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来的饮食养生密码 作 者:王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9:01:33
中国人一向讲究饮食养生,可古代的老百姓还得为吃口饭挣扎,饮食养生只能是少数贵族阶层的专利。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和养生成了一种人人可即的追求,不再是梦想。生活水平提高了,核心还是吃得好了,吃得讲究了,不再仅仅满足于大鱼大肉,而是要健健康康地享受美味带来的营养功效。不过,大多数人对饮食养生还是一知半解,在饮食养生上也就是稀里糊涂地做,随随便便地吃。这样最容易出错,结果往往是想养生的目的没达到,反倒吃坏了身体,得不偿失。其实呀,饮食养生的知识不在全,也不在多,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就够一家人用的了。
1. 水是生命之源
我的办公桌离饮水机比较远,每当我去接水,坐在饮水机附近的同事总会说:“一听见脚步声就知道是你来了,你怎么那么能喝水啊,我一天连两杯都喝不了,看看你,一上午就跑了三趟。”我总是一笑说:“可能你上辈子是属骆驼的,比较耐渴,我是属鱼的,一刻也离不开水。”是啊,人可以好几天不吃饭,但三天不喝水,生命就会有危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身体中有近70%的比例是水,婴儿的体内,水的比例甚至达到了80%~90%,你说水能不重要吗?
其实,水在人体中的比例,就代表了你整个人的年轻度。年纪越大,体内水分所占的比例越小,细胞活力也会降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皮肤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得干燥,并且容易起皱纹——干燥是老化的主要原因。所以,科学喝水对我们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做“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水是百药之王”。健康养生应由“饮水”养生开始。因为我喝水量大,慢慢地就有些挑剔,有个“三不”原则——不喝生水,不喝蒸馏水、纯净水,不喝杂牌子的水。
那么,人一天该喝多少水呢?一般情况下,每天正常饮水1500~2000亳升就够了。这其中还包括了一些食物中的水,比如水果中的水分、汤中的水分、牛奶和果汁中的水分等等,只要根据自己的日常饮食,大致估计一下就能知道自己的饮水量了。
知道了每天喝水的总量,还要讲究喝水的频率,因为那么多的水你不可能一两下就喝完呀!我一般是早晨起来喝一大杯温白开(有时候往里加点蜂蜜),对防止便秘很有作用。上午、下午大约都是喝两杯的量,下班回家了,再喝一杯,正好缓个劲儿,然后准备做晚饭。饭后一般我还会喝点水,不过量会少些。晚上九点之后我就很少喝水了,一是怕晚上起夜上厕所,二是怕水潴留,第二天会挂着大眼袋上班。
周末有时间了,我会去健身房锻炼一下,这时就会额外多补充些水,尤其是出汗比较多的时候,尽量不要让自己感到口渴。
以下还有几点喝水的方法,对我们日常养生非常有益。
★早起一杯水:清晨可以说是一天之中补充水分的最佳时机,因为清晨饮水可以使肠胃马上苏醒过来,刺激蠕动,防止便秘。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时间的睡眠后,血液浓度增高,这个时候补充水分,能迅速降低血液浓度,促进循环,让人神清气爽。
★餐前宜空腹饮水:早、中、晚三餐之前约一个小时,应该喝点水。饭前空腹喝水,水在胃内只停留2~3分钟,便迅速进入小肠并被吸收进入血液,一小时左右就能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身体对水的需要,因此,饭前补充水分很重要。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感到口渴时,表明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如果到口渴时才去饮水的话,犹如土地龟裂时才去给庄稼浇水,为时已晚。应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经常饮水,让人体水分常处在良性状态。
★不要短时间内过量过急饮水:饮水和吃饭一样,要细品慢咽,喝得太急、太多,反而会增加心脏、肾脏的负担,打乱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能力;而且一口气喝大量的水,还容易引起水中毒,可得千万注意!
