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阳胆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0:10:30
1.循行部位: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部。
2.分支
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过手太阳经的听宫穴,出走耳前,至眼外角的后方。
眼外角分支:从眼外角分出,下行至下领部足阳明经的大迎穴附近,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由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然后向下入胸中,穿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
缺盆部直行分支:从缺盆分出,向下至腋窝,沿胸侧部,经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部(环跳穴)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关节外侧,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
足背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一、第二趾骨间,出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3.联系脏腑:属胆,络肝,与心有联系。
4.主要临床表现:头痛,额痛,目眩,目外毗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痛,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小趾、次趾不用,口苦,黄疽,胁肋疼痛,善太息,疟疾,恼怒,惊悸,虚怯,失眠。
5.病机分析: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毗,上达额。本经有病则头痛,额痛,目眩,目外毗痛;足少阳胆经其支者绕耳经颈部结喉旁下行缺盆,经腋窝循胁肋,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本经有病,经气运行不利,则缺盆部肿痛,腋下肿痛,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小趾、次趾不用。胆主藏和排泄胆汁,胆汁横溢则口苦、黄疽;胆气不畅郁滞则胁肋疼痛,善太息;胆为少阳,可表现为往来寒热,故辨疟疾为少阳;胆气郁结化火则恼怒;胆为中正之官,具有决断功能,胆病则决断功能失常,故惊悸,虚怯,失眠。
6.本经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
7.常用腧穴,左右各44穴:
瞳子髎 听会 上关 颔厌 悬颅 悬厘曲鬓 率谷 天冲 浮白 头窍阴 完骨 本神 阳白 头临泣 目窗 正营 承灵 脑空 风池 肩井 渊腋 辄筋 日月 京门 带脉 五枢 维道 居髎 环跳 风市 中渎膝阳关 阳陵泉 阳交 外丘 光明 阳辅 悬钟 丘墟 足临泣 地五会 侠溪 足窍阴。
穴位名称: 瞳子髎 [经穴]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作用】:疏风清热,明目止痛。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手太阳与手、足少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听会 [经穴]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关开窍。
【主治】:①耳鸣,耳聋。②齿痛。③口喎。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穴位名称: 上关 [经穴]
【定位】:在耳前、下关直上,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开窍益聪。
【主治】:①偏头痛。②耳鸣,耳聋。③口眼喎斜。④齿痛,口噤。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与足阳明经交会穴
【附注】:别名:客主人
穴位名称: 颔厌 [经穴]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上1/4与3/4交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活络止痛。
【主治】:①偏头痛,目眩。②耳鸣。③齿痛。④癫痫。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与足阳明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悬颅 [经穴]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由鬓孤形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清热散风,疏风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赤肿瘤。③齿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穴位名称: 悬厘 [经穴]
【定位】: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弧形连线的上 3/4与下 1/4交点处
【作用】:疏风活络,利气止痛。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赤肿痛。③耳鸣。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与足阳明经交会
穴位名称: 曲鬓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后缘的直上,平角孙穴处
【作用】:熄风止痉,清热消肿,疏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②牙痛,牙关紧闭,暴喑。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率谷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作用】:疏经活络,熄风止痉,快膈和中。
【主治】:①偏头痛,眩晕。②小儿急、慢惊风。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天冲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率谷后0.5寸处
【作用】:疏风清热,宁心安神,定惊止痛。
【主治】:①头痛。②耳聋,耳鸣。③癫疾。④牙龈肿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浮白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孤形连线的中 1/3与上 1/3交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②耳鸣,耳聋。③目痛。④瘿气。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头窍阴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中1/3与下1/3交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利耳窍。
【主治】:①头痛。②耳鸣,耳聋,耳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完骨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颈项强痛。②齿痛,颊肿。②口服歪斜。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足太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本神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熄风止痉,清神镇惊。
【主治】:①头痛,目眩。②癫痫。③小儿惊风。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阳白 [经穴]
【定位】: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益气明目。
【主治】:①面瘫,眼睑下垂.闭服困难。②视物模糊,眼痛。③前额痛,眩晕。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头临泣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O.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疏风清热,清头明目,宣通鼻窍。
【主治】:①头痛,鼻塞。②目眩,流泪。③小儿惊痫。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太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目窗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作用】:清头明目,熄风通络。
【主治】:①视物模糊,青盲,目赤肿痛。②头痛,鼻塞,面肿。③癫痫。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正营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 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作用】:疏风清热
【主治】:①头痛,目眩,唇吻急强。②齿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承灵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0寸,头正中线旁开 2.25寸
【作用】: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痛。②鼻塞,鼽衄。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脑空 [经穴]
