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名言记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1:40:09
醍醐子批判中国名言俗语,从人们日常不经意处发觉真知,警醒明喻世人其用心良苦,不知可为智士接受乎?
 
 
凡人心险于山川二千多年前的庄子即有此语,怪不得中国人只有心思探索人,没有心思探索自然山川了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中国人没有真理意识,只有效忠于皇帝的正气意识,以及权力意识,权力可垄断真理
原(探究)天地之美,达(弄清)万物之理事实上,中国人只对原天地之美感兴趣,对人世间之外的理没有兴趣
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像庄子这样的知识分子与生产劳动脱离,所研究的东西也太清虚消极,其个人的成就虽伟大,但对民族却是悲剧
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中国人于宇宙大自然只有精神交流的关系,没有征服探索的欲望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一幅小农经济的画图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庄子此语的意思是,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随遇而安,知天乐命,使国人丧失了进取心
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世俗)之外归隐江湖思想使得中国人往往缺乏我有入世的胆量,下界的苦乐我要一概担当的勇气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天人合一思想产生不了探索大自然的观念,产生不了近代科学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中国人都给平均化标准化中庸化了,很少有像庄子这样的独立特行的人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中国人的名利思想极重,所以,有人站出来反对名利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知足,是儒家道家共同的思想,也是农业社会的反映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绰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之外)中国社会太黑暗,所以,有同流合污之俗人,也有冰清玉洁之隐士,唯独没有敢于入世挑战社会进行抗争的勇士
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如佛教成佛之涅槃,这大概是东方人的悲观主义吧?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世人终生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所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庄子反对为名利而操劳奔波,可是老百姓为了糊口不疲于奔命行吗?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此即彼,彼即此,彼无是非的区别,此也无是非的区别):中国人没有多少是非观念真理意识,诸子百家都是教导人们混淆是非,不辨善恶,或以恶为善(如儒家以束缚人之恶德为善德,法家以暴力诡计为善行)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只有一种元素,万物纷纷也只是一类)针对名家白马非马的争论,庄子齐万物,认为万物一马在这种浑沌主义相对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当然不可能产生柏拉图之灵肉二元主义亚里斯多德之植物分类物理探索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对人间之外的事,圣人暂且悬置它而不探讨;对人间之内的事,圣人陈述它但不主观地评判)对于六合之外世俗之外形而上的东西,中国人没有探索的欲望,所以,科技离不开眼前的实用,哲学只有世俗主义的思想
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过去,我庄周梦见了蝴蝶,栩栩然飞行的蝴蝶但醒来之后,我搞不清是我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庄周)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也模糊如梦,飘飘渺渺,混混顿顿,没有严密的思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对付无限,必然陷入困境)庄子也主张不学,以保真养神,对付知识的无涯大概对于中国人所探讨的人际而言,知识也没什么用处,惟有经验足矣西方人重点探讨的是自然界,这时才能体现出知识的用处,所以,西方名言称:知识就是力量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做好事不要做得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律沿规律窍门而生存这样,可以永保身体健康,可以保全性命,可以存养亲人,可以享尽天年)庄子既反对使用谋略,同时他又是大谋略家,也可以说是市侩,精于谋生处世也许,他的沿窍门生存的思想是现实逼出来的
人皆知有用之用(有用东西的用处),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东西的用处)也庄子发现了无用之用,就是远离官场名利,崇高自我,同时也放弃社会责任,任由暴政横行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有强烈的信命思想,因此,以阿Q精神,认同统治者的专制腐败与自己的贫困受虐
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经常因循)自然以天为师,因循自然,保身长命,这是典型的中国思想庄子也堕入世俗之中
古之真人,其寝(睡觉)不梦,其觉(醒来)无忧,其食不甘(吃饭不耽于滋味),其息(呼吸)深深庄子要求忘掉自我(无己),忘掉不幸,缩进乌龟壳里
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庆幸活着),不知恶死(不忧患要死)乱世生命无保,只好以阿Q精神不计较生死了
不以心捐道(不以主观改变客观),不以人助天(不以人为妨碍自然),是之谓真人与天为徒,不改变自然,可成真人,却不能成改造大自然之伟人
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战而赢得人心,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中国用兵的最高境界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鱼儿与其以唾沫相互湿润,艰难活命,不如相互忘却,遨游于江湖自然之中;与其赞誉尧舜明君指摘桀纣暴君,不如忘却是非,回归自然之道)忘却是非,等同贤恶,于境界修养大可裨益,但于社会进步十分有害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地载着我的形体,使我生活劳苦,使我老年逸乐,最终以死使我得以休息)庄子于此有一种深厚的忧愁意识,这是中国人不多见的
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生为累赘,死为解脱)在中国生存太痛苦了
