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金钱与自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30:22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用足够的方式将这三者搭建成任何我们喜欢的样子。在瞬息万变的时空里,它们的内涵被一再扩充,它们的关系愈加纠缠,生活与文学永远无法超离它们,它们被写进文学里,文学便鲜活成生活,而又不仅仅是生活。这既源自它们自身的复杂性: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作为生活的出口,但不幸的是,它们又构建了生活永恒的囚笼;另一方面又源于它们之间关系的复杂:我们必须弄清楚,这三个母题无论以生活的方式存在还是以文字的方式存在,它们并不能形成固定搭配,而是时时受外物冲击的任意组合,人的一个随意幻想,生活的一个小小波动都有可能打乱原有的链条,让世界改变了它先前的模样。
《茶花女》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向我们讲述了两个女人的故事。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悲剧上演在19世纪的法国巴黎,而杜十娘的悲剧发生在明代中国的京城。这两处无疑是当时最具有诱惑力的地方,当时风流云集,车马喧嚣,即使一切的罪恶和虚伪在背地里泛滥成灾,繁华掩盖过处依然是歌舞升平,一派富贵温柔景象。我们的女主人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粉墨登场,悲剧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之所以在众多的塑造女性形象为主的故事里选择这两位作比较是因为她们身上有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比如说,她们的身份都是社会底层的妓女,她们貌美出众,她们是富人贵公子猎艳的对象,她们都过着与下等身份极不相称的奢侈而又如众星捧月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她们厌倦了这样的生活,在她们内心深处,有强烈的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一旦她们遇上了心仪的男子,她们便会毫不眷念地离开这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将爱情写满整个生命。可以说,是爱情、金钱与自由这三个母题共同驱使着她们的命运,并最终然她们的命运归于死亡。然而,在二人看似相同的命运背后,我们又分明体味出不同的人生滋味,一种悲壮,一种凄美,一种是绝望掀起的震撼,一种是宽恕带来的感动。两部作品之所以如此,原因还得从爱情、金钱、自由这三重母题纵横交错的关系的进一步展开中去寻找。
爱情、金钱、自由分别代表了三种社会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所谓爱情、金钱、自由原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名词,但由于它们依著与生活,如同脉络一般的维系着生活中的种种关系,于是它们的意义世界便不再单纯,而是充斥着酸、甜、苦、辣种种滋味。
爱情。爱无疑是主动付出,而情是这所付出情感在内心深处的自我体味,无论付出的情感有没有得到回报,对情的自我认定就是心灵的一种慰藉。金钱。金钱在物质至上的社会里,还可能影射了地位、名利、前途等种种意义范畴。追求和使用金钱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品质,而一个社会对于金钱的态度则最能反映这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健康与否。对自由的追求应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身自由,一方面是心灵自由。对前者的追求往往表现为对生活环境束缚的挣脱,对后者的追求则往往表现为内心的挣扎,因为人和人的内心有时因受着自身、他人、社会的一些因素的束缚而显得不自由,冲破了环境和心灵的束缚,人和人格才能得到解放和升华。
玛格丽特和杜十娘都生活在纸醉金迷的风流场,但纵情声色并不是她们真正所向往的生活。玛格丽特本是一位贫穷的乡下姑娘,为谋生来到巴黎,不幸落入风尘,做了妓女,染上了挥霍钱财的恶习。她以疯狂的寻欢作乐来麻痹自己,但内心去厌恶这种空虚的生活,是一个依旧保持天真性情的沦落女子,她向往真正的爱情生活,后来被阿尔芒的一片赤诚所打动,彼此深深相爱,在远离巴黎市区的乡间过了一段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杜十娘也是“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她并非情愿当妓女,她一直立志从良,找一个与之“情好的郎君”过正常人的生活。后来她发现“李公子忠厚老实,甚有心向他”,与李公子“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爱情赋予了这两个女子无穷的勇气和力量,玛格丽特决心彻底改掉过去的习惯,永远和阿尔芒在一起,享受一个女人真正的幸福;而杜十娘则不惜自拿一半银子赎身,并与鸨母周旋,可以说为了未来,她费尽了苦心,也历尽了艰难。
