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观舌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1:31:11


   舌象反映脏腑  望舌,又称舌诊,根据中医理论,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心、肝、脾、肾等许多脏腑相联系,所以脏腑病变可从舌象变化中反映出来。
望舌,主要观察的是舌质和舌苔。正常人的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也就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
舌质主要看颜色
望舌质主要看颜色,它能反映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舌质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津液润泽,说明此人身体健康。
而淡白舌,一般为气血亏损或虚寒体质,多见于大病之后、久病之后或者先天不足的人。
红绛舌,多为热证,发烧时常见这种舌色。初得病时,舌边红表明热在表,如感冒、麻疹;
全舌深红时就是热已入里,病情较重了。在普通人,舌尖红者为心火太盛,多见心烦失眠等表现;舌边红者为肝胆火盛,多见急躁易怒;
舌中红者,为胃火太盛,常有烧心泛酸等表现;
若同时见到舌体瘦小,多为阴虚内热的表现,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肺结核等病人。青紫舌也很常见,全舌呈均匀青色为寒证,多见于胸腹剧痛时,如胆道蛔虫、心绞痛、肠梗阻。而紫色,或舌的局部见到青紫色斑块或淤点,在现代人中多见于脂肪肝、肝硬化、肿瘤病人。嗜烟酗酒者因为火毒内蕴,阻塞经脉,也常见紫舌。
舌苔反映消化
舌苔则能反映胃中津液与消化的情况,望苔主要观察的是舌苔的颜色、薄厚、润燥、腐腻、剥落等变化。白苔滑腻提示寒证,黄苔则是热证。正常人有一层薄白苔,而厚苔或少苔、剥苔都是疾病的表现。舌面本有苔但部分剥落,表明胃气或胃阴受损,也见于维生素缺乏时。若舌苔骤然退去,光洁如镜者为光剥苔,是胃阴胃气俱损的危重现象。苔燥说明人体津液受伤,某些糖尿病人可以见到。而苔滑则说明水液积聚,常见于肾病,往往伴有水肿、腹胀、恶心、眩晕。苔腻说明有痰湿,古书上说“怪病多由痰作祟”,需要加以重视。如果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厚,如豆腐渣样就叫腐苔,这是食积胃肠的表现,也就是俗称的吃多了。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正常舌象”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动态观察。比如有些人正常情况就是红绛舌,不加分析就让他吃去火的药就不对了。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意义:湿毒内盛。 舌象包括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舌质即舌体,舌苔是附着于舌体面上的一层苔状物。正常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并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许多脏腑,所以脏腑的状况可以通过舌象反映出来。饮食由于胃的受纳、脾的运化,化生气血精微输布到全身,成为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即中药来源于饮食,故中医非常重视饮食调理。根据舌象的变化来选择相宜的饮食,既能“以食遣疾”,又可“以食养身”。
观察舌象可自己面对镜子伸舌观察,也可在家人之间互相观察,但一定要在光线充足之处,在进食和服药之前进行,以免发生错觉和染色苔。此外,舌苔的变化快,应注意勤观察。舌苔厚,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可视为胃肠道的一种保护性抑制,不宜强求食补,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量也不宜过多。白苔多为寒症,疾病初起之症,可用温胃散寒之类的食物,如生姜、葱白、香菜、大白菜、红枣或红糖等。黄苔多见于发热、细菌感染与代谢失调、消化不良等,应选择清凉性的饮食,如菠菜、芹菜、苦瓜、冬瓜以及梨、桔子、荸荠等多汁水果 清热生津。
灰黑苔多为寒湿内停、阳虚寒盛,常见于久病虚弱、咳喘患者,可用酱生姜佐食,常服猪肺粥,以补肺化饮,或常食适量紫衣、胡桃肉,以温肾纳气。总而言之,苔色主要反映体内的寒热属性,而舌苔的润燥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变化。滑润苔不宜食滋腻物品及甜食,也要忌酒、茶,少饮汤、水,宜食香燥温热之品。若在大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发现黑苔或苔上有雪花片状的糜苔,就警惕霉菌生长,可用棉签擦拭,并送医院化验,如确系霉菌感染,可吃生大蒜头或用炒大蒜佐食。舌质的变化不似舌苔那样迅速,多侧重反映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因此更有实际意义。淡白舌,多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一般都有畏寒、眩晕、乏力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淡白舌与贫血、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肾上腺机能不足、基础代谢率降低等有关,可常食用红枣、桂圆、人参、胡桃肉,牛羊肉及当归、黄芪蒸鸡或枸杞羊肾粥。舌红而少苔者,多为阴虚火旺,宜食鳖肉、龟肉、淡菜、黑木耳、银耳、海参等甘咸养阴之品。紫舌多属
瘀血病变,与静脉郁血、血流缓慢等有关,宜服山楂、姜枣、赤小豆或山楂酒、红花酒
⒘ 茄子、韭菜,以温经活血。胖舌,即舌体肥大、边缘有齿痕,系由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所造成。可用参枣米饭、人参莲肉汤或人参、羊肉加干姜煮服,也可常食牛肉等,以益气养血、温阳健脾,补充蛋白质及营养,并促进其消化吸收。瘦薄舌即舌体较正常瘦小而薄,是阴血亏损之表现,可用五味枸杞饮,亦可用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温水泡发,
洗净放入小碗中 水和冰糖适量,蒸一小时,吃木耳及汤,或用黑木耳15克、红枣10枚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