少口腔溃疡发生的机会。
(3)预防感冒
在感冒大肆流行的冬季,要注意预防感冒,这样可有效起到预防口腔溃疡的作用。
(4)特殊群体预防
女性口腔溃疡的患病率要高于男性,尤其在月经前夕更容易患口腔溃疡。因此女性朋友们更要注意保养,不要过度减肥,每日饮食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要经常食用能补充雌激素的天然食物,如大豆、洋葱等,这样才能维持体内雌激素的正常分泌,有效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5)防治便秘
口腔溃疡发病时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现象,因此应注意排便通畅。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还要多饮水,保证至少每天要喝1000毫升水,这样可以清理肠胃,防治便秘,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恢复。
(6)注意饮食
口腔溃疡多半伴有维生素B2的缺乏,因此及时补充维生素B2、B6等维生素B群都可有效治疗口腔溃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食用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每天至少食用500克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缺乏的维生素。此外,还应通过饮食牛奶、鸡蛋、小麦胚芽等食物来补充维生素A、锌等。
(7)加强运动
口腔溃疡被认为是身体变弱的信号,因此经常参加各种健身运动,加强身体锻炼,进一步改善体质,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才能将口腔溃疡有效地拒之门外。
2.小窍门让各种口臭一扫而光
(1)饮食导致的口臭
吃了大蒜等刺激性食物后,会导致口腔出现异味,这时可以用吃生花生、咀嚼茶叶或慢饮牛奶的方法除去口臭。
(2)口腔疾病导致的口臭
如龋齿、牙龈炎、牙髓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及唾液腺炎等引起的腐败性口臭,应及时去看牙科,同时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
(3)其他疾病导致的口臭
因鼻咽部及鼻腔疾病中的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肠胃疾病引起的口臭;肺脓肿患者常出现腐酸性口臭、恶臭,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者常出现血腥味口臭;因便秘和肠梗塞导致的口臭;因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口臭等。以上疾病因素引发的口臭,应及时看医生,对症下药,消除病因,可有效除去口臭。
(4)积极预防口臭
除了以上几点外,要想赶走口臭,应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定期检查是否有牙周病、干口症或其他疾病,这也是预防口臭最为有效的基本方法。
3.刷牙,你会吗
大家都知道,正确的刷牙是预防牙齿疾病的第一步,然而为何很多人每天都坚持早晚刷牙,却时常有口腔疾病的发生呢?
因此,别小看这日常生活中最为简单常见的刷牙动作,只有正确的刷牙方式才能有效保护你的牙齿,预防牙齿疾病的发生。
(1)正确的刷牙方式
将牙刷刷毛与牙齿表面成45°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轻轻地做小圆弧的旋转,上排的牙齿从牙龈处往下刷,下排的牙齿从牙龈处往上刷;用正确的刷牙角度和动作清洁上下颌牙齿的内侧和外侧,刷前牙内侧时,要把牙刷竖起来;用适中的力度前后方向刷牙齿的咬合面,把牙刷深入智齿部分,清洁难刷部位。
每天饭后刷牙,每次刷牙2~3分钟。
(2)选好牙刷
依照口腔保健要求,以选用排列稀疏、毛孔间距较大、二十孔左右,两排或三排的保健牙刷为宜。刷头不要过大,能在口腔内翻转自如即可,刷毛不可过粗、过硬。可选择刷毛优质且尖端磨细、磨圆的牙刷,这样既能插进牙缝,又减少对牙龈的损伤。而且刷牙后,牙刷也较易清洁。
(3)温水刷牙
牙齿进行新陈代谢的最佳湿度为35℃~36.5℃。倘若刷牙时不注意水温,经常使牙齿受到骤冷或骤热的刺激,不仅容易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还会直接影响牙齿的正常代谢,从而发生牙病,缩短牙齿的寿命。而温水则是一种良性保护剂,对口腔、牙齿、咽喉都有保护作用。
第七章 耳朵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中耳介于外耳和内耳之间,是传导声音的主要器官。
第一节 耳朵印象
1.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的。
外耳的形状就像一个漏斗,可以收集声音并把声音引导到大脑。声音以振动空气这种形式撞击一片薄薄的皮膜,并使它振动,这种皮膜称为耳膜。
中耳里有三块小骨,分别是锤骨、砧骨和镫骨。这三块小骨可以扩大来自耳膜的振动,并把这些振动传到内耳。
在内耳里有一个像蜗牛壳的器官,称为耳蜗。耳蜗会把振动转变成电的讯号。这些电的讯号会沿着神经被送到脑中。脑会解释收到的信息,这样,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听力损失的分级和表现
