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赏析汇总(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23:38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黔之驴》寓意的揭示角度
《黔之驴》是新教材中的一篇文言寓言,以前没有教过,所以留在我印象中的是小时候读过的成语故事“黔驴技穷”。在准备课文教学时,我发现教参所揭示的寓意是从老虎这个角色引导生发出来的,当时就有点不顺。教参上是这样概括的: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果然,在讨论寓意时课堂上出现了论争,尽管我一直提倡自由、兼容的思维模式。
经常以奇思妙想见长的蒋超同学说:“既然《黔之驴》选自《三戒》,而“戒”是告诫,警示,让人们不要效仿命运悲惨的驴子,所以文章应该从驴子这个动物的角度去揭示寓意,我们讨论了,答案如下:面对不熟悉的对手,不要轻易显山露水,暴露自己的弱点,要学会保护自己,争取有利于自己的机会去斗争。”
在一片赞同声中,反对的声音似乎更响,朱靓同学说:“我赞成老师的角度,(我是按照教参来分析的)因为《黔之驴》中塑造的蠢驴形象,正是当时社会上那些徒有其外表实则虚弱无能的贵族的真实写照,他们不考察自己的真实情况,却靠外界的条件来逞强,以致落得可悲的下场,而作者当时被贬谪以后,文学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深感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便采用短小的寓言形式,讽刺当时的时政,我认为,他在鼓舞人们要像老虎一样,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也许学生们的争论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能在寓言中获得感悟,能启迪心智就行,但看他们面红耳赤的样子,针锋相对的气势也着实令人不能小觑。
《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则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而“戒”的确是警戒、告诫的意思。并且柳宗元在他的《〈三戒〉序》这样阐述了写作的缘由: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其非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麋”“驴”“鼠”的所持的告诫态度。
教参上附有节选课文时删去的最后一段: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不也是句句直逼驴子的不是吗?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更赞同蒋超同学的观点。也许,用这种反面的形象来教育引导别人,可能更有效果吧!
课后时间,蒋超又找到我,说:“老师,我们还有一个理由可以证明我们的想法!因为从这篇寓言中流传下来的成语“黔驴之计”、“黔驴技穷”也都是从驴子的角度来说的,老虎只是一个配角!”
我只是微笑表示默认,因为我觉得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了。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古典诗文名句---解读
一、 修身
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
2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现用以说明凡事经过艰苦努力,终能获得宝贵成果。
2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朝•王冕《墨梅》)
这是通过自画的墨梅表现出作者清高绝俗的节操。
3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
桑榆: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本句借绚丽的晚霞为喻,用劝勉的口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精神。
初中语文诗词赏析 二首《阳春曲·闲袖手》
阳春曲·闲袖手
熊树忾
知荣知辱少开口,
谁是谁非暗点头,
文章酒盏且淹留。
闲袖手,
到底谁风流?