★睡前一小时少量喝水:人体在睡眠的时候会自然发汗,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水分及盐分,这时身体又无法补充水分,这就是起床后会觉得口干的原因。如果你每天早晨起来都感觉口比较干的话,不妨在临睡前一小时少量喝点水,或者喝点牛奶。也可以在床头放一杯水,半夜渴了就随时喝点。
看似简单的喝水居然都有这么多讲究!所以我常说,要想身体健康,不能放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要不怎么说细节决定成败呢。
2. 淡茶温饮保年岁
西方人爱喝咖啡,东方人则最爱饮茶。茶是中国人的重要日常饮品之一,也是国人养生健体的重要方式。
说起来,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可不短了。据说茶最早是用来做祭品的,后来有个勇士做了第一个尝茶叶的人,结果发现茶叶没有毒,味道还不错,于是,就把茶叶当成了一种食物来嚼着吃,再后来就发展成了煮水喝,大致类似于现在的喝茶方式了。据说当年神农尝百草的时候,就用茶来解毒。
茶叶的功效主要来自于其中所含的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等成分,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帮助很大,药食两用。
悠久的历史积淀与茶叶本身的诸多功效,让它成了我们的“国饮”。既然是“国饮”,自然饮用起来的讲究就多了。
对于我这种喝茶要有诸多讲究的论调,我父亲一直很反感。这个倔老头也是爱喝茶的人,但喝茶没什么讲究,不求贵,不求品,只爱绿茶,而且专爱喝浓茶。我劝说过几次都惹他生气,实在没辙。最近他老失眠,这才在我的“恐吓”下不喝浓茶了。
其实,喝茶真的有很多讲究,只有遵循其中的一些忌讳才能既品到茶的幽香,又收获茶的功效。以下的几点内容,绝对是爱茶人士的必学要点。
★饭后不要立即饮茶:前面我也简单提过这个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刘友章教授认为:“饭后立即饮茶等于喝毒药!”将饭后马上喝茶等同于喝毒药虽然太过夸张,但是饭前、饭后20分钟内确实不宜饮茶,特别是浓茶,因为这样做的确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同时,应切记古人“淡茶温饮保年岁”的良言,饮淡茶、温茶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忌睡前饮茶:睡前2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导致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饮用后神经极易兴奋,失眠更严重。
★忌饮隔夜茶:饮茶以现泡现饮为好,因为茶水放久了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易发馊、变质,喝了易生病。
★忌饮变质茶、头道茶:茶叶保管不妥,易因吸湿而霉变,变质的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病菌,是绝对不能饮用的。另外,现在的茶叶在种植、加工、包装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农药、化肥、尘土等污染,头道茶其实是洗茶的水,应尽快倒掉后再续水,这样泡出的茶水才可以喝。
★特殊人群忌饮茶:体弱、营养不良、贫血的人忌饮茶;尿结石患者忌饮茶;溃疡病患者慎饮茶;神经衰弱者慎饮茶;冠心病患者慎喝茶。孕妇、哺乳期妇女要少喝茶,因为茶中含有的咖啡因对胎儿和婴儿不利;儿童慎饮浓茶,以免茶中的咖啡因会影响到骨骼的发育。
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服用催眠、镇静药物以及含铁、蛋白质的药物时,不要用茶水送服,以免影响药效。中药人参、党参、元胡、曼陀罗、川牛膝、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中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不过,在服用某些维生素类的药物时可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吸收,可增进药效。
3. “趁热吃”无味又伤身
中国人向来好客,先圣孔老夫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亲朋好友爱到你家串门,说明你们关系亲近,用我妈的话来说:“走亲戚,走亲戚,常互相走动才叫亲戚嘛!”记得我小的时候,就没少跟着我妈串过七大姑八大姨家的门。
这些长辈都十分热情,尤其对我,吃饭时总不住地给我夹菜,还热情地说:“趁热吃、趁热吃!”乖巧的我自然要卖力表现,含着热得烫嘴的食物,都不敢咀嚼就吞了下去,真是食不知味!