(1)轻度听力损失(26~40dB)
感觉有轻微的听力下降,但一般不影响语言交流。
(2)中度听力损失(41~55dB)
感觉到听力下降,交谈时需对方重复或提高声音才能听清楚。
(3)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dB)
听力下降很明显,交谈时需对方大声喊话才能听清。
(4)重度听力损失(71~90dB)
听力下降很明显,对话时需对方大声喊,同时要借助看口型,才能大致明白对方意思。
(5)极重度听力损失(≥91dB)
听力严重下降,对大部分外界声音没有反应,长此以往,讲话也会口齿不清。
第二节 危险信号
1.耳痛的信号
耳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是听觉器官,而且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如果出现耳痛的现象,有可能是以下疾病的信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耳部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
(2)耳内有异物;
(3)头部或其他部位发生疾病,如扁桃体炎、咽部溃疡、喉咙发炎、声带炎、智齿发炎等。
如果耳部疾病未能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严重的会导致中耳永久性损伤,听力减退甚至丧失听力,后果非常严重。
2.耳鸣的原因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实际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音,也就是说耳鸣只是一种主观感觉。造成耳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耳部疾病
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征、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2)血管性疾病
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3)全身性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4)药物副作用
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5)生活因素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如果是短暂性忽来忽去的耳鸣,一般是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可听之任之。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则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
3.耳内流液的信号
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外耳道除了一些上皮脱落和少许干性耵聍外都是干净的,如果发现外耳道内有液体流出,医学上称为耳漏。耳漏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耳漏性质由水样到黏稠恶臭皆有。耳漏可来自外耳道、中耳以及中耳周围组织不同的部位,根据发生的原因、部位及病变的不同,耳漏分以下几种:
(1)脂性液体
是由于耵聍腺分泌过多的关系,多呈黄褐色或淡黄色黏胶性油状,黏附在外耳道口部或四壁,一般无臭味,俗称油耳。有的人将此误认为耳朵发炎化脓。
(2)水性液体
当发生颅脑外伤颅底骨折、鼓膜破裂的时候,会有清水样液体从外耳道缓慢流出来,多混有血液。这是脑脊液耳漏的特征,可能会引起脑膜炎,应特别注意。
(3)脓性液体
为化脓性炎症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疖等。此外,少见的化脓性腮腺炎、化脓性颈淋巴结炎等,破溃入外耳道时也可能有脓性液体出现。
(4)血性液体
大多与外伤有关,但要警惕血管瘤或中耳癌。特别是中耳癌,脓中带血,其脓有恶臭,或有严重耳痛、头痛,则为不祥之兆。应取外耳道或中耳内可疑的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措施。
所以,耳朵流液是多种耳病的不同表现,必须根据有无耳痛、痒、听力障碍、病程长短、溢液的性质、有无面瘫,结合专科检查所见、X线、CT扫描确定病变部位,予以对症治疗。
4.耳内奇痒的原因
耳内瘙痒不止,如果用手或物抠挖后,可出现耳痛、灼热等耳部感染表现,这是"外耳道霉菌病"的突发症状。
外耳道霉菌病多由个人不太讲究卫生引起,用手到处乱摸,或者使用了有脚癣者的擦脚毛巾,用抠了脚丫的手再去擦、挖耳道,这就会把霉菌带入外耳道,外耳道潮湿、阴暗,给"喜潮怕光"的霉菌提供了繁殖的良好场所,从而使外耳道受到霉菌的感染,导致外耳道霉菌病。
因此,凡是耳朵有奇痒者,都应该想到自己有可能是感染上了外耳道霉菌病,应及早去医院就医,而不要用火柴棒、牙签等搔痒,以防造成外耳道的外伤,或并发外耳道炎及外耳道疖等病症。
5.听力障碍的原因
