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绿茶》心理分析【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2:57:46
(2010-05-05 16:45:54)
杂谈
作者:赵晓琳
《绿茶》是一部散发着清香的心灵深处生长起来的一片小小的绿苗,这片小小的绿苗中饱含了人们对美好和完整爱情的希望和渴求。
女主人公是一位学习文学的硕士生,带着眼睛,模样古板而拘谨,脸上很少能看到表情,只有那双眼睛闪烁出她对情感的渴求。她总是去相亲,她渴望结婚。她一个又一个地见了很多人,每次她和别人见面,总是会要一杯绿茶。她说她有一个女朋友,那位女孩能用绿茶算命,说通过水冲泡后的绿叶能够预测爱情的命运。她在一次见面后遇到男主人公,男主人公是一位自己觉得很懂得女人的男性,在刚刚经历了感情的挫折之后,他又投身于这场感情中。他们开始见面的场景很有意思,在一个大厅里,有两个女人,一个衣着鲜艳漂亮,一个衣着朴素,男主人公陈明亮直接奔向那位衣着鲜艳漂亮的女人,喊出了女主人公吴芳的名字,这时候女主人公气冲冲地把他喊过来,两个人开始的见面并不顺利,吴芳在和他简短地交谈之后,扔下茶钱就走了,陈明亮追了出去,还开玩笑说要开房间,气得吴芳打了他一巴掌。从此陈明亮开始契而不舍地追求吴芳,跟着她相亲,跟着她到学校,看着吴芳在一次又一次的相亲中失败,陈明亮要求和吴芳做个朋友,和吴芳聊聊天,失败了,但是在和吴芳的交往中,他发现了吴芳分裂的三个人格。他从此开始了爱的探索和追寻。
一.女主人公的童年    童年时代的精神创伤
吴芳总是用第三人称叙述她的一个女朋友从小的家庭,说那个女孩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没有爱的家庭中,母亲是个在火葬场给死人化妆的,那个女孩的父亲是个精神分裂症,在得知妻子的真实工作之后,总是说妻子想毒害她,在家中辱骂妻子,妻子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想和他离婚,他说如果离婚就砍下妻子的双手,在忍无可忍中,妻子杀死了丈夫,这个流血的场面被那个女孩看到了。在吴芳的描述中多次提到手套等。在吴芳对童年的讲述过程中,充满了恐怖和冷酷。
由于童年的记忆太恐怖了,她已经将内容压抑到无意识的过程中,所以总是用第三人称来描述这件事。由于不幸的缺乏爱的童年让女主人公情感的表达出现障碍,现在的生活中也无法和人正常的交往,没有特别亲密的好朋友,无法自然去找寻自己的爱人,她的内心世界非常渴望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又没有办法自己去寻找,因为她在童年没有得到过爱,也不知道如何付出爱,如何去和男人交流感情,她只能通过相亲去结识男人。
由于精神的创伤还没有完全地恢复,她无法忍受内心的痛苦,这也是她不能去主动地去在生活中寻找爱的原因之一。她渴望在新的爱情生活中寻找到完整的真正的爱。
二.女主人公的分裂的人格  爱和性分离的人格象征,单纯代表性和生理本能冲动象征的原始人格——本我
女主人公分裂的人格朗朗是个美丽活泼在夜间弹钢琴的女子,她衣着暴露而鲜艳,善于了解男人的内心世界,陪男人谈心聊天,安慰那些受感情伤害的男人,并且将性作为一种商业交易性的行为,而没有真正投入自己的感情和爱,朗朗认为自己的工作快乐又赚钱,快乐是因为她青春美丽,受着众多男人的追求让她性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
在这种受着众多男人追求的感觉中,让她也同时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她有一种被宠爱的感觉,被重视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让她将童年时代冷酷和寂寞的阴影忘却,她选择夜间的这样的工作,既满足了自己生理上的需要,又满足自己心理上在童年时代不受重视的空白。并且她还可以得到许多的金钱,她能够得到物质上的回报。
所以在心理的感觉上一个童年时代饱尝爱的缺失和孤独的女孩,在成年生理发育成熟的时候,面临着生理冲动的冲击,为了弥补童年时代被爱、被关注和被重视的心理感觉的空白(童年时代父母的争吵,让她饱尝孤独,一个没有获得爱的母亲也无法把爱分一些给孩子),她心灵感觉上的空白需要爱的感觉填补,即使那些男人来追求她,是为了获得性的享受,可是在这种两性交往的过程中,她找到了被重视的感觉。
她和各种各样的男人交往,一方面消除了童年时代她母亲那被压抑的性的欲望,她的母亲在得不到她父亲的爱之后,希望从新开始新的爱情,可是这种愿望被压抑了,她只能在一个男人的阴暗冷漠的折磨下渡过每天难熬的时光,过着没有爱也没有希望的生活,最后在她将丈夫杀死之后,她才感受到了解脱。
而朗朗每天和各种各样的男人去交往,她在这种行为中彻底解除了母亲曾经遭受过的压抑和束缚。她似乎在宣言,我需要自由,我想要我想要的一切,我不要限制在一个男人的身上,也不会受到任何男人的约束。并且她大胆地追求性的快乐,追求物质的享受。她在这种和男人接触的工作中不再投入感情,她似乎在向母亲证明,要彻底摆脱母亲那种不自由的生活。所以朗朗是女主人公原始人格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代表着她的本我。本我是追求快乐的,所以她忘却了童年生活中任何痛苦和不愉快的回忆。而表现出童年时代的那个吴芳没有受过约束和压抑的快乐的自由自在的女孩。