现在又轮到了我家女儿恰恰,不过这小宝贝不像我一样傻实诚,稍微烫点的食物,都进不了嘴。她倒是比我聪明,因为食物太烫了,不仅感受不到它的美味,还会因此伤害到娇嫩的食道,绝对不是啥好买卖。
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的一项报告指出,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损伤消化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和体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缓肠胃老化,延年益寿。
我妈妈一个同事的老公有个怪癖——酷爱烫食,尤其是吃饺子的时候。记得十几年前,他们夫妻俩请我妈妈去他家玩,我也跟去了,那天刚巧在他家吃饺子,我妈奇怪怎么男主人不在桌边和我们一起,女主人说:“别管他,他在厨房吃呢!”等我到厨房再去盛饺子时,惊讶地发现男主人竟然就站在锅边,从锅里捞出滚烫的饺子直接就放到嘴里了!我就张着大嘴傻傻地看着他。去年,无意间和我妈提起当年的趣事,结果我妈一句话就把我惊傻了:“他呀,三年前得食道癌死了!”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饮食过热和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烫的食物温度在70℃~80℃左右,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食道壁。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会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成肿瘤。
不只是西医认为热食对身体不好,中医也同样不主张饮食过热。中医专家认为:“在消化道内,食物的消化过程适宜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过热的食物会导致气血过度活跃,胃肠道血管扩张,对肠胃产生刺激。”
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用嘴唇感觉有一点点温,也不烫口,就是最适宜的。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过50℃。如果实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食物,既不会损伤食道,还有保健功效。
知道了趁热吃的坏处,以后就不要劝客人趁热吃了哦。慢慢地享受食物带来的味觉享受,才是最好的待客之道。
4. 不要乱“吃醋”
说起醋,自然就想起了山西人。
山西是中国醋的发源地,山西人酿醋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到现在,山西老陈醋已经成为游客到山西的必购佳品。说起醋的历史,还有一则有趣的典故。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因此,吃醋不叫吃醋,而叫“吃醯”。由于山西人对酿醋技术的特殊贡献,再加上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称山西人为“老醯儿”了。
我本人也很爱吃醋,吃面条、饺子时都喜欢加点醋来调味,酸香的口感会让我更加有胃口。有时候做菜,也会适当地放点醋,比如炖排骨或大骨头汤,汤滚的时候滴几滴醋,不仅提鲜、除腥,还能促进骨头中钙质的析出,让骨头汤真正起到补钙的作用;而炒青菜的时候,滴两滴醋,则可以减少青菜中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的流失,保留青菜的营养价值。小小几滴醋,绝对作用大大的。
其实,醋本来就是五谷杂粮酿成的,跟酒一样,保存了原材料中的精华,比如醋中的柠檬酸、醋酸、氨基酸,都是对人体很有益的成分。最近还比较流行一种水果醋,据说有很好的美容养颜功效,深得爱美女性的青睐。我的同事小吴就把水果醋当成每日必喝的美容保健上品,经常跟我鼓吹喝水果醋的种种妙处。
醋既然如此深受大家的喜爱,那么它究竟有哪些功效呢?
★醋能开胃、促消化:醋独特的酸性口味,可以激起食欲,所以,胃口不好的时候,或者是味觉退化的老年人,适量吃些醋,可以调节食欲,改善进食情况;胃酸较少的人适量饮醋,还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醋能预防高血压:“少盐多醋”的吃法,能降低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状动脉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此外,水果醋里含有矿物质钾,可以帮助身体排出过剩的钠,预防高血压。
醋的养生功效确实不小,少量吃醋无碍,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甚至有害。喝醋太多,对胃肠刺激太大。所以,吃醋养生也要注意时机和量,不要乱“吃醋”,吃得不恰当,反而伤身。以下的几个要点尤其要铭记于心。
1.喜欢吃肉的人可在每餐之后饮用一杯水果醋来帮助消化,吃素或平时消化功能就很好的人,则没有太大必要。
2.喝醋从量上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20毫升。
3.尽量不要空腹喝,或是不经开水稀释,这会对胃造成伤害。
4.患胃溃疡、胃酸过多的人、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喝。
5.对水果过敏的人要详看说明,避开相应的水果醋。
6.老年人要少吃醋,防止骨骼过分钙化,否则易发生骨折。
