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时毛泽东等人的工资揭秘(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16:55
毛泽东的工资揭秘(转载)

引自邓健的QQ空间
毛泽东说““一级干部就我毛泽东一个人,你们都是二级、三级,我毛泽东太不够意思、太不够朋友!”

中国在1955年实行军衔制的同时,在全国实行行政级别工资制,行政级从1级到24级,月工资从590元到45元不等,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按照第一次拟定的行政级别工资方案,中共高层官员的收入相对是比较高的:
一级 军委主席   600元  毛泽东(大元帅)
二级 副主席    550元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
三级 元帅     500元  陈云、邓小平和元帅
四级 大将     450元  粟裕、徐海农、陈赓等大将
五级 上将     400元  大军区、省、部级正职
毛泽东在看后说:“你们让我当大元帅,是把我放在火炉子上烤我呀!一级干部就我毛泽东一个人,你们都是二级、三级,我毛泽东太不够意思、太不够朋友!我们把一级让给马克思、恩格斯,把二级让给列宁、斯大林,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三级干部。”
周恩来和他的助手们想出了一个中间方案,大体如下:
从元帅到准尉,从国家元首到办事员共划分为24个级别,工资从45元到594元不等,级与级之间最多相差50多元,最少只相差5元。因地区类别不同(全国划分为4-11类),同级地方干部相差10-40元。按照“血比汗值钱”的原则,军队干部比地方干部平均高出30元左右。
评级、评衔涉及个人利益,经常需要做出平衡调整。为了照顾那些资历老、战功大,但职务、军衔较低的人,也对特定的人给予“低职、低衔、高行政级”待遇,如山东大学前校长成仿吾,行政级评为五级,相当于上将和正省级。
在这次授衔评级中,大将许光达曾两次给中央军委毛泽东和周总理写信、打电话,申请降衔、降级,在全军传为佳话。他在信中写道:
军委毛泽东、各位副主席:
衷心感谢毛泽东和军委领导对我的高度器重,授我以大将军衔,高兴之余,惶惶难安……回顾自身历史,1925年参加革命,战绩平平,1932—1937年在苏联疗伤学习,对中国革命毫无建树……
实事求是地说,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战功卓著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比如和我长期共事的王震同志功勋卓著……
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龙副主席面请降衔,现在我诚恳、慎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军衔。
许光达 1955年9月10日
毛泽东、周总理和中央军委没有批准许光达的申请,仍授予他大将军衔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最后他再次要求降行政级为5级(与上将相同)。许光达因此多次受到毛泽东的表扬。
中国在1960年之后连续遭遇了三年自然灾难,国内经济萧条,民众生活困难,出现了饥荒。
196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通知,削减行政级别三级以下的工资:三级降12%,四级降10%,五级降8%,六级降6%,七级降4%,八级降2%,九至十七级降1%。
当时城市居民每人每月的平均生活费仅为八九元,三四十元的月工资能养活一个五口之家。
周恩来的工资单
据1976年总理去世后负责整理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人工资收入和支出账目的人回忆,周恩来的收入只有单一的工资和工资结余存款所得的利息,别无进账。而支出项目也主要集中在伙食费、党费、房租费、订阅报纸费、日用开支以及补助亲属和工作人员、捐赠等。
据统计,周恩来总理的工资是400.80元,邓颖超的工资347.50元。从1958年到1976年,一共是161442.00元。用于补助亲属的36645.51元,补助工作人员和好友的共10218.67元,这两项支出占两人总收入的1/4。他们的一致想法是,自己拿工资来补助,就可以减少国家的负担。