三.女硕士—吴芳   超我形象的代表
文学女硕士,衣着严谨,表情冷漠。通过相亲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方法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她代表了人格中超我的成分,必须遵守道德传统,不能过分表达自己的感情,由这种强烈超我控制的女硕士形象首先出现在影片中,这个人格组成部分也代表了吴芳人格的基本成分。
这部分人格在记忆中还残留着童年痛苦的痕迹。为了避免痛苦的伤痕,她将叙述人称转为她——一个朋友来讲述。
吴芳在不断地相亲失败中,仍然不放弃对爱的追求。她坚信一个传统而完整的婚姻和爱的生活。一如她母亲那样追求和渴望。她想要通过有爱的婚姻生活来弥补童年的创伤,她们不断地选择那些能够真正和她在精神上能够沟通和交流的男人,她不放弃任何这种尝试。她为了找自己的伴侣,甚至还去杭州相亲。她不再想要过她母亲的那种生活,没有爱和沟通,只有冷战和僵死的维持。
她的母亲找了一个不理解她,也不能给予她爱的男人,而她要找一个能理解她,能给予她爱的男人。她不断地在寻找,在极度的渴望爱的历程中,她的内心有时候又不能确信是否能得到爱情,于是她用绿茶来算命和预测。祈望通过一杯简单的绿茶来预测今后的命运。所以她对追求爱的态度是渴望但心里没有把握。
由于童年时代的精神创伤导致她没有追求爱的勇气,她只能通过算命来捕捉偶尔闪现的命运的机会。她在追求爱的态度上是被动的,由于童年时代缺乏爱的精神创伤,她在童年时代没有得到过完整的爱,她在去爱他人的能力上很弱小,她的内心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追求爱。她只能通过相亲,和等待男人的主动追求。相亲失败说明在她的内心世界中没有真正主动地爱上过一个男人,她只能是渴望着被男人爱。她付出爱的能力是欠缺的。
四.爱让女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完整地整合—回到真实的自我。
男主人公的爱让吴芳的精神得到了整合,回到了现实世界中,她的本我和超我整和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女人,一个性和爱的欲求完整地合二为一的女人,一个能用正常的社会符合的道德方式满足自我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的女人。
五.男主人公的心理分析  对神秘的探索欲望——引发征服欲望、同情——产生爱情
悲伤和困难将他无穷的生命能量进行爱的整合
男主人公从电影开始的出现说明了他是一个对性比爱更感兴趣的男人, 正如林语堂所说“男人为性付出爱 ”,他对那个衣着艳丽的女子更为感兴趣。他过去在爱情中的失败也正是说明了他的玩事不恭的态度,他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的人,可是无法真正地去爱一个女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生命能量旺盛的男人,可是他无法将他生命的激情和爱的能力整和起来。
他的爱的能力只是以一种原始的生命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可是他不懂得怎样去爱一个女人。
正是女硕士吴芳对完整的爱的执着的追求,引发他的潜在的爱的能力,这也是他对吴芳着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吴芳每次在和男人的交往过程中,她游离的眼神,神秘而冷漠的氛围从她的身上透露出来,让和她接触的男人不敢靠近,也无法理解。只有陈明亮这样一个自以为很懂得女人的男性被她的神秘激发了一种探索和征服的欲望。他作为一个男人饱满的生命力开始以一种原始的征服欲望显示出来,这个渴望完整的爱的女人,正是有他心目中对爱情中所不具备的对爱的期望。
他对吴芳说我们就交个朋友吧,聊聊天,而遭到吴芳的拒绝。吴芳希望正式的有保障的男女交往。吴芳作为一个客体只是激发了陈明亮内在的爱的本能。
在吴芳对童年往事的叙述中,充满了阴暗、死亡、悲伤和恐怖的阴影。而陈明亮是那样一个生机勃勃的男人,他是一个探险者,他也是一个勇士,他旺盛的生命力的亮光照亮了吴芳阴霾的童年。他那无穷的生命力作为一种能量在温暖着吴芳冰冷的心。吴芳在沉寂和压抑中感受到了自己从未感受过的男人的关怀和重视。
而朗朗的出现又在陈明亮困难和痛苦的时候,填补了陈明亮的脆弱,给予他安慰。他在追求吴芳失败的时候,从朗朗那里得到安慰和鼓励。朗朗是那样主动而热情,他感到迷惑。但是这样一个复杂的迷激起了他的拼搏的欲望。他不断地在寻找着朗朗和吴芳的共同之处,从手套到最恨男人打女人。在对一个迷的探索着迷的过程中,他已经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他要追求的对象。只有吴芳这样一个女人才满足了陈明亮的一切内在的心理欲望,让他的生命力彻底地以爱的形式转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