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鱼而忘情于江湖,人忘情于自由之道)中国人只能忘却世俗痛苦,进入假想的自由,而不能争取和赢得现实的自由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忘)一个忘字,是中国人处理人生危难的绝招
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乘骑渺茫之鸟,出于宇宙深处,遨游于虚无之境,倘佯于无限之野)这是想象中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不同于现代西方的自由主义社会的自由,政治的自由,现实的自由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境界最高的人,其心如镜子,照物而无情,不将就,不奉迎,不掩藏感情,所以他能轻视外物,用心不伤)在精神上超脱,不冤屈自己,高蹈外物,这是中国人最容易做到的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当今的仁人志士,举目远望而生忧患之心)庄子有对社会的深沉的忧患,可惜,他忧患的结果不是抗争,而是逃避
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指放纵欲望)而饕(贪婪于)富贵乱世而饕富贵,这种只顾眼前享受,不顾将来死活的短期行为在中国人中是最普遍的
天下莫不以物(外物)易(改变)其性(本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为蝇头小利而献身),士(知识者)则以身殉(牺牲于)名,丈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伤害本性),以身为殉(以人身殉物),一也庄周慧眼,透彻小人圣人,主张保全人的本性,可现实中汲汲于名利的俗子如过江之鲫中国人反异化也过早了,物质文明尚不发达,就反物质文明,只能导致贫穷落后
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共同生长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璞归真返璞归真,那么人民得以存养天性)返璞归真,应当是人格上心理上的,不应当是置身于蛮荒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珠毁玉,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现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发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自然不争)反知识,反文明,反竞争,这是中国文化的滥觞
多男子(男孩)则多惧(担心),富则多事,寿(长寿)则多辱庄子倒是想得开,他从反面看待人们的世俗行为,阿Q乎?庄子是阿Q的精神导师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掉自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天人合一)中国人忘己无己忘我,西方人强调人的主体性人格自我
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治世的最高境界是,不崇尚贤才,不重用能人君上如树枝无心于上,百姓如野鹿无拘无束)蒙昧时代是庄子的理想社会,他为什么不致力于构筑新的自由社会?中国人缺少创造性吗?
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知道乐天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不受万物牵累,不受鬼神干扰)中国人是乐观主义者非神决定论者(不是无神论者)有人说,没有悲剧意识的民族是浅薄的
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书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可是庄子否定书籍的作用,认为它不能记载无言传心直觉悟性的真理庄周可谓有得有失
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单纯),民有其亲(亲人)死不哭放达乐观,所以,藐视死亡不同于西方人营造死后世界天堂与地狱,中国人对待死是纯世俗的,只不过圣人能超越恐惧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休息)不思虑,不预谋中国知识分子的清闲淡泊总是与劳动人民的现实格格不入
故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藏身)而弗(不)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闭口不言)也,非藏其知而不发(去智不用)也中国的思想是留恋世俗,在世俗中隐逸,印度的思想是彻底超越世俗,遁入宗教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时混俗)如此高洁之士,只能钦佩,不能学习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知道)穷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苏轼区分匹夫之勇与大勇,庄周区分烈士之勇与圣人之勇中国要末培养出凡夫,要末培养出圣人高不可攀的人,几百年才一个如明朝的刘基,清朝的曾国藩才是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水小桥)之上,庄子曰:鲦鱼出入从容,鱼之乐也惠子曰:子(您)非(不是)鱼,安知(怎么知道)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是直觉(神遇)主义者,惠子是名家的逻辑主义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当然不一样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直木首先被人盗伐,甘井首先被人采竭)庄周把灾难都归咎于主观的原因自身的原因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与野兽共处,而不惊动兽群;与飞鸟共栖,而不惊动鸟群)讳迹韬光,深谋大略,不惹人注目,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白马跳过缝隙),忽然(一晃而过)而已西方人相信天堂,印度人相信循环再生,中国人只相信现世,所以,我们经常感叹生命短暂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庄周是中国极少的有个性的人,但他的个性不敢声张
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涯,而不可以无涯(不知然后求知,学无止境,但又有止境)庄周主张对知识学问要适可而止,重在境界的提高中国思想就是不求知识,唯求境界
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危害身体,捐弃生命)以殉物(牺牲于外物),岂不悲哉庄周主张物物而不物于物(驾驭外物而不被外物驾驭),其思想超越了时代西方只在近代才有类似的思想
圣人法天贵真(以自然为法则,重视本真天性),不拘于俗(不拘滞于世俗)在古代,通过科举,即使劳动人民的子弟一旦中举,进入官场,就脱离劳动人民的生活这些人于是一心想成为圣人,返朴贵真,超凡脱俗,再也不愿参加被认为是卑贱的劳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