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学案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27:01
《包身工》学案
分类:教案学案
【学习过程】
知识突破
1.新课导入
课文篇幅较长,容量较大,且文章所反映的生活,与青少年学生有较大的距离,一是时间跨度大,一是生活领域相距较远,如何引导学生进人课文,身临其境,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这篇课文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a.通过印发夏衍的《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或北京师范大学《高中语文选讲》中魏灏选辑的《夏衍谈“包身工”》,让学生了解写此文的目的,指导学生自学。
b.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一下“包身工”这三个字有什么特殊的意思,这样做能够让学生从总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
2.课文研讨突破
收集学生在预习课文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给学生质疑的同时也可以设疑,按课文前后顺序整理出来。
(1)理清本文的线索。文章内容较长,看似杂乱无章,细加分析就会发现,本文有两条线索,即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的主线索,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抓住这两条线索,就可以使文章一目了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抓住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1935年,作者经过两个多月起早贪黑深人工厂调查了解,才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所搜集的素材肯定很多,但不可能都—一写进去,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人、事,去反映旧中国包身工的悲惨生活,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残酷压榨劳动人民的罪行。可以让学生找出作者为了表现这一主题,都选取了哪些比较典型的环境、人物和事件?并思考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材料?
(明确:作者将包身工的生活凝结在一天中,可以让读者想到这一天的生活即是她们所有生活的缩影,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要还有一口气在,还能工作,就得过这种猪狗不如的生活。典型环境如包身工起床、吃饭、上工三个具体场面描写;典型人物主要有两种:一是包身工,如芦柴棒、小福子等,一是压迫和剥削包身工的带工老板、老板娘、拿莫温等。典型事件如芦柴棒医病、小福子挨打等。作者所描写的这些,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和事件,但是却能让读者深刻地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
(3)品味语言。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既能表现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点,也能更好的表现课文的主题。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多变的句式,更使文章耐人寻味,引入深思。
这一部分,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主要抓住作者描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这一点,从课文中直接去找有关的语言,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作者用的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样用等。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则可以直接从课文找到有关的好的句子,再引导学生加以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
(明确:如“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作者在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是暗喻,用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包身工受到严格地控制,永远也没有与外人接触的机会,大家都知道罐装食品的特点也是优点就是食物与空气隔绝,可以安全地保藏,那么罐装的劳动力也没有了与外界接触的危险。这样她们就成为丧失了和社会交往条件的人,丧失了人身自由的人,无从接受外面新的思想,对资本家来说,当然可以“安全”地使用,也不怕有危险了。作者用的这个比喻耐人深思,既形象,又生动,可以更深刻地想象到包身工的悲惨的生活。在文章中类似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加以分析。)
3.思路突破案例
《包身工》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报告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比较特殊。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题目即“包身工”三个字入手去总体分析课文。教师可以将熟悉课文的程序放给学生在课前预习完成,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包身工作题目?这三个字有什么含义,跟文章的主题有什么联系?在学生反复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明确以下结果:
以包身工为题,点明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同时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突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控诉她们的野蛮残暴的统治手段,以激起人们的义愤和同情。
本文的提法——包身工:“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包”:立‘也身契”。“奇妙”:不仅在于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骗,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资本家(工头是拿莫温),一主是中国二老板,带工的。日本资本家称她们是“试验工”“养成工”,中国带工者称她们是“包身工”。
通过解释包身工的含义,明确了主题之后,再去提纲挚领,让学生设想和揣摩怎样围绕主旨选材和谋篇布局,以及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就可以有重点地去分析课文。
4.课外拓展突破
可以让学生查找深圳作家文夕的小说《野兰花》的内容提要(见《文学报,文学大众》1997年第22期),要求学生模仿《包身工》的结构框架,充分发挥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这样,既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又能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另外,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现代“包身工”和本文所描写的包身工有什么不同。
合作探究
1.本文题目是包身工,请根据课文内容给“包身工”下一个定义,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以包身工为题?题目和课文有什么关系?
思路提示:报告文学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包身工》属于第三种,写问题。①包身工: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厂去做工,身体无自由,工钱全归承包人所有。②本文的提法——包身工:“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包”:立“包身契”。“奇妙”:不仅在于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骗,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资本家(工头是拿莫温),一主是中国二老板,带工的。日本资本家称她们是“试验工”“养成工”,中国带工者称她们是“包身工”。以“包身工”为题,点名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同时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
2.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反映包身工的生活?是如何组织的?
思路提示:主要选取了三个场景:四点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情景;五点钟,包身工上班劳动的情景。以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课文中都有明显的时间提示。
3.既然是一天的生活,为什么只写到五点钟上班就中断了呢?再看看课文,还有没有了?
思路提示:还写了十二个小时劳动之后,黑夜里抄身的情景。这样,从清晨四点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觉,一天的劳动生活十分完整。但前后两部分写法不一样,前面写的详细,后面写的简略:写抄身,没有写明时间,又不是正面写搜身情景;黑夜前的休息情景也没有写出来。显然,作者把前三个生活图景作为重点。起身和吃饭,表现包身工恶劣的住宿、饮食条件;上班劳动,表现恶劣的劳动条件,两方面合在一起,已经构成了包身工地狱生活的全貌。至于写黑夜,没有写什么生活图景,却写“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这是和结尾放在一起加以考虑的,有利于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
4.作者除了写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外,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删除可以吗?
思路提示:还有一些与描写记叙生活场景相应的说明和议论,说明包身工的来历,以及包身工制度的成因、发展和趋向。这样写,可以使包身工的生活与包身工制度的成因、发展和趋向相结合,使读者对包身工的生活图景越来越清楚,对包身工制度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
5.包身工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课文中有哪些提示?为什么要受这样深重的苦难?