我国目前有一亿两千多万人存在听力障碍,而随着环境噪声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这一数字还会不断增加。造成听力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
遗传性耳聋占所有耳聋病人的50%,并且其中绝大部分为难以治疗的感觉神经性耳聋,如不能早期发现,往往会严重影响聋儿康复训练的效果。
(2)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及情绪激动可使听力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耳聋。
(3)疾病因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感冒等疾病,都有可能使神经节细胞变性萎缩或发炎溶解,也可能侵犯听觉神经干,导致耳聋。
(4)药物因素
有些药物是造成耳聋的原因,其中,庆大霉素是造成中毒性耳聋的主要药品,对耳的前庭和耳蜗有损害,儿童使用庆大霉素会造成不可逆性的听力下降。另外,链霉素、卡那霉素、利尿剂、奎宁、氯喹、避孕药、重金属制剂等都是耳毒性药物,应当慎用。
(5)其他因素
持久的过强的噪音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听觉器官产生损害,导致神经性耳聋;外伤使鼓膜穿孔可造成传导性耳聋;颅脑外伤、内耳受损、突然爆震或气压突然变化可引起神经性耳聋。
6.中耳炎的类型及治疗
(1)单纯型中耳炎
单纯型中耳炎是慢性中耳炎最常见的中耳炎类型,多由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又称咽鼓管室型。其症状表现为:耳流脓,多为间歇性,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一般不臭。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脓量增多。
患有单纯型中耳炎后,应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如果是鼓膜大穿孔影响听力,在干耳后2个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
(2)卡他性中耳炎
卡他性中耳炎是由咽鼓管阻塞,通气及引流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小儿及成人均可发病,为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又称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等。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症状表现为:耳闷、耳闭塞感、耳鸣、听力减退,在擤鼻、改变头位或牵拉耳廓时听力有暂时改善,并伴有"自听增强"症状出现,即患者有听自己说话声比平时特别响亮的感觉。慢性卡他性中耳炎的症状为:耳鸣、耳聋。
卡他性中耳炎治疗原则为改善中耳通气,清除中耳积液及病因治疗。
(3)骨疡型中耳炎
骨疡型中耳炎,又称坏死型中耳炎或肉芽型中耳炎,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其症状表现为:耳流脓多为持续性,间有血丝,常有臭味。鼓膜紧张部大穿孔可累及鼓环或边缘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并可经穿孔突于外耳道。传导性耳聋较重。
骨疡型中耳炎的治疗需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其治疗原则为: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中耳肉芽可用10%~20%硝酸银烧灼或刮匙刮除,中耳息肉可用圈套器摘除;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根据病变范围,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并酌情同时行鼓室成形术以重建听力。
(4)胆脂瘤型中耳炎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非平时所说的肿瘤,而是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囊的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充满脱落上皮、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囊外侧以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其邻近的骨壁或组织紧密相连。由于囊内含有胆固醇结晶,故称胆脂瘤。
其症状表现为:耳长期持续流脓,有特殊恶臭,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质,奇臭。一般有较重传导性聋,如病变波及耳蜗,耳聋呈混合性。
胆脂瘤型中耳炎一旦确诊,一定要手术处理,否则易发生颅内或颅外并发症,特别是颅内并发症,如耳源性脑膜炎、脑脓肿,均有可能危及生命。
7.美尼尔氏病的信号及治疗
美尼尔氏病又称为内耳眩晕病,由法国美尼尔教授于1861年在全法医学会上首次提出。美尼尔氏病是在内耳发生的一种非炎性疾病,多由膜迷路内部积水膨胀引起,故又称之为"内淋巴积水病"。
