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开发合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38:26
http://www.gxnews.com.cn  2005年07月02日 15:38  来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信息合作  字号:大 中 小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是次区域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和合作的重要领域。1996年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上,云南省副省长牛绍尧倡议次区域合作要“推进十个沟通,发掘六种资源,遏制四大弊端”。
一、水电资源开发
澜沧江-湄公河长度居世界大河第6位,干流全长4880公里,入海口平均流量1506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水能资源丰富,总落差5060米,水电蕴藏量9456.4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6048.0万千瓦。
1. 澜沧江干流梯级电站规划及建设情况
澜沧江是我国水电资源的“富矿”,在云南省境内分为14个梯级开发,总装机容量2276万千瓦。规划以小湾、糯扎渡两大电站为核心工程。
(1) 已建成的漫湾电站。漫湾电站是澜沧江下游河段规划的第三级电站,装机容量150万千瓦,该电站一期工程装机125万千瓦,已于1995年建成投产,并实现了“云电东送”。
(2) 在建的大朝山电站。大朝山电站是澜沧江下游河段规划的第四级电站,装机容量135万千瓦。该电站于1993年开始施工,2001年底第一台机组已并网发电,2003年完全建成。
(3) 关键工程小湾电站。小湾电站是澜沧江下游河段规划的第二级电站,是“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点工程。电站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已于2002年1月20日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建成。
(4) 两头在外的景洪电站。景洪电站是澜沧江下游河段规划的第六级电站,装机容量150万千瓦,该电站具有向国外送电、引进外资的有利条件。2000年9月,中、泰签订合资建设景洪电站的投资协议书,总投资100.4亿元人民币,泰方占70%。预计2006年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投产,2014年向泰国送电。
(5) 核心工程糯扎渡电站。糯扎渡电站是澜沧江下游河段规划的第五级电站,装机容量550万千瓦。该电站是澜沧江下游具有多年调节作用的核心工程,是“云电外送”的主要电源点。目前糯扎渡电站建设正进行前期工作。
(6) 合作建设输电线路。在近期的规划中,2013年将向泰国送电150万千瓦,2015年以后送电300万千瓦。初步拟定澜沧江下游干流电站的电力将通过老挝输送到泰国,应双边/多边合作建设输电线路。目前通过老挝送电泰国的输电线路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
2. 湄公河干流电站规划
由湄委会秘书处完成的“湄公河干流水电站规划”,老挝境内规划了北宾、朗勃拉邦、沙耶武里、巴莱等4个电站,装机容量820万千瓦;老、泰交界河段规划了上清利、巴蒙、班库等3个电站,装机容量745万千瓦;老、柬交界规划1个电站,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柬
埔寨境内规划了上丁、松博、洞里萨等3个电站,装机容量862.1万千瓦。总共2391.1万千瓦。
◇老挝北本电站,装机容量33万千瓦。
◇老挝琅勃拉邦(高355/320)电站,装机容量320万千瓦。备选方案琅勃拉邦(低305/300) ,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老挝沙耶武里电站,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老挝巴莱电站,装机容量250万千瓦。
◇老、泰交界上清利电站,装机容量220万千瓦。
◇老、泰交界巴蒙(210/192)电站,装机容量225万千瓦。备选方案巴蒙(205/190) ,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老、泰交界班库(130/128)电站,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备选方案班库(125/123) ,装机容量240万千瓦。
◇老、柬交界孔埠瀑布电站,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柬埔寨上丁(80/75)电站,装机容量540万千瓦。备选方案上丁(75/72)电站,装机容量400万千瓦。
◇柬埔寨松博电站,装机容量320万千瓦。
◇柬埔寨洞里萨电站,装机容量2.1万千瓦。
二、生物资源开发合作及毒品替代种植
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位于从北向南倾斜的大斜坡上,由于极其复杂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大陆季风、海洋季风的影响,形成了从高山寒带、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多种气候带,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该区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产区,以及重要的木材、橡胶、烟草、香料、热带水果、原麻等产地,还有很多动植物种属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生物资源开发,在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内,主要还是大农业(农林牧渔)生物资源开发。在开发的内涵上,包括资源的广度开发、深度开发、产业链的形成和资源的再生程度等。次区域国家中,泰国农业资源开发比较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农副产品出口国,其它国家农产品出口近年也有一定发展,但能提供的商品量并不太多。
中国云南由于山区占94%,可耕地不多,但多年来重视科研和技术开发,不论在生物资源的广度开发、深度开发、种植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及农业综合规划等方面与邻国、特别是老、缅、越、柬相比有较大的优势。次区域生物资源开发合作近期主要侧重于大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及生物资源开发科技合作两方面。农业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又以边境地区毒品替代种植并向替代产业发展为切入点。
1. 生物资源开发合作
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与次区域国家的生物资源开发合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中越大麦小麦优良品种示范种植与产品加工技术合作”、“中泰中草药与水果示范种植”、“中越菠萝示范种植”、“老挝南塔省那哄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恢复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及实施示范项目”、“中缅合作毒品替代种植项目”、“中老合作毒品替代种植项目”等项目。与次区域国家生物资源开发的领域和范围都相当广阔,近期重点是农业科技合作及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农业科技合作方面:
