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文语言准确性的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13:12
发布时间:2006年3月18日 17时19分
用语准确,是公文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保证公文政治性、政策性和严肃性的重要手段。如果在这方面不讲究或稍有疏忽,那就不只是意思表达完整不完整、清楚不清楚的事情,弄不好还会出政治问题。因此,学好公文语言,确保用语准确,是十分必要的。
一、区别词义的大小和轻重,做到运用恰如其分。我国语言词汇丰富,同义词、近义词很多,它们之间只是在所指的范围和程度上有细微差别,如果不加区别随意使用,很容易出现表情达意不准确的问题。例如优异、优秀、优良、良好四个词的语意,是由重到轻排列的;楷模、模范、标兵、榜样四个词的语意,是由大到小排列的。在写作时,就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恰当选用,准确表达,防止出现大词小用、重事轻说之类的毛病。尤其是对涉及褒贬方面内容的用语,更应该特别慎重。前几年,一份材料中有这样一句话:“对最近出台的几项改革举措,百分之xx的同志有抵触情绪。”“抵触”二字显然用词不当,把问题看的过重了,若改为“缺乏深刻理解”或“存有担心疑虑”比较妥切。
二、适当加以限制或补充,防止产生歧义。一词多义是我国语言的一大特点,为使主观理解符合文章本意,最大限度地减少读者的误解或曲解,确保公文的严肃性,在写作过程中,有必要对有些词语在适当位置加以限制和补充,而这种功能大都是由定、状、补语来完成的。例如“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的思维过程中,每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具有确定性”这句话中,“同一时间、同一方面”作为状语,对“概念”作了必要的限制,才使“确定性”得以成立。再如,中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有一句话:“考察干部要全面深入,既要看……,也要看……,既要了解……,也要了解……。”后面的四个短句作为补语,都是对“全面深入”的具体解释,使人看了非常清楚明白,对加深理解很有帮助。
三、适时使用模糊性语言,使语意表达更加准确。在公文写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非表达不可,但又不宜或不易用具体数字、具体形象表达的事物,这就需要运用比较缓和、委婉的语言,对事物的轮廓做出大体的描述。在这方面,模糊性语言就派上了用场。例如“绝大多数……”,“……有所下降”,“……略有提高”,“基本维持在去年的水平”,“保持了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大的波动”等等。这些语言虽然没有用确切的数字加以说明,但所表达的意思却是很明确的,并没有模糊的感觉。
四、掌握关联词语和复句用法,解决语序凌乱、费解问题。有时一句话或一个语段要反映的内容很多,如何排列好顺序,让人看着既简洁又明白,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关联词语和复句的功用就在于此。如果对关联词语和复句的用法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现像码垛一样的词语堆积,造成句式杂糅、成份残缺、先后无序、前后不能贯通等语病。因此,我们要准确掌握复句用法和关联词语的运用,尽量避免出现词句堆砌杂乱无章或关联词语运用失当的问题。中央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有一句话:“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不允许凌驾于组织之上,独断专行,都不允许违背集体决定自行其是,擅自行动。”在这个多重复句中,第一重是用“不论……都……”做关联词语的条件复句,第二重是用两个“不允许”为关联词语的并列复句,表达得既明确又简练。如果不这样写,恐怕用一大段话也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
五、注意语言逻辑关系,防止概念不清或判断失当。公文用语的准确性,还与撰稿人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密切相关。正确的语言逻辑关系,不仅要求遵循事物的内在客观联系来安排语序,条分缕析,顺理成章;还要求对事物的概念要表述得清清楚楚,作判断也要准确无误。因此,搞公文写作的同志都应该学一些逻辑知识,要弄懂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等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并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应用。这样,写出来的材料就会严密得多,准确得多,经得住推敲。如果不掌握这一技能,就难以准确地表情达意、反映客观实际,很容易出概念不清或判断失当的毛病。例如“经过比较深入的调查,我们对这个所的基本情况和人员情况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这一病句,把“人员情况”这个种概念与“基本情况”这个属概念并列起来了,犯了概念不清的毛病。再如“忠诚可靠是衡量一个人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这一病句,从同一角度对同一情况作出了完全相反的两种结论,明显属于判断失当。
六、注意词语的语气特征,在不同文种中恰当选用。公文的不同文种有不同的内容、功用和行文方向,这就需要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气特征,恰当地选用,防止出现不适于文体的问题。比如对一些带有强制性和规定性的文件,措辞就要坚定、严肃,不能有半点含糊,象“必须”、“一定”、“决不允许”、“严格执行”等口气强硬的词语,在这类文件中经常使用;而对一些指示性、指导性的文件,措辞就应有所缓和,常用“应该”、“要”、“望能遵照执行”等较平和的词语,如果用带有强制性语气的词语就不妥当了。再比如对一些须立即执行的紧迫性文件,措辞要突出一个“快”字;而对那些报请性、函告性文件,用语则应当恳切、委婉、礼貌,不能让人有生硬、催办的感觉。
来源:网络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