(1)美尼尔氏病的症状
美尼尔氏病是一种以骤发旋转性眩晕并伴有耳鸣、耳聋为主要症状的耳病,为最多见、症状最严重的眩晕症。患者发病时,眩晕、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征明显;严重者眼球震颤、耳鸣、听力减退,感觉天旋地转、全身摇晃,往往会失去平衡而跌倒。但患者一般意识清楚,疾病经过能清楚回忆,经平躺休息和一般对症处理后症状能较快消失。
(2)美尼尔氏病的原因
以青壮年男性较多见,一般为单耳发病,亦可累及对侧,两耳同时发病者较为少见。该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病劳及变态反应、代谢障碍、物理刺激或维生素缺乏等而引起的内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3)美尼尔氏病的治疗
①低盐饮食,限制饮水;加强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精神刺激等。
②发作期治疗以镇静剂为主,同时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抗过敏药物等。抗胆碱药物如东莨菪碱0.3毫克或阿托品0.5毫克,每日2~3次口服。症状严重,发作频繁而影响生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③中医学认为多属肾阴不足,常用方剂六味地黄汤加味。对于水湿内停的眩晕,由于泽泻能利尿,钩藤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及有明显镇静作用,也可用加味泽泻汤。
第三节 预防保健
1.耳朵会衰老,延缓有妙招
人体器官随着年龄的衰老出现衰退是自然规律,听觉器官也一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趋老化。我们该如何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呢?
(1)精神方面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减轻压力,保持乐观向上、不急不躁的心情。当人情绪激动或着急之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2)饮食结构
多吃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食品,切忌暴饮暴食,要戒除烟酒。
(3)避免接触噪声
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导致噪声耳聋,强烈的噪声对听力损害会更大。因此,应远离噪声,听音乐的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听久了应休息一会儿,避免听觉疲劳。
(4)忌掏耳朵
俗话说,"耳不掏不聋",外耳道皮肤比较嫩,与软骨膜连接得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肿、发炎、溃烂。掏耳朵时,稍不注意,掏耳勺还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穿孔,影响听力。
(5)多做耳朵保健
经常按摩耳朵可促使内耳血液循环。按摩耳廓、捏耳垂,也可以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或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置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离开两耳孔,如此连续做10次。此运动有醒脑健智、聪耳明目的作用。
(6)谨慎用药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为防止药物性耳聋的发生,要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损害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因此,应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家族中有耳毒性药物过敏史者更应慎用此类药物。
(7)积极治疗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疾病,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发性耳聋。积极治疗这类疾病,对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掏耳朵,小动作大危险
耳朵里的耳屎又叫耵聍,对耳膜有保护作用,它能防止异物及小虫直接侵犯耳膜,另外,耵聍含有油脂,能保护外耳道的皮肤。在正常情况下,耳道有自洁的功能,能将异物向外搬移,因此,一般情况下,耳朵里的耵聍不需要我们自行清理。但很多人喜欢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工具掏耳朵,并且还会上瘾,隔段时间就拿东西掏一掏才会舒服。其实,这种掏耳朵的习惯有害无益:
