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找回的失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8:58:22
春节,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大展现,不过,现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展现,越来越多地只是体现在“表演”的层面之上了。面对传统文化大餐,越来越多的国人已经沦为“看客”,真正的“食客”已经越来越少。
春联,作为一种最普及最经济的春节民间传统文化,如今在大中城市的家庭几乎已经绝迹。几十米的高楼公寓,一米宽的防盗门,取代了传统的平房大杂院、两扇对开门,春联已经没有一个合身的载体。春联是中国诗歌文学和书法艺术融合的结晶,具有很强的美学效应。在过去的传统文化教育里,诗歌和书法是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所以能够写出好春联的人,除了那些学富五车的文人雅士之外,民间也不乏众多优秀的高手。我们的上辈就不用说了,即便是我们这一代,直到高中时期,也都是有“写大字”这门课程的,欧柳颜赵都要去临摹一下,照葫芦画瓢有点像的,老师会给你画上一个红圆圈,我的同龄中就有不少写得一手好字。如今的中小学生要学书法,还得到专门的书法艺术培训班去学,交上许多钱,听说还有书法评级,升学考试可以加分。传统书法不再是读书人的必修课程,而是成了一门独特的技能,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文化的普及教育功能。当代青年人,除了受过专门训练者之外,能够挥毫泼墨写出一笔好字的,已属凤毛麟角。
传统戏剧艺术也是每况愈下,以至于一些地方剧种发起了“抢救”运动。实事求是地说,若以剧情内容和戏剧唱词来论,很多传统戏剧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对比如今荧屏上的某些电视剧和电影,无论是从剧情编排上,还是剧中人物的对白上,较之那些优秀传统戏剧,都相去甚远。与书法艺术逐渐走向专业化相反,随着影音设备技术的日益先进和普及,表演艺术则逐步走向了大众化和娱乐化。但是,传统戏剧却没有因此而占有一席之地,由于其表现形式过于舞台化,因而在接受能力和表演功力上,都难以为普通大众所吸纳,所以在这场大众化和娱乐化的市场竞争中,传统戏剧注定要成为一个无奈的失意者,超级女声的影响力是“梅花奖”所无法比拟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作为中国几大剧种之一的川剧,现在只有以脱离于剧情和唱腔艺术之外的变脸来维系和坚守最后的一道堡垒。传统戏剧要恢复元气,延续生存,光靠吐火变脸或“铁头老生”翻跟头,恐怕是变不出也翻不出多少法子来的。
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也基本上属于观赏性质,真正具有大众参与性的东西已经不多见了。即使是像射覆猜灯谜这种以往非常普及的民间文化活动,也因为需要具备较深的文化知识根底,从而使得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无法涉足。至于一些诸如刺绣、糊花灯、剪纸等一类的民间工艺制作,已经没有什么广泛的群众基础了,成了少数民间艺人的特殊技能。婚俗文化也是如此,所谓传统的“大花轿”婚礼,到现在只不过是某些地方搞的一种旅游促销项目。西方人的传统婚俗是“教堂婚礼”,现在仍然还是,而中国人的“花轿婚礼”早已远离普通大众,成了一道观赏奇观。失去了大众传承性的传统文化,反倒是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呈现出一种勉强支撑的形态。就连民族乐器这种尚属高雅的艺术,现在也很难见到几十年前青少年们趋之若骛的情形了,尤其是在大城市,人们看见和听到的,大都是孩子们在演奏各种各样的西洋乐器,学习民乐反倒成了一件十分稀有的事情。成都市琴台路文化公园里面有个蜀韵雅园,每晚都为远道而来的豪华旅游团队演出传统川剧折子戏,演奏各种民族乐器。原本是最普及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现在却成了难得一遇的高档享受。
唯一没有彻底改变的,恐怕就只有饮食文化了。我这里主要指的是饮食文化的内容,而不是表现形式。中国人独特的传统口味,一直以来都不曾改变。尽管西餐洋点早已遍布华夏大地,但它们只能够给中国人当配餐,去吃西餐的国人,大都是出于长见识或者讲排场而为,没有几个人是拿它来当主食的,不信谁去连续吃上三五天全西餐,嘴里准得淡出鸟来,不倒胃也要翻肠。由此看来,人的生理传统是很难改变的,而精神文化方面的传统就比较容易改变。生理上的需求容易得到满足,精神文化上的需求相对而言就不那么容易满足。人们总是不断地追求新的精神文化,渴望从中得到更高的享受。
现代社会的商品化,信息化,升学、就业、晋级竞争的白热化,使得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人尤其是中青年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也不允许他们有多少时间去仔细学习和体验那些节奏相对缓慢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再具有大众传承性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由低标准的“安居乐业”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地位和贫富状况作为价值标准。在这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传统文化处于十分窘迫的境地,在大张旗鼓展现和宏扬的背后,隐隐凸现出一种黯然的失落,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