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1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27:16

一、小暑养生(起  居 )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则进一步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素问•保命全行论》亦云:“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道教经典《太平经》也反复论及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指出:“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为此提出了“自爱自好”的养生学说,即“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说明,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积极锻炼,才能得到长寿之躯。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其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 “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我国的气功中,讲究运气调息,要求气息出入于鼻端绵绵若无,其实本意并非在控制呼吸,而是通过呼吸调整心律,因为当人的心神不安静,心律便会不正常,心律不正常时,人的呼吸也就无法做到平缓,从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的养生术中,虽然主要宗旨是提高肾脏的机能,而其入门的基础,却是从调心开始的。在炎热的伏天,人体内的血流加快,心脏负荷大,所以保持心情的平静与愉乐便显得极其重要。
    在高温天气中,人们最应警惕的便是心力衰竭。对上海市民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患心衰的人数连续上升,而且发病率已达1.9%,两年间的死亡率达到 37%,六年的死亡率高达82%。进入高温天气,“内心脆弱”者更会面临着突然心衰的可能。因此,医生提醒,高温天气一定要养好自己的“心”。据有关专家介绍说,心衰通常是由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进入高温天气,由于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各脏器的供氧能力明显减低,不少“内心脆弱”者就会引发心衰,患者最初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此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对活动的耐受力也越来越差;到晚期,病人只能卧床休息。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易疲劳、食欲减退等症状。所以说,进入高温天气一定要注意养“心”。
要想预防心力衰竭,平时就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少喝酒、适当控制体重、改善饮食习惯。对已确诊为心衰的病人,除应坚持药物的终身治疗外,病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需要做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比如,饮食要低盐、控制水分的摄人、进食不可过饱,多食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品,多吃蔬菜以及适当运动,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炎热的伏天,最易发生的季节病就是中暑。中暑主要是因为气温高,而环境通风差,使体热不能及时向外发散造成的。此时外出,应调整时间,避免中午高温时外出。有些老人在此季节中常感到烦躁,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甚至头晕、胸闷、恶心等这些症状中医讲是“暑伤气”,民间则说是“苦夏”。对此,可适当进补,以补充身体中气之不足。并且要保证睡眠的充足,并利用午睡时间,以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对于冷饮不可多吃。夏季适量吃冷饮可防暑降温,但冷饮吃得太多,则有害无益。