其实,只要饮食均衡,我们摄入的醋就已经足够了,并不是非喝醋不可。也不必对醋有过高的期待,更不要误信偏方,以为它能治病。是否有必要天天喝醋,纯粹是个人饮食、养生偏好,并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
5. 每个家庭都需要一把控盐勺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以前中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再也不必烧柴了,但其余六件事,还是必不可缺的。其中非常有必要说说的,第一个就是盐。
盐号称“百味之祖”,放盐不仅能增加菜肴的滋味,还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但盐这种调味品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它有很强的人体生理调节功效,每天摄入足够量的盐才能维持心脏的正常活动,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及体内酸碱的平衡。中国古代对盐的管制很严格,禁止私贩食盐,就因为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谁都不能少,所以利润很大。
不过,我们中国人吃盐有一个最大的毛病——过量。我刚结婚时,每回老公吃我做的菜,总是说:“太淡了,一点咸味都没有。”我则回应道:“这是因为你原来吃得太咸了。现在既然是我掌勺,就一定要把你这习惯给扳过来不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的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对未成年人来说应该更少。成人一般每天所需的钠为2200毫克,这其中包括食物本身含的钠1000毫克(酱料、酱油、熟食、部分蔬菜都含钠),所以只需从食盐中摄入1200毫克的钠即可,折合成食盐的量,大约为每天3克。
而实际上,我国人均摄盐量大大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其中,吃盐最多的是东北人,平均每人一天要吃18克盐,摄盐最低的是广东人,吃盐量为8克,也超出了标准。北方人比南方人得高血压的比例要高,与摄盐量大有很大的关系。
吃盐太多对健康不利,会加重肾脏和心血管的负担,会引起肾病、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等,还会破坏胃黏膜,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胃溃疡、胃炎,甚至胃癌。
我个人比较喜欢清淡的口味,做菜时放盐比较少,家人也都在我的“培养”下,逐渐改变了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以至于偶尔去亲友或者餐馆吃顿口味重的饭菜,反倒不习惯了。
不过,盐的用量也不可过低,对有些人而言,含盐过低的饮食对心脏造成的负面影响比高盐饮食还要大。因此,对大多数身体健康的人(尤其是血压正常的人)而言,没有必要选择含盐量极低的饮食。
我建议姐妹们都备一把食盐的量勺,这样就更方便控制食盐的用量了。
6. 吃素未必延年益寿
吃素现在成了一种时尚,素餐馆都装修得档次很高,饭菜的价格自然都不便宜。
这在几十年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生活物资紧缺,要是能吃上一碗油腻腻的红烧肉,简直是无上的享受。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大鱼大肉都成了家常菜,不再稀罕。一不留神还吃出了许多毛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都是吃出来的富贵病。
于是就有人从大鱼大肉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全素食。
吃素肯定有吃素的好处。素食者摄入的油脂较少,不容易肥胖,也不容易发生血管硬化的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困扰。蔬菜中的纤维还可以抗癌,促进排便。但长期素食绝对不利于健康,因为在素食中,除了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都很少,且营养价值较低,无法满足人体日常所需的各种能量。长期素食,因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不足,不仅会营养失调,还会明显降低身体抵抗力,易患传染病,还会引发骨质疏松,容易骨折等。
此外,人体衰老、头发变白、牙齿脱落、骨质疏松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与锰元素的摄入不足有关。缺锰不但影响骨骼发育,而且会引起周身骨痛、乏力、驼背、骨折等疾病。而植物类食物中所含的锰元素人体很难吸收,只有肉类食物中所含的锰元素容易被人体吸收。
尤其是对于我们女人来说,长期吃素,会使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失衡,造成消化不良、记忆力下降、免疫力降低、内分泌和代谢功能发生障碍,最容易患贫血和肿瘤。此外,长期素食还会引起胃酸及消化酶减少,味觉降低,导致食欲不振。
多吃蔬菜、水果当然有益健康,但完全素食,而且长期如此,对健康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蔬菜、水果要和肉类搭配起来吃,才能均衡地摄入营养。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每天应吃二到三两肉。如果害怕吃肉会导致肥胖,可以多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鸡肉、牛肉和鱼肉,少吃猪肉。
