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粮商冲击之下的国企使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22:01
2010年10月11日 来源: 新华财经
跨国粮商冲击之下的国企使命
据《国企》杂志报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粮食消费大国,粮食安全对中国至关重要。
多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扶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惠农利农政策的颁布实施,中国成功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但长期仍然仅靠有限的土地、稀缺的水资源以及相对落后的农业技术来供养国民,今后中国的粮食供求必将难以保持平衡。何况,近年全球粮食供求偏紧、贸易环境恶化也使中国利用国际市场保证国内粮食供应的难度不断增大。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情况更糟的是,占国人粮食消费很大比重的中国大豆产业不尽如人意,振兴中国大豆行业提上日程。目前在中国小袋食用油生产67%已掌握在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国外粮食巨头手中;全国97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中,外资控制了64家,占66%,外资还占有中国进口大豆加工能力的80%。
大豆之外,国际粮商加紧布局,逐渐进入上游原料仓储、粮食加工、粮食销售各个领域。当国际粮商逐渐完全掌握中国粮食流通领域之后,将对中国粮食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在这种背景下,要想与跨国粮商抗衡,仅依靠全国中小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实力相对较强的国企,并且依靠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产业中发挥“非同寻常”的作用,主动出击,我们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大豆困局引发安全担忧
大豆,在我国民众粮食消费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近年来,我国大豆行业已经通过数量方面的极高进口依存度、质量方面的转基因隐患和产业结构的外资高度垄断三管齐下,引发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
“按现在黑龙江大豆市场价,开机就意味着赔钱,只好停产。短时间停产尚能承受,如果长时间停产,企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要想生存只能使用进口大豆榨油。”孙吴县联凯大豆加工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常文波无奈地说。常文波的无奈,反映出国产大豆的困境。
大豆,为五谷之一,原产于中国,世界各国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传播出去的。1936年中国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1.2%。
然而这样具有超强优势的行业,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受人操纵、看人脸色的尴尬现实。“南美人种大豆、中国人买大豆、美国人卖大豆并决定价格”就是这种状态的真实写照。与这种状态相对应的是,9月7日在黑龙江闭幕的首届中国国际大豆产业博览会明确提出要振兴中国大豆产业。
大豆主产区的停工
中国大豆主产区、占全国大豆产量近一半的黑龙江省被称为国产大豆的“最后堡垒”。与沿海油脂企业直接加工进口大豆不同的是,多年以来,黑龙江省内的油脂加工企业采用的都是本地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很少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
然而,这一不成文的共识在转基因大豆的围剿之下,面临严峻考验。据黑龙江大豆产业协会常务秘书长吴立强介绍,在进口大豆冲击下,今年上半年,黑龙江当地68家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停产。许多油脂企业面临着豆价过高、开工就赔的尴尬局面,本地产非转基因豆油已经难觅踪迹。
业内人士介绍,中国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著名品牌“金龙鱼”、“福临门”等都在使用转基因大豆作为植物油的原料。近年来,国内大豆压榨企业纷纷兴建扩厂,厂址也大都选在沿海地带,逐渐放弃了东北大豆渠道。黑龙江农垦总局下属的九三油脂原本被称为坚定的“东北原生大豆”加工商,近年来也在大连、天津、广西沿海等地开设了几家工厂专门加工进口大豆,以摆脱生存危机。
据了解,就在目前黑龙江本土油脂企业停产、停购的同时,一些外资巨头却正在黑龙江省开始行动,与当地企业接触洽谈,准备以入股、兼并或合资等形式进入中国的豆类加工产业。
进口大豆挤占中国市场
豆油是中国最主要的食用油,约占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的40%;豆粕是重要的饲用蛋白原料,占国内饲料工业蛋白原料的60%左右;豆制品是中国主要的传统植物蛋白食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大豆在整个“食物”构成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7、2008年的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增长率分别达到了62.6%和76.3%。最近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4月29日,过去一年中国订购了2190万吨的美国大豆,与上一年同期的1820万吨相比,增加了370万吨,占到同期美国大豆出口订购量的58.6%。
由于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采用进口大豆,由此造成中国大豆产区出现卖粮难和播种面积持续下降的局面。外资对压榨环节的垄断,导致内资企业压榨能力和实际压榨量不断萎缩。
事实上,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2年取消大豆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之后,国外大豆就潮水般涌入中国。2005年中国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进口大豆3744万吨,比上一年增长21.5%;2009年进口大豆4255万吨,同比增长13.7%,创历史最高纪录。中国食用油的进口1986年至今增长多达200倍。2007年进口了838万吨,创历史新高。
