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俗文化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39:56
粱勇
2005年腊月二十七(2月5日)我在河北艺术中心的燕赵先进文化讲座。主讲了一场节俗文化思考。
有人喝彩,也有人表示不赞成其中一些观点。如今又到春节了。我贴上,供大家批判。
中国是世界上传统节日最多的国家。从传统的节气、节令,到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一年中,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过节。据调查,中国56个民族每年的节日共有500多个,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传统节日就有378个,比较盛大的传统节日112个。节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历法、法令,不断强化节庆民俗的法定性,为的是教化民风、资政治民,以保证民俗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发展,今天看来,产生于农业时代的传统节庆习俗,精华与糟粕并存,其中夹杂着许多封建迷信的垃圾,带有愚昧和封建统治者的精神烙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需要发掘传统节俗文化的精髓,实现民俗文化的与时俱进,在开放中科学的传承民俗文化,防止文化殖民化倾向的泛滥。
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传统节俗文化。
一是传统节日的概念和类型。
二是主要传统节俗漫谈,春节、元宵节和重阳、中秋等重要节日的习俗的介绍和分析。
第三,传统节庆文化的与时俱进。
一、传统节日的概念与类型
“节”的含义,包括节令与时期。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为八节,后来分一年24节气。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这是节令。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国语·越语下》:“天节不远,五年复反。”后人在《国语注》中解释:“节,期也。五年再闰,天数一终,故复反也。”就是说,农历历法中五年一闰的时期,也是节。后世就把节令和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统称为节日。
节日――按照历法时序形成的周期性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民俗活动日。
我国的传统节日民俗,丰富多彩。正是因为节日民俗的博大繁杂,所以对节日民俗的分类各有标准。有的学者按照节日的民俗活动形式分为单一活动的节日和综合性节日两大类;还有的分为岁时民俗和节庆民俗两类;也有的学者按照节日产生的背景分为自然因素生产的节日和人文因素产生的节日两类。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以自然因素产生的传统节日,要首推流行全国的24节气最为典型。也有的学者将这类节日称为“岁时节令”。24节气是古代用来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的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合成的系列节日,它是中国最早的太阳历节日,也是以传统农事活动为目的的农事节日,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利用这种节气指导和安排农业及渔、猎等生产活动。
24节气,是根据地球与太阳的公转关系确定的节令。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四立”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二分”、“二至”,是表明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实际上是表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也是表明农时的节日。而24节气中的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署、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的节气,主要是表明物候的节日。
以人文因素产生的传统节日,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数量很多。如起源于纪念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晋国节臣义士介子推的寒食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爱情传说的纪念性节日七月七,都是这类节日的代表。
实际上,许多传统节日,都在发展中从单一性质的节日,逐步向综合性节日转变。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本来是源于自然节气的节日,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丰富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既有农事表征意义,也有祭祀祖先、神灵的活动,还有游乐、歌舞及其丰富多彩的物态标志,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的节日,节日的民俗文化活动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日益丰富。