因为信仰或者别的特殊原因需要长期坚持素食的人,最好能在营养科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营养素制剂。最好不要坚持全素食,这样可以通过牛奶和蛋类来适当地补充营养。
7. 秋干人“燥”,多补水少吃姜
对于注重养生的人来说,秋冬无疑是进补的好时机。秋天时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为平安过冬作好准备。
我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瓜果谷物都成熟了。在夏日里茂盛生长的植物,到了秋天,就逐渐进入了生命的蛰伏期,翠绿的叶片在干燥的秋风中逐渐枯黄,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人的身体其实也和季节变化相呼应,譬如秋天落叶繁多的时候,我们掉的头发可能会多于其他季节。
秋天是一个干燥的季节,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水是人体健康的源泉之一,所以,秋天养生和进补尤其要注意补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如果我们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这个时侯,喝点蜂蜜水有更好的润燥效果。蜂蜜抗燥除火,既可以防治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还能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还补了水,一举三得。
秋天进补还要注意“平补”。所谓的平补,就是要选用性味平和的滋补品,如山药、大枣、莲子、核桃、木耳、百合、杏仁等,这些均有补益气血、健脾补肾的作用。不宜多吃辛辣燥热的食品,比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虽然少量食用可以调节口味,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但如果秋天多吃、常吃,就会让身体更加干燥。
这里重点说一下生姜。生姜能去腥臊,平时炖汤、烧肉都少不了它,但它比较辛辣,最适合在夏天食用。生姜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等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有句民间养生俗语就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足见生姜的功效不小。但秋天吃生姜却容易伤肺,加速人体水分的流失。
为了让我们的身体不受秋燥的伤害,当秋天来临之际,我们最好“多补水少吃姜”,这样才能安然度过“干燥之秋”!
8. 花草茶“混搭”,别装行家
一夜之间,花草茶遍地开花了,商场入口处的小卖场、超市内部的柜台处都在卖。各种花草茶的功效被形容得神乎其神,连后知后觉的婆婆也加入了花草茶的粉丝行列,什么玫瑰花、柠檬片、茉莉花……一样一小撮,加一勺冰糖,拿开水冲泡了美滋滋地在那里品味。由于以前对花草茶接触比较少,所以我特地恶补了花草茶的知识。
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全明了。花草茶的饮用有比较严谨的规范,必须根据花草茶的属性和自身的体质来科学选择。不同的花草茶有不同的属性,热性体质的人,宜选用性寒凉的花草,而虚寒体质的人则适用性温的花草,性平的花草则大多数人都可选用。
由于每种花草茶中都含有各自的性味,不同的性味很有可能相克,这就很容易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甚至产生毒性,严重者会引起心慌、头晕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搭配花草茶时,最好是在有经验的中医指导下合理选购。
另外,花茶搭配得种类越多,其功效越多,但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所以,花草茶除了不能乱搭,更不宜多搭,更不能随便“混搭”,想混搭也别超过3种。为了安全起见,我在这里也给大家介绍几种专家推荐的花草茶科学“混搭”法。
1.玫瑰花+枸杞子+杭白菊:可以调节内分泌,消除疲劳。
2.马鞭草+柠檬片:能分解脂肪、利尿,瘦下半身。
3.玫瑰花+减脂花+蜜枣:可特效排除体内多余油脂,使身材苗条。
4.减脂花+马鞭草+七叶胆:清血脂,瘦身减脂。
5.玫瑰花+茉莉花:养颜美容,对肝脏和胃部有滋补功能,更可缓和紧张情绪。
随着对花草茶的兴趣越来越浓,我这个半路出家的“花草茶专家”不得不翻阅更多的相关书籍,甚至求助于中医朋友。不过也学会了一些新知识,并且赶上了花草茶的潮流,实在是乐事一件。
9. 食疗、食补要因人而异
农民种植作物讲究“因地制宜”,那是因为不同的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是不一样的。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道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有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这句话被很多注重养生的人奉为金科玉律,于是常自己买一些补品来进补,比如人参、西洋参、当归、红枣、灵芝等等。殊不知,补品虽好,也要适合你才行。不说食疗养生,先说各地饮食,其中的区别就比较大。西南的四川、贵州等地,都是青山环绕,湿气比较重,所以当地人都爱吃辣,辛辣的食物可以帮助人祛除湿气、寒气,保护身体健康。北方人喜欢吃面食,那是因为北方的土地更适合生长麦子;南方人爱吃大米也是这个道理。人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同样的道理一样可以延伸到食疗进补上,因为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体质。中医把人的体质分成六种基本类型,即实症型、虚症型、热症型、寒症型、燥症型和湿症型。下面是中医判断体质的一些标准,姐妹们可以参考一下。