对于爱情,这两个女子是绝对忠诚而坚决的,所不同的是玛格丽特始终在声色中沉醉,直到爱情复苏了她的心灵,爱情是把她从昏睡中唤醒的一剂良药,因此她对这爱情充满了感恩,为了阿尔芒她愿意牺牲一切,甚至愿意去死。而杜十娘从一开始就有着从良的愿望,有着追求纯洁、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要求。爱情对于她来说,是她自己努力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虽然那么容易折断。爱情一旦折翼,她会坚强地承受,用死来抗争。从某种程度上说,玛格丽特比杜十娘幸福,爱情始终在她心中活着,而杜十娘的爱情彻底死去,沉入深深江底。
这是爱情,再说说金钱,这个让世人又爱又恨的东西。人们尽可能的鄙视它,却又极力的追求它。其实金钱本身并无过错,正如前面所说的,金钱的罪恶与否取决于社会的倾向和人个体的态度,在这两部作品里,金钱之所以有罪是因为我们假设没有爱情,金钱依然会向玛格丽特和杜十娘挥舞它权威的手臂,玛格丽特会在另她醉生梦死之处继续做金钱的俘虏,而杜十娘即使在意识上是觉醒的,但她不会仅凭一个柔弱的身躯作资本去对抗过于强大的黑网。也就是说,玛格丽特的心灵可能永远无法被唤醒,杜十娘对自由的追求也很难被实现。所以这两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女子实际上并不看重金钱。玛格丽特为了能和阿尔芒在一起在乡间过上宁静的生活,她瞒着阿尔芒变卖和典当自己的财物,甚至断绝与公爵的关系,失去了往后的经济来源;杜十娘更是带着自己苦心经营十年的百宝箱欢天喜地地跟随李甲回家,实际上她已经做好了把一切交付李甲的准备,只是由于她在十年的卖笑生涯中取得了相当丰富的人生经验,使她老练谨慎,机智聪明,也由于她对这份爱情的莫大珍视——要洞察爱情的纯洁就不能用金钱来支撑二人的感情,所以直到最后她才告知了百宝箱的存在,而事实证明她是对的。应该说金钱对于这两个女子是有罪的,而这两个女子在金钱与爱情面前忠诚地对待爱情,只是杜十娘一直对金钱建构的虚伪世界和爱情建构的真正世界有明确的划分,所以在虚伪世界欲将吞并真正世界的时候,杜十娘意思抗争就显示出了摧毁一切的悲壮意味。而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的前途和他们一家所谓的名誉(也可看作金钱的一种形式)离开了阿尔芒,在次放纵自己沉沦(这等于自杀)她为阿尔芒奉献她所能给与的一切,对于一个女人,奉献是一件高尚的事,但并不一定是幸福,玛格丽特最后悲凉地死去,但纯洁的爱情永远活在了她的心里,未被金钱吞噬。因此,《茶花女》的整个故事流露出凄楚和哀婉——那爱还在,那花一般的女子却已“零落成泥碾作尘”。
之所以把自由放到爱情和金钱后面来谈,并不是要漠视它的重要性,而恰恰是我们这里强调的是人与人自身的对话,即灵魂的自由。一个人只有获得了灵魂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得到了幸福,这是人类追求的最本质的动力和终极之所在。在这两个故事里,自由和爱情是不可分割的。玛格丽特因爱情而唤醒了对自由的热情,杜十娘因着爱情而实践着自己对自由的追求。在玛格丽特,爱情是自由的起点,自由一旦开始就会不断延伸、提升;而杜十娘的自由不仅是摆脱了十年妓院生活的自由,更是一个女人要求被尊重,被爱护,有权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强烈的呼声。
以上是就爱情、金钱、自由这三个母题分别来谈,只有少许是结合起来而谈。实际上,正如前面所强调的,这三者可以任意地搭配,形成种种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主题,如“金钱检验爱情的真伪”,“爱情和自由比金钱伟大”,“金钱束缚了爱情和自由?”等等,这样的命题有很多,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思想观念的转变更加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来。我们几乎很难判断,在这三个母题纠结的故事里,我们的女主人公的悲剧究竟来自于哪个母题。这三者一旦构建成一个世界,它们就会如原子在细胞内一样不断地运动、碰撞,任何一个成分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事物面目全非。因此茶花女只能是茶花女,杜十娘也只能是杜十娘,正所谓任何一个因素都在冥冥之中注定着一个女人的命运。时代、容貌、性情,遇见一个男子的时间、地点,每一个环节都是潜在的微妙手指,拨动着命运的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