二、主要传统节日及风俗
1、春节和年节
春节,是中国农历新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纪年,因此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的一月一日就叫春节。在几千年传承中,形成了一套春节民俗,使年俗活动丰富多彩,实际上逐步形成了一个节日群。包括迎年辞旧岁的一系列习俗。如腊八、扫尘、备年货、贴春联、挂年画、除夕守岁、祭祖、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等等。腊八,进入腊月,人们开始迎年活动。喝腊八粥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产生的节日。是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产生的节日。相传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仿效“牧女献糜”的典故,取八种谷物和果仁熬成粥,分给人们吃,祈求佛祖保佑。因此腊八粥又称为“佛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有诗:“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天宁寺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僧侣们把每天剩下的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八日,煮成粥分赠给信徒,称为“福寿粥”。二是说与刘秀走国有关。在华北地区的腊八粥习俗,传说在东汉初期,刘秀走国、“王霸献粥”的典故有关这种节俗为商家利用,开发八宝粥,讨的一个好口彩。腊八淹制腊八蒜,是在低温条件下淹制大蒜的一种科学节俗,因为温度低,淹制的大蒜呈献绿色。
扫尘,又称扫年,早在唐宋时期已经盛行。一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或“扫尘日”,洒扫门庭,驱瘟病,祈福祈祥迎春节。在春节前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风俗。
备年货,腊月初十后,陆续备年货,宰杀家畜、家禽,采购物品。尤其是腊月二十三以后,备年货按照程序加紧进行。包括鸡鸭鱼肉、蒸制面食、购置茶酒油酱、糖饵果品。还要准备过年走亲访友的礼品,添置新衣新帽等过年的穿戴。民俗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腊月二十四,全家扫房子;腊月二十五,蒸干粮做豆腐;腊月二十六,杀鸡买肉;腊月二十七,家家试新衣;腊月二十八,游子必回家。腊月二十九,置备团圆酒。”形成年前集中购物的传统,这种风俗,一是因为过年各家商铺休假,二是准备充足的食品,准备春节拜年、休闲、待亲戚。
贴春联,又称贴对联,北方俗称贴对子。春联,是春节的吉祥物,是由古代驱邪的“桃符”演变而来的,“桃符”始于一千多年前南北朝。后世居家多用大红彩纸书写上吉祥词语,张贴在门框、楹柱、墙壁上;寺院里则用黄纸书写春联。与春联同时张贴的还有用红纸裁成大小不等的方块,称为“斗方”,书写吉祥的大字,以对角的形式张贴在门上或墙壁上。北宋王安石在《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曈曈日,争将新桃换旧符。”屠苏,草庵或平房。汉代服虔编著的《通俗文》说:“屋平曰屠苏。”《广雅》:“屠苏,庵也。”《三国志》中称曹真、曹爽的房子,就为“屠苏”。杜甫《槐叶冷淘》诗:“愿随金腰裹,走置锦屠苏。”说得就是锦绣房屋。南北朝的《宋书·索虏传》记载:拓拔涛“所住屠苏,为雷击,屠苏倒。”此外,还要在房间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和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这些活动都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除夕守岁,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在外的游子过春节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古代也称“除夜。”在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的习俗,早在南北朝就开始兴起,唐宋时期更加盛行,除夕夜,全家老小都一起通宵不眠,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饮屠苏酒,除夕新年之交,要饮屠苏酒,屠苏,既是指房屋,也是一种草名;同时也是一种药酒,也称“屠酥”或“酴酥”。南北朝的一部书《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大年初一,家人先幼后长,饮屠苏酒,祈求健康避灾病。屠苏酒的来历,唐朝韩谔《岁华纪丽》一书说:“元旦进屠苏”。注释说:“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日的其方不知其姓名,但曰屠苏而已。”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说的是用穷困潦倒的愁绪,博求长久的健康,所以不能不在除夕夜饮屠苏酒。
拜年,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具有本民族的纪年方式,因此年俗也各有不同。