实症型:身体壮实;声音宏亮、体力充沛;无汗、脉搏强;皮肤红润、指甲有光泽。
虚症型:声音小;体力虚弱、多汗、脉搏弱且不明显;皮肤粗糙、苍白、指甲淡白;女性生理中痛、经血量多或少;肠胃虚弱、舌湿润;排尿次数多、易下痢。
热症型:脸色通红、面红耳赤;容易觉得口渴;尿量少而且颜色偏黄;女性月经早而且色鲜红、白带少;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硬;喜欢喝冷饮、吃冰、吹冷气;脉搏强;脾气较暴躁、静不下心。
寒症型:脸色苍白;不容易觉得口渴;尿量多而且颜色淡;女性月经迟且色暗红、白带多;易下痢;喜喝热饮;不爱吹冷气;脉搏弱。
燥症型:排尿次数少;易便秘;女性生理前痛、经血量少;皮肤粗糙、易干痒;舌干燥、易沙哑。
湿症型:身体浮肿;腹鸣;痰多、尿少;女性经血多、易下痢、白带多。
其实,我们的身体一般不会单纯属于某一种体质,大多是杂合了几种体质,以其中一种为主要特征。如果你比较在乎体质问题的话,可以去找中医诊断一下。
人有体质分别,食物也有自己的属性,根据性味的不同,食物可分为补性食物、泻性食物、湿性食物、凉性食物、润性食物、燥性食物。不同类型的食物适合不同类型的体质,对症食疗、食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正常情况下,治疗实症型病人,适合用泻性食物,目的是排除病邪;虚症型病人则用补性食物,目的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热症型病人需镇静、消炎,用凉性食物为宜;寒症型病人需兴奋、补血,用湿性食物最好;燥症型病人适用能保存体内水分的润性食物;湿症型病人则需用排除体内水分的燥性食物。
知道了上面这些,对如何进补就有了个大概了解。如果想再深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不妨找点相关的书籍看看。要做一个“超级全面”的家庭主妇,还真不轻松呢!
10. 电脑族,学会支把保护伞
人对于工具其实有强大的依赖心理。比如没有电视机之前,所有人都觉得看看大戏就满足了,一旦有了电视,收音机就无法再满足大家的胃口了。更可怕的是,好多人对电视机已经产生了依赖心理,哪天不看电视,真的不知道空闲时间干什么好。
同样,在没有电脑之前,大家办公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但在使用电脑之后,一旦哪天离了电脑,估计大家都会产生强烈的工作障碍感。电脑这个小盒子,实在太方便了,处理文档、处理图片、上网看新闻、发电子邮件……人类真的很伟大!
但电脑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惯坏了我们这些办公室的“懒人”。自从电脑办公普及之后,我哪天办公都离不开它,甚至连晚上或者周末,都会打开电脑上上网、收发邮件、浏览讯息什么的,或者开着QQ、MSN跟朋友、老同学联络联络感情。仔细算下来,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肯定超过了8小时。
电脑用久了,大大小小的问题也就出来了。以前手写文件的时候,极少遇到不会写的字。现在的文字都直接在电脑上录入,拼音用久了,就不太注意字形了,偶尔用笔写字时,就连一些常用字有时候都得想一会儿才能写出来。
这还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电脑用久了,脖子和手腕这两处地方会感觉僵硬,颈椎病已经提前来报到,而“键盘手”也在蠢蠢欲动,还有视力也在明显下降。这些对健康的伤害,让我警觉起来,开始与“电脑病”作斗争。
据资料记载,使用电脑可使室内的正负离子失去平衡,对人体的健康损伤很大,会引起自律神经失调、失眠、忧郁症等。电脑族还经常会有缺水、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的症状,由于辐射对身体的侵害,容易患病。
怎样对付电脑带来的健康威胁呢?除了要注意运动和休息,还要在营养上多加关注。以下的几点是我个人的一些总结,与广大电脑族们共勉。
★减少电脑对眼睛的伤害
在显示器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A合成。因此,长期用电脑的人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平时可多喝些茶,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不但能合成视紫红质,还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
多吃健目的食物,可以保护眼睛健康,防止近视及其他眼病。健目的食物除了上面提到过的,还有羊奶、奶油、小米、核桃、菠菜、西红柿、黄花菜、空心菜、枸杞子及各种新鲜水果。
★减少电脑辐射
对于生活紧张而忙碌的人来说,抵御电脑辐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每天上午喝2~3杯绿茶,吃一个橘子。茶叶中富含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吸收及抵抗放射性物质的作用,如果不习惯喝绿茶,菊花茶同样也能起到抵抗电脑辐射和调节身体功能的作用。
正在怀孕或准备怀孕的姐妹们,一定要注意防辐射。建议你早早地给自己准备好防辐射服,在孕前一个月就穿上,这样才能确保宝宝的健康。虽说电脑辐射对胎儿的影响还没有最终定论,但防护措施做好了,心里会更踏实,对不?