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就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胃肠里的停留时间,直接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同时,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的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的温度也比较高,如果骤然受到大量的冷刺激.有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对于瓜果也不能过量食用。夏季瓜果对维持人体内酸碱度平衡有很好的作用。但是,过量食用,会增加肠胃负担,重则会造成腹泻。这是由于此节气中,阴气已生,所以生、冷、硬的食物便会对肠胃有所伤害。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此节气中,气温高、湿度大。木头,尤其是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所以在此节气中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另外,此节气中很多人喜欢在室外露宿,这种习惯是不好的。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总的来说,一年中最热的天气来了,而阴气也在这时候开始生长,所以不能过于贪凉,而应当适当使身体排汗降温,这样还可以排出体内的一些毒素,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而由于新陈代泄加快,所以饮食上,要注意营养,适当进行清补。并且要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本人的生活习惯,将神补、药补、食补三者有机配合,灵活运用。
古人说“冬炼三九,夏炼三伏”,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现代科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出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气对人体的伤害。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道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而有些人由于身体虚弱,或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伏避暑气为妙,当然也不能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因为那样会使身体的适应能力更加下降。应当适当走出家门,做些适当的运动为好。如游泳,练太极拳或到避暑胜地去旅游等,都会使盛夏生活过得很充实而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小暑养生(运  动)
1、小暑六月节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少阳三气。时配手太阴脾湿土。坐功:每日丑寅时,两手据地,屈压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腿膝腰髀风湿,肺胀满,嗌干,喘咳,缺盆中痛,善嚏,哜右小腹胀引腹痛,手挛急,身体重,半身不遂,偏风,健忘,哮喘,脱肛,腕无力,喜怒无常。”
小暑正值初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气候炎热,万物繁荣。本法以“小暑”命名,正是根据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练功方法,适宜于小暑时节锻炼,可于小暑时开始,至大暑为止。夏多心病,暑又属火,火气亢盛,就会乘金,故肺病亦多见。坚持采用本法锻炼,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方法:每日凌晨三至七点时,双手按地,一腿弯曲,一腿伸直,用力活动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腰膝腿部风温、肺胀、喉干涩、咳喘、坐骨酸痛、打喷嚏、右小腹涨痛、手抽搐、体重乏力、半身不遂、中风、健忘、哮喘、脱肛、腕无力,喜怒无常等症。
2、失眠诱导功
适应病症:失眠症
具体方法:此坐功、卧练均可,严重失眠患者以练卧功为宜。(1)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向内微收。全身放松。两眼轻闭,静坐2~3分钟后,意念想头顶百会穴,大约1分钟想肩井穴、膻中穴、中丹田、
会阴穴、大腿内侧血海穴、阴陵交、内髁下照海穴、涌泉穴、大脚趾、二脚趾、三脚趾、四脚趾、小脚趾、涌泉穴,想两涌泉穴以泡在水里,然后想外髁的申脉穴、悬钟穴、阳陵泉、风市穴、环跳穴、会阴穴、命门、中丹田、血海穴、阴陵穴、三阴穴、涌泉穴;两涌泉泡在水里,以上为一遍。最严重的失眠,三遍也可完全人睡,意念穴位。(2)卧式,仰卧与侧卧均可,以舒适为度,意念穴位与坐式同,每个穴位想半分钟至一分钟,不要太快,病情重