形势越来越严峻
客观地说,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强劲增长,供不应求,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将持续存在。中国大豆的高度对外依存使得国内粮食市场深受国际粮价波动之害。
中华粮网信息事业部主编郭清保曾撰文分析称,在国内油脂原料进口上,跨国粮商利用其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和资金优势,已基本完成对中国大宗食用油压榨原料的采购控制,国内压榨企业都在以进口大豆作为食用油压榨的原料。在投资建厂方面,A D M、邦基、嘉吉、丰益国际等跨国粮商在全国近百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0多家企业持有股份,几乎控制了国内占60%以上的大豆压榨能力。
由于国内一些民营粮食企业资金有限,外资就以私下对民营企业投资、参股等隐蔽方式进入,规避国家政策监管。更为严峻的是,由于外资的低调和保密,它们对中国粮食产业民营企业的投资规模和渗透程度难以估计。跨国粮商利用其对原料采购的优势,使中国不仅在国际大豆市场上没有话语权,而且在国内大豆市场上也失去话语权,大豆进口时间、数量、价格被国外参股控股企业所掌控,国内油脂压榨业有被外资垄断的风险。
可以说,国产大豆的困局已经不仅仅是行业性危机,已经通过数量方面的极高进口依存度、质量方面的转基因隐患和产业结构的外资高度垄断三管齐下,引发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如果国内大豆产量越来越少,甚至完全依赖进口大豆,中国的大豆供应及饲料工业、畜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将面临不利局面,中国食品营养所需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来源也将存在受制于人的风险。
肆虐的转基因大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所向披靡的进口大豆均为转基因大豆。
与进口大豆相比,国产大豆的蛋白含量较高,但是出油率低于进口大豆。而转基因大豆和大豆油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主要原因就是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一般在19%~22%)、成本低、价格低,而国产大豆出油率为16%~17%。据悉,大豆出油率每差一个百分点,加工10万吨大豆,效益相差1500万元。
豆农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美国、阿根廷、巴西的大豆漂洋过海运到中国,价格却比国产大豆还低很多?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在于种植方式不同、产业结构不同以及补贴等政策机制不同。
中国大豆多为散户种植,每户平均只有3.5亩生产规模,专业大户也只有150亩,而美国、巴西、阿根廷的生产规模在2200亩。两相比较,外国大豆成本平均每吨要低100~200元。
国际大公司还建立了从种植农场、贸易公司、港口、船队、加工厂甚至期货公司等覆盖“全产业链”的商业体系,占有市场的顶端优势。
此外,进口大豆的价格优势,还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高额补贴。美国《2002年农业法案》生效后,美国农民每生产1吨大豆得到的政府补贴,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5.2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59.1美元。
与国外转基因大豆相比,中国大豆生产不具备成本优势;国产大豆的出油率较低,种植大豆收益较少。与外资“航空母舰”般的产业链比起来,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和散兵游勇似的油脂加工企业,形同“小舢板”。
跨国粮商抢滩登陆中国
大豆之外,跨国粮商在中国粮食市场“跑马圈地”步伐加快,从北方抢购小麦到南方高价收谷,外资企业正全面进入中国粮食收购市场。和此前北方小麦收购形势相同,外资粮食企业大多开秤早、出价高,收购较为活跃。
金融危机过后,国际粮商进一步加快了在中国的扩张步伐。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本刊记者表示:“外资正在中国粮食领域全面布局。”
“面对实力雄厚、嗅觉灵敏的外资粮商,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民营加工企业或将生存艰难,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或增加难度。”中储粮金溪直属库主任饶胜平称。
国际粮商积极进入到中国的粮食收购环节之中被业内解读为“掌握国内食用油话语权之后的新一轮跑马圈地”。业内人士提醒说,外资企业直接介入小麦收购环节、不断对面粉加工行业进行渗透,应引起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警惕。
9月17日,美国农业部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设立的农业贸易处揭牌,这是继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之后,该部门在华设立的第五家办公室。至此,美国对华农产品战略布局已经进入到中国最核心的粮仓。有专家对此表示担忧:美国凭借在转基因食品领域的绝对技术优势,已经开始在世界粮种市场日益赢得支配地位。而一旦美国的转基因粮种在世界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其他国家本土培育的粮种很可能会被迅速排挤出市场,这就是为美国从源头上控制世界粮食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粮食定价权或被操纵
业内人士表示,外资粮食巨头掌握了中国植物油销售的终端渠道,然后再建立或收购面粉厂、大米加工厂,用植物油的销售渠道进入粮食消费市场,这就给中国粮食流通带来极大风险。最危险的是,外资粮食巨头都是一条龙的集团化运作,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己的运输通道等流通环节,掌控了整个产业链。
显然,容易搞定的基层粮库只是外资粮食巨头的切入点。他们觊觎的是整条粮食产业链的利益,在向基层粮库频繁示好的同时,嘉吉等巨头已在布局中国的化肥市场,这正是粮食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据悉,嘉吉在华已经建立了全资的山东嘉吉化肥有限公司,以及合资的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等。而嘉吉的公开资料对他们在中国化肥领域的投资只字不提。除了种植领域外,嘉吉在华的链条基本搭建完成。