天净沙·还是家里好
熊树忾
酒楼笙歌烟花,
平湖秋月人家。
中考语文古诗词古典诗歌史的虚与实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诗歌鉴赏中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所谓“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具体说来: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眼前之景为实,已逝、想象之景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一、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无限之境是在有限之景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空白艺术,它是艺术家再现现实对象整体时有意造成的艺术形象结构上的虚空。如宋朝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样的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作者正是运用空白艺术给欣赏者以自由想象的空间,以少许胜繁复,手段高明。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实写了与童子的对话,而把“问”的内容省去,更没有介绍隐
者的行踪,但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那山中缥缈的云雾、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作者本人悠然恬淡的心境。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也可以称为是诗歌中的空白艺术,它是通过有限的问话表现了无限的闲适之情。
二、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人们常用“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来分析诗歌中的虚与实的关系,诗人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化虚为实,而读者则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面上是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实景,但这景中却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写景是实,抒情是虚,这也就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再如李忱的《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在此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实写了雄伟壮观、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形象,表现了作者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鹊以高翔的豪情壮志,这是虚写,作者主观上的情志,都依托在了客观的景物之上,“化景物为情思”,达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
三、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正、侧面描写是诗词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多数情况下.诗人都在正面描绘景物特征。有时诗人为了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常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化实为虚,以虚写实,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这在诗词鉴赏中也可以看作是虚实结合。
例如自居易在《琵琶行》中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其目的都是为了烘托人的情感。“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反映了当时诗人与友人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的空间;“绕船月明江水寒”渲染了琵琶女被商人抛弃后的孤独悲伤的心境。这里正面写景为实,侧面烘托出的情则为虚。
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避开了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中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
四、当前之景为实,已逝、设想之景为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往往去描述此时不在眼前,却是自己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用已逝之景与当前的实景构成对比,来表达自己
内心复杂的情怀。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诗句,这是作者遥望南国时发出的慨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但此时不在眼前,作者通过这已逝之景,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再如他的《望江南》“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再现了往日热闹繁华的景象,反托出今日处境的凄凉。
有时,诗人为描写自己思乡怀人之情,不从自己入手,而是设想对方可能有的情形,以写对方而写自己,这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写法。例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诗人在天宝十五年被叛军抓住被困长安,望月思家而写下的千古名篇。诗中流露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但诗人并未从自己方面落墨,而是想象妻子在月夜之中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担心丈夫的情形。这种写法比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儿女来得委婉,字里行间使妻子“独看”福州之月而“忆长安”,与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福州的思念之情得到双向交流,使得感情更加深沉,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总之,实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中考语文古诗词—《公输》赏析(姜涛)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所表现出的艰苦实践和顽强斗争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在这篇文章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是比较清楚的。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正因为墨子站在正义一边,所以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向公输盘及其主子楚王进行了无可调和的斗争,而且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终于制止了这场战争。