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战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5:56:33
游击战
概述
游是走,击是打,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迅速撤退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叫做游击战。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
游击战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而在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详细使用游击战战术的人是楚汉时期汉的大将彭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根据敌强己弱的特点,依托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期地开展游击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长期的革命战争,使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战法,如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地道战、围困战等。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法,显示了中国革命游击战争的丰富多彩。
游击战的理论和原则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游击战的理论和原则,主要有:
1.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游击战的基本原则;
2.以袭击为主的进攻,是游击战的基本作战形式;
3.革命根据地,是游击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
4.在一定条件下,游击战可以作为某个战略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
5.战略上的集中指挥与战役战斗上的分散指挥相结合,是游击战的指挥原则;
6.游击战要向正规战发展。
7.游击战因兵力少而突击力弱,很难独立地解决整个战争问题,只有积极创造条件,使游击队发展成正规军,使正规战与游击战紧密配合,才能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
七条游击战术原则
另外,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也总结出七条游击战术原则,与毛泽东等人颇为相似:
(1)集中作战,分散游击;
(2)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
(3)敌情不明,不与作战;
(4)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5)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
(6)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扰乱敌人,再采取突击的方式;
(7)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
游击战因兵力少而火力弱,很难独立地进行长时间作战,只有积极创造条件,以机动力、主动出击化整为零,消耗敌人战力、拖延敌人行动、误导敌人方向,形成敌人心理压力才可能致胜。
著名的游击战例子
1.中国在日军敌后的游击战给侵华日军造成了相当的兵员损失,削弱了日军“以战养战”搜刮沦陷区支撑前线的能力,据1938年8月至1940年5月在华北方面军参谋部任职的加登幸太郎说:“现在回忆起来,笔者在任时,整个方面军一天平均死伤50名。50名虽不多,但一年就有18,000人离开战列,是大消耗战”。
2.越南战争(简称越战)可说是近代最成功的例子之一:越共军队先用游击战的型态和法国对抗,获得效果;在美国大规模介入之後,即使美军使用现代化的装备与精良的武器,游击战的型态依然使美军吃不消,最後终于击败美国 。
3.阿富汗面对苏联入侵时所采用的游击战,让苏联军方吃不消,间接造成苏联的瓦解。
4.严格的说,伊拉克反美武装的汽车炸弹、路边炸弹等不算作一种游击战。
对游击战评价
◆正面
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战术,而且由于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熟悉的地形,通常应用于反侵略一方 是一种战争艺术。
◆反面
所谓的“融于群众”其实是利用平民当作挡箭牌。逼迫对手制造战争暴行。违反人道主义原则。采用游击战的方面通常会高压压迫所倚仗的群众。以达到完成战略目的意义。是“恐怖主义”的惯用手段。是一种持久战,大大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
游击战十六字诀

1928年5月18日
毛泽东提出游击战十六字诀
1928年5月,毛泽东总结井冈山工农革命军和游击队的作战经验,将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即著名的“十六字诀”。
分散流动的作战形式。它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出没无常地攻击和袭扰敌人,达到歼灭或消耗敌人的目的。游击战是一种非正规作战,无固定的作战线,较正规战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灵活性、进攻性、速决性和流动性。
游击战通常不能决定战争命运,它的战略任务是辅助正规战和把自身发展成为正规战,以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革命战争的游击战,是被压迫的人民或被侵略的民族,反抗压迫或侵略的一种群众性的武装斗争形式,在革命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曾经起到以弱胜强的重大作用。中国古代兵书史籍对游击战有生动的记述。"游击"一词,最早见于汉初。《汉书·匈奴传》载:"贰师解而引归,与单于连斗十余日。游击无所得。"汉高祖设置游击将军,把游击部队称为"游兵"、"游骑"、"游军"。《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载:"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这里说的游兵的作战行动,是游击战性质的。《握奇经·八阵总述》"游军"一节记述:"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羸挠盛,结陈(阵)趋地,断绕四径。后贤审之,势无常定。"这是对游击战特点的生动描述。