美国先锋公司是另一个必须关注的案例。先锋公司2005年推出第一个玉米品种——先玉335以来,在吉林省迅速掀起抢种狂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目前已超过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10%。先玉335玉米品种产量虽然不是最高,但由于商品性好、水分含量低,甚至通过自然晾晒方式就能使玉米水分含量达到国家干粮收购、入库标准,不但节省烘干玉米的能源消耗,而且延长了保质期。在粮食部门限量收购、粮食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了比一般玉米收购价高出5分到1角钱,并且优先或只收购该品种玉米的现象。这值得我们深思。
有关专家指出,跨国粮商在国外,通过操纵粮食价格,使中国粮食加工企业采购成本上升,损失惨重;在国内利用技术、资金优势在中国粮食加工领域大肆攻城略地、挤压国内中小企业市场份额,意图逐渐掌控中国粮食产品流通市场。如果控制了种子、化肥等农资,就很容易控制粮价。而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中国的大豆业就是这样被外资“剥夺”了定价权。
“粮食问题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安全问题,粮食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因此,中国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话语权必须得到加强。”李国祥分析道。
但无情的事实不容回避,中国粮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直接与国际粮商抗衡的能力还很不够。不仅在国际上,而且在国内的形势亦不容乐观。截至目前,中国农产品行业一直没有能与之抗衡的旗舰企业。
维护粮食安全的国企作为
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粮食产业链,而跨国粮商已开始了在中国的粮食战略布局。大型国企如何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时是他们(益海)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库容做代储。对我们来说,这当然是好事,至少我们有活干了,能解决温饱问题。”河北某基层国有粮库主任孙元告诉记者,“六年来,双方合作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08年代储量为2500吨,今年的代储量已经增加到5000吨,而每吨的代储费用则为55元左右。”
孙元的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跨国粮商早已经打起基层粮库的主意。由此引发对粮食安全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8月18日公布了《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这份数据是针对全球163个经济体进行的调查研究,它根据谷物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极端天气发生风险、农作物品质、粮食分派的基础设施以及政府效率等12个主要影响因素评判出各国的粮食风险水平。中国被列为“中度风险”国家,排在第96位。
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按照公认的概念,粮食安全就是能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概念包括三层意思,即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应、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粮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22%的大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多年来,随着一系列扶持、保护农业生产以及惠农利农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加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和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
不过,从长远看,中国的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中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全球性的粮食供求偏紧、贸易环境恶化、粮食生产国发生重大事件禁止粮食出口、粮价快速上涨等,也使中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个别粮油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不断增大。
“寄希望于国际市场,靠国际贸易保证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小麦价格波动很大,俄罗斯又宣布粮食禁止出口,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粮食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告诉记者。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同样认为靠国际贸易无法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国有粮食企业积极行动
2007年制定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粮食供给”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中国政府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基本方针。为此,不仅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储备体系和加工体系,同时注重加强粮油国际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李怡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具体到企业层面,国有粮食企业仍将承担起绝大部分责任,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和宏观调控主力军的作用。