者,也可由家属坐在病人床边,小声念上述各穴位,念到何处病人应想到何处,声音逐渐放低,音调要平,不可忽高忽低,忽快忽慢。
3、失眠诱导功
适应病症:内分泌紊乱。
具体方法:双腿并拢站立,双臂自然垂下,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却除心中杂念。两掌在身前,两掌相合,大指向上,两臂要伸直,左掌转向上,左肘向后撤,两掌向左侧划圆弧,至右前臂,紧贴左肋为止。大指转向上,两掌随腰转回正中,两臂伸直,然后右掌翻转向上,右肘向后撤,两掌向右侧划圆弧,至左前臂紧贴右肋为止。向左划圆弧再向右划圆弧为1次,共做12次。
4、吸气退烧功
适应病症:退高热及内伤发热。
具体方法:端坐于床上,两手向后撑按床上,头向后仰,面朝天,用嘴做深细匀长之吸气,随吸随咽下,稍闭气后,再慢慢的呼出来,一吸一呼为一次。共做64次动作。
5、搓腹意守功
适应病症:阴茎痛,睾丸炎。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膊,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两手内劳宫紧贴肚脐下四寸,腹股沟上两侧,摩擦64次(一上一下为一次)。然后全身放松,垂手站立,意守归来穴处五分处20分钟。每晚临睡前做一次。
6、搓灸腹部功
适应病症:多汗症。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搓肚脐两侧,一上一下为一次,共摩擦108次。用艾卷灸肚脐两侧各三寸五分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小暑养生(饮  食)
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素问•痹论篇》曰: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即饮食要有节制之理。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重者出现昏迷或死亡。
饮食偏嗜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饮食调节适当,才能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饮食偏嗜有过寒过热之偏,五味之偏。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最终酿为痔疮;五味之偏是说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若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损伤内脏而发生疾病。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重要的是由于嗜好偏过,不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还能伤及脾胃以及其他脏腑,而致脚气病、夜盲症和瘿瘤等疾病。所以我建议大家在食疗养生中,饮食五味(酸、苦、甘、辛、咸)要适宜,平时饮食不偏食,病时饮食讲禁忌。如《千金要方•养性序》所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澼”,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
    人们都知道冬令进补,对夏天可否进补,如何进补却不太了解,其实此节气中正是夏季进补的时机。例如,老人们冬天老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此时这些病正好缓解,正是进补的好时机。夏领进补得好,冬季就可少发病或不发病。夏令进补对肺肾阴虚的可选用百合10克、莲心10克、香薷10克、佩兰10克、熟地10克、当归12克、甘草6克水蒸服,有去暑健脾养阴润燥的作用。
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肺阴虚的老人,可取猪肺一只,反复灌洗清洁,至汽锅中蒸,取其汁服用,一只猪肺可蒸2—3次,淡食。猪肺有滋阴益肺,润燥的功用。久食猪肺汤对上述疾病有很好防治作用。
对冠心病、高血压、肥胖症或胆固醇、甘油三脂高者可用鸭肉作滋阴清虚热,补血解毒之用。熟鸭肉与西瓜里皮切成细丝至于盘内加入适量盐、味精、麻油、蒜末即可食用。西瓜皮有清热降火,利尿消暑的功用,二者合服是老人夏令进补消暑的佳品。
当气温高时,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食欲神经受到抑制,饮食营养的调理和水分的补充至关重要。膳食应多样化。从营养学观点出发,煮沸后自然冷却的凉开水最容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习惯于喝白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肌肉内乳酸堆积少,不易产生疲劳。纯净的白开水容易解渴。为了健康,不渴时也要主动喝点水。此外,夏天喝绿豆汤可以解热毒、止烦渴。茶叶水防癌,荷叶粥、薄荷粥、百合粥、菊花粥等对风热感冒者、高血压患者及患有眼科炎症者均较适宜。另外,一些新鲜凉拌莱,加些蒜泥、姜末、醋及辛辣调味品,既可