——种植(养殖)和产品加工技术合作.中方以专家、技术、种子、农机、肥料、农药作为投入,帮助外方进行农林经济作物、畜禽的种植(养殖)示范和推广(含技术人员培训),并开展产品加工技术输出与合作。
——跨国重大家畜疫病联合监控与防治合作。重点是流行快、危害严重的家畜口蹄疫等疫病,建立跨国联合监控系统,而且我方可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合作。
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
——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优势及周边国家丰富的土地、生物资源,做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研究开发天然药物、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及生物肥料、天然化妆品等。
——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中越老三角地带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该地区生物物种复杂、丰富、独特,地理位置重要,分布着中国分水岭自然保护区、越南孟艺自然保护区和老挝普丹丁自然保护区。三国有关单位合作研究该地区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问题,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联合科学考察和评价,制定保护规划;并探讨建立跨国自然保护区的可行性。
2. 毒品替代产业发展
为从源头上铲除云南境外毒品对中国的危害,自1990年以来,云南主动帮助缅北和老北传统罂粟种植地区开展禁毒替代发展工作。至2000年10月止,总共投入人民币3亿多元,无偿或低价提供各类粮食和经济作物籽种百余吨,各类经济苗木数十万株,派出各类专家和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帮助境外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近500人,在缅甸、老挝开展替代种植的各类农经作物总面积达43.6万亩,其中缅甸38.3万亩,老挝5.3万多亩。既减少了毒品种植,又使当地民众脱离贫困,为世界和平禁毒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联合国禁毒署执行主任阿拉齐先生在考察了云南帮助境外的绿色禁毒工程后,高度赞扬云南开展的工作。认为云南的禁毒经验和毒品替代种植是世界的楷模,为联合国制订全球禁毒战略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佐证。联合国禁毒署已将“减少毒品种植,实施替代发展”确定为今后全球禁毒工作的重点之一。
三、旅游资源开发合作
1. 旅游资源
(1) 云南省
云南复杂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特殊的区位条件和众多少数民族集居,造就了丰富多姿、五彩斑斓的旅游资源。
国际知名的路南石林是我国地貌造型博物馆,丽江古城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气势磅礴,大理的风花雪月,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神秘的迪庆“香格里拉”,腾冲的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傣寨田园风光等风景区无不引人入胜,并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民风民俗融为一体,更增添了云南的神奇美丽。
(2) 柬埔寨
柬埔寨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吴哥古迹和金边古建筑群是柬埔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是世界文明的胜迹之一。高棉族是一个有着独特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民族,独特的装束、优美的舞姿和宗教文化对外国游客、特别是西方游客有很大吸引力。
(3) 老挝
老挝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保留大片原始森林和未受工业污染的国家之一,生长和栖息着多种珍稀植、动物,是生态旅游和科考的最佳地区之一。老挝有“佛教古国”之称,千年古都琅勃拉邦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内寺庙佛塔林立;万象名胜古迹众多,特别是塔銮气度非凡,已成为老挝的象征和其国徽图案。老挝色彩斑澜的民族文化和原始纯朴的民族风情,对国外游客颇具吸引力。
(4) 缅甸
缅甸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缅甸自然景观复杂多样,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水面宽阔,两岸峰峦起伏,森林茂密;鲁比达瀑布落差600米,气势磅礴。缅甸名胜古迹众多,素称“万塔之邦”。仰光大金塔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建筑,不仅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游览胜地;曼德勒(瓦城)曾是贡榜王朝的京都,蒲甘是古老的佛教圣地,保存有两千多座700-900多年前的古塔,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5) 泰国
泰国旅游业非常发达。以曼谷为中心,有著名的“大皇宫”、玉佛寺、卧佛寺、亚仑寺等及帕塔亚、普吉岛等旅游特区。北部有古都清迈和双龙寺金塔,以及神秘的“金三角”。南部有普吉岛及奇特的海上风光。东部柯叻披迈石宫和帕侬旺石宫。强烈的佛教文化艺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近30 年来对各地历史文化遗迹的发掘、整理和修葺,大大丰富了泰国的旅游资源。
(6) 越南
越南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以河内、顺化和胡志明市为中心的北、中、南三部分,河内市区的文庙、大螺古城及下龙湾海上石林;中部顺化是越传统文化的中心,有阮氏王朝皇宫、皇陵,岘港美山寺,芽庄占族古塔和海滨浴场等。南部胡志明市的寺庙及众多法式建筑,头顿的海滨浴场和大型游乐中心等。
2. 旅游合作
(1)云南与老挝、缅甸、越南在边境地区实行互免签证。1999年在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借助世博会的召开,经国家批准,对经第三国来云南的外国旅游者,可在昆明机场办理口岸签证,对外国来云南的旅游团队,由旅游主管部门指定的有关旅行社事先向公安机关提供团队名单,也可在昆明机场办理口岸登记。第三国的旅游者持有效证件,可经瑞丽、河口、畹町、磨憨等国家级口岸进出。
