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5:55:03
佛教的人生欲望观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6-16 热点: 110
欲望,通常指驱使人想望、追求某种东西的内在动力。西方心理学的欲望一词,直接来自拉丁语appetite,“指一种渴望。心理学中的大多用法承继此意。”这种意义上的欲望,与佛学所说心所法中“于所乐境希望为性”、能发起精勤作用的“欲”(梵语chanda)含义相近。《界身足论》卷二对欲的解释颇为详悉:“谓欲、能欲性、现欲性、喜乐性、趣向性、希欲性、欣求性、欲有所作性,是名欲。”
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希望得到、欢喜追求、想要有所作为的一种驱动力或心理功能,叫做欲。唯识学把欲归于五大别境心所法之首,认为它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心理功能,《俱舍论》甚至以欲为一切心理活动生起时同时生起的遍大地法,虽然未必确切,但重视欲的作用这一点是可取的。
人类的需要、动机和欲望
现代心理学一般不以欲望为专题,而将古典意义的欲望所包含的内容放在需要、动机和意志中作专门研究。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说:“一般说来,被称为欲望性功能系统是那些从日常的生理机能如饥、渴、性等等中派生出来的动机系统。”
动机(motivation)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与其相关的概念有需要、驱力、本能、诱因等。需要或需求(need),指心理上的匮乏状态;驱力则是需求的结果。由动机到发起行为的过程(相当于佛学所谓从欲到业),是由匮乏状态→需求→驱力→行为。这种意义的动机,与佛学希望可爱事业而乐作的“欲”含义基本一致。本能(instinct)指生来俱有、不学而能的需求、驱力,如老鼠生来会打洞之类,可归于南传上座部佛学所说的无因异熟心。诱因(incentive)指能引起动机的外在刺激,如美食可引起食欲等,可归于佛学所说能引起欲的所缘缘尘或境。意志(will)则指有意识、有目的地自由选择行动的能力,相当于佛学所说的动发胜思,也常称作欲。
现代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的所有行为从动机发起,动机出于需要或需求。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具有对象性、紧张性、起伏性。关于人类普遍具有的基本需要或需求,心理学家有多种说法。一般分需要为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又有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之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需要说,在当代世界影响极大。五层中最低层为生理需要,如食、色、睡等。第二层安全需要,指对安全、稳定、正常秩序的需求。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谓需要在社会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爱情、友谊,包括威望、地位、名誉、受关心、被赏识等。第五层自我实现需要,指实现其潜力的欲望,包括完善、完美、独特、轻松愉快、自我满足、有意义、真善美等。五层需要中,前四层是维持生物性和社会性生存的必要条件,称“基本需要”,它们只有在缺乏时才产生,如感到饥渴时才需要饮食,因此叫做“匮乏性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需要,出于对人类存在根本问题——存在价值的正视或“存在性认知”,是一种高级需要,亦称“发展需要”。五层需要如一座五层宝塔,低级需要的满足是高级需要产生的基础。弗洛姆也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其说与马斯洛不同:第一联系的需要,指脱离了自然状态和动物状态的个人必须通过顺从和控制的方式建立一种新联系,将自己和他人、世界联系在一起,取代受制于本能的联系。第二超越的需要,指人不能安于被动的生物性,必然要超越偶然性和必然性。三寻根的需要,指在精神上寻求安顿的需要。第四认同的需要,指一种获得自我身份感的需要。第五定向的需要,指认识与理解,理智地确定自己的取向,为理想、目标而行动和献身的需要。
佛学对人的需要、需求、动机意义上的欲,有不少说法,主要者有四食、三欲、五欲、六欲、六食、七食、九食诸说。
四食,谓四种食物。食(梵语ahara),为牵引、滋养、持续之义,指养育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的食物。佛学分食为世间、出世间两大类,四食属世间的各种众生维持生命所必需。《杂阿含》第378经佛告比丘:“有四食资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中阿含》、《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等经和《大毗婆沙》、《俱舍》、《成唯识》等论中,皆说四食:
1、段食,又作“抟食”、“揣食”、“见取食”,意谓分段(一口一口吃或一顿一顿吃)而食,《增一阿含》卷二一:“如今人中所食,诸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揣食。”此食又有精细之分,粗者如米面鱼肉之类,细者酥、油、水、饮料等。段食以香、味、触三种尘为体,唯是欲界众生所必须。《成唯识论》卷四说段食“以变坏为相”,意谓食物须被破坏或经化学变化方起作用。段食的实质是吃物质,吸取物质性的营养以进行新陈代谢。
2、触食,又作“更乐食”、“温食”、“细滑食”,以心所中的触为体,指根境识和合,由感官摄受的使人感到快乐喜悦的各种信息,如衣着、抚摩、拥抱、洗浴、按摩、音乐、香味,观赏可意的风景、书画等艺术品,欣赏美人的仪态等。《增一阿含》卷二一:“衣裳、伞盖、杂香华熏,火及香油,与妇人集聚,诸余身体所更乐者,是谓更乐食。”触食的实质是吃感觉。
3、思食,又作“意思食”、“意食”,“念食”,以第六意识的思念为体。其实质是吃意念。《成唯识论》卷四:“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希可爱境,能为食事。”谓思念可爱的、悦意的境和事,能起食物滋养生命的作用。是则理想、对未来的向往,及学习、读书、获得知识、满足求知欲等,都属思食。
4、识食,以心识的活动为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食粮。《成唯识论》卷四谓识食“以执持为相”,主要指第八识处理信息、维持生命的作用。识食也可解释为阿陀那识执受个体生命的作用,或叔本华所谓心灵深层“生的意志”。
四食中后三种通于三界一切众生,色界以触食为主,无色界当以识食为主。四食说明:众生的生命,需要吸收、摄取物质的、感觉的、意识的、精神的各种养料或信息,才能维持。维持生命的需要,使众生不自觉地产生种种“食欲”。四种食欲中,段食属马斯洛等所谓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其它三种属心灵需要,触食为感觉层面的需求,包含了一部分生理需要;意思食为意识层面、精神层面的需求,可包括弗洛姆所说寻根的、定向的需要等;识食的生之欲望,应为人最根本的欲望,诸家心理学较少言及。马斯洛等所说安全、归属、爱、尊重、认同等社会性的需要,佛学亦非不谈,经中常说:“名闻利养恭敬”为系缚世人的缰锁,是腐蚀出家者而导致佛教衰落的魔网,名闻恭敬和利养(供养),即是获得别人尊重的需要和认同的需要,也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今人戒圆《人生欲望论》总结人最根本的欲望为维持生命欲、延续生命欲,又有吉祥欲、长寿欲、幸福欲、致富欲四大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