藏历年     藏历年时藏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藏历年因地而异。都昌一带在藏历十一月一日过年;拉萨在藏历一月一日过年。还有的地方十二月一日过年。藏历年前,藏族同胞家家浸泡青稞、麦种,培育青苗。年期一到,将二寸多高的青苗摆到佛龛、茶几上,预祝丰收。在除夕之夜,全家要吃团圆饭。饭后要端盆举火到各个房间“驱鬼”,各处要张挂彩色的“祥布”,桌案上摆放各种食品,上面插上青稞、麦穗,象征丰收。初一,家人互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初二开始相互拜年,至亲好友互相赠送哈达。节日夜晚,青年男女围聚篝火,跳起锅庄舞,一连持续二三天。节日期间还要举行逛“林卡”――游园活动。
苗年
苗语“冷酿寥”,就是苗年。是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由于苗族分布很广,过苗年的日期也不相同。通常在农历九、十或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也有的地区以春节代替苗年。苗年活动少则三天,多则十五天。年前家家酿酒、制作节日食品,缝制新衣。节日清晨,祭祖、敬田,在牛鼻子上抹酒,犒赏耕牛。早饭后,身着盛装,走村串寨,拜年。节日期间举行斗牛、跳芦笙舞。还要举行“游方”。苗语“游方”,又称“摇马郎”,就是通过对歌进行男女社交的活动。
泼水节
傣族过年用泼水表达美好祝福,所以称为泼水节。傣语称“京比迈”,就是一年一度的傣历年。傣历以六月为岁首,相当于农历四月二十或二十一日。节日第一天叫“桑刊日”,送旧的日子。男女上山采野花做花房。江上举行龙舟比赛;隔一天为两年间的空日,举行盛大的泼水活动,一边说吉祥话一边把水泼到别人身上。第三天为新年元旦,举行男女求爱的丢包活动,夜间举行放火箭、放孔明灯及歌舞活动。
2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传统节日中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节日,古称上元节。早在汉武帝时就把正月十五上元日定位节日。到了宋代,元宵节便流行吃“圆子”,后来称“汤圆”、“元宵”。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灯、吃元宵、走百病。
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观 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佛教传入中国,适逢蔡愔从印度求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宋代,元宵灯会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南宋时,出现了元宵节“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活动。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深受欢迎。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又是情人相会的时机。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在台湾,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走百病: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不少地方节庆时还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五、重午、端阳。这个节日,传说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据说他忧国忧民,在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沿江人民打捞不到他的尸体,就将米棕、雄黄酒投入江中,让鱼龙吞食,祈求勿伤害屈原。后世的这一天人们在江上举行为屈原招魂的仪式。此后,这种活动广泛传播,形成了端五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习俗有三:一是包粽子;二是赛龙舟,三是驱瘟疫。
粽子,又称交黍。原本是古代一种用芦叶包上糯米、黍米的食品,别有一种清香爽口之味。西晋以后逐渐形成节日食品。
端午节的另一个习俗,就是举行龙舟赛。古代称为龙舟竞渡,起源于长江、珠江流域。龙舟就是龙形的船,船身雕成龙形,船头龙首高昂,船梢龙尾翘起。龙舟的船头有执令旗吆喝号子的领队,有击鼓敲锣助威的人。两岸上观众如潮,形成十分壮观的场面。
另外,端午节还是一个禳灾辟邪、驱病避瘟的节日。驱五毒是民间习俗之一。家家门上插菖蒲、张挂艾叶,饮雄黄酒。用五色彩线栓小孩的颈、腕、脚脖子,祝福孩子健康、长命,这是从古代系长命缕传承而来。所以,端午节也是我国传统防病除疫的讲卫生节日。
4、七夕节
