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眼中的礼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15:49
作者以一个外交官的视角列举了大量外交工作与生活中的鲜活事例——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用生动、质朴的语言阐释了中西文化的差别,以及中外礼仪礼宾方面的差异。

坐电梯的学问
乘电梯时,常见有人跑得气喘吁吁,嘴里叫着“等一下”。可赶到时,却眼睁睁地看着那门在自己面前关上,电梯里的人却毫无表情。事实上电梯里的人需要做的,仅仅是伸手按一下“开”键。这样的举手之劳,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在狭窄的封闭式电梯里,常有人大声说话,唾沫横飞,不顾及旁人感受,这是有失文明的。封闭式电梯的空间比较狭窄,应该保持安静。这在注重私人空间的西方国家尤其如此。
在西方国家,人与人之间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在电梯轿厢里就不容易做到。如果你一个劲地在电梯里说话,或接电话,周围人只能被迫聆听。夏天,大家穿着单薄,你因为说话而呼出的热气难免会喷到别人身上,这就更令人讨厌了。
我国前任外交部长李肇星让我非常敬佩。他无论在哪种场合和面对什么人,都举止得体,尽显绅士风度。
一次我随李部长乘电梯。进电梯之后,一位随行人员大概想说点什么,刚要张口,李部长便用手指在嘴边作了一个“嘘”的动作,示意禁声。等进了房间,李部长才问对方想说什么,并用略带严肃的口吻告诉大家:电梯也是公共场合。在电梯里说话,既不礼貌也不安全。
除了在电梯里高声喧哗之外,凝视他人也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至于在电梯里抽烟,更是对他人的严重冒犯,在美国,在电梯里抽烟是触犯联邦法律的行为!
在电梯很拥挤时,一旦电梯门开启,无论是否到站,站在最外面的人都应该主动站出去,让里面的人出来。
商场、超市的斜行电梯客流量较大,因此也有规矩。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在电梯踏步中间有一道黄线条以区分左右。原来这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靠右站立原则。试想如果整个电梯上都站满人,万一遇突发状况需要疏散人流,或者有人有急事需要快速通行,就一筹莫展了。机场传送带也要遵循同样原则,旅客都应靠右站立。

乘飞机的学问
十几年前,乘飞机出行的人还比较少。随着近年来乘飞机旅行人数的增多,因不懂飞行礼仪而闹笑话,甚至让同行旅客反感的现象便时有发生。
有的旅客大概是第一次乘飞机比较兴奋,当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他们却站在飞机的过道上互相拍照,还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大概是想带回国去给家人和朋友看看,以示留念。但他们只顾着自己“留念”,忘记了照顾其他乘客的感受。
搭乘交通工具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安静。在很多外国人看来,在飞机上拍照、喧哗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方面在国外,坐飞机是很平常的事情,犯不着如此新鲜和兴奋;另一方面,大家都在休息,你自顾自地拍照,难免侵犯了他人的“私人空间”。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外出旅行时,无论是搭乘火车、飞机还是出租汽车,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可“兴奋过头”。如果你在乘飞机时有下列行为,就要好好反省一下了:
乘飞机时的不良行为
登机后,先行将自己的行李箱或手提袋把置物架塞得满满的,使后到的乘客没有地方放行李。
随身带着多件行李行走在机舱过道上,摇晃的行李一路碰撞在过道两边的人身上。
看到有空余座位,就把自己的东西放在上面据为己有。
在座位上看报时,把报纸摊得很开,手肘还越境到旁座,使别人感觉局促。
不管邻座愿不愿意,一路上跟人家聊个没完。
不停地向空中小姐要东西吃,把飞机当成免费餐馆,吃个没完。
有事没事地按呼叫器,支使空中小姐做这做那,不尊重对方的劳动。
自以为懂得很多,质问空中小姐为什么不提供这个那个。
戴上耳机听音乐,却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起来,甚至抖动双腿打节拍。
为自己的舒适而把座椅大幅度后仰,影响后人空间。
长时间占用盥洗室,造成门外人苦等。
长途飞行时,为了自己舒服,脱去鞋袜,不顾自己的脚臭味在机舱散发。
将飞机上提供的免费杂志、鞋等据为己有。
有人可能会认为,旅行途中可以穿随便些,到了目的地后再换干净、漂亮的衣服。但应当注意到,机舱也是公共场合。在国外,无论何种场合,无论什么身份的乘客,人们都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很少有邋邋遢遢地出门的。所以,像污秽的休闲鞋、过分暴露的休闲服之类的,都是不得体的穿着,应该从行李箱中清理出去。