“跨国粮商已经开始了咄咄逼人的进攻。在此背景下,要想与他们抗衡,依靠广大中小企业是远远不够的。”李国祥指出,“包括民企在内的中小企业实力太弱,规模太小,短时期难以做大做强,融资又很困难,因此他们是靠不住的。只有依靠央企,也就是中储粮和中粮。”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在中国完备的粮食产业链尚未形成、外资企业对粮食产业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大型国企应当在粮食产业中发挥“非同寻常”的作用。“现在粮食生产和销售走的是市场化路线,但是国家一定要对此有一个基本调控,担负这个任务的,就是粮食行业的大型国企。”
李怡群向记者坦言,事实上,以中储粮、中粮、华粮为代表的大型国有粮食企业一直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承担着国家粮食储备、维护市场稳定的重任。
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正式组建,从体制上保证了中央储备粮管理的政令畅通;通过托市收购掌握了大量粮源,有力维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为保持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粮集团在粮油食品进出口贸易方面一直是行业的领导者,是中国大米贸易的主渠道,小麦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中粮集团还是中国最大的食用油生产商,是中国精炼食用油的最早开拓者。
华粮物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跨区域粮食物流企业,已初步形成北粮南运通道,在粮食物流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税收优势、资金优势、运输优势。
李怡群告诉记者,尽管传统上三家大型国有粮食企业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但出于长远发展考虑,他们都在向产业链整合的方向进军。
中储粮依托其垂直体系的网络化和规模化优势,正致力于向仓储上游粮食生产和下游粮油加工两端延伸产业链条,确定了“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逐步将总公司打造成集仓储、贸易、物流、加工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的发展目标。
中粮集团则结合粮油进出口、加工和物流业务,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中国粮食市场化流通的大粮商。中粮在粮油加工方面的优势已经日益凸显,集团拥有多个为消费者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中粮集团已开始大举进入粮食收购环节,在河南、江苏等地的小麦收购一度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华粮物流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依托其在粮食物流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扩大粮油购销贸易,业务种类覆盖普通和优质品种的原粮,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和油脂油料等;粮食加工业务已涉足大米、面粉、饲料加工。此外,与中粮一样,华粮物流也已获得参与小麦托市收购的资格。
但是,他们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为了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时代还赋予了他们必须承担新的历史使命——与跨国粮商争夺粮食控制权。
应走出去利用国际市场
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粮食储备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深入到国家战略及安全层面。在这种条件下,国家的粮食安全取决于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为更大限度地提升获取粮食的能力,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参与国际分工。
“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之中国粮食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想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保证国内粮食产量持续上升的同时,也要注意从国外市场寻求出路。要通过买地租地种植粮食、控制粮食流通环节,以此确保进口粮食来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国内市场粮食供应的稳定。”李国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也告诉本刊记者:“据我了解,四大粮商在南美大量购买耕地,面积约相当于美国耕地数量,并且他们拥有当地的铁路等种种便利条件;而中国粮食企业仅仅在非洲拥有少部分耕地,不仅面积有限,而且相关配套措施也不甚到位。简言之,很多工作等着国有资本的粮食企业去做。”
事实上,对企业本身而言,粮食国家队走出去也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之前承担这一使命的中粮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做得并不算出色。而中储粮没有进出口资质,无法涉足这一块的业务。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日本的粮食主要靠进口,日本的农业企业积极走出去买地组织生产。”基于对中国粮食长久安全的担忧,李国祥希望中储粮、中粮等央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在国际舞台上与四大粮商同台竞技。
郑风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希望中粮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他告诉本刊记者:“中粮应该以中石油、中石化海外找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榜样,更要学习美国到南美等地购买农田种植粮食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强大才有能力承担更多责任
