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丽:是小说太夸张,还是现实很荒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1:31:37
是小说太夸张,还是现实很荒诞
——一本小说引发的司法腐败热议
黄秀丽
一本描述律师与法官之间司法腐败的小说,风行于中国司法界。赞之者认为此书“真实、形象”,骂之者认为此书“诲淫、诲盗、极端无耻”。
而作者认为,书中不少情节是有原型的。甚至有一位法官原型,在小说出版两个月后就被双规。
一位广州老法官认为,小说太夸张,大多数法官是讲良心的。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则认为,小说尽管存在偏颇之处,但确有警世意义。
慕容雪村,这名中国政法大学的毕业生,以自己熟悉的司法圈为描摹蓝本,写了律师与法官如何勾结,源源不断捞黑钱的故事。这本书名为《原谅我红尘颠倒》,与传统的反腐小说不同的是,这种没有预设立场,仅仅是原生态地描述司法腐败的写作,不仅在司法界引起了轰动,也引来了争议。“做诉讼的大律师,对我这本书都很认同,说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慕容雪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然而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诲淫、诲盗、极端无耻的书”,还有律师呼吁全国律师封杀慕容雪村,认为这本书“严重丑化律师形象,以后我们律师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小说出版不久,一名法官原型被双规
“我执业十四年,办过上百件案子,刑事的,民事的,每一刻都在算计别人,也被别人算计。久而久之,我练出了一身乌龟般的硬壳,周身刀枪不入。我没有朋友,从来不说真话,也不相信任何人。”这是小说主人公魏达的自白。他聪明、阴险、狠毒、自私。魏达为了钱,想尽一切办法贿赂法官,坑害当事人,陷害同事,甚至出卖女朋友。
这样的律师现实中到底有没有?慕容雪村说,魏达这个人是“以自己的中年心态为原型,再加一些司法行业内的传闻,加一些我自己设计的坏事”组成的。
这本书出版不久,一位广州律师找到慕容雪村:“他说他一直想写一本这样的小说,现在我帮他完成心愿了。他说书中写的就是他们的生活。”作为中国政法大学92级学生,慕容雪村有很多同学在公检法和律师圈里工作,相当多的故事是从同学那里听来的。他解释:“小说里的事,我相信七八成在现实中发生过。但毕竟是小说,总有些夸张的成分。”比如魏达刚出道时,跟法官出去执行,法官嫖娼叫他埋单。“原型是,我出道做律师时,法官做了个面膜叫我埋单。”慕蓉雪村笑称。
最典型的是一起“诉讼洗钱案”。几个国有公司的老总想侵吞资产,身为公司法律顾问的魏达,险招迭出。他请了一名律师代理另一家公司起诉该国有公司,打点好法官,判决国有公司败诉,法院强制执行,国有资产就顺利流入个人腰包。这个故事就来源于慕容雪村的一位朋友的经历。
小说中的法官马明峰,刚开始律师请吃饭时,说“来碗面,千万不铺张”,到后来索贿样品复杂,蚕丝被、纯净水、皮凉鞋、球票,都要律师送。“律师最讨厌这样的法官,找个小姐还要打电话叫你去埋单。”在广州执业的一位律师也是这本书的读者。他介绍说,对这样的法官,要陪吃陪玩,不如有些法官,可以直接“做生意”。
书中另一位法官孟公大,腐败得非常高明,也在现实生活中有原型。孟公大从不收钱,只收古董。小说发表了两个月,这位人物原型某法院院长就被双规了。有读者打电话给慕容,吃惊地问是不是早就知道。“我故作神秘,笑而不答。”慕容雪村说。
小说所言的腐败早被列入打击对象
“律师要打赢官司,第一步就是把法官弄舒服了。法官家有人结婚、生日,送钱送礼。执业十四年,法院比姥姥家还熟。”小说主人公魏达发表这样的高论,颇令所里同行赞同。
《原谅我红尘颠倒》描述了经典行贿模式,“跟他要个私人号码。他要不给,或者让你打办公室电话,这事没戏了,按法律办吧。他要肯给,这就有一成指望了。”再到发短信、请法官出来面谈、送钱等等,一环扣一环,如果法官肯接招,就有六成希望了。最后加上案情的基本事实、材料组织和法庭辩论都没问题,就是九成,“天下没有必胜的官司,做到九成熟悉,就是律政精英!”小说主人公魏达在小说中向新律师“传经”。