喝酒的学问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酒道”,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差异可谓大相径庭。
中国人讲究“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酒越多情谊越深。因此在饭桌上常出现敬酒、斗酒的情况,图的是一个热闹和气氛。
但在西方人眼中,酒更多的是用来佐餐的。喝多了既浪费,对身体也不好。因此,他们没有敬酒的习惯。无论面对多么尊贵的客人,饭前举杯示意就足够了。
西方人一般喝葡萄酒以配餐。葡萄酒配餐的原则大致是:“白肉配白酒,红肉配红酒。”其中的精神是:味道清淡的食物要配清淡的酒,味道浓厚的食物要配浓厚的酒。不过,这也并非一概而论,可以依据个人的口味。
“醒酒”的艺术
中国人的习惯是等客人上桌后才打开酒瓶,但是这对葡萄酒是不适合的。红葡萄酒适合在室温状态下饮用。因此应提前1-2小时开启软木塞,让酒接触到空气,这个过程有个很形象的名称叫“醒酒”。白葡萄酒则只有冷饮才能品出它的味道和香气,用冷藏或加冰块存放20分钟左右的白葡萄酒搭配鱼或其他海鲜,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在国内,为表示尊敬,主人会让在座的客人首先品尝。而在外国人看来,主人理应为客人献上最纯正美味的好酒。如果酒的口感不好,是绝对不能让客人喝的,因此才会第一个品酒;如果开启的是好酒,主人便会点头示意服务员可以给客人倒酒了;如果酒的品质有问题,主人会马上要求服务员换酒。
喝葡萄酒并非中国人的传统。所以到了国外,即便对酒一无所知,也不要紧。如果是你做东,记得叫上一位懂酒的朋友,或者让客人中的葡萄酒“专家”代你品酒就行了。
品酒的方法
法国家庭中,葡萄酒、香槟、白兰地等几乎长备不缺。原因是法国人除了用酒佐餐,还以酒入菜。这和我们做菜时偶尔加一点料酒调味不同。在法国大餐中,由于所加入的葡萄酒的品质差异,会使菜价有天壤之别。
酒焖子鸡是法国人爱吃的一道菜。从字面上说,这道菜就是用葡萄酒来炖鸡肉。在炖煮的过程中,葡萄酒特有的香气和香味渗入鸡肉中,使鸡肉无比鲜美。通常情况下,一只鸡大概需要用到一瓶或两瓶葡萄酒。
一只鸡的价格在不同的地方差异不会太大,但因为用了葡萄酒,酒焖子鸡的价格便比普通的鸡肉高出许多。

握手:该出手时才出手
握手可以说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见面礼了。无论双方是第一次见面,还是已经熟识,一个得体的握手,致意、祝贺、慰问、鼓励、感谢等深意尽在不言中。
不要小看一个简单的握手礼,在外交上它时常被赋予种种政治含义。
历史性的握手
1989年5月,在戈尔巴乔夫访华前夕,邓小平曾指示外交部,他与戈尔巴乔夫会见时“只握手,不拥抱”,这不仅是对外交礼节的一种示意,更是对两国未来关系的定位。尼克松总统在回忆自己首次访华在机场与周总理见面时也说:“当我从飞机舷梯上走下来时,决心伸出我的手,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握在一起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据基辛格回忆,当时尼克松为了突出这个“握手”的镜头,还特意要求包括基辛格在内的所有随行人员都留在专机上,等他和周恩来完成这个“历史性的握手”后,才允许他们走下飞机。
在现代商业社会,见面握手是最基本的礼仪,它貌似简单,其实承载着丰富的交际信息,你是否明白其中的礼仪细则,能否“正确”地行握手礼呢?
一个在某部外事部门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最近发生在他们部门的一件小事:
对代表团“有意见”的小伙子
有一次,某代表团来华访问一周,由我部门负责。访问活动相当顺利。在他们即将离华的前一天晚上,代表团团长认为我们的一个小伙子似乎对他有意见。这让我大吃一惊。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每次小伙子与对方握手时,只是“象征性”地轻轻握一下,有时眼睛还看着其他地方--就是这个细节让代表团团长“很不愉快”。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握手说明对方对自己很不重视,或者很有意见。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小伙子的错误也是不少人的“通病”。希望这个故事能敲个警钟,每次握手时都能行礼如仪。
握手时有很多细节需要留意,上面的故事就是一例:握手时目光一定要直视对方,面带微笑,神情亲切、友好(一边握手一边看着其他地方,是不尊重对方的很失礼的行为);握手的持续时间通常是1-3秒种,并且要适度用力(随便握一下就松开,或者紧紧握着不放,都会让人觉得尴尬)。
如果与对方是老朋友了,可以双手相握,用左手盖在对方的右手上,以示亲切。
应站着握手。即使你是坐着的,当有人走过来与你握手时,你也必须站起来。
握手时手上不能有其他东西。握手前必须先取下墨镜,摘下手套。
握手时另一只手不能放在口袋里,也不能拿东西。
握手时伸出的一定是右手,除非你右手有残疾。即使你是左撇子,也要用右手相握。
握手时可上下抖动,不可左右摆动。
与女士握手时不能过于用力。穆斯林妇女不与男士握手。
如果你握到的是一只冰冷、潮湿或脏兮兮的手,那种感觉一定很不好受。因此,如果你在吃东西,一定要先擦干净双手再与对方握手;如果你有手汗的毛病,可以在握手之前用纸巾擦擦以确保手心干爽;如果你的手经常都是冰冷的,不妨提前把手放在口袋里或热水杯上“加温”。说到底,握手传达的是一种亲切、友好的情谊,与你的外在气度一起,决定着你给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千万不可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不好的感受。