(1)经常掏耳朵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若耳屎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有可能渐渐结成硬块阻塞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从而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甚至头晕等症状。
(2)长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3.乱穿耳洞使不得
戴耳环是人类最早的美容手段,形态各异的耳环给妇女们带来了或雍容华贵、或活泼俏丽,或精巧别致的装饰效果。因此,现今妇女穿耳洞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时尚。但是,耳朵眼不能乱扎,否则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有些女性由于不懂消毒知识,乱穿耳洞,造成一些危险状况发生,如局部红肿、流脓,甚至感到颈部或半侧头部疼痛,还有的出现颈部歪斜、疼痛、僵直、发硬、转头活动受限,甚至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四肢麻痹、感觉异常等。由于炎症累及淋巴管,造成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久病者可发生两侧面部不对称,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还有的女性穿耳洞后,耳孔的部位会长出两个质地坚硬的"肿物",且"肿物"越长越大。不仅无法佩戴耳环,严重时还使耳垂部位受牵拉、疼痛,且外形难看,给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损害。在医学上,这种"肿物"被称为"瘢痕疙瘩","肿物"往往高出于皮肤表面,颜色发红,质地坚硬,因此,又叫"蟹足肿"。瘢痕疙瘩的产生除了与人的瘢痕体质有关外,与手术操作也有关,如果术中操作不严,伤口内带入细菌或异物,伤口反复感染不愈,则容易产生瘢痕疙瘩。另外,穿耳洞时所用的镍针或某些金属耳环本身,会在耳孔表皮损伤的情况下,产生局部的接触性皮炎,促使瘢痕疙瘩产生。
因此,欲穿耳洞佩戴耳环者应三思而后行。并非人人都能穿耳洞,有以下情况者就不宜:皮肤损伤后需长时间才能愈合者;有流血不止情况者;糖尿病患者。
第八章 颈部
颈部的上界为头部的下界,下界即胸骨上缘、锁骨、肩峰和第七颈椎棘突间的连线。颈部的作用就是把头部和躯干部联系起来;颈部对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也起着通道作用。
第一节 颈部印象
1.颈部的作用
颈部的作用就是把头部和躯干部联系起来。由于颈部的联系作用,脑发出的各种指令得以传输到躯干和四肢,身体感受到的各种刺激以神经冲动的方式也可以传送到脑。在颈部,神经活动的传输通道是脊髓。颈部对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也起着通道作用。其通道分别为食道、气管和血管。
2.颈部的韧带有哪些
所谓韧带,即富有坚韧性的纤维带,有加强骨与关节之间的稳固性作用,在颈部起主要作用的韧带有以下几种:
(1)前纵韧带
起于枕骨,向下经环椎及椎体的前面,止于骶骨前面,由许多组纤维构成,是人体最长最宽厚的韧带,和椎体及椎间盘边线紧密相连。
(2)后纵韧带
位于椎管的前壁,起自第二颈椎,沿椎体的后壁,连接椎间盘,止于骰骨。它和椎体线及椎间盘紧密相连。
(3)黄韧带
位于椎管后的两个椎板间,起于上一椎板的前下方,止于下个椎板的后上方,呈叠瓦状,扁平、坚韧。因其呈浅黄色,故得此名。
(4)棘间韧带
介于相邻棘突之间,前缘接黄韧带,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在腰部较强而颈部弱。可限制颈椎的过度前屈。
(5)项韧带
棘突之上的连接为棘上韧带,在颈椎部自第七颈椎棘突向上移行称为项韧带。位于颈后部,呈三角形,底面向上附于枕骨,尖端向下连干棘突及下部的棘上韧带。其子面是矢状,可限制颈椎过度前屈。
第二节 危险信号
1.颈部疼痛的信号
(1)颈部肌肉拉伤
一些颈部肌肉的拉伤,会引发颈部疼痛。如落枕、扭伤、撞击伤等,由于颈部肌肉局部被撕裂,而出现出血、水肿等炎症性刺激反应,导致疼痛及肌肉痉挛,从而使颈部活动也受到影响。如果有骨折发生,则疼痛更加剧烈。
(2)风湿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也会引发颈部疼痛,如肌筋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是一种非细菌性炎症性疾病,但其疼痛范围广泛,多不剧痛。
(3)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如颈部痒肿、化脓性病灶、结核性病灶等,除了引发颈部疼痛外,还多有肿胀,甚至有脓液排出。
(4)其他症状
后纵韧带骨化症、黄韧带肥厚症及椎体间不稳都有颈部疼痛、僵硬的表现。此外,颈椎管狭窄症、颈部肿瘤、心脏病、头部疾患也能引起颈部疼痛。
待续。。。。。。
阅读(46)| 评论(0)| 酷点(0)|收藏 |分享 |举报 | 分类:健康心理
上一篇:吸引力法则 下一篇:咖啡无罪的101个理由
0 个酷点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给送酷点,请您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