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进来,跟我们做邻居(第二落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57:38
本报记者 曹玲娟《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11日   12 版)
阅读提示
9月起,来自匈牙利、古巴、以色列、德国与瑞典的7位外国作家,受上海市作家协会邀请,以驻市作家的身份在上海居住、生活、交流,为期两个月。
这项“上海写作计划”,2008年开始实施,迄今已邀请15名世界各地的作家前来上海生活。上海市作家协会认为,这将有助于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形象,增进外国作家对上海的了解。
近距离交流,挺好
9月18日,上海作协大厅,以“城市与写作”为主题的2010上海写作计划报告会正举行。德国小说家蒂娜·西贝尔一路乘火车,跋山涉水,途经伊朗、土耳其等国来到上海。她这样倾诉着:“在城市里进行写作,必须尽可能在心底里开辟一个新天地。所以我踏上远途,四处旅行,激情四海,质疑反思。”
蒂娜·西贝尔是2010年“上海写作计划”受邀的7名作家之一。“上海写作计划”运行3年来,已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作家们由各国领使馆或文学文化组织推荐而来,上海市作协负责来往机票、食宿等费用。
“写作计划”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赫赫有名的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创立于1967年,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们到美国爱荷华写作、讨论、旅行。“上海写作计划”却是中国大陆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写作计划”。
外国作家们在沪期间,须完成一次主题演讲,其余时间“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就是要他们在上海随意地生活。”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孙颙介绍。不过,这些外国作家们都挺乐意在上海展开各种交流,如与上海作家进行座谈交流、访问普通居民家庭等。
2008年首届“上海写作计划”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的三位女作家。她们在上海的日子里,爱上了精致的上海菜,并对中国的作家充满好奇和尊重,经常追问着宋庆龄为什么钟爱黑色的衣服,张爱玲的房间到底是什么样子等各种细节。
“每年驻市作家们来时都像过节一样,很开心。”作家王安忆笑着说,中外作家们在一起聊天、交流,大家都很愉快。“他们在上海,就像是我们的邻居一样。”
“我们自己的作家就那么些人,司空见惯。有机会让作家们特别是年轻作家们见识国外作家的风采,和国外当代作家近距离交流,挺好。”王安忆表示。
不追求眼前的功利
写作计划,颇具野心。执行起来,倒不失温婉。
这与计划提议者王安忆有关。1983年,王安忆与母亲茹志鹃受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邀请,在爱荷华生活4个月。这是王安忆第一次走出国门。“对我很重要,带给我的震动是双倍的。我看到了现代化的美国,与很多国家的作家们近距离交流,帮助非常大。”
25年后,身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的王安忆,建议推出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写作计划”。
“上海写作计划”做法相当简单,就是“邀请世界各地不同的作家到上海来连续居住两个月,从而让他们与上海的作家、大学师生、文学期刊及出版编辑,还有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做交流。”
上海作协公开表示,并不要求或者期望驻市作家们日后一定要书写上海:“写作计划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获得一次跟上海接触的机会,相信他们将来一定会记起这段日子,并能记住这座城市所发生的变化。”王安忆表示。
这样的心态,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很少见。“我们这边都太急,但‘写作计划’现在还看不出一点好处。”王安忆强调自己的体会,“作家写作与生活经验有关,不大可能两个月就能写出些什么。”
“这件事情没有眼前的功利。”孙颙一直支持王安忆的构思,“短期我们只有付出。希望短期就有效果,那是用经济的观点来考察文化。而文化很多东西不是讲短期效应的,越远越看得清楚。”
在王安忆看来,与其急着追求字里行间的成果,倒不如先筑好一条交流的通道。“让别人了解中国是很重要的。”她评论说,“改革开放后一直是我们对别人的兴趣大于别人对我们的,我们对别人的了解很多,国外的新书马上就能引进来。但别人对我们了解却并不多。”
希望有不同的声音
王安忆挺满意今年“上海写作计划”受邀作家的构成,“现在世界上都是欧美的声音,我就希望有一点不同的声音。”
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在选择作家时,比较注重第三世界。“上海写作计划”在拣选作家时,也青睐一些中国读者较陌生的名字。在王安忆眼中,运气还不错,每一年都请来好作家。比如,2008年受邀而来的澳大利亚女作家盖尔·琼斯,“很好的小说家,目前没有大名,但有潜力,那么诚恳,而且有想象力,可以超越自己的经验写他人的生活。”
盖尔·琼斯谈起自己的感受:“我一直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之一。在上海,无论是艺术画廊、大型商厦还是地摊,到处都充满了创造力。”
王安忆分析:“为什么近百年上海成为这么重要的文化重镇,除经济等原因,就是由于大量的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是在这里碰撞。”孙颙表示:“上海文化在中国的地位很重要取决于内外的交流。”
与经济领域日益频繁的世界交往不同,世界对中国文化了解太少。“上海要打造以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为特色的文化大城市,文学是本。”孙颙认为,“那么多的作家来上海,随便和居民交流,生活在居民之中,只要他愿意写,就是他内心深处流出来的东西。”他甚至想起了当年斯诺所写的《西行漫记》,“显然比我们自己写的红军故事更能打动世界。”
最起码,渠道已开始通畅。举办“上海写作计划”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荷兰、爱尔兰科克市均开始邀请上海作家前往访问交流,还计划长期交换驻市作家。日本作家茅野裕城子在结束驻市访问后,专门携摄影师回到上海,拍摄上海各个阶层家庭生活的照片……
“我现在就担心能不能持续下去。”王安忆表示,经费目前依赖于财政拨款,“最好的方式是经费来源于某个基金会,每年依靠利息来持续。”
“刚开始有人说你们坚持不下去,这点钱花下去不知道哪天能看到效果。”但孙颙很坚定,“只要我们坚持,再做几年效果总能得到大家的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