这固然同墨子的机智善辩颇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却在于他能够针对敌方的要害展开攻势。首先,他从道义上击败敌人。墨子至楚后,公输盘问他为何而来,他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先是使得公输盘“不说(悦)”,继而逼出“吾义固不杀人。”但公输盘只知道杀一人谓之不义,却不知兴师攻宋杀更多的人,是更大的不义。所以墨子接着指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把公输盘说得哑口无言。在十分狼狈的情况下,公输盘不得不把责任转嫁到楚王身上。墨子见楚王,同样采取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从道义上谴责楚攻宋之不义。他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为与此同类”。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也不得不诺诺称是。公输盘的“义不杀少而杀众”和楚王以富窃贫,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的,因而他们理屈词穷,弄得尴尬不堪。但是公输盘和楚王决不因在道义上的失败而放弃侵宋之心,公输盘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楚王又把责任转嫁到公输盘身上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而说明对于强大而又顽固之敌,只是在道义上攻破它还是远远不够的,与此同时,还必须在实力上同敌人较量,并压倒它,才有可能迫使侵略者放弃勃勃野心。墨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这虽然还只是停留于近乎纸上谈兵,然而却是一次战术上的较量,在较量中大大灭了公输盘仗恃云梯之械攻宋的嚣张气焰。公输盘虽被挫败,但侵宋之心仍然不死。直到墨子说出即使把“我”杀掉,“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之时,在实力的对抗之下,才使公输盘和楚王死了攻宋之心。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从写作特点来看,本文又是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围绕矛盾冲突来阐明道理,突现人物的。当墨子到楚国见到公输盘,经过道义上的一番谴责之后,公输盘“服”了。既然“服”了,将意味着矛盾得以解决。其实不然。当墨子指出:你既然“服”了,何以不停止攻宋呢?这么一问,公输盘却把责任转嫁于楚王。这既说明他口服而心不服的真相,又引出了与楚王的新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墨子又去见楚王,从道义上把楚王驳得体无完肤,致使楚王称“善”。楚王既然称“善”,看来矛盾该是解决了。其实不然。楚王同公输盘一样,只不过是耍了个花招罢了。他在称“善”之后用“虽然”二字一转,又把责任推到公输盘身上,说什么“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这样一来,矛盾就更加复杂化了。又是与楚王的矛盾,又是与公输盘的矛盾,二者错综交织在一起。面对这样顽固而又狡诈的敌人,如果还采取先前那种从道义上揭露的办法对付他们,显然是不能奏效的。那么究竟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既是摆在墨子面前的一个十分艰巨的课题,也是读者想要急切知道的。出自墨子的机智多谋,来了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既然楚王和公输盘都仗恃云梯这一攻城之械来攻宋,就需要把云梯这个迷信予以彻底摧毁。于是墨子便在战术上与公输盘来一次较量。较量的结果,公输盘彻底失败,屈服了。如是,矛盾该解决了。然而,矛盾非但没有解决,且向纵深发展。公输盘在黔驴技穷的情况下,竟想下毒手把墨子这个劲敌杀掉,妄图扫清攻宋道路上的障碍。但是这一阴谋非但未能得逞,反被墨子一眼看穿,进而一针见血地当面揭露了公输盘的卑劣行径,并严正告诉他们:“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在实力的对比和威慑之下,才迫使楚王不得不最后说出“善哉!吾请无攻宋矣”的话来。至此,矛盾才得以解决。试看故事是多么曲折生动!矛盾冲突犹如波浪起伏,滚滚向前推进。
再者,作者还善于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推理。墨子见公输盘和楚王,都不是直陈其事,开宗明义,而是先作比喻,然后进行逻辑推理,使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大大增强了说服力,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尤为突出者,是作者运用比喻之妙。诸如墨子见到公输盘后,公输盘问他有何见教,他并不正面直答来意,而说:“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他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意在一下子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到这件事上,迫使对方对这件事立即表示态度,说出意见,亦即使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可是公输盘偏偏不说,只是表示不高兴。公输盘不说,当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只好再来个火上加油,“请献十金”。这意味着要拿金钱贿赂收买他,让他去干杀人的勾当。这下子公输盘可沉不住气了,便脱口说出“吾义固不杀人”。墨子之所以使他不高兴,继而又激怒他,无非是让他说出这句话来,然后再予以批驳。墨子见楚王,则是另一番气象。一开头就作比说:“今有人于此”如此这般。他不用“倘若”“假如”等假设字样,好像是讲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使对方不致发生错觉,能够听得进去,然后让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出的话来。墨子连用了三个比喻,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楚王很痛快地回答说:“必为有窃疾矣。”既然回答得痛快,那就毫无必要再用激将的办法进一步逼问了。但读者完全可以想像,假如楚王也像公输盘那样吞吞吐吐的话,墨子将会用别的办法使他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的。可见,墨子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表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总之,要他们说话,要他们说出自己想要他们说的话。不说话,不行;说了话,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也不作罢。只要他们说了话,事情就好办了,就可以抓其把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墨子就是用这种引鱼上钩、先发制人的办法,进行说理的,自始至终都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出现,使对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文章之所以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又是同这种说理的方法密不可分的。
中考语文古诗词—《长歌行》赏析
日唏朝露,本是自然界之寻常小事,不必在意,孰不知这正是人生苦短、转瞬即逝的典型表征。作者的这一细节描写,正是全诗贴切比喻的开始。
世间万物,承接太阳的恩泽。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残酷的生存法则面前,淘汰的总是弱者。若不想被踢出局,就要努力拼搏。万物都在竞太阳之泽,只有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才会收获更多的光辉!
