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要点、题型示例精细整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3:05:20
以下是关于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典型题型、答题技巧的总结和整理。典型题型使阅读的规律呈现地更直观具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梳理现代文阅读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探寻和把握现代文阅读的技能技巧。
说明文复习要点、典型题型、技巧点拨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就是一篇说明文所主要说明的事物。
确定说明对象的标准:
(1)整体、主要
(2)具体、准确
●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常见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是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写的。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按照瞻仰的路线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先台阶后碑身、碑座等依次进行介绍。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如何判断说明顺序
① 以时间为顺序的,一般都有表示年代的时间词出现。如:“过后”,“不久”
② 以空间为顺序的要抓住表示方位的词: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一般介绍建筑物的都用空间顺序。
③ 以逻辑为顺序的,判断是逻辑顺序可抓重点词语如:“所以”、“首先”、“其次”。
作者不管是采用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关于说明顺序题型示例:
试题一: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彩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问一:本段采用了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答一:本段采用的顺序是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问二: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的三种方法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二:不能。因为文章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的。
试题二:第一种泪水是在眨眼间产生的,即所谓的“基础泪”……,第二种眼泪,也具有纯生物作用,它是因为条件反射活动流出的泪水。……第三种眼泪,也是最后一种眼泪,即由于激动而流出的眼泪。得到的证实说,这种眼泪只有人类才有。
问一:三种眼泪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一:不能。因为本文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顺序说明的。
问二:本文说明三种眼泪时,哪种说得简略,哪种说得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答二:前三种略,第三种详。因为第三种最高级最复杂。不为一般人所熟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试题三: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可能死亡。
问一: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内容的?
答一:按照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或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
问二:文章这样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
答二: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楚。
注意:有些时候,我们在分析某一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时,需要概括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从一组答案体会一下:
答案示例1:这篇短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说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其他各段接着说明白血球、血浆、血小板、人体的血量以及造血器官,所以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答案示例2:本文是根据人类使用铅的历史,围绕其用途、毒性展开说明的。
答案示例3:文章先写昆虫和某些动物将树木分解,再写真菌和细菌对树木的分解。
所以:有时候回答说明顺序就是把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前后概括出来以体现说明的前后顺序。
●常见的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下定义的作用:准确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容,使读者对事物的概念有了十分清楚的了解。
(2)打比方的作用:使被说明事物形象具体化,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展现事物的特征,便于读者理解。
(3)举例子的作用:准确形象地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事例典型,深入浅出地说明事物,便于读者理解。
(4)列图表的作用:直观、清楚地说明事物,一目了然,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5)列数据的作用:用科学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特征。
(6)分类别的作用:把某一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眉目清楚,层次清晰。
(7)作比较的作用: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读者对说明事物的特征有更清楚的了解
注意:我们在阅读理解的时候,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试题一:工业污水是重要的污染源。例如制造染料、农药、灯泡、电池、开关的工厂,它们排出的废水中通常含有汞,这些废水流入到江河里,使生长在河里的鱼儿体内含有了许多的汞。人吃了这种鱼,汞便在人体内慢慢积累起来,这就是汞中毒。久而久之,汞中毒的病人会出现口吃不清、手脚麻木、耳聋眼瞎、精神失常等症状,甚至会死亡。
问: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举例子。具体说明工业污水是重要的污染源以及它的危害,更有说明力。便于读者理解。
试题二: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颗粒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气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5年河北省试题13题)
问:这部分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答: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
试题三: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能吞能吐的森林》)
问:本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试题四:
森林能够有效地涵养水源和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凭借庞大的林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和减轻地表侵蚀的作用。据测算,5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约有一百万立方米。在森林被破坏或无森林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道和水利设施不断受到泥沙淤积,经常造成水灾。
问:文章划线句子列举数字进行说明有什么作用?
