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 痰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8:26:52
痰饮的病因学含义: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痰饮是继发性病因之一。痰饮是致病因子和病理结果的统一体。一般说来,痰得阳气煎熬而成,炼液为痰,浓度较大,其质稠粘;饮得阴气凝聚而成,聚水为饮,浓度较小,其质清稀。故有“积水为饮,饮凝为痰”,“饮为痰之渐,痰为饮之化”,“痰热而饮寒”之说。在传统上,痰饮有有形和无形、狭义和广义之分。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因肺、脾、肾及三焦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肺主宣降,敷布津液,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肾阳主水液蒸化;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故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常,均可聚湿而生痰饮。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1.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疠、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瘰疠”是指发生于颈部、下颌部的淋巴结结核。小者为瘰,大者为疠,以其形状累累如珠故名。“痰核”是指发生在颈项、下颌及四肢等部位的结块,不红不肿,不硬不痛,常以单个出现皮下,以其肿硬如核大,故名痰核。“疽”为发于肌肉筋骨间之疮肿。其漫肿平塌,皮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阴疽”。“流注”指毒邪流走不定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种化脓性疾病。
2.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例如,肺以清肃下降为顺,痰饮停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喘促等。胃气宜降则和,痰饮停留于胃,使胃失和降,则出现恶心呕吐等。
3.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如寒饮阻肺,可致宣降失常,水道不通;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饮停于下,影响肾阳的功能,可致蒸化无力。从而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聚于体内,导致水液代谢障碍更为严重。
4.易于蒙蔽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则会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痰迷心窍,或痰火扰心、心神被蒙,则可导致胸闷心悸、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痈等疾病。
5.症状复杂,变幻多端:从发病部位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其临床表现也十分复杂。一般说来,痰之为病,多表现为胸部痞闷、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眩晕、癫狂、皮肤麻木、关结疼痛或肿胀、皮下肿块,或溃破流脓,久而不愈。饮之为害,多表现为咳喘、水肿、疼痛、泄泻等。总之,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无常,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一、取之有道用甘草
(一)水饮在上当温散发汗者,用甘草入辛温之队以助发散。统观《金匮要略》“痰饮”与“水气”病两篇,凡属“腰以上肿,当发汗”者,方中大多用甘草。如“病溢饮者,当发其汗”的大、小青龙汤,“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小青龙汤,“风水恶风,一身悉肿”的越婢汤,“皮水为病,四肢肿”的防己茯苓汤等;以及治“俚水”之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治“心下坚,大如盘......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之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用甘草二至三两。诸方中用甘草既有调和诸药之意,但更重要的是以甘草配伍诸辛温药,辛甘相合而化生阳气,以助发散达表。《景岳全书·卷十八》将甘草的这种配伍方式称之为:“表药得之助其升”,《本草正》也言:“表药得之助其外”。此等配伍,《金匮要略》多以甘草配麻黄、桂枝等。
