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载]中国历史纪年表(六)三国、两晋、南北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8:08:37
[图文转载] 中国历史纪年表(六)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纪年表(六)
三国 魏 文帝(曹丕) 庚子220 黄初 公元220—公元265
明帝(叡) 丁未227 太和
癸丑233 青龙
丁巳237 景初
齐王(芳) 庚申240 正始
己巳249 嘉平
高贵乡公(髦) 甲戌254 正元
丙子256 甘露
元帝(奂)(陈留王) 庚辰260 景元
甲申264 咸熙
蜀 昭烈帝(刘备) 辛丑221 章武 公元221—公元263
后主(禅) 癸卯223 建兴
戊午238 延熙
戊寅258 景耀
癸未263 炎兴
吴 大帝(孙权) 壬寅222 黄武 公元222—公元280
己酉229 黄龙
壬子232 嘉禾
戊午238 赤乌
辛未251 太元
壬申252 神凤
会稽王(亮) 壬申252 建兴
甲戌254 五凤
丙子256 太平
景帝(休) 戊寅258 永安
乌程侯(皓)
甲申264 元兴
乙酉265 甘露
丙戌266 宝鼎
己丑269 建衡
壬辰272 凤凰
乙未275 天册
丙申276 天玺
丁酉277 天纪
晋 西晋 武帝(司马炎) 乙酉265 泰始 公元265—公元316 从东汉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北方的民族关系十分复杂。西晋末年,北方民族关系日趋紧张,一些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利用各族人民反抗西晋的斗争,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欲望,纷纷建立由少数民族豪帅占最高统治地位的割据政权。八王之乱后期,参战诸王相继败死,匈奴族刘渊自称汉王,不久又称帝。刘渊死后,其子刘聪派兵攻陷西晋首都洛阳,俘虏了晋怀帝,西晋名存实亡。因此事发生在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史称「永嘉之乱」。北方百姓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又称「永嘉南渡」。公元316年,匈奴兵攻入长安,俘了晋愍帝,西晋至此灭亡。
西晋享国51年,历三代四帝,是魏晋南北朝历史上唯一统一的政权。
乙未275 咸宁
庚子280 太康
庚戌290 太熙
惠帝(司马衷) 庚戌290 永熙
辛亥291 永平
辛亥291 元康
庚申300 永康
辛酉301 永宁
壬戌302 太安
甲子304 永安
甲子304 建武
甲子304 永安
甲子304 永兴
丙寅306 光熙
怀帝(炽) 丁卯307 永嘉
愍帝(邺) 癸酉313 建兴
东晋 元帝(司马睿) 丁丑317 建武 公元317—公元420 西晋王朝灭亡后,汉族政权退守江东。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江苏南京)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政权维持了长期的偏安统治,到公元420年被刘裕所建立的宋所取代,共享国103年,历4代11帝。
东晋是门阀政治发展的鼎盛时期,皇权衰落。司马睿称帝有赖于南方官僚士族的拥戴,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先后平息了王敦和苏峻之乱,统治趋于稳定。门阀大族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
南来士族祖逖曾率军北伐,一度收复黄河流域。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他曾经收复洛阳,进入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公元386年,前秦南下,东晋面临空前威胁,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东晋统治者不以恢复中原为意,门阀大族致力于南方的庄园经营。北方大族及大量汉族人口迁徙江南,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下的北方农民和土著农民辛勤劳动,开辟南方广大的山泽荒野,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使中国经济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与此同时,中国北方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胡」族军阀争杀的战场,各个「胡」族首领纷纷建立政权,和东晋汉族政权长期对峙,史称五胡十六国。从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316年灭掉西晋,到439年鲜卑拓拔部统一北方,这100多年里,北方各民族相互争战,先后建立了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燕(鲜卑)、前凉(汉)、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卢水胡)、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等十五个政权,连同西南氐族建立的成汉,总称十六国。在十六国时期,除十六国之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魏、丁灵翟氏建立的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五个政权,总计先后建立了21个政权。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前秦曾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不过时间都很短,在百余年时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
戊寅318 大兴
壬午322 永昌
明帝(绍) 壬午322闰 永昌
癸未323 太宁
成帝(衍) 乙酉325闰 太宁
丙戌326 咸和
乙未335 咸康
康帝(岳) 癸卯343 建元
穆帝(聃) 乙巳345 永和
丁巳357 升平
哀帝(丕) 壬戌362 隆和
癸亥363 兴宁
海西公(奕) 丙寅366 太和
简文帝(昱) 辛末371 咸安