天不随人愿,人生的秋天总会来临,与其“恐”“至”,不如无愧于心地过好每一分钟,分秒必争!“煽黄华叶衰”与“青青园中葵”相照应,写出了时不我待,需及时努力有所作为的紧迫感。
百川东流,一去不返。亦如人生一世,再难回头。作者巧妙地将“朝露易逝”“秋节将至”“流水难回”与时间结合在一起,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光阴易逝。贴切的比喻,生动的说明是全诗的亮点。
最后一句,乃是画龙点睛之句,少年不图强,只能空悲切。这句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意境深远,含意深刻,发人深思。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短短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便无处可寻。人生是不可再来的,只有我们努力了,才不至“徒伤悲”。真正惜时如金,这样我们才能在弥留之际,不留遗憾地说:“我没有虚度我仅有一次的生命,我不会因虚度光阴而悔恨!”
“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大道理,谁都会讲,我们应该将惜时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而不是让它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古人的谆谆教诲中。生命只有一次,难道要在碌碌无为中度过吗?
中考语文古诗词—曾巩《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日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日:“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这篇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因小及大,小中见大。题目是为墨池作记,据说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涤笔砚之池。但实际上,传为王羲之墨池旧迹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从曾巩此文“此为其故迹,岂信然耶?”的语气来看,他对临川I墨池是否确为王羲之真迹,是抱有一定怀疑的。因此,他略记墨池的处所、形状以后,把笔锋转向探讨王羲之成功的原因:“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由此肯定了后天勤学苦练的重要。这是本文的第一层意思。这层意思紧紧扣住了“墨池”题意,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就此完结。作者又进一步引申、推论:(一)学习书法是如此,想要提高道德修养也是如此。从学习书法推及道德修养,两者都不是先验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二)从“人之有一能”尚且为后人追思不已,推及“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将永远沾丐后世。从书法推及风节品德,从具体的书法家推及更广泛的仁人庄士,这个推论极为自然,并非外加,却表现出曾巩思路的开阔,识见的高超。低手写作这类碑版文字,往往就事论事,粘着题目,不知生发、开掘的。这是本文的第二层意思。沈德潜评本文说:“用意或在题中,或出题外,令人徘徊赏之。”(《八大家文读本》卷二十八)“题中”“题外”,就是上述两层意思。
但是,“题外”实在还在“题中”。这两层意思不仅由小及大;顺理成章;而且从讲书法到讲道德,兼论追慕先德,都还是跟题意相扣的。因为“墨池”旧址今为州学舍;本文之作,又是作者应教授王盛的请求:王盛的目的又是“勉其学者(指学生)”。所以,重点是一个“勉”字。于是从学习书法到一般的学习,到道德的修养,自然是勉励学生们的应有内容。如果死扣“墨池”,拘于一般题义,只讲书法,不但死于题下,而且远离作记本意了。所以,这第二层意思,就一般作法来说是“题外”,就本文的具体环境来说;实在还在“题中”。
与既递进又切题的文章内容相照应的是,本文的结构也很有特色:双线交错递进。一线是:叙事的转换,从墨池旧址到当今墨池边上的学舍;另一线是:论点的推进,与叙事的古今转换紧密绾合,论述也从缅怀先辈的“遗风余思”(主要指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来源于勤学苦练)到侧重于勉励当今的后学者(主要指道德修养方面)。这样的结构既流动又完整,有助于行文的不粘不离。
这篇小记还有一个特色是多用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其中设问句就有五句之多,如“岂信然耶?”“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等;最后又以一感叹句煞尾:“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这篇说理短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特别是那五句设问句,兼有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低回往复,玩索不尽。前人以“欧曾”并称,在这一点上,曾巩是颇得欧阳修“六一风神”之妙的。
(选自《名家读古文(下)》,中国计划出版社)
中考语文古诗词:读《谒金门•怀故居》
江苏孙宪双
【昆山片玉】
