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道缘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01:42
作者:张宏敏
四、吴自福
吴自福(1281—1355),字梅涧,吴兴人,元代正一派高道。“少入紫虚观,从叶邦彦先生为道士,读《道德》、《黄庭》,咸通其大旨。……天师正一真人闻其名,授号崇德清修凝妙法师,玄教宗师亦畀号教门高士,金阑紫衣,主领观事。”{15}
刘基与吴梅涧交往笃切。上文提到,少年刘基习举业于括城时,时常与同窗结伴游览座落于好溪之畔、少微山麓的紫虚观;而吴梅涧便是紫虚观的道士,常常与刘基等人束带偕游,游毕一起“登肴速觞”,“主仆皆酣饫”,{16}不亦乐乎!吴梅涧对少年刘基十分关照,刘基自然念念不忘;吴梅涧在羽化之后,刘基亲撰《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记其生平行状也显得合情合理。
刘基对吴梅涧所在紫虚观中晚翠楼一带的景色十分留恋,有《题紫虚道士晚翠楼》诗赞叹:“晚翠楼子好溪南,溪水四围开蔚蓝。微阴草色尽平地,落日木抄生浮岚。岩畔竹柏密先瞑,池中芰荷香欲酣。闻说仙人徐泰定,骑驾到此每停骖。”{17}此外,刘基还有《题紫虚观用周伯温韵》赞紫虚观:“少微山直太微宫,山下楼台起半空。丹井石床缠地络,琼窗翠户出天风。传闻仙子常时到,应是神霄有路通。会待九秋明月夜,高吹铁笛上青葱。”{18}这两首诗赞,一方面交待了仙人也时常被晚翠楼景致所留恋驻足,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也时常被少微山、晚翠楼的美景所倾迷。
五、章思廉、梁惟适、王有大
章思廉,生卒年不详,宋元之际高道。少时学儒,以经学闻名,后来出家从遂昌寿光宫到少微山的紫虚观,羽化于(少微山)括苍洞天的眉岩山。上文提到,少年刘基在处州求学习举业时,闲暇之时时常到紫虚观附近游玩。所以,刘基虽然没有与章思廉有交往,但是刘基对章思廉的经历十分熟悉。章思廉羽化之后,其冠舄葬于紫虚观南面的眉岩山,明代道士梁惟适和他的弟子王有大于眉岩旁建室曰神仙宅,“岁时致享祀”。
刘基为梁惟适、王有大两位高道的诚心感动,“故为述其事,而继以歌”,并有《少微山眉岩神仙宅记》之作:“幽华兮春霏,明月兮秋辉。仙人去兮何时归?空山寂寥兮使我心悲。檀为梁兮楠为柱,白石承楹兮青萝为宇。……逍遥兮夷犹,伤心兮离犹。拜稽首兮陈情,冀神君兮长留。”{19}这里,刘基满怀敬仰之心,把梁、王两位道徒对羽化高道章思廉的缅怀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外,刘基在上文提到的《紫虚观道士吴梅涧墓志铭》中,交待了梁惟适、王有大的道承传序:王有大在章思廉羽化之后成为梁惟适的弟子,梁惟适系道士王君采的高徒,而王君采则是刘基挚交吴梅涧的弟子,刘基与梁惟适的交往由此而有,刘基《吴梅涧墓志铭》即应梁惟适之请而作。{20}
六、詹明德
詹明德,元明之际道士,生卒年不详。
刘基与詹明德的交往主要见刘基所作《画竹歌为道士詹明德赋》:“我所思兮在潇湘,苍梧九疑渺无际,但见绿竹参天长。上有寒烟凝不飞,下有流水声琅琅。中有万古不尽离别泪,化作五色丹霞浆。穿崖贯石出厚地,风吹露涤宵有光。……虚堂无人白日静,使我顾盼增慨慷。玄霜惨烈岁将宴,鼪啼鼯叫天悲凉。我所思兮杳茫茫,山中紫笋春可茹,归来无使遥相望。”{21}
道士詹明德喜获一幅《画竹》图,此画以参天绿竹为主,辅以寒烟、流水、崖石等景致。刘基睹“画”生情,遂赋歌一首,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对现实社会的控诉,以及刘基本人苍白无力的抗争,这也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遭遇的真情吐露。
七、刘云心
刘云心,处州妙成观道士,刘基与之私交甚笃。刘云心在羽化之后,刘基作七律《挽诗》以寄哀思:“少微星下葬神仙,白玉楼中迓翠軿。弟子焚香玄鹤逝,天官肃驾紫鸾翩。金丹缥缈空山月,铁笛凄凉远树烟。溪上故人如见问,碧棰花里过年年。”{22}诗行之中,寄托着刘基的无限哀思与怀念。
八、陈此一
陈此一,处州仙都道士,刘基在处州平“寇”期间与交往。陈此一生前即“作石室预为葬地,求诗”,刘基慨然以七律一首相赠:“仙都道士陈此一,偷得蟾宫龙虎丹。便开白石为金穴,坐待青天落玉棺。驭气九秋风引佩,步虚五夜月当坛。他年欲访朝真路,绛节霓幢此地看。”{23}
九、其他
刘基还曾以《蟾室》为题赋诗台州栖霞观道士,阐发自己对道教内丹修炼方式的理解:“我心有灵丹,光与日月同。子能精炼之,可发天地朦。”{24}紫虚观一位周姓道士还俗多年而贫苦多病,最终只能“复归观就养”,刘基为此赋诗一首表示惋叹。{25}当然,刘基与方外高道的歌赋远不止上文所举,尚有《夜听张道士弹琴》、{26}《道士周玄初鹤林行》、{27}《赠道士蒋玉壶长歌》{28}等。如此等等,足以说明刘基与方外仙客羽士的交游十分广泛。
此外,刘基任职杭城江浙儒学副提举期间,曾亲临吴山承天观游玩观光,有《感兴三首》、《题承天观诗》:“吴山顶上承天观,玉牒金符镇地灵。百尺楼台依斗极,九霄风露出窗棂。江声汹涌蛟龙阙,云气虚无翡翠屏。见说蓬莱恰相对,仙凡只在隔沧溟。”{29}刘基在佐石抹宜孙谋“括寇”期间,多次亲临处州少微山妙成观访客并赋诗以寄怀抒情,诸如《妙成观用何逸林通判韵》:“我访仙家溽暑前,青枫绿柳暗晴川。竹根露湿登山屐,沙际鸥迎渡水船。云气长留虚白室,丹光直上蔚蓝天。纯阳道士重来日,为问蓬莱是那边。”{30}又,《妙成观北亭用何逸林韵》:“最爱云山满目前,更怜亭榭俯清川。草深林蔼迷樵径,花落岩霏点客船。碧涧金芝新出地,丹崖石穴旧通天。神仙应在楼头上,翠羽霓旌下日边。”{31}这些诗篇均是刘基在特定历史时段慕道成仙的心境写照。