七月初七,俗称的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主要活动是,姑娘乞巧、制作品尝乞巧果美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凡间的妇女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传说在七夕夜晚,可以看到牛郎织女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浪漫的晚上,对着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也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乞巧的方式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有的地区组织“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5、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因为仲秋八月,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清爽,所以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赏月 我国自古有中秋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 记载,即祭拜月神。在周代,中秋夜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宋代中秋赏月更盛,《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设宴赏月,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明清以后,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舞火龙等风俗。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后来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团圆。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6、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因为《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一词,早在《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有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佳节的活动主要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反映重阳传统风俗最典型的一首诗。登高重阳登高是古老的风俗,故又叫“登高节”。此俗始于东汉。唐代描写重阳节登高习俗的诗很多;杜甫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百事俱高,乃古人作糕的本意。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或点蜡烛灯。用“灯”、“糕”寓意“登高”。重阳糕,是天人合一的象征,既是象征九天重阳,也是寓意人们的生活不断登高。而且充分利用菊花作为时令食品,制作糕点。
赏菊、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其实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晋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同时提到菊花和酒。他的一句名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得后世人们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并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北京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晋代葛洪《西经杂记》记载,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插茱萸可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把茱萸放在香袋里佩带。还有的头戴菊花。
三、传统节庆文化的与时俱进
1、首先,传统节庆面临洋节挑战:
如今,青年人越来越痴迷洋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越来越受到青睐。商家利用这种消费观念,大发洋节财。据媒体披露,情人节、圣诞节宾馆、酒店、商业的促销业绩,几乎与春节持平,甚至鲜花、巧克力的消费超过春节。    必须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对待洋节日。
首先,有些洋节日在中国传播,甚至有些产生于西方的洋节日,成为中国的法定节日,这是社会进步的反映。有些洋节日,产生于西方文明,但是世界性的,是值得全人类共同纪念的节日,譬如生产于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纪念南丁戈尔的护士节、纪念五一美国工人罢工的劳动节、三八国际妇女节等,甚至元旦,也是产生于古罗马的洋节日。这些都已经融入我国的节庆文化之中,丰富了中国的现代节日文化。这是全人类共同进步的产物。
其次,应该看到洋节日文化对传统节日的冲击。有些洋节日,是西方宗教信仰的产物,譬如圣诞节、复活节。有些洋节日,是西方民俗文化的产物。情人节。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然导致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节日文化也必然出现国际化的趋势。我们要想抵制洋节日是不可能的。如圣诞,近年我们并不倡导,但是节日气氛越来越浓。平安夜的习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2,理性分析传统节俗,弘扬精髓,摒弃糟粕,
