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街38号之姐姐弟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43:54
南塘街38号之姐姐弟弟
[ 2008-4-24 14:28:00 | By: SKII ]
0
我家在南塘街38号住了15年左右,上初中搬家前,我和姐姐都从小长在这个地方。姐姐只比我大1岁。小时候常常有人说我和姐姐是双胞胎。儿童的兴趣爱好在物质匮乏的70年代更显得迫切,小时候姐弟俩老是为抢东西闹,抢小人书看、抢收音机听、抢爸爸抱。每次爸爸抱我们都是左手一个,右手一个,一叫小妹,一个叫小弟。省吃俭用买的书,同样的《红小兵》却要买两本、同样的玩具买两样,最多花色不同。后来长大翻出家里很多一样两份的小孩玩意,觉得爸爸那年月里这班的奢侈,足够我们孝敬他老人家了两倍子。
小时候我比较寡言胆小,姐姐却很有人缘,大不了多少却常常照顾我。小学时常提我出头,理论那些淘气的男生。姐姐在小学一直是我的偶像,稳重听话表现好,用现在话说叫对老师的话执行力强,她当中队长了我才混个小队长,后来我每天经过弋江桥,都渴望有拉板车的经过,而且那时候也是老师上班的时候、是表现自己学雷锋的好机会。终于当我混进中队委时,可她却已经是大队委了。于是在姐姐官位和得到表扬的吸引下,我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现在我学了MBA才知道,这就是标杆的激励作用啊。唯一是三好学生评比,跟老爸以前买一样的儿童用品一样,我们姐弟每年都搞俩一样的奖状回家。
姐姐和我直到初中都是同班同学,小学时每天从南塘街这头走到那头的南关小学上课。初中从中山桥走到弋江桥那边的12中。因此我高中以前没有朋友,却不缺朋友,同学们统称我为XXX的弟弟。以至于独自上了高中后,离开了南塘街那帮江湖文化,进入重点中学苦读书的氛围,有段时间不知道去怎么处新同学了,高中三年没处上三五个“把兄弟”或“青涩恋情”来,相当的白过。

有很多事情我至今只能用血缘问题来解释。 比如,小孩子难免淘气犯错,听爸爸妈妈说,小时候,每次他们一骂姐姐,姐姐还没有哭,首先痛哭起来的是是我。又比如有了我自己的女儿之后,姐姐已经在上海了,根本没见过面,可有次她一回来,女儿就笑眯眯的扑了上去,然后跟下来的几天是腻味的不行。还有就是父亲就喜欢画画,姐姐目前也靠美术当饭碗。如今我的女儿也莫来由的酷爱画画,什么兴趣班也没画画有兴趣。
说起美术,我觉得姐姐很幸福爱好成了职业,那也是我最喜欢的,可能也是遗传,音乐美术方面,我和姐姐天生就随爸爸,有这个兴趣爱好。记得在初中美术课每次上课前,老师总要点评上次作业,几乎每次,点评作品里都有我们俩,甚至就我们俩,老师后来知道了也很惊讶。可惜为了生活,父亲没成画家,而且至今他还认为画画只能作为业务爱好,于是我也就秉承了这个业余爱好的观点学了数理化,走了寻常路上了大学的独木桥,成为中国教育千万个天分被扼杀的孩子中的一个,其实我认为当初我比姐姐画的好。
姐姐从小就厚道善良,但是脾气犟,因此从开始谈恋爱,到结婚到分手,父母、他人都掌控不了。如今漂泊在外地,工作是自己的爱好,生活是自己的自由,自得其乐,乐不思蜀,父母老了希望她回家乡成家了却心事,她依旧软抗。我倒是挺理解。上海当然比家乡机会多,市面广。人生读万卷书是为了懂道理,行万里路就是多经历,人的一辈子经历就是财富,总是好事,快乐人生其实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自己也有这样的梦想,只不过我生待明日,待来了孩子、家庭、责任和遗憾。当待到年纪已经超过招聘广告的标准时,一切都晚了。只有自嘲一下自己是宅男、21世界新好男人、模范丈夫、优秀父亲等等,贫一下自己思想尚且活跃了。 不过,还是希望过了打拼的年纪后,过几年她能回来,一家团聚的日子能多一些,能让为我们辛苦一辈子的父母开开心心,父母能有个随时可以啰嗦几句的人,也是我们姐姐弟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