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3:12:31
张涛
前一段时间,《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上的一篇文章很受国内读者的关注,题目是《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文章后半部分点到了一个关键的时代背景,那就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前提下美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不过,我个人看来,现如今也许反向研究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国内对美国人的书面研究貌似挺多,但其中误读的成分也不少,了解程度多年来好像一直是在原地踏步。
记得十几年前赴美之前,我曾经拜读过两本国内关于美国的畅销书,一本叫《中国可以说不》,作者好像是几个从来没有去过美国的内地“愤怒”青年;另外一本是《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作者曾在美国做过短期的访问学者。说实话,尽管这两本书看似充满“抑美”之词,但在我犹豫是否赴美时反而帮助我坚定了亲自看一个真美国的决心。去年在书摊上流行的一本《中国不高兴》(作者包括《中国可以说不》的原创者),似乎风采依然,起码针对美国的气还是那么鼓胀。就我而言,唯一的不同就是在翻看了几页后就全然没了当年继续读下去的兴趣。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这些年来对美国和美国人的看法一直都处于一个修正的状态,这种修正不能用好坏来定义,只能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尽量去构建属于他们的真实状态。一篇短文当然难以对这种状态进行全面的描述,我将在有限的篇幅里针对《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具体内容,提供一个点对点的反向观察。
1. 确实会有不少中国人会把外人对中国政府的批评转换为针对自身和民族的批评。美国人一般不会如此,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和你对话时即使不会主动对自己的政府发难,也会在你对政府稍有微词时跟着起哄架秧子,因为在他们眼里,政府是真正的公仆,而纳税人完全有权利对公仆说三道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美国人的底线是他们长期以来所信奉的那些价值观,当这些背后的东西遭到挑战时,在属于他们的气场里就会出现不和谐音。像《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中所说,讨论冲突话题的时候,要就事论事、以理服人。不要轻易去扮演中国政府发言人的角色,尤其在您未被托此重任的情况下。
2. 中国人希望了解美国人的热情,远甚于他们要了解我们的渴望。美国人的日常用品几乎都是中国制造,但他们了解中国的渠道确实仅限于重头媒体的新闻报道,国际新闻在一般的地方媒体上基本没什么位置。一向“报忧不报喜”的美国媒体偏偏又没有宣传大好形势的习惯,所以也难怪会给人一种“妖魔化”的印象。在中国人看好莱坞电影、粉NBA球星和排长队购买苹果的各种物件时,美国人虽然也开始把来到本地发展的姚明、Jet Li 和Jackie Chan与中国联系起来,亦有小众因为喜欢光顾中餐馆而能记得青岛啤酒,但以美国为中心的“光荣传统”应该还能在主流社会继续传承下去。和别的国家相比,还是我们老中最会照顾人,君不见不少留学生赴美之前都先给自己起好一个洋名字,以便老美们念着记着方便。
3. 中国政府对美国的指责和谴责,常常被美国人忽略,正如中国有关部门正儿八经地要求运动员取得了好成绩务必“先谢政府再谢父母”的嘱托。很多时候政府发言人的义正言辞其实是自说自话,但美国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或者说他们并不是很在意。
4. 出现重大争议时,美国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可能指出,你们应该反问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依然前赴后继地移民来美国,哪怕有不少美国自己人都对自己国家的走向整日忧心忡忡。他们中很多人真心地认为,实现世界和平,将依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5. 在获取成功方面,美国的年轻人总体上承受的压力或许不如中国的同龄人大,但在实现自我方面的追求似乎一直都不乏动力,而且成功的定义也因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而可以五花八门。我在美国各名校遇到的中国年轻人甭管什么专业,大多都会把投行和PE之类的行业作为择业的选项,而相同年龄的美国人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方面则基本上是以个人兴趣和志向为出发点。
6. 在中国,一般是先建立感情,然后自然会有生意;在美国,通常是先一起有机会共事,建立起对彼此的信任,最后才可能会有感情方面的伴生物。同样是所谓的networking,但个中的程序和内容却由于商业文化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以上完全是针对《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几个观察点的反向总结,建议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照着读。我不希望有任何以偏概全的误导,所以欢迎大家踊跃作补充性发言。
(作者张涛毕业于哈佛大学和Wake Forest大学,曾先后做过驻外记者和跨国公司经理人,目前从事投资和政策咨询工作。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交流。本栏目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