一位司法实务界人士称,某些律师和法官的腐败关系,非常微妙。小说中的三种类型在现实生活中也能一一对应。一是长期盟友型,比如魏达和他的同学曾晓明,熟人好办事,有钱大家分。二是长期豢养型,如魏达和法官马明峰,马明峰连纯净水都要魏达给他送。第三类是居间型,比如魏达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另一位合伙人胡操性,常常为双方的腐败“拉皮条”。
打业务麻将,送法官喜欢的小玩意儿,送美女,法官家人过生日、结婚时送礼,应酬法官现金结账等等,书中的行贿方式花样繁多。在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这些行为都被界定为新型贿赂。
现实比小说纠结
“现实比小说还精彩。”青岛市一位法官在看完这本书后认为。而某高级法院的一位法官向南方周末记者坦言:“你让法官讲,讲得比这还耸人听闻。”书中描写的已经是1990年代的腐败模式。该法官介绍说,现在明目张胆的行贿少了,更多的是利益上的互惠。比如,一些大律师可以控制院长、庭长,这都是长线投资的感情,一年照顾你一次就够了,就有巨额的进账,“只有低端的律师才会不计成本抢案子”。
小说的司法腐败涉及基层、中级和高级法院三层。一位律师说,根据他的体验,基层法院的腐败更多地体现在执行上,执行的权力大,诸如在拍卖上做手脚等,某些法官居然能通过执行变更原判决。甚至有律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一起国内知名的证券诉讼中,判决都是法官让律师写好后拿来校对的,该案的几百份判决书都如此操作。几乎每个受访人士,都可以举出比小说所写的司法腐败更离奇的案例。
部分受访者认为,基层法院法官权力小,某些法官想腐败,也危害有限。但级别越高的法官,一旦腐败起来也越惊人,如最高法院前副院长黄松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看完《原谅我红尘颠倒》后,评价是“很形象,很真实”,推荐给学生和圈内人看。某圈外人士看完之后,曾向他表示“贵圈真黑”。
小说中只有一个好法官,就是魏达的同学潘志明。潘志明清正廉洁,不但得不到提拔,反而被革职。
但也有不少受访人士认为,故事过分夸张。“这本小说确实可让人了解司法腐败,有警世意义,但不是司法系统的全貌。”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多数法官仍然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供房子、供孩子上学。
一位在广州中院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法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认为,在他周围的大多数法官都是讲良心的,大多数判决是公正的。
他甚至当面质问了慕容雪村,“现实有那么黑吗?你认识的某某律师、某某法官,他们怎么不是这样的人呢?”这位老法官的一名同事替慕容村雪作出的解释是,小说把散落于律师行业的各种坏事都集中在一个律师身上,把散落于中国各地的司法腐败都集中在一个法院身上,所以小说看起来会特别触目惊心。
慕蓉雪村并不在乎这些争议,他认为,真正令人担忧的是司法界的另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很多人不把法律当回事。这一点和最高人民法院一位法官的看法不谋而合。他认为,个别的腐败伤害了法官和律师的关系,致使双方越来越趋向于互不信任,互相提防。比如案子如果胜诉,法官会把判决书直接给当事人,如果败诉,就给律师。“防着律师在当事人面前乱讲,说胜诉是他找了庭长、院长。”这种不信任破坏的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正义的共同追求,这是最应该警惕的。
著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