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养得壮壮的——小儿疳积(食积)的经络疗法 - 第五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御医(一)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52:46
<<上一页返回目录页下一页>>
把孩子养得壮壮的——小儿疳积(食积)的经络疗法
疳积是指由于喂养不当,使孩子的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慢性疾病。
由于饮食不能消化而导致脾胃损伤,孩子形体消瘦,体重不增,腹部胀满,吃饭不香,精神不振,夜眠不安,大便不调,嘴里常有恶臭,舌苔厚腻。若疳积时间长,更导致孩子身体内气血两亏,面色萎黄或苍白,头发枯黄稀疏,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或烦躁,睡卧不宁,啼声低小,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这类孩子常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以手脚冰凉,发育障碍,腹部凹陷,大便溏稀,舌淡苔薄,食指脉络色淡为特征。
小儿推拿治疗孩子食积,十分有效,值得推广应用。若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寄生虫引起的疳积就需要先到医院治疗,父母再给小儿推拿辅助调理身体。
治疗疳积的基本手法:补脾经300次,就是在孩子的大拇指面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按揉足三里穴300次、摩脐部及脐周围的腹部3分钟。
使孩子取仰卧位,父母以左右两手的手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200次。
推三关穴300次,三关在孩子前臂阳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线,父母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面从孩子的腕推向肘。
使孩子取仰卧位,父母以一手掌,在孩子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摩法,持续数分钟后,再在脐部及腹部作掌揉法或掌根揉法,使之有较强的温热感。
推六腑300次,六腑在孩子前臂阴面靠小指那条线,父母用大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
推四横纹3分钟,四横纹穴有两种不同的位置,是四个穴位的总称。在孩子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靠近手掌的指关节横纹处。父母依次分别在上述部位进行推动。
揉外劳宫穴,外劳宫穴正对掌心内劳宫穴。父母用手沿顺时针方向揉1分钟。内劳宫穴在孩子自然握掌,中指尖贴着的地方。
揉孩子手掌大鱼际(即大拇指下方,在手掌肌肉隆起的地方)100次。揉中脘100次,揉天枢100次,按揉足三里100次,捏脊3遍。
如果孩子疳积时出现五心烦热:烦躁不安、眼睛发红、爱流眼泪、手脚潮热、睡着后出汗、舌红光剥等情况,就是阴液不足。
此时,用基本手法加推三关穴400次,三关在孩子前臂阳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线,父母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面从孩子的腕推向肘。
揉外劳宫300次,外劳宫穴在掌背正对掌心劳宫穴处,父母用手作顺时针方向揉1分钟。
加清肝经500次,将孩子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
补肾经300次,在孩子的小指面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运内劳宫100次,内劳宫在孩子自然握掌、中指尖贴着的地方。
若有咳嗽痰喘,基本手法加推肺经400次,在孩子的无名指面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为补;将孩子无名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为泻。两者统称推肺经,各200次。
揉膻中2分钟,膻中在孩子的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揉肺俞2分钟。
出现大便溏稀的孩子,用基本手法加补大肠经200次,大肠经在食指外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从食指尖直线推动向虎口。
便秘的孩子,基本手法加清大肠200次,从虎口向食指尖直线推动。推下七节骨200次,七节骨在第四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父母用大拇指自上而下直线推动。另外可单用捏脊配合掐四横纹治疗。推板门(大鱼际)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我提醒一下,如果家里孩子得了疳积,除了给他推拿外,还要注意调养,在喂养方面应定时、定质、定量。在增加辅食时应注意遵循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先软后硬的原则。对婴儿,应尽量采用母乳喂养,不要过早断乳,断乳后给予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经常带儿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加体质。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得了疳积病的2岁男孩,这孩子疳积程度已经很严重了,瘦得像皮包骨,两只无神的大眼,脸色焦黄呈炭色,胃口特差,且患腹泻,啼声低微,明显是气血两虚的表现。孩子的父母带着他到处求医,也无效果,眼看着儿子一天比一天瘦,心里焦急万分。
我用小儿推拿法为他治疗。
补脾经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补肺金、补肾水各300次;顺时针方向揉1分钟外劳宫,推上三关300次;揉双足三里各300次;捏脊5遍,治疗了40天孩子就好了。
治愈后,我吩咐孩子的父母回家继续给他捏脊,至少一星期捏3次,每次5遍。
2个月后,孩子完全变了样,已成了一个胖乎乎的、活泼乱跳的健康孩子。
我心里十分高兴,可也有几分感慨,可惜小儿推拿还没有在全中国推广开,我还要不遗余力地坚持下去。
小儿推拿就是?病的仙丹妙药,而且又如此安全可靠,如此保险,如此平稳,不充分利用太可惜了。
人体有许许多多奥秘的区域,那里有太多神奇的力量是人们所不知道的,即使无意中发现了,也无法解释。小儿推拿法与生命健康、长寿之间的秘密,就值得人们一直世世代代研究、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