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在延安
至于周恩来的积蓄,他自己也曾立了规矩:凡是积蓄够5000元,没什么用,就交党费。
就这样,周恩来总共交了14000元。1976年1月份去世以后,这个家庭总共才积蓄了5100元。所以说,两位老人非常俭朴。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去世时所留给这个世界的。
邓小平对评定工资指示“以才为主”
1950年6月14日,邓小平关于评定工资“才、德、资各占百分比问题”批示西南局财经委:以才为主,才能奖励前进,做好事情;德是发展,才能做好事情的基础,而有资格的人往往是最没有用的。
评定工资时才德资所占比例应为65:25:10。
朱德元帅的穷日子
在中南海,朱家是比较有名的困难户。在《开国元勋家庭生活:帅府家风》的讲述里,当年住在中南海的中央领导干部中,朱德、刘少奇、陈云这三家是有名的困难户,原因都是家庭成员多,需要接济的亲戚多,而朱家尤甚。
中央办公厅曾设法给予他们补助,但他们都回绝了,有的则在得知补助后,逐月退还了。
当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最高领袖,定的是一级工资,但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他们拿的都是四级工资,也就是400多元。绝大多数人的工资,都是随着参加工作的年限而递增,而这几位最高领袖,又响应了毛泽东的倡导,工资实行“递减制”。
和党政干部相比,军队干部的薪金要稍微高些。朱德功高德劭,完全可以拿元帅的工资。但他以已经不在军队中担任实际职务为由,坚决不拿元帅的工资。这样一来,他和夫人康克清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才顶一个元帅的工资。两位老人日常生活,再加上十几个孩子的吃、穿,上学的费用,还要接济家乡的亲戚等,有限的工资就变得紧紧巴巴了。
刘武回忆说:“我记得是七十年代,爷爷曾感叹地说:我这一辈子没吃过饱饭!我不理解是什么原因,就问我妈说,爷爷生活条件这样子,总比老百姓要好一点,他自己为什么说他吃不饱饭呢!后来,我妈妈解释说,因为战争年代,不管长征也好,抗日战争也好,解放战争也好,没什么吃的。解放以后他又得了糖尿病,想吃也不能吃了。”
川人好吃,会吃,能吃。但朱德却享不了口福了。因为他有糖尿病,不让吃辣的、油的、甜的,炒菜都是给他单列出来,四川人炒菜要放糖,要放辣椒,他的菜不能放辣椒,也不能放糖。
有时候,朱德给孙子讲故事,讲一会儿他就把手伸到旁边的饼干盒子里,里面装的是烤的面包干、馒头干,那是在锅炉旁边烤好的,他从里面掏出一块,咔吧咔吧地嚼,就是啃馒头干。”
当年,经常在中南海食堂吃饭的中央领导有刘少奇、杨尚昆和朱德三家,杨尚昆一家只有四个人,老两口和老二杨绍明、女儿妞妞。而朱家则是老少十几个,相比较朱家的饭菜质量自然要差很多,只能吃大锅菜,而且常常不见荤腥。康克清为了保证朱德的营养,每次给他单独做一点相对好一点的菜。结果,菜一上桌,十几双小眼睛立刻馋巴巴地望着,朱德也舍不得吃,只好就分了,每个孩子吃一点。有时,邻桌的杨尚昆看到这种情况,便主动端着自己的菜过来:“来来来,换一换,把你们家的菜给我一些。”就把自家的扒拉着给了一群孩子。
朱德的孙子刘建笑着讲:“1979年,杨尚昆在广东当省长,我去看他,聊天的时候还说这个事呢,他就乐,他说,你们家那么多人,眼睛都红了。我们看人家吃好菜眼睛红啊。

这是毛泽东颁授朱德等元帅军衔状
朱德“一辈子没吃过饱饭”
一次,廖承志和夫人经普椿到帅府拜访,俩人聊得很热烈,时近中午,康克清就说:“时间不早了,你们就在这吃饭吧。”因为廖承志同样有糖尿病,而且心脏也不好,夫人经普椿不想让他在朱家吃饭,说:“我们还是回家吃饭去”。但廖承志却高兴地说:“好!老总请我吃饭,那我就留下吃饭了。”
其实,他主要是想在外面能吃点好的,因为他在家里也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廖承志兴奋地说:“我能不能吃点回锅肉啊。”
康克清说:“我们这个孙子也好吃肉,刘建,你赶快去告诉师傅,做一份回锅肉。”
一会,师傅上了挺大一盘回锅肉。廖承志一看乐了,高兴地吃起来了。他这一吃,让陪客的朱德馋得不得了,眼睛一直在盯着那盘子,想吃又不敢吃,因为康克清在一旁看着呢。
自嘲一辈子没吃饱饭的朱德,曾专门请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吃过一次饭。
朱德和徐特立是好友,两人经常一起散步,谈诗论文。两人年龄正好相差10岁。1963年1月29日,两人在桂林爬上叠采山后,彼此还唱和了两首诗。朱德赠徐老诗为:
徐老老英雄,
同上明月峰,
登高不用杖,
脱帽喜东风。
徐老步韵和诗一首为:
朱总更英雄,
同行先登峰。
拿云亭上望,
漓水来春风。
一次,两人谈论完了,朱德跟徐老说:
“今天我请你吃顿好饭吧。”
徐特立说:“你这个穷老抠,能有什么好吃的!”
“你不用推辞,保你满意。”
“那我就打扰了。”
徐特立知道朱德的饭食不强,有时看到他粗茶淡饭,还会劝几句,说年纪大了,需要讲究点儿营养啦。今天朱德要请客,莫非真的弄来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很快,一盘子烧饼和两大碗豆腐脑儿端了上来。
徐特立禁不住笑了:“这就是你朱总司令、国家副主席招待贵客的上等好餐吗?”
朱德:“你先不要妄加评论,吃完了再说。”
徐特立:“我算服你啦!”
喜好喜好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