谒金门•怀故居
[宋]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末年人,其词或感怆时事,或呼吁北伐,言词激切,情绪昂扬,有《碎锦词》传世。
【携手攻玉】
1.关注标题:“谒金门”是词牌,“怀故居”是题目,“故居”指燕子的旧巢,其实比喻词人的故居,因此本词表面上说是燕子归来愁不语,实际上是词人找不到自己的故居了,表现了一种无处可归的飘泊之感,同时寓有家国之感,是那个特定社会现象的典型概括。
2.关注作者:“注释”中已注明作者的年代和词的风格,据此可推想出本词是通过描写家园破败的景象来表现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斥责和对国事的忧虑。3.关注诗的内容
(1)所写景物:“花”“雨”“红素(红的花和白的柳絮)”“燕子”“旧巢”“东风”。
分析:遇雨后的花,经雨水的滋润,呈现出一番花开柳新-的景象,燕子归来,本应高兴,但现在却是“愁不语”,因为“旧巢无觅处”。在用对比手法发问后词人以假设之辞,发出“东风”吹去“胡尘”之奇想,俏皮、幽默,不仅真实地反映了词人急切希望扫荡胡尘而又愤于南宋无力扫荡胡尘的思想,而且无情讽刺了南宋坐等胡儿气数尽的苟且行为,真是一箭双雕。
(2)所抒心情:“愁”“愤”。
分析:上片借写燕归无巢,委婉曲折地道出了由于中原沦陷、自己无法返回家乡的悲苦心情,暗寓忧愁国事之意,既以乐景衬哀情,又以物象喻人事。下片既在对比中设问,又在夸张中拟人,抒写忧国之情。下片先将皇帝、文武百官与玉关将士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爱憎分明的爱国情感,最后以辛辣的讽刺结束全篇,既然无人收复失地,那就只有寄希望于“东风”了,若东风能将胡尘吹去,则东风便可被封为万户侯了,辛辣地讥讽南宋朝廷抗敌之无人,谴责了腐朽的南宋统治者,表达了自己渴望收复中原的急切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腐败无能的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全词语言明快中有含蓄,幽默中有严肃,在南宋诸多爱国词中,一枝独秀。
【一校独秀】
意象之“燕子"
燕子这种候鸟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其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他物类所能及。主要有以下六种情况: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作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飚飓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道“还相雕粱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态尽妍,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水仙子•游越福王府》)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之急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因此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和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倾诉离情之苦。唐代任宗离家经商湖中,数年不归,其妻郭绍兰作《寄夫》诗“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系于燕足,传给其夫。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任宗见燕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是燕子了,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6)再现明媚绚丽的春光。表现淡泊宁静的闲适心情。燕子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自然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自居易《钱塘湖春行》),“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芹泥随燕嘴,蕊粉上蜂须”(杜甫《徐步》),“燕外晴丝卷,鸥边水叶开”(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清明小院杏花开,半启朱扉燕子来”(张辑《画娥眉•寓豆叶黄》),无不描绘出一种淡雅宜人的景象,流露出诗人一种浑厚清雅之气。不过,这种情况在古诗词中比较少。
中考语文古诗词:《青玉案•元夕》鉴赏与感悟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鉴赏】