【定位】: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作用】:疏风清热,清脑通窍。
【主治】:①头痛,目眩。②颈项强痛。③癫狂痫。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风池 [经穴]
【定位】: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疏风清热,醒脑开窍,聪耳明目,通经活络。
【主治】:①感冒,鼻塞,头痛,目赤肿痛,鼻渊,鼽衄,颈项强痛,肩痛不举。②头晕,目眩,中风偏瘫,癫痫。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肩井 [经穴]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作用】:疏经活络,理气豁痰。
【主治】:①乳痈,乳汁不下。②头晕,头痛,颈项强痛,上肢不遂。
③难产,瘰疬。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手、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渊腋 [经穴]
【定位】:在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四肋间隙中
【作用】:理气宽胸,疏经活络。
【主治】:①胸满,胁痛。②上肢痹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穴位名称: 辄筋 [经穴]
【定位】: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四肋间隙中
【作用】:疏肝和胃,疏经活络。
【主治】:①胸满,胁痛。②气喘。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穴位名称: 日月 [经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七肋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疏肝利胆,降逆和中。
【主治】:①胁肋胀痛。②黄疸。③呕吐,呃逆,吞酸。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募穴,足少阳、足太阴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京门 [经穴]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作用】:温肾健脾,化气和中。
【主治】:①小便不利,水肿,腰痛。②胁痛,腹胀,泄泻。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肾的募穴
穴位名称: 带脉 [经穴]
【定位】: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作用】:调经止带,疏经活络,清利湿热。
【主治】:①带下,腹痛,经闭,月经不调。②疝气,腰胁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带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五枢 [经穴]
【定位】:在侧腹部,与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作用】:调经止带,强腰益肾,疏经活络。
【主治】:①腹痛,疝气。②便秘,阴挺,带下。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带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维道 [经穴]
【定位】:在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枢穴前下0.5寸
【作用】:调经止带,温补下焦,利水通络。
【主治】:①腹痛,疝气。②阴挺。③带下。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带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居髎 [经穴]
【定位】:在髋部,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散风祛湿,舒筋利节,强腰益肾。
【主治】:腰痛,翻身困难,下肢痿痹。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与阳蹻脉交会穴
穴位名称: 环跳 [经穴]
【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作用】:散风祛湿,舒筋利节,通经活络。
【主治】:下肢痿痹,腰腿痛,半身不遂。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足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风市 [经穴]
【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作用】:散风祛湿,疏经活络。
【主治】:①下肢痿痹,脚气。②遍身瘙痒。③暴聋。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穴位名称: 中渎 [经穴]
【定位】: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作用】:散风祛湿,疏经活络。
【主治】:下肢痿痹,半身不遂。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穴位名称: 膝阳关 [经穴]
【定位】: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作用】:散风祛湿,舒筋利节。
【主治】:膝冷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穴位名称: 阳陵泉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舒筋利节。
【主治】:①半身不遂,肩痛,下肢痿痹,麻木,膝髌肿痛,脚气。②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③小儿惊风。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合穴,八会穴(筋会)
穴位名称: 阳交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作用】:疏肝宁神,通经活络。
【主治】:①胸胁胀满。②下肢痿痹。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阳维脉郄穴
穴位名称: 外丘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作用】:疏肝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①胸胁胀痛,颈项痛。②下肢痿痹。③猘犬伤,毒不出。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穴位名称: 光明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作用】:清肝明目,疏经活络。
【主治】:①目痛,夜盲,视物模糊。②下肢痿痹。③乳房胀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络穴
穴位名称: 阳辅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方
【作用】:疏肝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①偏头痛,目外眦痛。②腋下肿痛。③胸胁胀痛,下肢痿痹。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经穴
穴位名称: 悬钟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作用】:疏肝理气,祛风止痛,通经活络。
【主治】:①中风偏瘫,颈项强痛,下肢痿痹,脚气。②胁肋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八会穴(髓会)
【附注】:别名:绝骨
穴位名称: 丘墟 [经穴]
【定位】:在足外踝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作用】:疏肝理气,通经活络,祛风利节。
【主治】:①胸胁胀痛。②下肢痿痹,外踝肿痛。③疟疾。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原穴
穴位名称: 足临泣 [经穴]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作用】:疏泄肝胆,清利头目,通经活络。
【主治】:①偏头痛,目赤痛,胁肋痛,足跗肿痛,足趾挛痛。②乳痈,乳胀,月经不调。③瘰疬,疟疾。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穴位名称: 地五会 [经穴]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四趾本节(第四蹠趾关节)的后方,第四、五蹠骨之间,小趾伸肌的内侧缘
【作用】:疏泄肝胆,通经活络。
【主治】:①乳痈,乳胀。②头痛,目痛,耳鸣,耳聋。③胁肋痛,足跗肿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穴位名称: 侠溪 [经穴]
【定位】:在足背外侧,当第四、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清热熄风,启闭开窍。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②耳鸣,耳聋。③乳痈,胁肋疼痛。④热痛。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荥穴
穴位名称: 足窍阴 [经穴]
【定位】:在足第四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作用】:清热熄风,启闭开窍,清胆利胁。
【主治】:①偏头痛,目赤痛,胸胁痛。②耳鸣、耳聋。③中风偏瘫。
【归经】:足少阳胆经穴
【类别】: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