除了进军海外,不少专家明确表示,本土粮企尤其是有实力的大型国企应积极整合产业链,以有效对抗国际粮商。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包括中粮、中储粮在内的本土大型粮企的广泛认同。中粮在2008年确立了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而中储粮也坚定了进军加工行业的决心。
“不仅做大国家大粮仓(生命线),还要做强市场大粮商(发展线)”是中储粮确定的发展目标。
“事实上,在我看来,中储粮从大粮仓到大粮商的转型,固然有其主观愿望,亦有其客观必然性。”据李国祥透露,由于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市场供应较为充裕,因此有时会遭遇中央储备粮库存消化难的问题。在这种局面下,粮食加工就成为被迫的选择,“应该想办法实现动态的平衡,而不是把粮食堆放在粮库里多年不动,现在虽然也有轮换的制度安排,但是手续太复杂。而选择粮食加工则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不过,一定要加强相关监督,避免出现管理上的漏洞。”
从田间到地头的“全产业链”则给了中粮一个对抗跨国粮商的利器。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过去应对国家储粮安全问题,就是国家缺什么我们买什么,多什么卖什么;买卖的多是基本口粮。”现在的情况则是因为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缺的是蛋白、油脂,而且价格波动剧烈,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作为一个大型国企,中粮能不能在粮食安全中起到一个更好的作用,因为最终受到考验的是市场份额够不够。”于旭波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初,中粮在米面油方面不断投资,把下游发展起来。下游发展起来以后,中粮集团原有的贸易模式才会得到利用,而且在这模式上建立起来的销售基础也才会更加稳固,才更容易对抗国际市场。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全产业链力求的是控制力,而不是铺摊子。精髓在于打通仓储和物流,从而连接种植区和消费市场,而不是什么都要做,牛奶、方便面、葡萄酒、果汁……
对于国有粮食企业而言,为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最好的方法是壮大自身,成为世界大型粮食集团,增强与国际同行们同台竞技的能力和竞争力,使国有资产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另外,要挑起中国粮食安全的大梁,国有粮食企业的目标不仅是成为一个巨人,更要成为一个强人,一个体格健壮而且勇担国家责任的企业,这样在国际粮油巨头们中间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保证粮食安全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保证粮食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国有粮食企业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企业层面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不能只落在中储粮、中粮和华粮等大型国企身上,还需要依靠广大的中小国有粮食企业,民营粮食企业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郑风田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粮食安全最终要靠粮食生产,靠把粮食产量搞上去。中储粮、中粮等国有粮食企业主要着眼于粮食的储藏和加工,本身不生产粮食,对粮食安全起的是辅助性作用。”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增加补贴,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不仅要防止谷贱伤农,还要考虑让农民增收致富。”李国祥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分析称,很多事情是政府层面应该去做和解决的,比如鼓励兴修水利、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经营,学习美国增加农业补贴(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粮食企业的补贴),优惠政策支持粮食企业发展,以国际四大粮商为目标、培育中国农业领域的大企业集团,控制粮食流通环节、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农业环境监管比如启动反倾销、反垄断调查,等等。
“而对于国有粮食企业来说,最大的难题恐怕还是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与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之间的矛盾。”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部长李怡群认为:“一肩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担,另一肩还要扛起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责。这种集双重属性于一身的特点,不仅给企业的经营决策出了道难题,也为监管部门的考核提出了挑战。尽管在实践中监管部门的考核已对此有所考虑,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追求利润与承担公共职能相冲突的问题,而这则有可能成为导致这些国有粮食巨头间无序竞争的潜在因素。”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投入、市场交易乃至未来走向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诸如资金面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加强、外资粮食巨头的渗透甚至疯狂抢滩等,都对中国国有粮食企业的生产经营、竞争能力和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李怡群提醒道。(记者 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