11. 熬夜的时候别忘了喝碗安神粥
我认为熬夜一向是年轻人的专利。
回想当年我念大学的时候,碰到期末考试,基本上头天晚上熬夜复习,第二天还能精神抖擞地去考试。年轻真好!现在不行了,一熬夜,第二天就起不来,而且脸色很差,精神状态也不好。熬夜还容易早衰,为了美容着想,我也不能熬夜呀!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倒是把熬夜当成了家常便饭,到处都是“夜猫子”,我办公室的那些年轻人晚上都爱熬夜,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在12点以前睡觉。
其实,人体是有一个生物钟的。这个神奇的生物钟规划着我们身体一天的作息。譬如上午,脑部经过一晚的休息,进入活跃期,所以上午工作效率较高。到了晚上10点之后,身体开始逐渐进入休息期,各个器官都开始自我修复,这时候就要好好休息。到了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我们的肝脏也要进入休息恢复期,如果这时你还在熬夜,那么它就会超负荷运作,长此以往对健康自然不利。
所以,我建议那些爱熬夜的年轻朋友,尽量少熬夜。虽然现在可能还看不到什么大的影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负面影响就会越来越明显。
如果必须熬夜,也要适当地调补一下自己的身体。我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道非常适合熬夜时吃的营养美味——安神粥。所谓“安神粥”,就是在煮大米粥时放一些桂圆、莲子、百合、大枣等安神佳品。
熬夜时千万不要吃油腻食品,最好吃清淡可口的饭菜。力求做到品种多、花样新、色香味俱全,以刺激食欲。千万不要在熬夜后随便吃点方便面就蒙头大睡。长此以往,会使身体素质大大下降,衰老速度加快。
还有些人喜欢在熬夜的时候喝浓茶或咖啡,这样也不好。长久下去,必然会导致神经衰弱。
在食物的营养方面,“夜猫子”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动物蛋白,因为动物蛋白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熬夜易使人的眼睛疲劳,要多吃一些动物肝脏、蛋黄、鱼子、牛奶。此外,“夜猫子”对维生素B、维生素C的需求量也会增多,应注意适量补充。
12. 会吃会运动,健康握手中
生命在于运动。
至理名言!参加工作这么久了,我大部分时间是坐在办公室里,工作一忙起来就根本没时间活动筋骨,身上原本紧实的肌肉,现在全都向软软的肥肉发展。而且工作压力一大,气色就不好。今非昔比呀,这也让我越来越重视养生和运动了。
咱们中国有幸承办了2008年奥运会,这也捎带着让老百姓的运动热情高涨起来。我就趁着这股风,催促着跟老公一起去一家健身中心办了张健身卡,希望能在专业的环境下多培养点运动细胞和兴趣。
健身卡是办了,钱也花出去了,可去健身中心锻炼的次数却屈指可数。老公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推脱,今天加班,明天见客户,后天感冒了……呵呵,他呀,就是懒!但我得坚持去健身,每周最少两次,平时下班没时间了,就周末去,虽然锻炼的时间比不上别人,但我相信长期坚持肯定能看到效果。前几天,女儿说我变年轻了,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运动方面我不是行家,不能给大家提供什么建议,但运动前后的饮食,我却知道一些讲究。把饮食和运动结合起来,那效果当然比单纯的运动更好!姐妹们跟我一起来看看运动前后的饮食有什么讲究吧。
★要适当补充热量:运动会增加热量消耗,所以运动之后要适当增加主食的摄入量,以满足身体的需要。有些年轻姑娘为了减肥,运动前后都不吃饭,其实这是不对的。身体消耗的热量如果长期得不到补充,身体岂不是没了“燃料”?没有燃料的汽车肯定开不动了。
当然,热量的补充要有个度,不要因为运动了就猛吃猛喝,这样会让自己变得更胖。运动后如果感觉比较饥饿,可以先喝点水或汤,不要急着吃饭,这样就不会那么饥饿了。
★补充水和无机盐:运动时,由于身体出汗和代谢的加强,还会增加水、无机盐及维生素的消耗,夏天更是如此。一方面应多吃粗制面粉、红薯、蔬菜、豆类及其制品、小虾米、动物内脏这些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另一方面应改进食品加工和烹调的方法,减少无机盐及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和破坏。比如大米、面粉不要过分精白;淘米次数不要过多,少搓洗;煮粥不应加碱;制面食时加碱不可过量;蔬菜宜先洗后切,不要在水中久泡;要大火快炒等。饮水时应少量而多次,这样既可使出汗速度减慢,又可防止饮水过多冲淡胃液,影响食欲。
