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分布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0:11:49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3日 16时58分
在讲解泻血疗法的过程中,听众提出疑问最多的是,脏器在体内,在外部排出瘀血,怎么能恢复脏器的功能呢。为了解决这样的疑问,要概括的了解一下血管分布的情况。
心脏是血液的泵,通过动脉流出,假想其动脉血管的粗细为 10CM 的话,有 10 个 1CM 的毛细血管才能使血液畅通。可是人体中的毛细血管就像海绵中的迷路一样,相互连接着,当一个血管被堵塞时,可能通过旁边的血管流过,若旁边的血管再被堵塞,还可以通过旁边的其他血管流通。
十个毛细血管中直到有五个被堵塞时,可能通过剩下的五个流通,人们还不会有异常的感觉。可是当一半以上被堵塞时,血流会受影响。如果是在脏器部位,脏器功能会下降,如果是在肌肉部位,肌肉变得僵硬,不能灵活的伸缩,会出现疼痛,感觉到来病了。
如果观察人体血管的分布,从心脏出来的血,通过动脉再到毛细血管,提供完营养之后,流经静脉,再重新回到心脏,以此往复。从心脏流出来的血,经过动脉,流向毛细血管的血量,再通过静脉流回到心脏,才是正常的血液循环。
这种血管分布结构,不论动脉、静脉怎样通畅,其中间环节,毛细血管被堵塞的话,会影响整个血液循环。
还有动脉和毛细血管对温度特敏感,温度高血管扩张,温度低血管收缩。无论是脏器内的血管还是露出的血管,都随着体温膨胀和收缩。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关系
1.  动脉末端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被堵塞,直接影响动脉、静脉血液流通。
2.  动、静脉血管的粗细与温度直接有关。
3.  温度直接影响毛细血管血液流通。
4.  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量,与瘀血堵塞毛细血管的量有直接关系。
那么,动、静脉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集聚的瘀血堵塞,血液不流通,温度就会下降。温度下降使动、静脉血管收缩。根据这个道理,直接可以进行治疗的是心绞痛。心绞痛是从心脏出来的动脉血管狭窄所致,动脉在胸腔里,虽然心绞痛穴在外部,只要对其进行泻血,不用手术也能治好的原因就在这里。
看一下人体温度的变化,各部分的温度,决定于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全身体温决定于心脏的状态。把这个理论与脏器功能联系起来,看一看。
小腹根穴部位发凉的人,没有一个是健康的。小腹发凉,小肠中微生物量少,吸收营养的功能差。肠功能减弱,会造成腹泻,或便秘,脸上长斑,肠分明在肚子里,但对在外部的根穴进行泻血,肠功能就能得到恢复。
为什么会这样,的确是如此。把堵塞血管的瘀血抽出来,血管疏通,血液流通,温度上升,肠中的微生物(乳酸菌)增多,外部温度升高,结肠内的温度升高,分布在肠内的血管扩张,血液流通就好了。
肠变得柔软,通过食物的时间适当的话,腹泻或便秘就不会发生。食物在肠中停留的时间过短,会产生腹泻,时间过长会产生便秘。
那么全身体温与什么有关呢?全身发凉的人是气虚的表现,全身发凉的人不能睡在热的地方,易出冷汗,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可能发生低血压、高血压、心绞痛、关节炎、打呼噜、咳嗽、喘息、甲状腺炎、糖尿病、中风等。这些症状都是由肾脏功能低下引起的。
肾虽既有产生血液的功能,又有排出尿酸和尿素的功能。如果削弱了这种功能,会使血液中的尿酸、尿素含量增多,造成血液混浊,血液混浊了血液中的含氧量急剧减少,氧不足使一切细胞活动迟钝,阻碍血液流通,这是使全身体温下降的原因。
那么再看一看,肾功能为什么会减弱。
肾在脊椎两侧的肋骨内,一只肾脏,正常情况下一分钟能通过 220CC 的血。通往肾脏的动脉血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堆积瘀血的话,血液不流通。血液不流通,温度下降。温度下降了,与肾脏相连的动脉、静脉会收缩,造成血管堵塞或变窄,一分钟应流过 220CC 的血,根据血管堵塞的程度可能变成 150CC 、 100CC 。这是肾功能下降前的血液中尿酸增多的情况。
这种状态进一步恶化,只达到一分钟 70CC ,就可能出现肾功能不全症。血液中尿酸和尿素多的人,身上发凉的人,对2-3-6-8号进行泻血,是否体温会上升,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是否下降,测一下数据就可以发现一切恢复到原来正常的状态。
对人体维系生命的理论,若是理解了的话,把堆积在毛细血管中不流动的瘀血抽出来,使血液流通,一切疾病都能自我复原得到治疗,就能证实人体自身有这个功能。
问题在于要知道,哪个部位堆积了瘀血,会对哪个脏器功能有影响,会带来什么样的疼痛症状;对此部位泻血并用疗效好的病名定为该泻血点的名字,所以是好理解的。反过来说,对那个部位进行泻血的话,对应的症状能得到了治疗,那个部位堆积了瘀血造成对应的脏器功能受损伤而患病是一致的,因此就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