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深度干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27:00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12期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22日
云南秋冬春三季连旱,夏粮将因灾减产50%以上,全省缺粮人数达700多万。天灾暴露出基础设施的匮乏,以及传统农业经济的脆弱
《新世纪》周刊 记者 兰方

第1页第2页
云南旱情持续升级。
2010年3月16日,云南省气象局发布通报称,因秋、冬、春三季连旱,云南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已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
三四月间,正是云南的干季。专家预计,干旱将持续发展至雨季来临,甚至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局面。
干旱,导致云南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云南省农业厅的农情统计分析,由于干旱,夏粮将因灾减产50%以上,缺粮人数达700多万人。
降雨稀少,是干旱的主因。2009年的雨季提前结束,从当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10日,云南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
不独云南。整个西南地区大面积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份均出现旱情并加重。综合水利部门数据,到3月中旬,除云南大部地区干旱等级升至100年以上一遇,贵州也出现80年一遇的干旱,局部地区旱情也达100年一遇;广西部分地区旱情已达特大干旱等级,总体旱情50年一遇。
2010年2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了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随后又将响应级别调至Ⅲ级。国家防总于2月24日启动抗旱Ⅱ级应急响应。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亦针对旱情多次做出指示。
“最困难的时候还没到来。”云南省委一官员表示,随着旱情持续发展,水库蓄水将持续减少,4月底将迎来干旱的高峰。
水资源可望不可即
旱情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这个偏居中国西南隅的省份,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第三,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在人们的印象中,山水秀丽,森林葱郁。未曾想一场干旱竟可如此持久地盘桓于此。
这也正是目前高度“干渴”西南地区所共同面对的窘境。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告诉本刊记者,尽管西南地区江河星罗棋布,水资源极为丰富,但西南地区更存在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不均衡的水文特点,加之复杂的地形地貌和脆弱的水生态环境,不少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而此番罕见的干旱少雨气候则凸显了这一矛盾。
吴玉成还介绍,云南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只有7%左右,远低于淮海地区70%-80%的额度。统计数据显示,占云南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有全省的5%,滇中地区缺水问题由来已久。同时雨季(5月-10月)集中了全年85%的降水,无雨就旱、有雨则涝,“无灾不成年”。
西南数省,此番受干旱威胁最大的,便是山区农村。云南全省94%的国土面积为山区和高原。由于“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的特点,山区百姓多“靠天喝水”,人畜饮水一般依靠小水窖蓄积雨水。一些山区有一定的来水量,如小山泉、小溪流等,则开挖小沟渠或铺设管道将水引进村里的小坝塘。条件好一些的地区则建设自来水管网,引水入户。
由于2009年雨季的提前结束,大多数村庄的蓄水池根本就没有蓄满水。持续少雨天气,不少小水源已枯竭,小坝塘、小水窖早已见底。
据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目前,全省库塘蓄水仅为50.1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减少近20亿立方米。如果5月中旬雨季还不来,云南省现有的库塘蓄水将基本用完,局部地区将面临库塘无水可用的状况。
截至3月11日,云南全省已有近6万个自然村饮水困难,超过全省自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共有700多万人饮水困难,除少数可以通过加设管道、打井、车辆拉水解决部分饮水问题之外,其中超过一半的村民,只能通过人背马驮、摩托车拉水等方式“自救”。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分析预测,3月-5月全省饮水困难人数将分别达到792万人、951万人和1014万人。
坝区城镇亦受到不同程度的缺水威胁。地处云南省东部的曲靖市,主要水源地为潇湘水库和西河水库,实际可取水量仅有700万吨,若按每天供水10万吨计算,正常供水只能确保到4月底。自3月1日起,曲靖城区限量供水、实行片区定时供水,并对高耗水的洗车、桑拿等行业用水进行关停。
由于干旱,坝区的地下水位也不断下降。昆明市巫家坝机场的底层地面出现空壳现象,跑道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道面板出现结构断裂,据推测即与地下水位沉降有关。
减产已成定局
持续干旱,为当地的农业前景投下巨大阴影。