这首词妙在陪衬手法的运用。首先是明里陪衬,即以如山似海的观灯人,来反衬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她。观灯,图的是热闹,大家结伴而行,哪儿热闹就往哪儿凑,原是人之常情。但她偏偏避开繁华热闹.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灯火冷落的地方,或许是个性使然,或许是有所期待,或许是身世、处境迥异常人,或许是识见、追求高人一筹,总之,这是一个自甘寂寞、孤高独立的女子,即便单从观灯的角度看,也自有她的道理。赶热闹,未必能真正品赏出艺术的美,因为主要精力都用于“赶”了,倒是静处一隅,静静观赏,颇能品出各种意味。其次是暗里陪衬。上片,表面上是渲染元宵灯节的热闹场面,其实是暗写千百次的寻找。火树银花也好,车马鼓乐也好,民间艺人歌舞表演也好,其实都是“我”一次次寻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从月亮升起找到月挂中天,又从月挂中天找到更阑夜尽,找了整整一夜,就是找不到她。原来,在“我”的心目中,她也应该在那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之处,却压根儿没有想到她并非等闲女子,自有襟怀。这一陪衬,要比明里陪衬更有力度,因为“我”之于“她”,至少已有相当的了解,连“我”的理
解都不过如此,则其超迈之处,自然无人可及。
【感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认为这是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也就是最高境界。自然,这是王国维先生个性化的解读。这第三种境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没有这千百次的学习、思考、比较、研究、实践,没有这千百次的坎坷、挫折、失败、总结、探索,任何伟大的事业,任何辉煌的成就,任何传世的学问,都只能是空中楼阁。第二个层面,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灵光一闪,是妙手偶得。不过,第二个层面的“得”是以第一个层面的“寻”为基础的。不是“寻”一两遍,三四遍,而是百遍、千遍。一支打破的温度计使达盖尔发明摄影技术;一些密封完好的底片竟然会模糊使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现象;在试验时不小心把盛满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使熊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炸药;由于疏忽而忘记为一个盛有葡萄球菌的培植盘子盖上盖子,使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偶然因素是他们的直接诱因,但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大脑,没有对事业的执著、痴迷与献身精神,偶然因素再多也会视而不见。
中考语文古诗词:《蒹葭》简析
《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教育部推荐的初中语文必读课文之一,值得反复咀嚼和体昧。“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遛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当我们吟诵着这首千古绝唱时,不自觉地进入了凄清迷惘的境界——一个静静的清秋的早晨,天色微明,大地欲睡还醒,都还笼罩在晨曦之中:一望无际的青青苍苍的芦荻,苇叶尖上还闪烁着晶莹透亮的白色露珠,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河道、港汊,迷雾朦胧的远方洲渚……在这幅萧瑟苍茫的背景下,一个孤独的身影出现了,他面对曲折难辨的水道,耳畔传来芦荻的瑟瑟声,潺潺的流水声,他在水边徘徊着,踌躇着,怅望着远处沙洲迷茫的雾影。我们似乎清楚地听到他对爱情的渴望与呼唤,清楚地看到他双眼中那种失意、迷惘的目光。心上的人就在远方,然可望而不可即,他的这种情绪感染了我们,仿佛我们也一起随他进入了这一令人痴迷的境界。
《蒹葭》这种艺术上的成功,完全可以用“情景交融”来形容。《蒹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也就在于它创造了情与景互相生发、渗透并融合无间的美妙神奇的诗歌意境,而这符合我们民族对诗歌基本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清人王闽运评价这首诗时说:“写情入物而苍凉凄动,如‘洞庭秋波’之句,千古伤心之祖。’’其评语是很有见地的。“写情入物”说的是这首诗艺术创造的手段和方法,即艺术特色;“苍凉凄动”则是对这首诗所达到的凄婉动人的意境的准确概括。
“写情入物”,首先重在“情”字。在诗歌中,情和景不可分割,互相渗透但不可并列。情是主要方面,景是次要方面。景物描写,归根到底是一种表达感情的手段,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情是诗歌的生命所在。“写情入物”就视“情”为主动因素,抓住了事情的根本。
《蒹葭》是一首情诗。它所抒发的感情是深婉凄怅的,也是正常的和健康的。恋爱常常不能如意,不能达到目的,在今天也是常常遇到的事。因而,《蒹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也是真实可信的。而“溯迥从之”,“溯游从之”的上下求索,全诗三章的反复叠唱,又表现了抒怀主人公爱的渴望和执着。