增进食欲,又能防肠道传染病,吃时切忌一次过量和过凉,同时还要注意吃新鲜瓜果、蔬菜、豆制品及瘦肉、鱼和蛋,这样既保持钾、钠平衡,又补充水分,又能保持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需要。

三、小暑养生(食疗方)
1.炒绿豆芽
配料:新鲜绿豆芽500克,花椒少许几粒,植物油、白醋、食盐、味精适量。
做法:豆芽洗净水淋干,油锅烧热,花椒入锅,烹出香味,将豆芽下锅爆炒几下,倒入白醋继续翻炒数分钟,起锅时放入食盐、味精,装盘即可。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疗疮疡诸疾。
2.素炒豆皮
配料:豆皮二张,植物油、食盐、葱、味精各适量。
做法:豆皮切丝,葱洗净切丝。油锅烧至6成热,葱丝下锅,烹出香味,将豆皮丝入锅翻炒,随后加食盐,炒数分钟后,加味精,淋上香油搅匀起锅。
此方具有补虚,止汗之功效。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
3.素烩面筋
配料:水面筋500克,葱、姜、食盐、淀粉、植物油、味精个适量。
做法:水面筋切薄片,葱、姜洗净切丝备用。油锅烧热,将水面筋入锅,煸炒至焦黄,加葱、姜煸炒数分钟,兑水一碗,加食盐,待面筋熟透后。放入味精,再用淀粉勾芡,汤汁明透即可。
此方具有解热、除烦、止渴之功效。
4.蚕豆炖牛肉
配料:鲜蚕豆或水发蚕豆120克,瘦牛肉250克,食盐少许,味精、香油适量。
做法:牛肉切小块,先在水锅内汆一下,捞出淋水,将沙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待水温时,牛肉入锅,炖至六成熟。将蚕豆入锅,开锅后改文火,放盐煨炖至肉、豆熟透,加味精、香油,出锅即可。
此方具有健脾利湿,补虚强体之功效。
5.糖渍龙眼
配料:鲜龙眼500克,白糖50克。
做法:将鲜龙眼去皮和核,放入碗中,加白糖,上笼蒸、晾三次,使色泽变黑,将变黑的龙眼拌白糖,装入瓶中即成。每日服龙眼四粒,日服2次。
此方可治疗心力衰竭。
6.莲子百合煨猪肉
配料:莲子50克,百合50克,猪肉200克。
做法:将猪肉切成小块,把莲子、百合放入锅内加水,再加入调料,用旺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炖1小时即成,食莲子、百合、猪肉、喝汤。
此方清心利肺,对心力衰竭有疗效。
7.猪肉黄花汤
配料:黄鳝1条,猪肉100克,黄花25克。
做法:将黄鳝去内脏,切段,同其它两味共煮,去药食用。
此方可改善营养,防止心力衰竭。
8.猪心炖大枣
配料:猪心1个,大枣15枚。
做法:将猪心剖开洗净,放入大枣,置碗内加水,蒸熟食用。
此方滋补心血。主治心力衰竭。
9.葡萄汁
配料:鲜葡萄汁1500毫升。
做法:葡萄汁以文火煎熬,浓缩至稠粘如膏,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冷却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代茶饮。
此方润肺治虚,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很好的疗效。
10.橘皮红枣茶
配料:鲜橘皮10克,大红枣lO枚。
做法:橘皮与红枣用锅炒焦。放入保温杯内,以沸水浸泡10分钟,饭前代茶频饮。
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11.粟米山药糊
配料:粟米20克,山药10克。
做法:上述二味研细末,加水煮成糊1白糖适量调味服食。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12.萝卜炒豆腐皮
配料:豆腐皮1张,白萝卜100克,素油、盐、葱适量。
做法.:清水泡发豆腐皮后切成细丝,白萝卜洗净切丝,共用素油煸炒后加葱、盐等调味品佐餐,每日1剂。
主治:小儿乳食积滞,消化不良。
13.萝卜葱白汁
配抖:白萝卜、葱白等量。
做法:共打汁,多量饮服。
主治:小儿食物积滞。
14.盐萝卜汤
配料:胡萝卜250克,盐3克。
做法:在胡萝卜中加盐,并煮烂、去渣取汁,一天分3次服完,连服两天。
按注:一方单用胡萝卜加水煎汤也可。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疳积。
15.大枣高粱粉
配抖:红高梁5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大枣去核炒焦,高梁炒黄,共研细末,2岁小孩每次服10克,3-5岁小孩每次服15克,每天服2次。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16.栗子糊
配料:栗子7—10枚。
做法:将栗子去壳捣烂,加清水适量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喂服。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
