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过程与方法” 升华“生活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1:01:24
提炼“过程与方法”  升华“生活算法”
毛爱萍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笔者通过向武健老师请教,升华了对“生活中的算法”的认识。经历本案例的反复尝试,也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活算法对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案例背景
为参加武汉市优质课比赛做前期准备,笔者选择了一个“为学校运动会设计奖状”的活动任务来设计和组织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如何用技术来为学校活动服务,在活动中体会处理信息的过程和步骤。教学对象为五、六年级。
二、课堂剪辑
师:你们知道在运动会召开之前,体育组的老师们将做哪些准备工作吗?
生:画场地;安排比赛项目;购买奖品;设计奖状、奖牌、吉祥物;打印比赛的次序册和运动员的参赛号;设计会标等。
师:哪些事情可以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生:设计奖状、吉祥物、会标;打印次序册和运动员的参赛号等。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为在比赛中获奖的同学制作奖状吧!
通过创设一个真实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如何来处理身边的信息,分清哪些可以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信息处理可以用其他手段来完成。
初定方案
平时上课,学生最不喜欢听教师喋喋不休,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控制电脑,遇到问题再来问教师。于是我制定了方案一:自主探究,目的是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时间选择自己熟悉的工具来完成奖状的制作。任务提出后,我问学生用什么工具来制作。学生的回答有Word、画笔、幻灯片和金山画王等。我让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工具来完成。话音刚落,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操作起来。
活动效果:课堂上学生忙碌操作,我巡视指导。我发现有的在打开画笔画奖状的边框,有的在Word中用艺术字制作奖状的标题,有的在Word中用文本框和自选图形中的矩形等画奖状的边框,有的一边思考一边输入奖状的内容,有的在找图片装饰……一节课后,教师很轻松,学生也很高兴,但是没有一个学生做出一个完整的作品。
这样的课能拿去比赛吗?于是我在课后采访了班上的学生,发现问题出在以下几点:
1.学生没有明确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2.班上的“高手”忙于全力解决作品的美观等技术问题,当一节课结束了,却发现自己还没有完成一个作品。
3.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奖状的内容和格式。
4.输入汉字的速度慢。
可以看出,学生非常热衷于学习相关的技术,而忽略处理信息的过程和步骤的分析。
再定方案
有了上次的教训,我找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如果没有真正掌握完成事情的方法与步骤,就不能有效地使用技术。于是我第二次改进设计方案,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步骤放入教学中,在另一个班实验。
在任务提出后,我先与学生一起讨论制作奖状前需要获得的信息有哪些,即奖状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我将他们回答的信息整理出一份文字样例“××同学在××年××季学校运动会中,荣获×子××组××项目第××名”,并将它展示在大屏幕上。我接着问:奖状的内容完备后,还要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纸张的大小。我又引导学生思考遇到的下一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来完成?用什么软件制作?在学生回答后,把学生的问题缩小,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要用的工具是Word,锁定一个工具,让学生目的明确。我紧接着问:制作奖状的步骤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又点困难,我就引导学生首先选择纸的大小,并出示“页面设置”,演示操作方法,将奖状的制作步骤——页面设置、画奖状的边框、输入奖状的内容等用大屏幕清晰地展示出来。
经过一番教学和演示,在学生头脑里初步建立了明确处理信息的步骤和过程,扫清了完成任务中的一个个障碍。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任务,自己巡视指导。
活动效果:多数学生都能按教师指导的方法与步骤制作作品。但我也发现学生在输入奖状内容上耗费了很多时间,还有些学生不会用现有的素材快速完成作品。快下课时,我初步统计了一下,班上有23个学生完成了作品,其余学生完成了一半。
这样的课应该可以拿去比赛了吧?可我总想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品,问题出在哪里,如何完善?于是我课后又向这个班的学生问了以下问题:
1.你能领会老师在这节课中布置任务的目的吗?
2.你能体会到在活动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和步骤吗?
3.老师一边讲你一边跟着做和老师把整个操作过程交代完后你再操作,哪种方式你更能接受?
4.完成作品制作中,你能想到用工具中提供的素材吗?
将学生的回答整理后,我发现学生很希望教师给予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尽量提供文字的素材方便使用,喜欢用工具中现有的资源。
三定方案
一次、二次的设计总不令人满意。思虑在三,我决定再次设计,引导学生顺序性操作,提醒学生制作过程中操作的先后次序,以便他们顺利完成作品。
这次,我又选了另外一个班进行实验。首先,我将奖状文字内容输入记事本中,用“奖状的内容”为文件名保存并发送给学生,以节省学生输入汉字的时间。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师:Word中如何进行“页面设置”?
学生示范操作。
师:纸张的大小确定好了,我们接着画奖状的边框。用什么画奖状的边框呢?
我只提醒学生尽量用工具中提供的素材,如用矩形画出奖状的边框、用“格式→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等。学生操作。
师:如何将“奖状的内容”这个文件里的内容传递到Word中,进行适当的排版和设置?如何操作?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不同窗口信息的转递的操作过程。剩下的时间,我就留给学生自己完善作品,我巡视指导。
活动效果:这次非常成功。看到学生一个一个顺利地完成作品,我相信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初步统计了一下,班上有38个学生完成了作品。
三、教后反思
历经三次的教学设计总算告一段落,回忆起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也是感悟颇多。一是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等都是我们考虑的因素。二是在活动中,重要的并不仅仅是技术、手段,还有方法与过程。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把握不好解决问题的步骤与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顺序型算法可以指导学生顺利地完成任务。此外,我也有些新的思考与困惑:
1.对本节课中没涉及到的操作技能,如页面设置;自选图形的插入、调整、修饰;图形的组合等,学生是否能在新的任务情景中灵活应用?
2.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怎样更好地解决学生过多注重技术,而忘记了目标的完成这一对矛盾?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2006年5月
点评:为了上好一节课,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反复地研究、尝试,这称之为“炼课”。毛爱萍老师记叙了自己的炼课的过程,这也是每一个老师必然经历。教学需要反复地实践,仔细的品味,才能从中找到对应的算法、策略。
对于课堂中学习信息技术的学生来说,这是掌握生活算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毛老师第一次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在教会学生技术操作。课堂中,学生能够有兴趣,并且掌握这些技术操作,但是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技术解决问题。所以学生关注了“技术”而忘记了目标。第二次的学习活动是在教会学生不仅要关注操作,还要明确解决问题的次序,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技术的应用。第三次的学习活动是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对学生感到的困难的地方搭起脚手架。从学生的学习对比中,可以看出“生活算法”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一是次序。
对于课堂中引领学生学习的老师来说,也是应用着“生活算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老师是在反复进行着“方案-实践-反思”的过程,对应着算法中的“算法设计-算法实践-算法优化”的过程。老师先设计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案,然后经历教学实践,最后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方案。在初次尝试中,发现学生关注于细节而忽略了整体。在二次尝试,发现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次序仍有困难。这样的不断尝试、螺旋上升,使老师不断地进步。
(点评人:武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