作者正是把主人公对意中人的一往情深通过.反复的咏唱,通过读者的心理作用,不知不觉,随风潜入夜般地注入了景物。读《蒹葭》这首诗,首先进入我们脑海是苍苍的芦荻、凝霜的白露、曲折的流水、点点的沙洲。虽然我们很快地感觉到主人公的存在,甚至他追求的对象也现出依稀的身影——“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但是我们仍然没有见到人物行动的直接描写,所见的依然是景物J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虽然对象就在那儿,——“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浊”,却似乎怎样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就在这种可望而不可即中,我们感到一种内心的骚动和压抑,感到诗中一种感情的流动、思绪的徘徊。诗中的景物,芦荻、白露、河道、港汊、洲渚,因此都被注入了。感情和意绪,并且带着这种感情和意绪摇曳和动荡,它们因感情的作用而意象化了。那瑟瑟的芦荻仿佛在诉说哀怨的心曲,那晶莹的白露仿佛凝聚着失落的目光,那蜿曲的河道仿佛在流动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愁思……我们仿佛感到整个世界、天地万物都是那样的苍凉与令人感伤。我们因此进入了一个极美的艺术境界,受到感染、陶醉,在这种醇美的境界中把自己也消融了。
《蒹葭》诗“写情入物”,不仅创造了一个“苍凉凄动”的艺术境界,而且它“入物”入得如此之深,以致诗中的“蒹葭““白露”等具体形象和诗中表现的感情浑然难分,并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经常沿用的悲秋怀远的典型物象。
想到情景交融,自然联想到《蒹葭》,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中考语文古诗词—《滕王阁序》赏读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同题宿构之文早已湮没无闻,偶然即席之作却流传千秋,是为王勃之《滕王阁序》。
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高祖李渊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于洪州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因其封号而名为“滕王阁”。
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南下前往交趾省父,途经洪州,恰逢都督阎公重修滕王阁后大宴宾僚,而应邀赴会。阎公请众宾为《滕王阁序》,其实是欲夸其婿,此前已令之宿构而伺机吟咏,知情的宾僚纷纷推辞,惟末座的王勃不辞。《唐摭言》记载:
“(阎公)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王勃给人们留下了一篇千古华章。文章作为骈体,有严格的形式规范,王勃却能于行文之中注入一股新风,一改前人“争构纤微,竞为雕刻”之习,独创了一种“新骈”“活骈”,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骈骊新歌。
首先在语言运用上,王勃笔走龙蛇挥洒自如。
正如《古文观止》选编者吴楚材、吴调侯评说:“想其当日对客挥毫,珍词绣句,层见叠出,洵是奇才。”文章辞采绮丽,犹如一十里花街,步步绮丽,仿佛有二八佳丽在那里顾盼神飞,又仿佛绚丽的花朵在那里恣意芬芳。其如诗的形式之美,如画的景色之美,如歌的情感之美,无不归功于作者在语言上的杰出创造。
而在情感意蕴上,王勃高扬着初唐文人“积极入世”的时代豪情,在文中形成了多结构、多层次的情感内涵。在抒发羁旅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中,更多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慷慨豪迈。也正如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所言:“愈少时则闻江南多1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三王”中王仲舒记,王绪赋都已失传,惟王勃之序独存。对王勃之序文,韩愈“壮其文辞”,看中的正是文中蓬勃进取的慷慨之情。
先说王勃的语言创造。序之开头曾被阎公认为“老生常谈”,其实不然。《滕王阁序》既为应命之作,难免颂扬之辞,但王勃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体察当时为文环境,对滕王高阁、宴会盛况进行铺陈描绘,以“阁”为题,山水为势,借题发挥,虚己恭人,随手措注,顺序写来,显得从容不迫。当王勃写到第二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报后就“沈吟不言”了,这是因为阎公已领略到了其中不凡。开篇中诸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等,无不彰显大气,其意境幽远,气象博大,非一般手笔能致。而后文一段风光描写,更是集中表现了王勃的语言才华: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岗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段文字直可视为一则小品美文。这里,王勃一反骈体雕琢藻饰,模范山水的旧格,在绮丽的描绘中,注入超逸豪迈的情致,骈而活,骈而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联,写尽九月暮秋景色,画面清冷却无萧瑟之象。接着,山川、舟楫、市井、楼阁,依次展开写来,点缀以落霞、孤鹜、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情景交融的画图,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以特写镜头捕捉晚秋美景,意态曲尽,意境悠远。