(二)湿阻中焦当补脾健运者,用甘草培土制水以厚中焦。观《金匮要略》“痰饮”与“水气”病篇中,凡痰湿停滞中焦或与脾胃相关者,每用甘草入方。如苓桂术甘汤、防己黄芪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有云:“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显而易见,以上三方均能利小便以治水湿,而且尤以五苓散为利小便之“正治”。但痰湿停滞中焦者,责之于脾土不健,故方选苓桂术甘汤,取甘草合白术、茯苓培土治水,而成健脾渗湿之主方。其治在中焦之意,彰然若揭。另如苓甘五味姜辛汤中以甘草配伍干姜等,乃为温中化饮而设;防己黄芪汤中甘草与黄芪、白术配伍,既能益气固表,又能健脾调中以复振卫阳,均有培土制水之意。此等配伍,《金匮》多以甘草配白术、甘草配干姜等。
(三)饮停心下须挽药于中者,用甘草和药滞中以图缓利。如苓桂术甘汤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证属饮停中焦(心下)。对此,非峻通快利所宜,而应当挽渗利之品留于中焦,以渐消徐利,缓缓图之,故取甘草甘缓之性,缓和渗利诸药的速通快利之性,避免直达下焦、药过病所。与五苓散相比,前昭?中缓利治在中焦,后者化气渗利治在下焦,全赖甘草一取一舍,而使苓术各有所主、各具其意。正如《重订石室秘录.卷二》所言:“尤妙用甘草一分,以引群药之入于满处”。类似应用,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茯苓杏仁甘草汤中也有体现,方中以茯苓配甘草,缓通利之性而能化胸中痰饮,用治“胸痹,胸中气塞”。如是,甘草挽留渗利下行之药定位于中焦的作用,实不可没。此即《本草分经》所言:甘草“入峻剂则缓急”之谓。此等配伍,在《金匮》多以甘草配茯苓、甘草配防己等。
(四)特殊用法。《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用治留饮者,有曰:“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方中甘遂、半夏攻破利导以推除痰饮之邪,复以甘草、芍药、白蜜等甘缓安中、益气护脾,缓和甘遂毒烈之性,攻逐水饮而不致过于猛烈。该方配伍中尤其令人注目的是甘遂与甘草的配伍应用,为取其相反之性,使之相激相成,以激发留饮得以尽去。
二、舍之有因弃甘草
(一)水湿在下当以小便利之,方取通利者不用甘草。纵观《金匮要略》十枣汤、五苓散、泽泻汤、厚朴大黄汤、己椒苈黄丸、葶苈大枣泻肺汤、木防己汤等急下水饮、通利行消诸方,多不用甘草,恐其甘缓滞碍通利速下之性。如“痰饮”篇治心下停饮设两方:“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后者浊阴上犯,水饮甚于前者,速当利水除饮,故以泽泻配白术,而不似前方之用甘草。如此,“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者以及速通峻利者,均不宜配伍甘草。此即后世《景岳全书·卷十八》所言:甘草“其味至甘......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本草衍义补遗》也言:甘草“下焦药少用,恐大缓不能直达”。
(二)水饮犯胃致呕吐呃逆者不用甘草。如治“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诸方虽为水停中焦心下之位,然有呕吐见证者,不用甘草,是“呕家忌甘”也。
总之,甘草作为经方常用药,在《金匮要略》痰湿、水气篇中亦多有应用。方中甘草的取舍规律为:水饮在上、水饮在中者用甘草;水饮在下、水饮兼呕者弃甘草。其配伍意义除与健脾药合用以培土制水,与辛散药合用以辛甘化阳以外,与利水药配伍又可挽药于中以缓利中焦水饮。这也正是《金匮要略》治痰湿不忌甘草的要点所在。
不能光去湿要尽量双管齐下我的建议是尽量采用食疗痰湿体质者体形大多肥胖身重容易疲倦食疗上首重戒除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
最好是用食疗比较好安全.吃点茯苓 薏苡仁是可以的中药白扁豆白术也有健脾燥湿的作用另外要少吃点易生痰湿的食物如猪肉等 另外陈皮姜片与排骨一起煮来吃很好.还有很多食物可以告诉你的对你很好.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生姜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枇杷白果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包菜山药薏米冬瓜仁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石榴槟榔佛手栗子等.应限制食盐的摄入不宜多吃肥甘油腻酸涩食品如饴糖石榴大枣柚子枇杷砂糖等.此外杏仁霜莲藕粉.
最好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痰湿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您可以先饮食调整一段时间如果效果不佳还是尽早使用中药调理治疗.痰湿体质是建立在脾虚的基础上的痰和湿其实是差不多的东西都是脾运化功能失常的代谢产物.所以两者的治法上空无太大的差异都是建立在健脾化痰除湿的基础上的因此是痰湿一起治疗的.在选药方面可以选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还可以用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平时注意饮食少食肥甘厚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