17.龙眼橘饼糖
配料:龙眼肉100克,橘饼10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将白糖入锅,加适量水,用小火熬稠,加入龙眼肉、橘饼,搅匀,再熬至锅铲挑起成丝状时停火,倒入涂有熟菜油的盘内,推平,稍冷,用刀切成小块食用,每日50~100克,常食。
注:一方不用桔饼而用鸽蛋。
主治:不寐,健忘。
18.小米枣仁粥
配抖:小米100克,枣仁面儿10克,蜂蜜30克。
做法:小米煮粥候熟,入枣仁面儿,搅匀,食时加蜂蜜,日服2次。
主治:失眠。
19.小麦胚牙口服油
配料:小麦胚芽油300毫克。
做法:每日口服小麦胚芽油适量,可以改善脑细胞功能,从而提高记忆力和集中能力。
主治:健忘,失眠。
20.盐莲子菜
配抖:莲子心30个,盐少许。
做法:将莲子心用水煎之,放入盐,每晚临睡前服用。
按注:一方无盐,一方以莲子加粳米煮粥食。
主治:失眠多梦。
21.醋方
配料:食醋适量。
用法:临睡前倒l杯冷开水.加一汤匙醋喝下,可较快入睡。
主治:失眠。
22.牛奶方
配料:热牛奶l杯。
用法:每天临睡前饮用,可使人酣睡。
主治:失眠症。
23.鸡黄杞枣汤
配料:鸡子黄l枚,大红枣15枚,杞子15克。
用法:将大红枣,杞子煎汤冲鸡子黄,睡前温服。
按注:一方以龙眼肉易红枣杞子。
主治:入睡困难,睡而易醒。
24.洋葱
配料:洋葱头1个。
用法:横切成数片,睡前放于枕边,只要闻其气味。便很快入睡。
主治:失眠。
25.黑豆汤
配料:黑豆50~100克。
用法:水煮黑豆,一次服完,每天2~3次。
主治:神经衰弱。
26.枣豆桂圆汤
配料:大枣50克,桂圆肉15克,乌豆50克。
用法:加1500毫升水煎至1000毫升左右。分早晚两次服用。
主治:血虚心悸,阴虚盗汗、肾虚腰痛、须发早白、脾虚足肿。
27.健脑粥
配料:粳米100克,核桃仁25克,干百合10克,黑芝麻20克,冰糖少许。
用法:将前四者洗净同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及少许冰糖。文火炖熟煮透即可。
主治:健忘智衰。
28.猪脑黑木耳汤
配料:猪脑1个,黑木耳15克,植物油、细盐、黄酒、香葱、味精适量。
用法:猪脑挑去血筋,洗净。黑木耳冷水泡胀,洗净。去杂质。仍浸泡在冷水中备用。起油锅,放植物油1匙,中火烧热,倒入木耳,翻炒3分钟,加黄酒1匙,细盐半匙,冷水少许。焖3分钟,猪脑放入,加冷水l碗半,小火慢炖半小时后,加香葱、味精少许,盛碗佐餐。
主治:健忘。
29.麦枣草汤
配料:麦仁6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
用法:上品加水三碗煎至一碗,睡前半小时,一次饮服。
主治:失眠。
30.桑椹蜜膏
配料:鲜桑椹1000克。蜂蜜30C克。
用法:先将桑椹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熬2次,过滤去渣。用文火浓缩后,再加蜂蜜收膏,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1匙,日2次,沸水冲服。
注:一方用酸枣仁.无蜂蜜。
主治:适用于肝肾阴虚,失眠健忘,遗精耳鸣,须发早白。
31.龙眼莲子粥
配料:龙眼肉15克,莲子15克,红枣20克,江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莲子去皮、芯,与红枣、江米一同煮至粥,将熟时,加入龙眼肉,继续煮至粥成,加白糖搅匀服用。
按注;一方用龙眼肉、大枣,一方用莲子、江米加瘦猪肉。
主治:失眠,健忘。
32.粟子桂圆粥
配料:栗子10个,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
用法:栗子去壳,切碎。与桂圆肉、粳米同煮粥,熟烂后,加白糖,每次l剂,早晚温热食。
主治:失眠健忘。
33.龟肉百合红枣汤
配料:龟肉250克。百合50克,红枣30克。
用法:将龟肉和用温水洗净的百合、红枣,加水适量,先用武水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煮至龟肉熟透即可。
主治:阴血虚少之失眠。
34.百合鸡子黄汤
配料:百合45克,鸡蛋l枚。
用法:百合浸一宿,出白沫.去其水,要以清水适量,煮约20分钟,去百合,加鸡蛋黄搅匀,再煮,放白糖少许调味即可。
主治:心肺阴液耗伤之失眠。注:还可治癔病、惊悸。一方以瘦猪肉易鸡蛋,一方以干贝易百合,或干贝再加瘦猪肉均可。一方用百合、枣仁。一方用百合、蜂蜜。
35.山药杞子猪肉煲
配料:猪肉250克,淮山药15克,杞子30克。
用法:猪肉、山药加杞子,同煲食用。
主治:失眠。
36.葡萄酒饮
配料:葡萄酒一杯。
用法:每天晚上喝一杯葡萄酒。
主治:失眠。
37.芝麻核桃肉
配料:黑芝麻15克,核桃肉15克。
用法:将白糖适量地加入黑芝麻与棱桃肉中,每日一次,连续吃半个月。
主治:神经衰弱。
38.蜂蜜枣仁饮
配料:蜂蜜30克,炒枣仁15克。
用法:蜂蜜枣仁分2次冲水服。
主治:神经衰弱。注:如加入五味于9克。胡桃仁9克。还可增强记忆力,改善健忘。
39.猴头菇汤
配料:猴头菇75克。
用法:猴头菇放水适量煮汤服食。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
40.枣杞蛋汤.