西南地区的种植,一般分两季。小春在七八月播种,来年四五月收割,荞麦、蚕豆是主要的作物。大春则更为重要,一般三四月播种,八九月收获。小春的收入,占到全年农业生产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秋冬季节的干旱,导致云南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云南省农业厅的农情统计分析,目前全省秋冬播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148万亩,占已播面积85%,成灾2223.4万亩,绝收957万亩,主要小春作物小麦、豆类、油菜、蔬菜、甘蔗受灾面积均在300万亩以上。
不同纬度地区的大春播种时令已陆续到来,但关键性的降雨却仍然无期。“保春耕”,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有关部门开出了任务单:水源不足的地区水改旱面积达300万亩,地膜玉米种植面积达800万亩以上,晚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800万亩以上,烟后套种秋马铃薯、秋玉米、秋豆类和秋蔬菜等面积达300万亩以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农业专家于宝平分析说,从中国的农业产业布局看,中国西南五省(区、市)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6%,西南的旱情对全年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不大。但对当地人而言,干旱造成的粮食绝收可能会影响到他们15%的收入。
此外,云南全省水果、茶叶、蚕桑、橡胶、咖啡五类经济林果因旱受灾达677.6万亩,成灾210.7万亩,绝收22.1万亩。
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3月8日,云南全省受灾林地总面积为4351.57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978.76万亩,报废面积712.89万亩,经济损失达51.86亿元。
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他店镇海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树仙对本刊记者说:“今年农民要增收,真是难上加难。”
缺水与贫困循环
在百年一遇的干旱面前,农村水利建设的滞后性充分暴露。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介绍,在云南山区,因为居住的分散,要建设管网工程,成本很高。加上云南省正常年份的降水很充沛,一般依靠水窖、坝塘就能解决生活生产问题。“在正常年份,水利建设的问题不突出,人们的关注也少。一旦面临极端的气候事件,便缺乏这方面的准备。”
同时,也是因为地表水源相对丰富,很多地方对地下水开采不重视。吴玉成介绍,云南地区的地质结构十分复杂,不少山区因地质结构问题,地下渗水少,或者储存不利,水层较深,开发的成本很高。地方政府也缺乏对地下水源的勘察及利用规划。
此外,山区的绝大多数的小水利工程,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随着人口的增长,原来的容积可能就跟不上,需要更新和维护,而这方面依然很欠缺”,吴玉成强调,对于确实没有水源的山区,加强地面小水利的建设,是最重要的路径。
而当前,除了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直接建设以外,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乏固定的投入机制,农业大县、产粮大县一般都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很难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
“这次缺水,是工程性的缺水。”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县长李云龙通过此次干旱,充分认识到小水窖的重要性。
“一般一个30方的水窖,一家四五口人,节约一点的用,蓄满了,可以用七八个月。一个水窖的造价是4000块钱,我们县的人均年收入才2500元,修一个水窖,对普通家庭,是非常大的开销。”李云龙表示,只要全县能有10万口水窖,就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可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没有钱。”
农业基础脆弱
云南省委一官员表示,在此次旱情的压力之下,各级政府的政策思路有一明显的转向,开始充分认识到小水利的重要性。据了解,云南省计划在今后三年内新建100件中小型水源工程和100万件“五小水利”工程。
然而,除了水利设施的滞后,人们从云南大旱中更多的看到的,是基础设施的滞后,是传统经济面对灾难的脆弱。
“我们的山区,基础设施太差。连公路都没有,怎么拉水?气温越高,水源越高。山下的小山泉断了,山民就不断往山上走,水也越背越高。”在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政协副主席马自英看来,中央对边远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还需加大。
目前,西部地区集中了全国近70%的贫困人口。遭受此次旱灾袭击的西南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每年因灾返贫的新贫困户都不少。”马自英介绍,山民在坡上开地,地也贫瘠,很难有好的收益。封闭式的经济农业经济,不仅难以抵御自然灾害,更难靠此脱贫致富。
吴玉成指出,云南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较低,大量人口仍然居住在山区。而随着人口的膨胀、生态环境的恶化,一些原本适宜居住的地区已承载不了如此之多的人口。
“我们现在的办法,主要是组织劳务输出。但这些边远山区基础教育太差,人们没有技术、没有文化,输出的劳动力大多是低级的苦工,收入并不高。”马自英表示,边远山区的贫困,逐渐走入了恶性循环。
另一条路径,便是发展旅游业。但据马自英介绍,景区建设不足、交通不便,本拥有诸多旅游资源的屏边县,依然受困于基础设施的匮乏。
遭受此次旱灾袭击的西南省份,经济相对落后。尽管有着丰富的资源,却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持续的开发利用。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边区百姓的贫困生活,使其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是越来越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