礼轻情谊重:送礼的学问
如今,很多细心的人在出国之前,会准备一些小礼物,预备送给外国朋友。这固然是很周到的,但是不是所有礼物都是外国人喜欢的?什么样的礼物最受外国人欢迎呢?
首先要记住一点:“礼轻情谊重”在国外是绝对适用的。这里的“轻”,不单是指花费小,还有分量轻的意思。
第n个景泰蓝
我曾经在一个法国朋友家的客厅里,看到一字排开、大大小小的景泰蓝。一问,都是中国友人送的。这些景泰蓝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而且代表中国的民族工艺和传统文化,送礼者的心意令人感动。但等收到第5个景泰蓝,这位朋友已经“不堪其扰”了--东西太占地方,又很贵重,还不方便移动,只能搁在客厅里。
每当我看到有国人不远万里地把大件的中国工艺品带到国外做礼物,都会纳闷:这么大这么沉的东西,搬运起来不费劲吗?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礼品,就只有这些大家伙么?外国人真的喜欢这样的礼物吗?
我的顾虑是有来由的。根据我在国外的经验,如果对方是跟中国人接触较多的外国人,我们最好不要送景泰蓝、折扇之类的“大众化”传统工艺品,估计这些东西对方已经有很多了,再送也很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事实上,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山水画册、小巧的工艺品、中国酒、丝制的手帕、集邮册……这些体积小、方便携带,而又具有象征意义与文化气息的小礼品,已足以表达你的心意,它们既受外国人欢迎又能减轻你的负担,是中国人在国外的馈赠佳品。
外国人不太讲究礼物的实用性或是否昂贵,但非常在意礼物的包装以及礼物是否具有观赏价值及文化品位。在欧洲,精美的画册是送给贵宾的高级礼品;而一个精致的包装,不但层层包裹着送礼者的心意,也能让主人获得更大的惊喜。
和礼物的包装一样重要的是它的故事性。礼物的故事性,是指礼品本身具有怎样的文化内涵,或者其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是否具有特殊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是因为腼腆,还是真的无话可说,把礼物交到主人手中就不发一语了。这样其实很可惜--很多经过精挑细选的礼物,就是因为送礼者的“低调”,最终在主人眼中也变得平淡无奇。如果能够在对方欣赏礼物的同时,将其背景、典故、内涵与意义逐一阐释给对方听,甚至适时地插入一些生动的历史掌故,主人一定会格外欣喜!
一枚清代御用古铜镜
有一个代表团在出国之前,曾统一购置了一批仿制的清代御用古铜镜。虽然体积小、价格也不高,但他们每送出一面铜镜,都会向外国朋友讲解铜镜背后的故事,包括中国清代的宫廷礼仪、铜镜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的作用、铜镜的制作工艺以及上面的装饰分别具有怎样的含义……事后证明,经过这番阐释,外国人对于这批铜镜格外感兴趣;而围绕铜镜的交流,也传达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讯息,很好地加深了彼此的情谊。
当然,如果时间仓促,“储备”也不够时,在国外,最简单也最大众化的礼物莫过于一束鲜花了。外国人的习惯是,为主人着想,可以在拜访前一天请花店直接把花送到主人家,这样就省得主人再多买鲜花了。若是女主人在家,鲜花自然应该送给她,但枝数应为单数,否则容易引起误会。
摘自中信出版社《亮出最好的自己》张国斌著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