配料:红枣lO枚,枸杞子30克.鸡蛋2只。
用法:加水煎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片刻。食蛋饮汤,每日或隔天1次,连服3—5次。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心悸眩晕。
41.鲜奶玉液
配料:粳米60克,炸胡桃仁80克,生胡桃仁45克。牛奶200克。白砂糖12克。
用法:粳米洗净后,滤干水分和生胡桃仁、炸胡桃仁、牛奶、清水拌匀磨细,烧沸,加入白糖全溶化后,过滤去渣再烧沸,搅匀即成。
主治:神经衰弱。
42.百合莲子炖蛋肉
配料:百合50克。莲子50克。瘦猪肉30克,鸡蛋3个,冰糖适量。
用法:上品入锅,文火隔开水炖60~80分钟,即可食用。早、晚各吃1次。
主治:心烦不寐。
43.牛乳麻油芝麻膏
配料:鲜牛乳、麻油、芝麻、冰糖、蜂蜜、胡桃仁各120克,大小茴香各12克。
用法:将芝麻、胡桃、大小茴香研未,然后加入牛乳、蜂蜜等。置文火上炖约2小时左右,使之成膏,冷后装瓶内备用,为一料,每次服一汤匙,日服三次。连服2~3料。
主治:阴血不足,血不养心所致的心悸、失眠、咽干口燥、神经衰弱等症。
44.山药猪脑栗子汤
配料:山药30克,栗子10克,猪脑1只。
用法:将山药、栗子与猪脑加入适量水炖汤。
主治:神经衰弱。
45.八宝粥
配料:莲肉、山药、红枣、桂圆肉、百合、扁豆、米仁、芡实各6克。粳米100克。
用法:将前八味加水适量,煮40分钟,再入粳米煮成粥分顿加糖服食。
按注:另一方为桂圆肉加糖、米煮粥。
主治:神经衰弱。
46、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个,番茄3个大小适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
四、小暑养生(药  品)
三伏天湿热难忍,身体虚弱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中成药进补,气虚者可选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玉屏风散等;气阴两虚者可选用西洋参蜂王浆、人参银品、生脉饮等。
防止老人中暑方
配方: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扁豆10克、麦冬lO克、玄参10克、金银花10克、加水共煎服。可健脾理气,增强体质,防止老人中署。
治小儿消化不良偏方
1.山楂炭4克,青皮6克。共研极细末,混匀,用水60毫升(约4汤匙)调成浆水状,加红糖适量,隔水蒸20分钟,每次服15毫升(约1汤匙),每日4次,连服6日。一般1—2剂即能见效。
2.茶叶10克。水浓煎成100毫升,1、5岁,每次服15—20毫升;5一lO岁,每次服20~30毫升;10—15岁,每次服30~40毫升。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西医
1.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者,给予促动力药吗丁啉和西沙比利。
2.胃酸分泌过多者,给予抑酸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奥英拉唑、兰索拉唑等。亦可给予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铋等。
3.因精神因素影响消化功能者,除帮病人去除精神负担,建议患者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还可给予镇静剂或抗焦虑药。
㈡中医
1.脾胃虚弱为主者,采用健脾益气,理气降逆法,方选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甘草5克,陈皮9克,半夏9克,生姜6克,大枣6克,紫苏梗9克,旋复花6克,焦三仙20克)。
2.肝郁气滞为主者,以疏肝解郁,理气降逆法,方选四逆散加味(甘草10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柴胡10克,元胡6克,郁金10克,麦芽10克,鸡内金6克)。
3.外感时邪,以寒邪为主者,可用解表散邪,和中消食法,方选香苏散加味(制香附12克、紫苏梗12克、陈皮6克,甘草5克,连翘9克,白术12克,厚朴9克,神曲12克,麦芽12克)。
4.以寒湿为主者,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5克,紫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各6克,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各10克,甘草10克,焦三仙20克)。
5、以饮食不节(饮食积滞)为主者,可用消食导滞,和胃降逆的保和丸(山楂18克,神曲15克,半夏9克,茯苓9克,陈皮10克,连翘10克,枳实6克。白术10克。莱菔子10克)。
五、小暑节气到,更要防治皮肤病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小暑时节温度较高,降雨增多。即将进入伏天,湿热重是其特点,此时是人皮肤病的高发期。因此要做到预防为主,好安度伏天。
1、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叫多形性日光疹,中医称“风毒病”,是夏天里最常见的皮肤病,常反复发作,甚至持续整个夏天。
该病主要是人体对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引起的。夏日阳光中的紫外线比较强烈,因此一些对紫外线有过敏反应的人来说,很容易患上日光性皮炎。一般来说,患者在日晒后几小时或三四天后,皮肤的暴露部分,如前臂、鼻翼、手背、面部、颈部、前胸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而且还会感觉到强烈的瘙痒。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不足,皮毛肌肤空疏,内因暴食过量,使之蕴湿化热;外受阳光毒热的照射,内外相合而致。
预防——涂抹防晒霜效果不好
预防日光性皮炎的发生,涂抹防晒霜一般来说效果并不好,因为防晒霜并不能阻止紫外线的穿透。因此建议对紫外线过敏的人要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最好在日光强烈时早出晚归,尽量避开早上10时到下午3时之间在室外工作。出门最好带上遮阳伞或戴遮阳帽,或穿上薄的长袖衣服,遮挡阳光。而在户外活动后可以用冷水敷洗暴露部位。另外,最好不要吃光敏类蔬菜,如苋菜、荠菜,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引起光敏性皮炎。