游击战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准备攻打楚国,采纳了伍子胥提出的先疲楚后决战的建议,先派部分兵力到楚国许多地方以游击战袭扰楚军,达6年之久,致使楚军疲惫不堪,尔后派主力入楚决战,大败楚军。中国历史上较大的农民战争,都曾把游击战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形式。唐末黄巢领导的起义,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起义,清朝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农民军处于弱小时期,大都采用出没无常,避实击虚,声东击西,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的游击战法,常使官军顾此失彼、腹背受击,疲于奔命。这种农民战争中的游击战,曾在反抗和推翻封建王朝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
游击战在世界许多国家也有较长的历史和辉煌的战绩。在1337~1453年百年战争中,法国人民组织农民和城市贫民游击队,进行了长期的抗英游击战,最终配合正规军驱敌出国,收复失地。在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中,1808~1814年西班牙抗法战争中,1812年俄国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战争中,这些国家人民所进行的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对战胜侵略者发挥了重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被侵略国家的人民所进行的游击战,对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伟大的战略作用。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以长期的游击战抗击侵略者,发展、壮大革命力量,赢得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印度支那、阿富汗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创造了农村游击战与城市游击战相配合,袭击战与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打武装直升机相配合的新经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是人民战争的重要作战形式之一,相当长的时期内曾作为一种主要作战形式。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弱小的红军依托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发展壮大了革命武装力量。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和人民政权,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形成了一个广阔的敌后战场,抗击着64%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辅助作用。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以往游击战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游击战的理论和原则,主要有: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游击战的基本原则);消耗消灭敌人,保存发展自己;分兵发动群众,集中应付敌人;以袭击为主要战法,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保持高度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力求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游击活动;扬长避短,"游"与"击"巧为配合;政治主张公开明确,军事行动秘密隐蔽;从战略、战役、战术上配合正规战,并适时向正规战发展;依托根据地,自力更生地坚持长期斗争;战略上集中统一指挥,战役、战斗上分散指挥等。游击战的主要战法是袭击,依据袭击对象、目的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袭击战、伏击战、破击战、袭扰战等。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实践中,还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围困战等丰富多彩的游击战法。这些战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袭击战,是乘敌不备,对其实施突然攻击的战法。通常选择战斗力不强,防备不严,便于袭击的驻止之敌或运动之敌,以迅速而突然的动作,速战速决,快打快撤。
伏击战,是袭击运动之敌的战法。分为待伏和诱伏,待敌或诱敌进入伏击圈时袭击之。伏击战要求秘密隐蔽,突然发起攻击,速决歼敌,快打快撤。
破击战,是以破坏敌方重要军事目标为主的一种战法。也称破袭战。破击战的目标,通常是敌方的交通运输线、后方补给系统、指挥通信系统和重要技术兵器基地等。目的是为了造成敌方交通瘫痪,指挥失灵,补给困难,力量削弱和精神紧张。进行破击战,必须有周密细致的组织计划和充分的技术准备,以出敌不意的方法和行动实施之。
袭扰战,是游击队、民兵和群众相配合,以各种诡诈的手段,杀伤、毁坏、恐吓、扰乱、疲惫敌人的一种战法。通常由游击队和民兵以单兵或小组进行袭扰活动,使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杀伤敌有生力量,制造各种假象,虚张声势,迷惑敌人。
地雷战,是以地雷为主要武器杀伤敌人的战法。通常与地道战、麻雀战结合运用,以杀伤、消耗敌人,封锁和限制敌方的行动。
地道战,是依托地道工程打击敌人的战法,通常与火力战、地雷战、麻雀战相结合,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麻雀战,是小群分散兵力狙击袭扰敌方的战法。通常是三五成群,忽聚忽散,时隐时现,出没无常,灵活机动地杀伤、消耗、迷惑、疲惫敌人。
围困战,是对驻止孤立之敌的战法。通常是包围封锁固守之敌,切断其与外部的联系,断绝其物资供应,陷敌于弹尽粮绝的困境,并结合政治攻势,逼迫其投降或为歼灭该敌创造条件。
在未来战争中,游击战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作战形式。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式武器装备不断出现,游击战将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对游击武装的生存能力、机动能力、作战能力和指挥艺术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游击武装要做到能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打武装直升机,能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并把破袭敌方的交通运输线、后方补给系统与通信侦察系统,瘫痪敌方的供给能力和指挥活动,作为重要任务
 