答: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重要作用。 (意思对即可)
试题五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者用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万人大礼堂的宽度、深度、中部高度及体积,突出其“雄伟”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然。
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使被说明事物具体化,更形象生动,具体准确地揭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使人们能清楚地认识被说明事物。
●关于说明文语言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起表达准确的作用。(例如“大约”“左右”“不完全”“几乎”“多”“最”“充分”等)一般说修饰的限制的词语越多语言越准确。
例1: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
上文中的“过度”和“任意”起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2: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
其中“近”字起修饰限制作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3:含铅的颜料一定不能用在玩具和炊具上。
一定,从程度上强调了禁用铅没有任何例外,准确说明铅有毒性的特点。
例4: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1000多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至少”强调(突出)了经济损失之大或“强调(突出)了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例5:科学实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需由150平方米的绿叶提供的。
科学实验表明,指出了后面材料的来源,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
例6:近200年间,地球上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近200年间”,具体而准确地强调了时间之短;“三分之一以上”,具体而准确地强调了破坏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
例7: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正因为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所以一些词语是不能删去的。在回答原因时,可参照以下试题举例。
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例1:不少植物披针带刺。
不少,表示数量。它表明不是植物的全部,去掉后不符合实际,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2:据专家的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
不能去掉,划线部分表明材料的来源,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
例3: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不能,很可能起到限制作用,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球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去掉“很可能”后,说明文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例4:森林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问:“缓解”改为“消除”好吗?
答: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不能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
例5:据说,这种炒豆芽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据说”,表揣测,说明这种“炒豆芽”有可能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删去后,就变成“一定有功效”,与客观事实不符,“据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6:这种能源开发利用的仅占了百分之十。
不能删去,“仅”表范围,说明“开发利用之少”,暗示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删去后就不能表达出“开发利用之少”这种效果,“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体会段落作用:
文章开头的作用往往是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
试题一:对联大家都不陌生,中华大地妙联佳对俯拾皆是:“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镌刻在岳阳楼上的名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是古代劝学的佳对;“虽然毫米技术,却是顶上工夫”是理发店的妙联……可见,生活处处有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上……
问:第一段引用几副名联的作用是什么?
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联知识的介绍。
文章的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文章的最后一段在结构上与前文呼应,使结构完整;在内容上总结全文,使被说明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准确。
段落作用:(2007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④也许有人会问,计量雨滴的大小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啦!
问:文章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答:不能。因为它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去掉后上下文联系不紧密。
●开放性试题举例:
试题一: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及环境的保护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含标点20字以内)
答案示例:还我青山碧水,还我土地芬芳。 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等)
试题二:
据报道,目前我国土地沙化正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防治土地沙化势在必行。请你结合森林的作用,为治理土地沙化拟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2分)
答: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标语能结合森林的作用,得1分;语言简洁,有感染力,得1分。例如:多种一棵树,少吃一粒沙。
试题三: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
这是与社会中的地理学科的融合。答案:气候造福于人类的例子:新疆某些地区常年多风,当地居民合理地利用风能建立了许多风力发电站,为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气候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夏秋季节多雨,往往形成洪涝灾害,给人民生活和当地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抓住气候地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举例典型,表述具体即可得分)
中考议论文知识要点、题型示例、技巧点拨
议论文:
复习要点:
●议论文的特点:以议论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表明观点或主张;以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明确论据时,要格外注意概括的事实。例如: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突破思维定式的结果。非欧几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史丰收的速算法等等,无一不是如此。据说在一般飞机发明之前,很早就有人设计了直升飞机,但直到定翼飞机飞了几十年,直升飞机也没能上天。因为根据反作用原理,螺旋桨转动起来,机舱就要向反方向旋转,坐在里面谁受得了?直到四十年代,这一难题才得以解决,而解决方式却又大出前人意外的简单:给机舱加一条长长的尾巴,端点放置一个向侧方旋转的小螺旋桨。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据为证明论点服务,它们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
示例:(《拿来与创新》
①所谓“拿来”指的是从他人处学来自己所没有的东西。鲁迅先生曾高呼:“我们要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然而是不是拿来据为己有就可以了呢?不,还要创新。创新需要拿来,拿来是为了更好地创新。
②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如果说“食桑采花”可算作“拿来”,那么,“叶丝酿蜜”就是“创新”了。试想若蜜蜂采遍一千朵花,却酿不出一点蜜来,或者酿出来的还是花粉,人们还会像今天这样赞美它吗?蚕、蜜蜂这样的小生灵尚且如此,我们人就更应该懂得“创新”的价值了。要说我们比其他生物高级,恐怕就在于我们有一个大脑,我们可以“运用脑髓,自己来拿”。但我们的大脑不是容器,我们更要再一次“运用脑髓”,把拿来之物加以创新,使它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问:中心论点是什么?引用鲁迅和袁枚的话,与论点各有什么关系?