刘基早年欲做道士而未能成行,据刘基《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载:“予弱冠婴疾,习懒不能事,尝爱老氏清净,亦欲作道士,未遂。”{32}但是,这并不能妨碍刘基对道教的痴迷。据宋濂《游钟山记》载,刘基与朋友酣饮之后即兴行道教“坐忘”之功:“坐之二更,或撼之,作儛笑钓之,出异响畏协之,皆不动。”{33}这说明刘基对道教的内丹修炼术有研究与实践且已臻火候。
至正十六年(1356)起,刘基“奉省檄在括”,与同知副都元帅石抹宜孙共谋“括寇”;至正十八年(1358)夏五月,括苍一代,干旱不雨,“禾黍既艺”,“民大忧惧”。此时,刘基曾向石抹宜孙建议采用道教醮坛仪式求雨,石抹宜孙“命道士设醮于玄妙观”,果然有灵效,“是日大雨。明日又雨。又明日,乃大雨至夜分”。{34}刘基参与并目睹了玄妙观道士设醮祷雨的全过程,因喜而赋诗为歌,先后成《喜雨诗序》、《雨中寄季山甫》、《五月二十九日喜雨奉贺石末元帅》、《用前喜雨韵寄呈石末元帅》、《次韵和石末公闵雨》等。{35}诗行之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到刘基对道教设醮求雨的行为还是认同的。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刘基虽然不乏仙风道骨,但宗儒是他思想的主导方面。”{36}刘基对三教的基本立场完全可以从《送道士张玄中归桐柏观诗序》中看出:“至正甲午(按:1354),予来会稽,因得与群士大夫为宝林之游,而赋诗倡和,无虚日焉。……予见世俗以儒与僧、道为三教,谓各道其道,各志其志,言不得同词,行不得同躅,衣服不得同制度也。今于是乎相从游而赠以诗,何独异乎人之言耶?盖吾徒之所以与上人游者,非欲求其道也。”{37}刘基此论无疑向我们昭示出:佛、道二教终极信仰不足以征服自己,自己真实的人生旨趣乃“以儒为宗”,“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传统儒家“人文化成天下”的理想诉求在刘基这里得到印证。
注:
{1}徐雪凡:《从浙江道教碑刻看浙江道教发展史》,《天台山暨浙江区域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第115页。
{2}{7}《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8页,第2568-2569页
{3}笔者有《刘基道学思想研究》文,刊于《弘道》2009年第2期,文中对刘基与老庄道家关系有论,可参阅。
{4}周松芳以为与刘基有交往的道士仅有8位,窃以为此统计有误。见周氏著《刘基与谶纬术数关系平议》,《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09页。
{5}{8}{9}{10}{12}{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4}{37}《刘基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8-79页,第213-214页,第283-284页,第286页,第293页,第183-184页,第184页,第453页,第452页,第128页,第184页,第288页,第490页,第372页,第346页,第372页,第394页,第403页,第400-402页,第450页,第432页,第453页,第213页,第91页,第78页。
{6}严格意义上来说,宋濂不是方外高道,但是宋濂有十余年入仙华山修道经历,故列宋濂为与刘基有交往的羽客之一。
{11}方从义(约1302-1393),江西贵溪人,元明之际上清宫道士,字无隅,号方壶,又号不茫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工诗文,善古隶、章草。
{13}据周松芳先生考证,四库《张伯雨墓志铭》有二,一是《句曲外史集》所附,一是朱存理《珊瑚木难》所辑录。且,前者乃是后者节本。兹引据后者,引文俱见《刘基诗文辑佚》,载周氏著《自负一代文宗——刘基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0-382页。
{14}吴叡(1298-1355),字孟思,号雪涛散人、青云生、养素处士,先世为濮阳人,后移居杭州。终身布衣,晚年客居并病逝于江苏昆山,因将其所学传至吴门一带。工书法,尤精篆、隶。刘基《覆瓿集》云:“叡少好学,工翰墨,尤精篆、隶,凡历代古文款识制度无不考究,得其要妙。下笔初若不经意,而动合矩度。识者谓吾子行、赵文敏不能过也。”论著有《篆书千字文》、《隶书离骚》、《九歌图卷跋》等。
{33}【明】宋濂著,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第213页。
{35}《刘基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1、451、452、452、490页。
{36}周群:《刘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作者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区域
文化研究中心、刘基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