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靠孩童纯真义举,又岂能救赎尴尬的成人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3:08:40
博主按:看了党报社长张研农同志于8.3日与强坛网友的长篇对话《求教于网民,讲心里话不讲假话》之后,迂夫辛苦准备多日,原拟发布一篇“讲实话”的拙文。冷静细阅了多位高级别博主所遭遇的某些内心独白,鄙人思虑再三,还是觉得少惹烦恼为妙。人家季羡林大师活了98岁,学术成就享誉海内外,博闻强识、德高望重,可谓高山仰止、无可企及;连他都告诫国人要“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则我等后辈小民更须明白天高地厚、牢记谨慎做人,谁都不要自以为慷慨几句“高见”就能“拯救世界”......故我临时决定转载他人一篇过时佳作聊以充数而已。因嫌该原作题目太不悦耳,本人作些修改,谨防又因误解不得显示,特此向作者及网友交代一声。
-----------------------------------
近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组织部门在全区公检法系统竞职笔试中,突破常规思维,聘请18名少先队员担当“监考官”,小学生“秉公执法”,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考生。(7月30日《兰州晨报》)
就事论事,也许我们确实应该敬佩凉州区组织部门这一“突破常规思维”的监考招数,及其维护考试公平的良苦用心,并且,此一招数的监考效果——“当场抓住25名作弊考生”,也确乎相当明显,值得肯定和赞赏。但我们又不得不说,“大人的事小孩干”让我们更多感受的其实是一种无以名状、挥之不去的尴尬和悲哀。
以小学生、少先队员为监考官,所以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基于的道理显而易见——相比于成人,孩子们有一颗纯真、质朴之心,所谓“童言无忌”、“童心无邪”。因此,他们反而更有能力将考试所要求的公平公正秩序,充分凸显出来。这正如有人所说,“大人在担当监考官时常常会有更多的顾虑:管得太松就是失职,管得太严又怕‘引火烧身’,往往会形成监考的‘中庸之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小学生不会考虑那么多,他们会按照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去办事,而这一点,是成年人无法比拟的”。
孩子们的“无忌”、“无邪”,比衬着成人的顾忌重重、功利算计,他们心灵的纯真与质朴照见出成人世界的虚假与伪饰——这是他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悲哀!
行业部门性质的考试充斥作弊,监考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早已算不得什么新闻了。去年12月,在党校研究生班咸阳考区,陕西某县科技局长作为考生,面对一位重申考场纪律的考区负责人破口大骂:“这是啥考试,还弄得和真的一样,我掏钱买文凭,你有啥资格管我!”而更加权威、重大的考试比如高考,何尝不也曾如此?——在今年吉林松原的高考中,学生踊跃、家长支持、老师参与的“买场”活动,俨然已经泛滥成了一种明火执仗的作弊“产业”。
相比考场上的公然作弊,更加隐蔽的科场造假,同样有泛滥之势,比如最近迭出的高考加分造假事件——重庆31名考生被查出篡改民族身份骗取加分,而在浙江绍兴,最新调查发现,今年高考绍兴一中73名体育竞赛获奖加分考生中,有30名为政府官员与事业单位领导子女,另有19名企业老总的子女。(7月30日《中国青年报》)
在考试、选拔之外的其他社会领域,弄虚作假或者重要公共信息涉嫌弄虚作假而明显缺乏公信力的现象也是不胜枚举。比如最近十分流行的“被就业”一词和它背后所反映的涉嫌造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伴随强烈的“被增长”感受的,愈来愈丧失社会公信力的居民收入、工资增长数据……
这一切或许表明,透过“小学生监考公检法考试”的反讽现实,我们所感受到的悲哀,其实是一种相当“广谱”而深刻的悲哀——既是考试公正公平秩序普遍沦丧、难于救赎的悲哀,也是更广泛社会领域弄虚作假盛行,秩序严重失范、公信力不断凋敝的悲哀。
“救救孩子”,这曾是鲁迅先生一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其完整的句义显然是:让成年人来救孩子。但上述甘肃凉州区发生的事情,无疑把这句话完全倒过来了——不是我们在救孩子,而是让孩子“救救我们”,救赎我们深深失落的纯真质朴的品质,“按照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去办事”的能力,以及一个能够防范弄虚作假的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但是,孩子真的能救得了我们吗?我们可以、应该将这样的救赎,寄托在他们身上吗?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 09.7.31每日评论《小学生监考“公检法” 昭示成人世界的悲哀》, 作者张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