答:中心论点是“创新需要拿来,拿来是为了更好地创新”;用鲁迅的话引出论点,用袁枚的话证明论点。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例证法:根据需要列举一定的事实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作用:1、事实胜于雄辩,举出确凿的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要答具体),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2、列举一些现象,引出论点(论题)
示例:(05年河北中考《心系一处》17题)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一直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
问:文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答:运用了事实(事例、举例)论证的方法。文章列举苏童、张炜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
为了论证的需要,有时在议论文当中,会有记叙文字。这不同于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简要概括,逻辑性强。
其作用:对典型事例加以概括,从而做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议论文中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使文章更生动,说理更透彻。
示例:
自信可以使人处变不惊,反败为胜。著名指挥小泽征尔一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他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而小泽征尔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在大赛中一举夺魁。小泽征尔敢在比赛场合毫不含糊地说一声“不,我没错”,身后是自信在支持。
问:简洁概括选文的事例,并说说这一事例的作用。
答:小泽征尔在指挥家大赛中发现乐谱的错误并勇敢坚持自己的判断,最终在大赛中一举夺魁。这一事例更具体地论述了“自信使人处变不惊、反败为胜”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法:是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作用:1、这种方法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2、往往强调了正确的一方面(论点)
示例:(04年中考《学会谅解》试题)
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的。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
问:本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答:文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
(3)比喻论证法: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论证论点的方法。
作用:使深刻的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示例: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时,那些因子让你笑起来,独享其乐。
作用:写了读书使人优美,使人快乐,比喻论证,论证读书使人身心愉悦的观点,生动形象。
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讲究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行动才能自如。
问:分析本段中比喻论证的作用。
把礼貌举止比作人的穿衣,要合适有余地,论证了礼貌要讲究分寸,生动形象,深入浅出,从而增强了文章论证的力量。
4)道理论证:
文章引用名言的作用:
用名人的话,(或箴言俗语等)说明该论点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体现着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具有权威性,使文章言简意赅,更好地证明论点,更具有说服力。
名言有时是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有时是为了论证论点或分论点(或某一结论)
示例一: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烧成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再劳动。”高尔基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的才能和智慧犹如埋藏在身上的宝藏,她不会自动发挥出来,而是要靠每个人自己去开掘,这就要靠勤奋。
问:选文引用高尔基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是为了论证发挥智慧和才能要靠勤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一些段落作用:(或直接问作用,或说某段落能否删去)
议论文第一自然段作用往往是引出论题。
示例一: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工作这么忙,头绪这么多,哪顾得上读书学习?”《读书三益》
问:文章开篇是如何引出论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针对工作忙、头绪多、没有时间读书的现象引出论题。这样的写法有针对性、有说服力。
示例二:
①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问:把第①段删去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变相考察首段作用)
答案:不能。第①段引用查尔斯的话是对“责任”作解释,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论述话题。
开篇点出现象的作用:引出(证明)论题、论点,增强议论的针对性。
示例三:不知从何时起,“忍”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2007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问:开头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从社会现象引出论题。
●中间段落作用:
示例一:(2004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3)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4)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这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的。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又有哪一个能作出一番事业呢?
(5)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问:第(4)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答:文段第四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
问:文章第(5)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
可见,既刻苦用功,毫不自馁,而又虚怀若谷,智慧的花朵就会怒放,才能得以施展,为祖国为人民建功立业的宏愿,就能更好的实现。
问:本段文字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这段是结合实际论证,既使层次得以深入,又实现了论述的现实意义。
示例三:(04年河北中考试题)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问:如果将这段删去,对文章的论证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这一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会使文章的论证不严密。
示例四:
如果缺乏自信,会使人对自己的美好理想放弃争取,会使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会使通向成功之路的航船在沙滩搁浅,终生也托不起成功的巨轮。
问:本段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答:本段从反面说理,论述缺乏自信的危害。这样论证使文章的论证更全面、更严密,更能突出作者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示例五:
当然,自信是以智慧和才能为基础所作的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有的人取得了一点成绩,获得了一两次成功就沾沾自喜,飘飘然,觉得惟独自己行,别人不行。这种盲目的乐观与过分的自信往往会导致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和处理问题的失误。这样的人就好象井底之蛙,坐井观天;洞中之鼠,目光短浅。到头来只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被浩瀚的历史长河所淹没。
问:本段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将“自信”与“妄自尊大”作比较进行论证,进一步阐释和明确自信的含义,使论述更严密,观点更鲜明。
示例六:
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体质不佳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问:第二段是一个设问句。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取消第三段的一个事例可以吗?为什么?