对于民族节庆文化,需要科学的态度,既不能一味狂妄偏爱,也不能盲目的批判。要按照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和时代需要的观念,理性分析传统节俗,需要认识其精髓,摒弃节令习俗中迷信愚昧、性别歧视、扼杀人性的垃圾。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农业时代的产物,难免带着封建迷信和农业社会节奏的烙印,有些习俗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节奏,有些习俗带有封建皇权和男权烙印,我们不能连同垃圾一起弘扬,必须对传统节俗进行扬弃。
3、春节文化的理性思考
其一,春节中祭神弄鬼的习俗,理所应当的该摒弃。    春节思集中体现神权、父权、男权的节日,对普通人、普通青少年和妇女,赋予太多的节日义务,而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人性的自由。这是从理念上必须批判的。譬如,用民俗约束人们必须敬神,必须给街坊长老拜年,必须一天一个门走亲戚,不能下午到亲戚家拜年等等,繁琐礼节,给人规定的都是义务,只有得到压岁钱和穿新衣的权利。这在新的时代绝对是应该抵制的。
其二,春节习俗中歧视妇女、约束妇女行为的习俗,也必须淡化。
譬如已婚妇女不许在娘家过年,起大早回乡下拜年的习俗,都是农业时代冬闲的产物,必然被城里人摒弃。即使我们年长者反复强调尊重这种旧俗,只能激起青少年的反感,之所以青年人对春节越看越反感,许多人宁愿春节到远方,就是为了回避太多的约束和责任。传统春节是农业社会节奏的重要标志,过分强调了社会人在家族和乡里的责任,而最缺少的是自由空间。约束性的规矩太多,而自由活动的空间太少。因此,把吃饭作为一种节庆载体,赋予吃饭过分沉重的内涵。在个性强化的今天,这种农业时代一种责任化的习俗,越来越让人烦。
其三,春节一些恶俗必须批判和摒弃。
譬如破五,有些地方长期保留着向外村扔垃圾的习俗,据说可以把穷扔给别人,这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恶俗,容易引发械斗。必须摒弃。不变革就会遭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厌恶。
其四,春节农业时代的习俗,严重不适应城市生活的节奏。
春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时代的节日,从进入腊月就突出筹备吃和休闲。腊八粥、腊月杀猪宰牛,蒸干粮,二十三祭灶神,除夕包饺子、吃年夜饭,大年初一拜年吃糕,初二丈人家,初三姑姑、舅舅家,而且讲究每门亲戚住一天,吃两顿饭。初五破五,初十庆典,十五元宵,还是吃,一直到二月二,才开始祭祀雨神,祭祀龙,准备农耕。在农业时代,冬季无所事事,除了吃,就是休闲。那个时代交通落后的的标志,就是一天走一门亲戚。这种习俗,约束许多人的行为,限制了人的自由,严重不适应如今城市生活,从腊八到二月二,冗长的节日群,在农业时代就是典型冬闲的需求。而在现代社会,必然会导致社会生活散漫,赌博、嫖娼、酗酒、车祸、抢劫、斗殴事件增加。而且为了休正月,还用封建迷信陋俗限制其他行业的经营行为。典型的实例就是“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逼迫理发业也要按照农业节奏休息正月,这种恶俗太应该批判了。。
其五,春节的猫冬习俗,形成了冗长的节日群,导致对当今社会正常秩序的刹车,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节奏,而且淡化了国人的法定假日意识。
因此,必须改革春节习俗,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植国人的法定假日意识,尤其是中国进入加入世贸的后过渡期,法定假日,维护正常社会运行秩序,非常重要。市场经济国际化,我们的春节,还是稀稀拉拉过一个月,谁受得了。因此,必须提炼和整合春节民俗文化精髓,弘扬传统美德。春节的理念应该是团聚、喜庆、祥和、敬老爱幼。
我们应该将其从家族文化传统中引向社会,促进邻里关系优化,培植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吃的习俗,需要优化,在当今时代,吃俗成不了节日的标志性载体了。所以需要优化载体。常回家看看应该常请老人酒店转转。不要啃老,而要敬老,而且利用现代服务理念敬老。体现一个民族的发展意思。当然,保留传统的家庭年俗氛围,可以成为新的旅游服务产品。譬如到丽江古城少数民族家庭过年,是一种旅游享受。贴春联、挂宫灯、放鞭炮、拜年,这些载体不断发展,很好,与时俱进。吃年夜饭的习俗,要保留。其他的因为吃,而约束人的行为的习俗,是需要改的了。
4、必须进入依法治节的时代
实现传统节日的法定化,依法治节。一个法制的社会,不能仅仅靠民俗维系传统节日文化的科学的传承,也决不能任民俗的退化,必须移风易俗,与时俱进。一个法制化的国家,过节不能随意性,要强调法定性。尤其是带有明显农业文明烙印的春节,必须改革,必须适应当今社会的节奏,祥和、吉庆的同时,不能继续维系稀稀拉拉过一个多月节日的陋俗。
一是强化管理,培植全民法定节日意识。春节绝对不允许稀稀拉拉过一个月,对随意提前放假、不按时上班者,要处罚。尤其是各级公务员,擅离职守的,要处分,维护国家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是通过法定节日维系传统节日的传承。建议人大立法,将除夕、中秋、元宵节,列入法定节日。在香港特区,逢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及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等都要放假,其中春节放假3天,其余各放1天。台湾中秋节的假期从八月十五下午开始,八月十六放1天。内地法定节假日目前实行的公休节假日,其基本内容是每周双休日,外加10天公共节假日,其中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3天、“十一”国庆节3天。已经有很多专家呼吁将中秋节列入法定假日。
