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光辉------对《李尔王》中人物形象的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32:53
人文主义的光辉
————对《李尔王》中人物形象的解读
关键字:李尔王,人文主义,人物形象,社会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它以尖锐的戏剧冲突描写了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的大起大落,批判了当时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抨击了当时社会的弊端和邪恶势力,呼唤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了莎翁对于人文主义的追求和对真善美的呼唤。在《李尔王》中,莎翁描写了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笔者想就其中几个典型人物形象来分析其中人文主义的主题。
李尔王是剧本中的核心人物。在戏剧的开始,作为一个独揽大权的封建专制君主,他刚愎自用,脾气暴躁。在对于三个女儿的财产分配问题上,我们就可以初见其性格中的这一弱点。他听信了大女儿高娜里尔和二女人里根的谄媚言辞,给予了她们丰厚的财产。而对于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不愿虚伪逢迎的小女儿考狄利亚却给予了严厉的惩罚。他拒绝施予考狄利亚财产,并要与之断绝父女关系。在这里,一个昏庸残暴,偏听偏信的专制暴君形象跃然纸上。然而,当我们深刻的去分析李尔这一典型性格,却可以看到,李尔所有一切愚蠢行为的背后都是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在其中的。李尔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地位,他的身份决定了他不得不处在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境地。他所拥有的荣誉与权力使他变得多疑而不愿相信他人,他的这种来自地位的忧虑和孤独使他倾向于一种自私的完全利己的爱。他所渴望的是一种热烈的爱,是一种忘我的全心全意的爱。这一点从高娜里尔和里根对他的“告白”中就可以看出来“父亲,我对您的爱,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我爱您胜过自己的眼睛,整个的空间和广大的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价的贵重稀有的事物;不亚于赋有淑德,健康,美貌和荣誉的生命……”“我厌弃一切凡是敏锐的知觉所能感受到的快乐,只有爱您才是我的无上的幸福。”正因为两个女儿在言语中所表达的爱符合了李尔对于爱的渴求,这正是他所渴望的绝对的全身心的爱,因此他才会在面对她们甜言蜜语式的爱的告白时,失去基本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意识,毫不犹疑的全盘的接受了这番实则虚伪的爱的告白。
而这一种不加怀疑的全盘欣然接受,从另一个侧面,笔者认为,也可能是由李尔本性中善良真纯的一面所决定。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李尔经历过的欺诈阴谋与两个女儿的虚伪逢迎相比,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他之所以能够稳坐皇位如此之久,肯定有其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的一面,然而,面对两个女儿如此直接的言语上的欺骗,他竟然会毫无察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因为李尔对其家人的信任,这种来自天性的真纯,对于家庭的天真的热爱与信任,使之在面对女儿时是不加设防的单纯的。正因为如此,再加上其本身对于一种绝对的爱的渴求,才导致李尔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做出了令他陷入绝境的抉择。
有学者认为:“李尔王是莎翁戏剧中最自相矛盾的主角。”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李尔,是悲剧的受难者,却也是悲剧的缔造者。可以说,完全是他自己“制造”了他自己的悲剧。李尔的偏听偏信,使他抛弃了具有高贵品格的善良的考狄利亚,将财产全部分给了他的两个蛇蝎般的女儿。最终,他不得不流落荒野。这是李尔人生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他由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沦落为“一个可怜的老头子,被忧伤和老迈折磨得好苦!”他在暴风雨中接受催残,他的内心遭受着一场更强烈的风暴。“我的心灵中的暴风雨已经取去我一切其他的感觉,只剩下心头的热血在那儿搏动。”李尔在此刻的内心世界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对于两个女儿的深刻的认识与憎恨外,更有对现世的真切的再认识。他在苦难中体验到了人民的苦难,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受苦难的人们所承受的不公正的命运。他的意识成为了全人类意识中的一部分。 “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种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李尔这一思想上的转变,无疑是他人性中的一个闪光点,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而之后李尔的发疯,笔者认为是其所认识的社会与过去所认识的社会之间巨大的矛盾与冲突导致的思想上暂时性的崩溃。