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谈教学艺术程翔系列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00:27
名师谈教学艺术程翔系列之一:
引用材料的艺术
程翔小档案:
程翔,1963年出生,祖籍山东长清。大学本科毕业,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大附中副校长,1991年获“全国首届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现任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中语会常务理事、“全国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著作:《语文教改探索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1999年出版)、《播种爱心》(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语文人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课堂阅读教学论》(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用相关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更加多彩;激发学生兴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活泼;深化学生的理解,使得课堂变得更加厚重。引用材料恰当,课堂锦上添花;引用材料不恰当,课堂弄巧成拙。因此,引用材料是一门艺术。我认为,教师引用材料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和操作:
一、导入环节中恰当引用材料,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感情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使课堂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比如教学王之涣的《凉州词》,教师可以引用薛用弱的《集异记》中一段记载(译成白话):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经常在一起饮酒论诗。一天,下着小雨,刮着北风,飘着雪花。三人结伴来到旗亭酒楼煮酒话诗。这时,十多位歌女来到酒楼演唱。她们个个容貌俊美,艺术精湛。王昌龄突发奇想,说道:“我们三人诗名不分上下,今以歌女演唱曲目为数,看谁的诗作入乐最多,谁就最优。”两人点头同意。只听一位女子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高兴了,在墙上画了一道,说:“我的一首。”这时第二位女子开始唱了:“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空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高兴了:“我的一首。”也在墙上画了一道。王之涣耐心地等待着。又一位女子唱了起来:“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更加高兴:“我两首了。”又在墙上画了一道。王之涣充满自信地说:“你们看,那位长得最俊美的女子,气质不凡,她肯定唱我的诗作。否则,我以后不再和你们比试高下。如果她唱我的诗,你们就要拜我为师。”只见那位女子徐徐站起,清清嗓子,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果然如此,王之涣大喜,三人都哈哈大笑。
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引起学生对《凉州词》的极大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相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烘托课堂气氛,抒发激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材料可分为两种:叙述性材料和议论性材料(也可以将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具体用哪一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我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在分析李白性格时,我引用了下面一段材料:
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一个泯灭人的个性的社会。你想要爬上高位,首先要泯灭自己的个性,将自己变成封建政治机器中一个毫无特色的零件,然后才能爬上去。李白想要在坚持自己个性的前提下爬上去,这就好比缘木求鱼。李白与权贵本无任何利害冲突,只不过人生的价值观不同罢了。在李白看来,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德才的高下,我李白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人平起平坐;在权贵们看来,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金钱的多少和权势的大小,你李白充其量是个舞文弄墨的书生而已。这两种价值观方枘圆凿,格格不入。观念的不同就是最大的冲突。长安三年,李白并非没有获得高官厚禄的可能,只要他向权贵们稍一低头,哪怕只有一句阿谀逢迎的话,李白也就高官任做骏马任骑了。然而,李白的伟大就在于他不愿为了高官厚禄而低下高贵的头,不愿为了荣华富贵就出卖自己的人格!李白政治上失败了,但在文学上成功了。他的失败造就了他的成功。他暂时地失败了,却永远地成功了!这就是李白。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材料,是从一位大学教授的论文中借鉴来的。
我教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总要赞颂杜甫诗歌的人民性。我引用古语“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我还引用杜甫写的《又呈吴郎》一诗: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首诗真切地表现了诗人杜甫心系百姓之苦的可贵品质,千年以来,不知感动了多少读者。引用这首诗,对于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境界具有显著效果。
三、在课堂结束前引用恰当的材料,使得课堂韵味悠长。仍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课堂结束时,我引用了白居易的《李白墓》一诗: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这是一首让读者无限遐思的小诗,作为课堂的结束,犹如千尺洞箫,余音绕梁。
材料的引用不可过多过滥。不加挑选,随意引用的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对引用的材料,可以修改、调整,转换成教学语言。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艺术,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谈。引用还可以采用“小卡片”的形式,可以通过幻灯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出现,声情并茂,效果更佳。需要提醒的是,对多媒体的使用要慎重,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影视文学课。
材料从哪里来?从广泛阅读中来。教师必须大量阅读才能掌握丰富的材料,才能从丰富的材料中提取最恰当的材料。下面推荐两种供同行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事典》朱碧莲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史话》(按朝代分为10卷,包含现代文学部分)郭杰、秋芙总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