孝武帝(曜) 癸酉373 宁康
丙子376 太元
安帝(德宗) 丁酉397 隆安
壬寅402 元兴
乙巳405 义熙
恭帝(德文) 己未419 元熙
十六国       公元304—公元439 北方存在的王朝: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
南北朝 宋 武帝(刘裕) 庚申420 永初 420—479
少帝(义符) 癸亥423 景平
文帝(义隆) 甲子424 元嘉
孝武帝(骏) 甲午454 孝建
丁酉457 大明
前废帝(子业) 乙巳465 永光
乙巳465 景和
明帝(彧) 乙巳465 泰始
壬子472 泰豫
后废帝(昱)(苍梧王) 癸丑473 元徽
顺帝(凖) 丁巳477 昇明
齐 高帝(萧道成) 己未479 建元 479—502
武帝(赜) 癸亥483 永明
鬱林王(昭业) 甲戌494 隆昌
海陵王(昭文) 甲戌494 延兴
明帝(鸾) 甲戌494 建武
戊寅498 永泰
东昏侯(宝卷) 己卯499 永元
和帝(宝融) 辛巳501 中兴
梁 武帝(萧衍) 壬午502 天监 502—557
庚子520 普通
丁未527 大通
己酉529 中大通
乙卯535 大同
丙寅546 中大同
丁卯547 太清
简文帝(纲) 庚午550 大宝
元帝(绎) 壬申552 承圣
敬帝(方智) 乙亥555 绍泰
丙子556 太平
陈 武帝(陈霸先) 丁丑557 永定 557—589
文帝(蒨) 庚辰560 天嘉
丙戌566 天康
废帝(伯宗)(临海王) 丁亥567 光大
宣帝(顼) 己丑569 太建
后主(叔宝) 癸卯583 至德
丁未587 祯明
北魏 道武帝(拓跋登珪) 丙戌386 登国 386—534
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结束,共169年。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3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梁代(502-557年)历3代4帝,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
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大,门阀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贵,却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随着江南开发的不断深入,土著寒人在政治上逐渐上升,步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从梁陈之际开始,南方内地的土豪,也成为割据的一方势力。
十六国后期,一个极为落后的少数民族拓跋鲜卑逐渐强盛起来,打败后燕入主中原,在建立北魏政权(386-534年)之后,又消灭各割据政权,从而结束了这一地区长期混战的局面。按照史家的习惯,北魏统一北方的太延五年(439年)往往被视为北朝的起始之年。北魏前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都,孝文帝大举实行汉化,政治中心也迁徙到中原腹地洛阳。北魏立国一百多年,历9代12帝,是对南北朝历史影响较大的一个王朝。
北魏初期,实行宗主督护制,从5世纪下半期开始,其汉化趋势加快,孝文帝实行三长制,颁布均田制,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这一改革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却引起了部分守旧贵族和鲜卑武人的反对。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六镇起兵,北魏陷入分裂和内战。
北魏孝武帝末年,权臣高欢、宇文泰将北魏辖区切割成东、西两块。东魏(534-550年)以邺城为都,历1主16年,西魏(535-556年)都长安,经3帝,共享国22年。东、西魏先后被北齐(550-577年)和北周(557-581年)取代。北齐是鲜卑化汉人高氏所建的政权,立国28年,有3代6帝。公元577年,周灭齐,北方重新统一。北周是宇文鲜卑人统治的王朝,历3代5帝,计24年。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隋。历史上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北方五朝称之为北朝。南北政权对立的时期,历史上叫做南北朝。
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丙申396 皇始
戊戌398 天兴
甲辰404 天赐
明元帝(嗣) 己酉409 永兴
甲寅414 神瑞
丙辰416 泰常
太武帝(焘) 甲子424 始光
戊辰428 神(上鹿下加)
壬申432 延和
乙亥435 太延
庚辰440 太平真君
辛卯451 正平
南安王(拓跋余) 壬辰452 永(承)平
文成帝(濬) 壬辰452 兴安
甲午454 兴光
乙未455 太安
庚子460 和平
献文帝(弘) 丙午466 天安
丁未467 皇兴
孝文帝(元宏) 辛亥471 延兴
丙辰476 承明
丁巳477 太和
宣武帝(恪) 庚辰500 景明
甲申504 正始
戊子508 永平
壬辰512 延昌
孝明帝(诩) 丙申516 熙平
戊戌518 神龟
庚子520 正光
乙巳525 孝昌
戊申528 武泰
孝庄帝(子攸) 戊申528 建义
戊申528 永安
长广王(晔) 庚戌530 建明
节闵帝(恭) 辛亥531 普泰
安定王(朗) 辛亥531 中兴
孝武帝(脩) 壬子532 太昌
壬子532 永兴
壬子532 永熙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甲寅534 天平 534—550
戊午538 元象
己未539 兴和
癸亥543 武定
北齐 文宣帝(高洋) 庚午550 天保 550—577
废帝(殷) 庚辰560 乾明
孝昭帝(演) 庚辰560 皇建
武成帝(湛) 辛巳561 太宁
壬午562 河清
后主(纬) 乙酉565 天统
庚寅570 武平
丙申576 隆化
幼主(恒) 丁酉577 承光
西魏 文帝(元宝炬) 乙卯535 大统 537—557
废帝(钦) 壬申552 --
恭帝(廓) 甲戌554 --
北周 孝闵帝(宇文觉) 丁丑557 -- 557—581
明帝(毓) 丁丑557 --
己卯559 武成
武帝(邕) 辛巳56l 保定
丙戌566 天和
壬辰572 建德
戊戌578 宣政
宣帝(赟) 己亥579 大成
静帝(阐) 己亥579 大象
辛丑581 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