+++++++++++++++++++++++++++++++++++++++++++++++++++
2003年5月伊拉克正规战事宣告结束,从那时起持续至今的“伊战后时代”,已经成为越战以来作战美军动用力量最多、僵持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重的军事行动。
在引领潮流的美军与针锋相对反美武装长达5年相生相克的实战较量中,战争走向也在徘徊于高位低位两个极端的摇摆之中时隐时现。
“控制战”浮出水面
在正规战中,美军是“控制战”的高手,但这种控制更多体现为其倚仗总体实力上的优势而采取的以攻代守。“非接触作战”、“外科手术打击”、“快速决定性作战”归根结底都是这种强势军事思维的具体体现。面对“单向透明”的美军,与其作战的正规军对手大都被晾在明处,或被提前发现、点穴摧毁;或躲躲藏藏、疲于自保;或鞭长莫及、难于接敌;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战效能,更不用说与其争锋,一决高下,在海湾战争、轰炸南联盟,阿富汗战争和伊战的前期,防御对美军而言一度失去了意义。
进入伊战后时代,美军之失恰恰就在于不避前者。美军面临的是敌我交错的全新战场态势,反美武装分子在大多数时间里从特征上与伊拉克平民并无二致,美军的“征服者”身份也使其技术优势更加容易淹没于反美武装的本土优势而大打折扣,习惯于“单向透明”和“单向攻势”的美军面对“双向模糊”、“双向攻势”甚至“反向透明”、“反向攻势”的战争环境显然不够适应,美军采取的积极攻势不但奏效甚微,反而招致了更多的反击,等到美军有所意识亡羊补牢,加强自身防护时,已经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反美武装之得手在于力挺后者。他们并没有被美军进驻的庞大战争机器吓倒,反而在与美军的近距离接触中找到了反击的机会。他们充分吸取伊正规军在海湾战争“待敌于滩头”、在伊战初期“自闭于城垣”,两次消极防御“墨守不谋攻”的经验教训,以民众为掩护与美军自发展开了一场全面的阻击战、破袭战和游击战。
面对强大的美军,处于弱势地位的反美武装力量机动灵活,零敲碎打;面对疯狂的清剿,处于守势地位的反美武装化整为零、神出鬼没,同时也对美军形成了蚂蚁咬大象的反制态势,这既让美军如哽在喉,又让其难以发力、无所适从,成为美军的心腹之患。
伊战最终结局虽尚无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战双方在军事手段上的控制与反制将成为决定战争天平走向的重要砝码,战争将由传统攻防走向控制与反制。
“消耗战”已成定局
力避消耗战,这是美军经历越战噩梦的教训,也是美军现代局部战争理论的基本原则,美军甚至还专门推出了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并在伊战之初进行了实战验证。
但随后到来的“伊战后时代”却整整拖了5年,迫使美军先后动用了数十万部队,花费了4210亿美元巨资。虽然美军最终打散了塔利班、绞死了萨达姆,但是战争并没有就此终结,其对阿富汗的战争仍在继续,对伊拉克战争更难见终日。
残酷的数字和无情的现实都在说明一个连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的问题,美军几乎消耗了一场世界大战的力量,却没有搞定这场局部战争,伊战已经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消耗战。
美军打的是一场高成本战争,其优势在于武器装备的先进,只是武器装备越先进,价格越昂贵,消耗和战损更是同样惊人。用造价高昂的先进战机和无人机去搜索反美武装的隐蔽处,用价格昂贵的导弹和制导炸弹定点清除反美武装的帐篷和散兵坑,已经成为美军在伊作战的家常便饭。
在这种高成本战争理论指导下,美军要在每月月底为伊战买单的费用已从2003年的44亿美元上升为今天的125亿美元,而且随着战事的延续,这一数字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但作为美军总司令,美国总统要打下去的态度非常坚决,这就意味着美军还将继续用金钱延续战争,并试图用更多的美元砸开战争的胜利之门。
反美武装打的是一场典型的低成本战争,其优势在于不紧不慢。从作战态势上看,由于反美武装丝毫还没有准备与驻伊美军进行决战的意图,大都处于分散行动的状态,让美军难于对其一网打尽。
从数量上看,直到今天,伊拉克境内的反美武装在数量上仍然呈现出越打越多的趋势。除了伊拉克本国的反美武装力量,伊境内还有为数众多的阿拉伯反美武装“志愿者”,他们有的属于萨达姆的死党余孽,有的从属于“基地”组织,还有的从属于“伊斯兰烈士”等宗教狂热组织,总数也不下千人。这些游兵散勇大都是精通游击战的老手,更加使得美军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够清除干净,“猫”捉“老鼠”更加难上加难。
“心理承受战”还将继续
战争历来既是双方战斗人员在战斗精神和战斗意志上的较量,又是双方国民心理承受能力的较量,在其他因素陷入僵持时,对战争损失特别是对战争伤亡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会成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赢得最终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虽然对于美国军方高层而言,美军阵亡人数突破4000似乎并非心理承受的最后底线,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军方对伊作战阵亡的最终底线似乎也已经通过提前准备好1万个殓尸袋进行了最为委婉的诠释。
但对于美军士兵而言,在他们眼中看到的恐惧和不安就要远远大于4000这个阵亡数字了。据相关报道,美军的伤残人员已经超过3万人,如此一来,对一线美军官兵而言,伊战伤亡的真实影响已经超过新闻报道数字理论影响的7倍。而将3.4万人按美军编制进行换算,美军已经失去了不只1个作战师。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的美军一线官兵已经失去了伊战初期为清除大规模杀伤武器而占领伊拉克的战争目标,在心理上普遍面临战争正义性疑惑的信仰危机。因此,驻伊美军现在增加的任何伤亡都比先前任何时候对其一线作战人员的死亡恐惧心理威胁要大得多,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影响还会继续累积,任何新的伤亡数字累积都有可能成为驻伊一线美军官兵心理崩盘的最后的一根稻草。
正在美军一线作战人员谈死色变之际,反美武装的极端分子并没有停止以人体炸弹、自杀袭击的方式对驻伊美军和伊拉克亲美势力进行打击。直到今天,发生在伊拉克境内的自杀攻击数量仍不见减少。双方作战人员对待死亡态度反差之大,也足以从一个侧面解读今天美军身陷伊拉克的尴尬战局。如果说伊战后时代的战争走向对反美武装来说是一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反美武装以死相拼的民族宗教信仰和战斗精神。而这一切对于美军的心理承受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