正因为一时无法接受这两种不同认识间巨大的差异,在两种认识之间不断的挣扎,才使得李尔走向了疯癫。而后,在考狄利亚精心的呵护下,李尔已逐渐趋向清醒,此时的李尔已经是一个全新的李尔了。他体现的是人文主义的思想,“在囚笼的四壁之内,我们将要冷眼看那些朋比为奸的党徒随着月亮的圆缺而升沉。”昏庸被理性所取代,他开始清醒的认识到人的本相和这个社会的真实,他的人性在此得以升华,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而李尔最终的毁灭,从另一个层面上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光辉。“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考狄利亚的死使得李尔的精神世界最终崩溃,作为他的信仰而存在的考狄利亚死去了,李尔的精神无以寄托,生无可恋,这使得他最终追随考狄利亚的脚步,迈向了死亡。
《李尔王》是以两条线索展开故事的。一条是以李尔及其女儿为首的主线,次线则是以葛洛斯特及其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在次线的描叙中,同高娜里尔,里根一样同为绝对利己主义代表的埃德蒙,有着其独特的一面。
作为私生子而存在的埃德蒙,性格中的自私狡诈是有着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在戏剧的开场,葛洛斯特伯爵就以戏虐的口吻介绍他的出生,“这畜生不等我的召唤,就自己莽莽撞撞来到这世上,可是他的母亲是个迷人的东西,我们在制造他的时候,曾经有过一场销魂的游戏,这孽种我不能不承认他。”在他看来,埃德蒙是个“畜生”,他的母亲是个“迷人的东西”,尽管他表示他对两个儿子是一视同仁的,“然而我还是喜欢他”,但其言语中的歧视与不屑却是显而易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那个社会对于私生子的不认同以及歧视心态。而在这个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埃德蒙,面对与哥哥所谓“合法的儿子”相悖的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以及社会对他的这种不公正待遇,他的内心充满了仇恨与愤怒。
同时,埃德蒙在本性中也是有恶的一面的。他说过:“我就是个粗暴而好色的家伙”“即使当我的父母苟合成奸的时候,有一颗最贞洁的处女星在天空眨眼睛,我也决不会换个样子的。”埃德蒙这种个性以及欲望的急剧膨胀,加上特定的社会背景,都促使他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
虽然同高娜里尔,里根一样,都是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但与她们两人相比,埃德蒙无疑是个高深的阴谋家。他心机深沉,巧妙运用言语上的含混不清,离间了父亲与哥哥,并迫使哥哥埃德加被迫走上逃亡之路。其后更是告发父亲,巧妙周旋于高娜里尔,里根两个国家掌权者之间。他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理想——成为葛洛斯特伯爵,甚至葛洛斯特公爵。
在埃德蒙一步步实现其自己的贪欲的同时,笔者认为也是有过人性的挣扎的,他自我安慰似的告白“我的父亲将要因此而丧失他所有的一切,也许他全部家产都要落到我的手里;老的一代没落了,年轻的一代才会兴起。”就是其个人欲望与良知之间较量的体现。最终,欲望战胜了良知,他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有些学者认为埃德蒙是“莎士比亚关于个性解放方面所作的最末一次伟大的发现。”埃德蒙这样一个恶人,在快要断气的时候,“倒想做一件违反本性的好事。”他令人赶快差人到城堡去救人,并说“不要多说废话,迟一点就来不及啦。”他的转变是突然的,却也是情理之中的,父亲的死,哥哥的宽恕,都使他深受感动,他的灵魂受到了触动,人性中善良的本性得以复归。
创作《李尔王》时,莎士比亚已经人到中年,早年的浪漫主义理想被英国的社会现实所磨灭,他意识到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难以实现,他的内心是苦闷悲愤的,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批判的力量加强了,剧作的情调与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带上了悲愤沉郁的色彩。《李尔王》塑造的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莎翁在其中对当时英国社会的利己忘义主义的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歌颂了同情,仁爱,真诚,忠实等美德,并借由人性的挣扎,复归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这一主题,寄寓了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崇高理想。在《李尔王》中,时刻闪现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参考文献:《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著,朱豪生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4(2005.1重印)
《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迈克尔•莱恩著,赵炎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人性的挣扎——<李尔王>中埃德蒙的人物形象分析》夏小维——学习月刊-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