思路提示:可以从居住的条件看(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地空气里面……);紧张地生活(四点一刻起床,四点半吃饭,五点钟上班,劳动十二个小时……);残酷地惩罚(殴打、罚工钱、停生意、饿饭、吊起……);麻木的精神(少女的“害羞”感迟钝);“严密”的统治(“罐装的劳动力”……);猪狗不如的饭食(浆糊一般的薄粥……里面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还有其他的细节方面都能看出生活的悲惨。文中有
一句话可以揭示出包身工所受苦难的原因:“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她们受双重压迫,是双重奴隶。
6.文章实际写了两部分内容,即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关于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议论和说明。这两部分是穿插进行,有机结合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若将其分开可以吗?
思路提示:作者写了包身工的起因,读者目睹她们的凄惨形象会怎们想呢?自然会产生关切之情,希望了解她们的来历、身份,所以,接着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身份。写她们的早餐,读者目睹她们猪狗不如的饮食自然会想到带工老板的残忍刻毒,于是插叙日本厂家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写包身工上工,读者目睹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劳动的情景,自然会愤愤不平地想到,他们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于是,紧接着插叙日本纱厂诈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写包身工收工,读者目睹了包身工受到的侮辱,自然会产生一种痛恨这种罪恶的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感情。文章通过议论,预示了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的结局。这两部分穿插进行,交错组合,才能使叙议配合,交相辉映,符合读者了解事件真相、探究问题本质的心理规律,既省笔墨,又富有表现力,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深化了主题。因此这两部分不可能分开。
7.试了解一下包身工制度产生的背景、原因、发展趋向等。
思路提示:这个问题即是文章另一条线索。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去加以分析。
8.分析一下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把第18段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思路提示:主要动词分别在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分别是“摔”“踢”“泼”,表现了“打杂的”的凶狠。这一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这三个动词,一个比一个凶。“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示出芦柴棒遭遇的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令人发指。这一描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牛刀小试
知识储备
(一)有关字词的音、形、义的识记和辨析
1.识记
衍(yǎn)     汀(tīng)   咳嗽(kēsou)   褴褛(lánlǚ)
籼米(xiàn)    揩(kāi)    锭(dìng)    辊(gǔn)
谄媚(chǎnmèi) 虐待(nüè)   噩梦(è)
2.辨音
说  shuō   说话    shuì  游说
弄  long   弄堂    nòng  弄鬼
壳  ké    锭壳     qiào  地壳
氓  máng  流氓    méng  愚氓
3.解释
褴褛:形容衣服破烂。
吆喝:大声叫喊。
蹒跚: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游说:这里指四处活动,用谎言劝说别人。
见机:看情况(办事),这里是“知趣”的意思。
(二)句式的变化
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句式表达。选用什么句式,主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定,同时要考虑前后句子之间语气的贯通、陈述对象的一致等因素。在文章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就用了很多特殊的句式。
【例1】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讼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解析:这句话“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三个短语提前,放到主语前边,起了强调作用,突出她们当时的狼狈相,连起床后整理衣服的时间也没有,说明生活的紧张、忙乱、劳累和穷苦。联系上文不难看出,“冲”在这里表现了包身工当时那种害怕的心理。这样,就更深刻地表现出她们被奴役、被压迫的可怜。
【例2】粥菜?是不可能有的。
解析:这里的“粥菜”是疑问句式的独词句。把“粥菜”单独提出来,一顿一问,都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包身工的饮食极端恶劣,更能深刻地反映她们的生活竟不如猪狗。
(三)特殊语句的理解
东洋厂对于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只是用廉价而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替代“外头工人”而已。
在这句话中,“机器”指的就是包身工,“外头工人”指的是普通的自由劳动者,也就是说东洋厂大量地使用“包身工”,因为她们没有“结合力”。“结合力”的引号,表示强调,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是没有罢工威胁的,当时的日本资本家最怕工人罢工;“包身工”的引号表示专有名次。“据说”以下是作者引用日本厂家的说法,这是资产阶级剥削工人的强盗逻辑。作者是反对这种观点的,加“据说”二字,有对这种说法表示否定和批判的意味。
(四)修辞方法
从文中找出有关包身工的比喻,并理解这些比喻包含的意义。
在这些被叫做“猪猡”的生物中间。
她们是顺从的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
就好像鸡鸭一般的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
包身工分别被比喻成“猪猡”“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奴隶”,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含义。“猪猡”,是指包身工的非人的生活,“猪一般的生活”;精神方面,受尽凌辱、摧残,被剥夺了人的尊严,甚至丧失了女性的害羞感。“机器”,表现她们受到的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对东洋厂家来说是“特殊的廉价的‘机器’”;对带工老板来说是“赚钱的‘机器’”,即使生病,老板也要用拳头、棍子或者冷水强制她们去做工。“罐装的劳动力”,比喻她们受到严格的控制,丧失了和社会交往的条件,丧失了人身自由,可以恣意挟制和役使。“奴隶”,指包身工任人宰割的命运。无论辱骂、殴打、饿饭、吊、关黑房或其他“文明”“合理”的惩罚,她们都得逆来顺受。整夜地听着被折磨、蹂躏的同伴“要断气的呻吟一般的呼唤”,只能屏气睁眼,在黑夜中叹息她们的命运。直到榨完了残留在她们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为止。
课文补注
1. 整体把握
《包身工》作于1935年,是夏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在详细地占有了大量可靠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他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以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总结(从“两粥一饭”到结尾),作者概括了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2. 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3. 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做“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的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