“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绘形绘声,自有旷达之襟怀,表现高远之意境。全段珠玑错陈,自然流利,没有堆砌之病;行文骈散结合,尽显参差变化,读来朗朗上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历来被认为本自北周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王勃借鉴前人的诗句出神入化而点石成金,完全是一种全新创造。此句在意象的选取提炼上更具有时令的典型性:而在意境上比庾信愈加显得优美洒脱。“落霞与孤鹜齐飞”,把动中之静、寂中之欢相融合,化成一个定格,特别着笔于大自然的神奇,通过彩霞叠锦、孤鹜高翔,表达色彩明丽流动变幻的万千气象:“秋水共长天一色”,把眼前碧水与远方天际相融汇,组成同一色调,特别着笔于大自然的浩渺,通过秋水澄碧、秋空高远,表现水天相接浑然一体的无限空间。于是在落霞孤鹜齐飞的动景中,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于秋水长天一色的淡然中,却又充满天地间生机的涌动。总之,深秋时节,晚霞满天,江水澄澈,孤鹜高飞,王勃抓住“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刻”,创造性地写下了这一千古名句。此句所写图景为一幅层次分明、触目皆美的晚秋夕照图,其视觉的空阔,色彩的和谐,时光的流动,充分展示了作者的宽广胸襟:没有“只是近黄昏”的慨叹,而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豪情,是诗人“不坠青云之志”,不甘沉沦的真实写照。
在挥洒自如、穷形极态地描绘了滕王阁景色之后,作者接着又以回荡起落的笔触,抒慷慨之情而曲尽其怀。
文章由“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的逸志豪兴转入兴尽悲来的感慨,借题发挥构成后面的重要内容:即对自己仕途落拓失意的悲叹和时不我待、应积极进取的慷慨之情的曲意抒发。在“四美具,二难并”的诗酒歌管之中,王勃迸发出一种深沉的感伤: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这种感叹,不是一种无病呻吟,而有着王勃的身同感受。乾丰元年(公元666年)王勃应幽素科及第,拜为朝散郎,任沛王府修撰。年未弱冠,及第受禄,可谓才得意满。不料因戏作《檄英王鸡文》为沛王鸡助兴,被高宗下诏废官,并斥出王府。王勃凭才情苦心经营的仕途,毁于一旦;以文章经纬天地的美梦,瞬间破灭。其凄怆和愤激的心情,在《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中已经流露出来:“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授仆以忧幽孤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气。顿忘山岳,坎坷于唐尧之朝;傲想烟霞,憔悴于圣明之代。”废官之后,王勃悻悻离开长安,南下入蜀,寄情山川烟霞。咸亨三年(公元672年)返回长安,耻以文才受召。次年,王勃设法做了虢州参军,第二次走上仕途。本想一展才华的他,虢州任上又因擅杀官奴曹达,被判死刑入狱,后幸遇大赦免死,但受此事牵连,其父被远贬交趾为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春,王勃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九月途经洪州,恰逢都督阎公于滕王阁大宴宾朋。
不难想见,滕王阁宴之上,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此时此境,王勃定然感慨万千。一种对宇宙无穷,人生短暂,而功业难就的感叹由衷而发。虽说文中似乎在表现一种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情绪,但王勃本非无志之士,尽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他也
并不因而失去希望。
于是,文章接着逆锋一转,“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像贾谊、梁鸿这样怀才不遇的人,尚且失志如此,后之悲失志者当以此自慰了。不仅如此,而且,“失路之人”应是“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未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语言痛快淋漓,情感豪迈澎湃,是为王勃不羁灵魂的呼告。
篇末作者一改前文借典言志的写法而直抒胸臆:“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一边是失意的悲哀,一边是积极的壮怀,既道出了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也表现出穷且弥坚的进取精神。所以历代文人学士读此文无不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会心的契合。悠悠千载,斯人已逝,大浪淘沙,其文不灭。《滕王阁序》不但凭借语言的丰赡华丽为读者带来美不胜收的享受,也以丰富的精神内涵“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鲁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