(2)次区域各国都在创造出入境便利。万象、金边、暹粒(柬)等地的国际机场正在加紧建设落地签证设施;老挝已把落地签证手续费从50美元下调为30美元;柬、老、泰、越四国开放了更多的边境检查站;岘港国际机场、朗勃拉邦国际机场、曼得勒国际机场已经于2000年投入使用,河内国际机场的改造2002年4月竣工,金边的国际机场改造预计2003年完工;国际航班转接、互联网链接也大为改善。
(3)各有关组织及各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出版发行各种宣传资料、旅游交易手册等;官方网站--游览湄公(visit-mekong·com)已于2001年初初步完成;仅2001年针对次区域举办各类促销研讨会、旅游交易会10余次。亚太旅游协会承诺将继续支持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旅游促销。
(4)亚太经社会、亚太旅游协会、世界旅游组织及有关国家2000年共为次区域举行五次旅游人力资源研讨会。2001年,亚太经社会及旅游协会继续举办了各类研讨会及国内课程,举办了旅游资源管理与遗产保护管理培训班。亚行资助的“东西经济走廊旅游预投资研究”已完成。
四、矿产资源开发合作
1. 矿产资源勘查合作
目前我国参与GIS支撑的次区域矿产资源数据库和评价系统建立工作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该项目是由日本政府和芬兰政府资助的,我国基本上无支配权。
2. 以技术、资金投资境外矿产开发
云南省有关部门已与老挝签订协议,联合开发万象盆地的钾盐矿资源。应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号工艺技术和控速结晶装置,在首期建成年产1万吨采、选、加工工业生产试验项目后,继而建设100万吨优质钾盐生产线,形成老挝万象地区优质钾盐基地。
五、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我国高度重视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近年与次区域国家签订的双边合作协议都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作为重要的合作内容。由中国出资成立了“中国-东盟合作基金”,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和人才交流工作从中受益。我国政府决定2001年向该合作基金增资500万美元,重点扩大双方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的几大机制中,都把人力资源开发列入优先领域。亚洲开发银行组织实施了“大湄公河次区域职业与培训合作"技术援助项目,召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就业促进与培训合作部长级会议”,研究建立次区域劳动力信息网络、次区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促进和建立培训中心等。湄公河委员会秘书处成立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环境处,将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年度计划,与其它建设工程性的硬项目一起寻求国际援助。
从1992年开始,云南省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之间广泛开展了双边和多边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举办了多期发展中国家“地震学与工程抗震”、“农业生态建设”、“分子生物病害防治与可持续农业”等培训班;云南农业大学与越南河内农业大学合作,每年举办多期对越农业技术培训。在老挝、缅甸边境地区,云南科技部门实施“技术、人才双推出”战略,通过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向老挝、缅甸等国输出我国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开展多项农业技术培训,得到了境外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欢迎。
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效果显著的还有新西兰政府资助的湄公学院人力资源开发国际合作项目。至2001年4月,为中国(云南)、柬埔寨、老挝、越南进行了842人的英语强化训练,并举办了28期经济改革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培训班,共培训技术、管理干部823人。
同期云南省累计组织了12期有217名科、处和厅级干部参加的英语强化训练,选派了120人分24批赴湄公学院学习,接受以经济改革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云南省在项目的组织实施、学员选拔和培训效果方面得到了新西兰政府和湄公学院官员的高度赞赏,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六、环境保护合作
我国地处澜沧江—湄公河上游,环境状况受到下游国家的极大关注,环境合作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一大领域。云南境内的澜沧江流域几乎全是山地环境,山间盆地仅占4.78%, 由于山地陡峻破碎,水土流失明显。澜沧江流域森林植被类型较为丰富,具有区系复杂、类型多样等特征,有7个地州森林覆盖率平均为52.3%。动植物物种丰富,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保护植物总种数达107种, 保护动物131种,分别占全省保护植物、动物总种数的68%和79.9%。现有自然保护区33个,保护区面积731300公顷,占全省保护区面积的37.46%。目前澜沧江水系水质良好。
1.已开展的合作
中国积极参加了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环境工作组”的活动和项目的组织。云南省环境保护局负责中国项目的具体组织协调等工作。已参加亚行组织实施的项目:
①《环境培训和机构强化(SETIS)》,中国共派出15个团组46人参加培训。
②《湄公河流域扶贫和环境管理》,评价GMS六国边远地区与贫困和环境退化有关的流域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战略和管理经验。选择了三个区域扶贫和环境管理的优先项目区,我国西双版纳的流沙河流域被选为三个优先区域之一,并选定了拟开展的示范项目。待亚行进行评估,将可能在这个流域投入2000多万美元的赠款和优惠贷款开展示范项目。
③《湄公河环境战略框架》,制订了环境战略框架和反映次区域基本情况的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GMS预警信息系统。
④参加了一些双边、多边的针对次区域的环境研讨会议等。
2. 今后合作领域及项目
——环境管理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及技术培训;
——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和有效管理技术,如控制蓝藻生长技术、湖区周围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扶贫与生态恢复;
——水资源有效管理;
——湿地保护等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来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信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