提示——得日光性皮炎的一般是中青年比较多。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对紫外线过敏,最好到医院做个光斑贴检测,以防患于未然。而在对日光性皮炎的治疗上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一般来说一周左右就可以治愈了。
2、晒伤
晒伤也是由于夏季紫外线过强,人体皮肤又暴露在外而引起的皮肤损伤。但患者不只是对紫外线过敏的人,不分年龄和体质,一般在户外作业的人们或是到海滩游玩、长时间在户外暴晒的人都容易被晒伤。
晒伤一般的表现是在日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外露的皮肤会感觉到灼热、瘙痒、刺痛,皮肤红肿,很快还会脱皮,有的还会有色素沉着,在皮肤上留下雀斑。
预防——涂抹防晒霜
日晒伤同紫外线过敏引起的日光性皮炎不同,完全可以预防。6到8月的10时到14时,是日光中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的时间,此时应尽量避免外出。若必须外出,应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或穿长袖衣服,以浅色为佳。
提示——如果皮肤在日晒后出现明显的红肿,像被烫伤一样,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治。
3、痱子
痱子是夏天最多见的皮肤急性炎症。是由汗孔阻塞引起的,分为白痱、红痱和脓痱3种。多长在人的脖子、胸背和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
中医认为痱子是由于盛夏时节,热盛汗出,以冷水洗浴,毛孔骤闭热气都于皮腠之间亦生此病。痱子初起时是针尖大小的红色斑疹,接着出现成群红色小丘疹或小水疱,有瘙痒或烧灼感。常成批发生,在天气转凉后数天内就会很快消退。
预防——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
平时加强室内通风散热,注意皮肤清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颈部、腋下等皱褶部位。清洗后扑撒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
提示——生了痱子不要用手抓,不要用强碱性肥皂洗。婴幼儿为了预防痱子的发生,在洗澡时每一盆水加一小瓶十滴水同样有很好的作用。
4、痤疮
痤疮又称青春痘,多数长在脸、胸或背部。表现由轻到重,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症性的丘疹、脓包、囊肿、结节等,轻的出现在脸上,重的到背部胸部。主要是由于青春发育期,皮肤呈油性,面部有微生物和遗传造成。中医认为痤疮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造成肺胃湿热,又感风邪而发病。
预防——注意饮食控制保持皮肤清洁
饮食注意控制脂肪及糖类的摄入,少吃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食物,健全消化功能。保持皮肤清洁,常用温水肥皂洗涤患处。
提示——发生痤疮后不要用手摸、挤压,以免被细菌侵入,发生感染。
5、丘疹性荨麻疹
中医把丘疹荨麻疹称为“赤白游风”。中医认为,病因是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于皮毛肌肤之间而发,内因是过食油腻厚味,荤腥等助火动风之物,如鱼、虾、蟹等,或因肠道虫淫,均可导致肠胃不和,风火湿热内生,郁于皮肤而发。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痒明显。
预防——尽量少到草丛、树阴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室内可熏蚊香,发生皮疹后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口服抗过敏药,注意最好不用红花油等,因为有时会致敏,使病情加重。
六、小暑养生(房  事)
夫妇性生活的和谐,与正确的性交姿势与体位也有很大关系,关于这一点。古代房室养生家有很多论述。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竹简《养生方》中就已有详细记载,名日“十节”。“十节”即夫妇交合时采用的十种不同的姿态和体位。一日“虎游”.即如虎之游走;二日“蝉附”,即如蝉之附背;三日“尺蠖”,即如尺蠖之屈伸;四日“困桶”,为类似捆鹞鹊的交尾;五日“蝗磔”,如凤凰的翔交;六日“猿捕”,即似猿猴之捕搏;七日“蟾蜍”,如蛤膜的交合;八日“兔骛”,如兔之奔突;九日“蜻蜒”,即似蜡岭之尾交;十日“鱼嘬”,如鱼之嘬口吞物。
上述十种性交姿势,是古代仿生学在房事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可见古人研究房中术既要使其科学化,又要使其艺术化。其目的在于防止交合时的单一呆板姿势,如一般人认为,夫妇交合只能采取女仰男俯的平卧位,并认为这是夫妇同房时的惟一合理的体位。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夫妇同房采用不同于往常的合宜的姿态,既可以避免损伤身体,又能增进夫妇之间的感情。
性交姿势除“十节”外,另外在《素女经》中亦有介绍,名日“九法”。具体内容是“一为龙翻,即如龙交时的翻腾,取女下仰,男上伏位,弱人强出,动而不泄.此能防百病;二为虎步,即如虎走时的交合,女取胸膝卧位,男跪其詹交。可百病不生,男体益盛;三为猿搏,即如猿交合时搏戏,女仰卧,男担其股膝使臀背俱举而交,女可动摇,男不施泻,女快而止,云可使百病自愈;四为蝉附,女伏卧直躯,男伏其后,深交。女快止。可使内伤之病消除;五为龟腾,即如龟鳖交合之展腾,女仰卧屈膝,推其足至胸,交合深浅适度,女快止,男不泄精,久可使精力百倍充盛;六为风翔,即如凤凰飞翔之交合,女仰卧举脚,男跪其问,深交,女快即止,此亦可防百病之生;七为兔吮毫,即如兔交时吮取毫毛之状.男下仰卧伸脚,女跨其上,据席俯头,女情欣喜,神形皆乐而男不泄,则可百病不生;八为鱼接鳞.即如鱼交时之鳞相接,男下仰卧,女垮其上,两股向前,浅人勿深,如婴含乳,持久使女快即止,云可治各种结聚病症;九为鹤交颈,即如鹤交合时抱颈而动,男正坐,女跨其腿上一手抱男颈,男抱女臀,女自动摇,感快即止,云可使七伤之病自愈。