13. 经常用脑,就得经常补脑
古代人认为,支配我们身体的中枢是我们的心脏,所以有关思维、记忆的词,都跟心有关,比如心想、记在心中……然而,大脑才是实际上的思维中枢。
大脑可以说是人体中最神秘的器官,尽管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对大脑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直到今天,人类所发现的大脑的秘密也只是冰山一角,在很大程度上,大脑仍是神秘的。
大脑的秘密可以留给科学家,但作为一个脑力劳动者,如何及时保养好自己的大脑是必须知道的。大脑是一台珍贵而复杂的机器,所以你必须给它补充“优质燃料”。垃圾食品、劣质食品,不仅损害身体,还损害智力。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饮食结构还会影响你的智商。
有些人不适合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会在工作时出现头晕、疲劳等症状,我之前也是,长时间工作大脑就会受不了,后来注意进行饮食调补,这种状况就改善了。
那么,我们怎样通过营养来让大脑更加好用,更能轻松地发挥大脑的作用呢?
★大脑运行的原动力:脑细胞的代谢很活跃,而且脑组织中几乎没有能源物质,所以需要不断从血液中得到氧和葡萄糖来满足大脑的需要。脑功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靠血糖氧化供给。碳水化含物是脑力工作者经济且方便的热能来源,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有大米、面粉、小米、玉米、红枣、桂圆、蜂蜜等。
★脂类是大脑的基础:脑组织和神经组织极为重要的组成物质是脂类物质,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磷脂包括卵磷脂、脑磷脂、缩醛磷脂和神经鞘磷脂等。
蛋类含磷脂较多,还有松籽、花生、芝麻、核桃、葵花籽等这些坚果也含有丰富的磷脂;鱼油中富含不饱和长链脂肪酸,可以多吃些鱼类;植物油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要适量摄取。此外,要防止摄入过量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可多吃脂肪含量低的禽类、食草动物的肉,如牛肉、羊肉和兔肉,少吃猪肉,因为猪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
★蛋白质支撑着我们的记忆和思维:蛋白质对脑力劳动者有重要意义,人类的记忆、思维、语言和运动等各种能力均与脑组织的兴奋、抑制有密切关系,而脑组织在代谢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更新自己。在膳食中优质蛋白含量充足时,可使大脑皮质处于较好的生理状态,而当蛋白质供应不足时,则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
大豆蛋白含赖氨酸多,对脑营养有特殊意义,同时,蛋、奶、鱼类中的动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还有禽类、瘦肉等。
★多补维生素:脑力劳动者需要丰富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叶酸和维生素C等,这对于维持视力、氨基酸代谢、脑及神经功能的正常有重要作用。
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应该多吃水果、蔬菜、芝麻和鲜鱼等。用眼过度的人在长时间劳动之后往往会眼痛、头晕,甚至会造成眼睑浮肿,因此,需要补充较多的维生素A,可从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中获取。
★无机盐:锌、铁、铜和碘等无机盐,对我们的学习能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大脑氧气的供应等有重要作用。蛋黄、动物内脏、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重要来源,要注意保证这些食物的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