答:提出问题,引起下文的议论。
不可以。所举两个事例是从中外两个角度证明的,如去掉一个,论述就不全面了。
注意:文中证明一论点,连续用若干事例,删去一个一般是不行的。这些事例是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比如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不同时代等),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和说服力,使论证更充分。如果删掉一个,论证就不完整了,也减弱了文章的说服力。
●结尾段常见的作用:
(1)    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再次重申中心论点。
(2)    前后呼应,再次印证中心论点。
(3)    联系实际,提出希望号召,指出论述的现实意义。深化中心论点。
(4)    补说特殊情况,使文章论述更全面,增强说服力。
示例一:《学会谅解》最后一段。“让我们学会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问:结尾一段作用?
答:结尾联系实际,引申发挥,提出希望号召,从而深化中心论点。
●    议论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能够使读者印象更深刻,从而增加论证的深度,增强说服力。
示例一:
莫非这也叫“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观念的进步还是倒退?在全球科技、经济、军事全方位竞争俞演俞烈的时代,我们对孩子如此“呵护”,将来靠谁来呵护我们的国家?
问:连用三个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答:更突出地表现作者对家长、学校过分呵护孩子的这种现象的批判和担忧,语气更强烈。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增加论证的深度,增强说服力。
●补充题:或根据对文章理解补充完整句子,或给选文补充道理或事实论据。
示例:(05年中考试题)愚公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一处”变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它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是的,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带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                                              。
问:仿照文章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                                              。
答:“心系一处”能让你保持清醒,带给你再创辉煌的动力。
示例三(2007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结合上下文,为文章第⑧段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3分)
③“忍”是有大小之分的。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小忍,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著书是大忍。由此看来,                                                               。难怪有位名人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了。
问:结合上下文,为文章第⑧段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3分)
答:“忍”:不仅是一种智略,更是一种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
示例四:请再举出一个“心系一处”并获得事业成功的例子。(2005年河北省中考题)
答案:居里夫人专心致志搞科学研究,终于提炼出来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示例五:根据你对文章第②段中“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2007年河北省中考试题)
答案示例一: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陇亩,是为了等待时机,寻找机会,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示例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休养生息,是为了等待时机,以报仇雪耻。
中考记叙文阅读知识、典型题型、技巧点拨
记叙文:
●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
主旨的考试方式:
1、直接考查的方式:这种考查方式最普遍。例如2000年的第27题,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试题一:简要分析《访兰》这篇文章,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访兰》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是这样的: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世,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以上这段文字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稍加整理即可。
试题二:河北省2003年第26题:文章通过亚当斯和西澳的竞聘经历,揭示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答案是:在竞争中应靠真才实学(像西奥那样),不能像亚当斯那样投机取巧。这就是直接考查方式。
●理解衬托、对比、烘托、比较的作用。
试题一:2001年中考语文第21题: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淡的牵牛”有何作用?
分析:本文的主体是谁?是蒲公英,那“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淡的牵牛”自然就是陪体,他们的作用就是:衬托,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
试题二、(《萝卜花》一文)
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一点颓废的样子。
问: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从侧面烘托了女人的坚强,表现了女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能够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意图。
理解段落或某部分不能删去,为什么?