中秋在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中是一个占据着相当重要位置的节日,其寓意除普通的“亲人团圆”外,更多地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等深奥的民族哲学精髓。仲秋季节正是粮食丰收入库的季节,是一个比较圆满的象征。家家户户吃月饼也并非只为口腹之欲,更多的是为一种“吉祥团圆”的氛围,寄托的是“人与宇宙关系”的深邃理念,是人最深刻的自然天性的流露,这从《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表达的仲秋季节对佳人的思念、以及广为传诵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生祝愿等历代诗词中都找得到佐证。中秋节的深刻含义,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为喜庆团圆,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说可上升到国家统一、吉祥圆满的高度,从这两个层面考虑,他认为有关部门应把中秋节纳入法定假日,以方便单位员工与家人团圆。实际上每年中秋节,很多机关单位也是自由安排,有的干脆放假,这种缺少法定管理,任民间随意放假过节的形象,只能证明我们法制和社会管理的落后,只能说明我们距离依法治国的目标还很遥远。
5、节庆文化与时俱进的实例分析。
传统节日文化资源需要整合,不能大节小节都列入法定节日,寒食节、七夕节,这些节日不可能列入法定假日,所以要想传承,必须培植典型载体,促进与时俱进。
优化传统节日文化载体,提升传统节日文化感召力,促进传统节日于现代社会的和谐,是实现传统节日文化与时俱进的根本举措。
实例1,关于中国的爱情节的理性思考。
培植民族的爱情节,确实有必要,初衷很好。但把七月七,作为中国爱情节。但应者寥寥,为什么?就是对传统节庆文化的精髓发掘、研究不够,节庆资源整合不购科学。
首先,乞巧节,是农业时代妇女社会性别认知的节日,学习针线活。祈祷自己学会一手灵巧的针线活。可是,如今城市女性,不喜欢这玩意了。
二是,乞巧节的文化传说底蕴是牛郎织女天河配的悲剧故事,这天作为爱情节,悲悲切切,肯定不吉利。所以,不可能被现代人接受。
三是,爱情节活动载体错位。爱情是两个人之间很私谧的活动,是一对一的节日,不是集体活动。所以,推广传统的爱情节大搞群众运动,金婚、银婚大评选,本身就是错位。
元宵节作为中国爱情节的理由:
一是元宵节本身具有传递爱情的深厚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很好的社会认知基础,其理念吉利、吉祥。元宵,不仅是食品,而且是“圆满的良宵”,那一对男女情人不愿接受这么美好的理念?古代文人赋予元宵节深厚的爱情理念,值得大大弘扬、宣传,克服对古代爱情节的无知和盲目。
譬如,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和,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nong,形容花木繁盛)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描述了京城长安元宵夜花会上歌舞升平的场面。欧阳修《生查子·元夜》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中“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是描述元宵夜寻找情人的情境。在传统戏曲《陈三五娘》中,男女主人公是在元宵赏灯相遇而一见钟情;古戏有《春灯谜》,描写主人公-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还有反映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的戏剧《破镜重圆》;所以说元宵节具有中国传统“情人节”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是便于与西方情人节在时间上整合。元宵节一般都在公历2月中下旬,有助于给刚刚过了洋情人节的情人们一次复习的机会,这样的重温,有助于中国情人节意识的培植,同时商家也又积极性,很快就会形成氛围。
三是,便于培植具有私密性的节日载体。吃元宵,度良宵,传递爱情标志物,如鲜花、情书、元宵型巧克力。科学引导,必能获得共识。
我认为,爱情节,选择元宵节最好,因为元宵节,本身具有传递爱情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很好的社会认知基础,吉利,吉祥。元宵。圆满的良宵,多好的理念。而且要培植具有私密性的活动载体,吃元宵,度良宵,传递爱情的标志物,譬如鲜花、情书、元宵型的巧克力。要科学引导,必能获得共识。
实例2,关于中国健康节的思考
近年关于健康节的创意很多,不少城市搞健康节。也有不少“策划人”乱策划健康节。但功利主义色彩太浓,而缺少科学的人文学者的参与,缺少对传统节日文化基本知识的了解,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因此笑话很多。中国传统健康节,就是重阳节。对石家庄来说,重阳节也是石家庄城市最美的时节,最能展示城市健康形象的节日。因此,在11月、12月乱搞健康节,很可笑。不但不能展示石家庄的健康,反而显得无知、可笑。我们应该深刻反思盲目迷信外来专家的教训。譬如,欧韵公园的教训、健康节的笑话,不是人民的悲剧,而是官员的无知和决策不科学的产物。
最后,我想提出一个理念,就是:对传统节俗,不仅要弘扬精髓,摒弃糟粕,还要整合资源,优化载体,科学引导,法定约束,培植适合当今时代的中国现代节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