这里所说“九法”,亦是仿生学在房中术中的运用,使房室生活艺术化,且与医疗学结合起来,应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封建社会剥削阶级淫妇取乐的东西,是海淫之说。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性生活是人的正常需要,并非某一部分人的专利。并且古代的房室养生理论中,对奸淫放纵也是不赞成的。古代养生家彭祖曾说:“奸淫所以使人不寿者,非是鬼神所为也。直由用意谷猥,精动'欲泄,务副彼心,竭力无厌,不以相生,反以相害,或惊狂消渴,或癫痴恶疮,’为失精之故。但河车导引,以补其处,不尔,血脉髓脑日损.风湿犯之,则生疾病,由俗人不知补泻之宜故也。”文中告诫人们奸淫损寿,只有节制房事控制泄精才会对身体有益。
古人总结的性交姿势,其中有的是针对不同体质的,有的是针对不同体形的,有的是针对不同环境的,正确合理的性交姿势,可以夫妇双方达到性和谐,产生性快感,对男女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在此炎热的夏天,之所以我向大家介绍这些知识,其目的便是希望读者们能够明白性交姿势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的体质、体形及环境,适当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不但可以增添性生活的情趣,同时也对身体可起到保健的作甩。比如夏天,应该选择运动量小的性交姿势,比如侧体位中的一些姿势及女上式等等,不但可以使女方快速达到性高潮,同时也可以避免体能的过分消耗。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姿势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古代论述性交姿势的书籍很多,姿势也不下于几百种。不过只要明白了性交姿势的道理,便用不着去买书刻意地学习各种性交姿势,因为人是富有创造性的高级动物,这方面应该是一点就透的。炎炎的夏日,综合前面所讲的内容。结合这里所讲的姿势,相信会使你的夏日生活会更美好。
小暑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1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大暑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2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立冬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19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雨水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2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白露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5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寒露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7-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小寒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23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秋分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6 转载自 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立夏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7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立春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清明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5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处暑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4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大雪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21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小满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8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立秋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13-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小雪养生谈——二十四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20 转载自-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冬至养生谈——24节气养生杂录22-心中有爱花开不败-搜狐博客 白露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寒露养生谈——24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24节气:“小暑”养生篇 24节气:“小暑”养生篇 转载——小雪养生谈(二十四节气养生系列杂录) 24节气如何养生(立秋、大暑、小暑 节气养生:大暑小暑上蒸下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