例如:这一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答:这一段的内容与约翰后来的消失,从善构成对比,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示例:选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内容和形式的赏析,从情节角度)(河北省2008《小扇轻摇的时光》)
示例一:不能删去;正是这一人物使“我”转变了第二天就回城的想法,引发了“我”对人生苦短的思考,提醒“我”要珍惜与母亲相守的时光。
示例二:可以删去:删去后不影响情节的完整;冬英的故事令人伤感,冲淡了全文营造的美好温馨的氛围。
●中心思想概括与哲理感悟
示例:
①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007年《江南陶公柳》
②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 2009年《昙花终于怒放》
答题方法:
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事件叙述与概括
示例:①文章叙述了“我”童年的“几个片断”?请简要概括。
——— 2006年《我看到了一条河》
概括事件的方法: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几种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试题:月色皎洁,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又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回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地焦急而耐心,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特点:月色皎洁,宁静安详。
作用: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渲染宁静平和的气氛,衬托人物的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
试题:2003年试题《木笛》中写雪的作用是什么?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答案:朱丹和丹麦大师都是在下雪的情况来到纪念碑广场的,所以写雪有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今天又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朱丹也落选了,所以写雪又有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几种人物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能够发现并理解文中重要的关键性词语。
一些语句或者能标志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对于这些语句,有时我们要结合语境进行理解。脱离开语言环境,单纯的解释词语,已经被摒弃,代之的则是把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解释,我们称之为“动态解词”。词的含义受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同一个词,由于语境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在新的语境中,会产生新的意思。
试题一:(2007年河北省《江南陶公柳》)
②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上。早春时节,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眉;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22、问:请你从语言方面对文章第②段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陶公柳的景物特征,抒发了对陶公柳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
示例、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河北省2008年《小扇轻摇的时光》)
问: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贪婪”、“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这是让考生通过品析句子中重点词语的运用,来理解重点词语在表现人物中的重要作用。)
示例:20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
2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4分)
⑴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答:
⑵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
答:
本题考查综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可采用由表及里的方法。(1)题加点的“讪讪”原意是“不好意思的样子”。(2)题“尴尬”原意是“处境窘困,不易处理”。这里不能只解释字面意思或本来意义,要结合上下文有关情节和词语本身作具体解释,大意对即可。
【答案】:(1)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2)“络腮胡子”助人的秘密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
2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标题的作用
1.作为文章的线索。
如课文《七根火柴》就是就是以七根火柴作为行文线索的; 如课文《背影》就是以父亲的背影作为文章的线索的。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课文《最后一课》,文题就概括了故事的中心事件:小弗郎士的最后一
堂课;
3.点明文章的主旨。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其文题就是中心思想:赞美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4.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用具体如下:
(1)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2)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3)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4)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示例:20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
23.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3分)
答:
本题考查了文章的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1、对比;2、欲扬先抑;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要求考生要理解这些表现手法,并能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注意要组织好答题语言。本题属选择作答。
【答案】: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示例二: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1号床母子的安安静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段落作用
(一)文章开头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1、引出下文所要记叙的内容。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二)文章中间部分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渲染,烘托气氛。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三)文章末尾有何特点和作用呢?
1、总结上文。
2、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试题1:⑨我爱昙花。(2009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
22.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分)
答:进一步抒发了喜爱昙花的感情;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试题2:结尾段: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
问:说说划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写景来表现人物的心情,以兰花的安静盛开表现作者的喜悦和愉快之情,也暗含“我”对女儿的赞赏。
●人称变化的作用。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
第二人称:直接对话,便于抒发情感。
第三人称:叙述别人的故事,易于心理刻画。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真挚深沉的感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③说明是为了简要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使所叙之人、事、物更清楚。其中抒情和议论有时是融为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的。
试题:(2009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
⑧罢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链接材料:
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21.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2分)
21.第⑧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链接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主题的认识)
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答案可以这样组成: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 性格 思想 个性)。  一般地说,答案由三部分组成:
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可以这样表述:①文章通过……的叙述;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第二部分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可以这样表述:表现了/揭示了/批判了/赞美了/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在整体感知文本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33.问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
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怎样。
● 修辞手法作用
(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节奏鲜明,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试题:(2009年河北省《昙花终于怒放》)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20.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2010年河北省中考《最美的善举》
2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3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
本题是一道句子赏析题。需要正确判断句子在修辞、描写或语言等方面的特点,进而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首先可采用抓关键词法进行词语赏析;然后再用情境法进行修辞方法赏析,要分析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修辞方法赏析思路为:修辞方法+作用+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