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权:照亮山乡的一盏明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2:53:28
本报记者 夏静 《 光明日报 》( 2010年09月13日   04 版)

汪金权正在备课 本报通讯员 朱熙勇摄
如今的汪金权,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却依然那么朴素、谦和。在学生心中,他还是最可敬的“汪老师”;在同事眼中,他还是最踏实的“老汪”。成名,并没有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但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在教师节到来之际,重温汪金权的话语,多了一份别样的感觉。
一份坚守,让他“一举成名”
汪金权做梦也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名人”,更想不到自己会被冠以“大别山师魂”的至高荣耀。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分内的事情;驱使他做这些事的,是自己的良知与爱心,而不是名与利。
22年前,听闻恩师一句“农村学校留不住好老师”的感叹,汪金权主动离开“名校”黄冈中学,淡然回到远离都市的山村学校——蕲春四中。在这片留下他儿时记忆的乡土上,有自己的老师、亲人、朋友,还有成百上千渴望知识的孩子。汪金权的“归乡”,成为当时村子里议论得最多的话题。
在许多人质疑的目光下,汪金权留下了,一守就是二十余载。而且,他还做了一件许多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事情——用自己大部分工资收入资助那些处于失学边缘的孩子。据不完全统计,他的捐助总额超过10万元。在大别山区农村,这笔“巨款”可以建起不只一栋二层楼房,而他至今仍与家人住在30年前的土坯房里。
年仅47岁的汪金权,早已是满头白发。同事们感叹,凭汪金权的资历、能力和声望,本来有很多改变命运的途径与机会。汪金权自己说:“要说人对外面的诱惑不动摇是不可能的,但动摇归动摇,最终能战胜诱惑,坚持下来,这个最重要。”
一盏明灯,点亮一片希望
在华中师范大学读书时,汪金权曾得到过班主任程翔章和许多同学的无私帮助;点滴恩情,都被他牢牢记在心中。“我帮助学生,不是因为我多么无私和伟大,而是我本来就受过他人的帮助。而受过我帮助的学生,以后也会再帮助别人。”汪金权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爱心的“传递者”。
22年来,汪金权亲手将1000多名孩子送进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庭都十分贫穷,而他们的成长,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贫寒家庭的命运。”默默之中,汪金权点亮了许多家庭的希望。
在汪金权心中,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位置;哪怕十多年前的学生,他都能清晰地回忆起名字,以及他们的求学故事。而在学生心目中,也为汪老师留下了空间。“将来汪老师老了,我希望能把他接到我的身边,养他一辈子都不过分。”接受汪老师资助长达10年、现在就读研究生的王洪奎动情地说。
目前,在蕲春县7所高中里,都有汪金权的学生在教语文。2005年,孙淼从汪金权班上毕业,四年大学之后又回到老师身边,成为他的同事。“从小到大,我遇到的老师中,汪老师是语文教得最轻松的。我大学报考师范院校,理想是成为老师,跟汪老师的影响密不可分。”
“汪老师犹如一盏明灯,让人看到希望;虽然这个社会有灰暗角落和不良现象,但有了明灯就有了希望——汪老师对于他的学生来说,就是求学道路上那盏明灯。”湖北省文联主席沈虹光说。
一股精神,激励一个群体
从汪金权的事迹中,我们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这种“力量”似曾相识:五峰大山深处播种希望的宋芳蓉、当阳井岗小学任教20年的郑琦、阳新库区坚守孤岛的王月娥、郧西爱生如子的胡安梅……他们与汪金权有着同样的称谓——“乡村教师”。
“蕲春还有许许多多扎根山乡的教师,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汪金权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山里的孩子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这个朴实的愿望,成为“汪金权们”坚守下来的理由。
在“汪金权们”的感召下,“乡村教师”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汪金权的大学校友们来到蕲春四中,设立“金权基金”,一些企业也向学校捐助了教学设备。“我个人的力量很微弱,而需要帮助的孩子太多,但我每天努力去做,就能带动更多的人关心山区教育事业,我相信这股爱心就像星星之火,最终可以燎原。”汪金权的心始终未曾离开山区教育。
2010年6月,汪金权受聘担任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兼职导师。在第一届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典礼上,汪金权受到了学弟学妹们的热情“追捧”。如今,这些学子们已经带着这位“著名”师兄的期盼走向了同样的“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