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折:中国股市踏上“科学发展”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17:57
大转折:中国股市踏上“科学发展”路
www.hexun.com 【2006.02.06 08:24】 国际金融报/钱政宜
编辑絮语:“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对于资本市场的规划只有“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几句话,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5年资本市场会平平淡淡。恰恰相反,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国民经济发展,亟待资本市场实现重大转折和改革创新。有关部门已经就“十一五”期间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作出谋划,并且已经在逐步落实具体步骤。对于一个综合实力、综合竞争力日渐强大的国家而言,未来5年乃至10年、15年,资本市场扮演的角色,也许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春天的气息连同着震天的爆竹声让人们在一片喜庆中度过了2006年的春节。随着春节长假结束,亿万中国投资者的目光重新聚焦变革中的沪深证券市场。仅仅9个月以前,一场针对内地资本市场的“大手术”正式动刀,积累十余年的股权分置问题进入稳妥化解的快车道。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4家公司进入股改程序(已完成股改的公司有304家),进入股改程序公司的总股本已超过沪深两市A股总股本的38%,总市值占全部A股总市值的41.5%左右,流通市值则占48%左右。中国股市实现重大转折的条件逐步具备。
发展平台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长期以来,内地大多数企业获取融资的渠道主要是银行,直接融资的渠道十分狭小。一方面,间接融资所导致的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股东约束机制严重欠缺、高涨的社会剩余资本缺乏多样化的渠道等问题,使金融风险特别是银行经营风险日渐严重;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无法便捷地使用国际上早已司空见惯的现代金融手段,制约着国民经济主体特别是各类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制约着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还有,我们也不能分享到因资本市场发育发展所带来的资本集聚效应和创新引导效应。诚然,中国的资本市场还很年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伴随着对股权分置这一关系全局的疑难问题的破解,伴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可能的路径选择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总结证券市场15年多的经验教训,中央政府以及证券监管层在理论上、监管上、发展思路上、创新机制上都已经有相当的积累。“十一五”期间,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将会有所建树。“以前,股市救活了很多经营状况不佳的国有企业,但从管理上,过于注重融资功能,而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治理有所不足。”一位证券业人士曾这样向记者描述,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春节前举行的第十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发现价格以后大家兼并重组,我们市场这方面的功能目前来讲是没有的,没有办法通过市场化方式让企业比较快地做大做强,通过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可以为市场化收购兼并提供良好的条件。他表示,股权分置改革还消除了股票基础价格确定的重大不确定性,市场制度和产品创新将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随着证券交易制度和交易产品的多元化安排,以及市场层次结构的日益完善,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得以扩展,运行效率将逐步提高。事实上,资本市场已经为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市场容量以及深度仍有待大力拓展,但仅就已经改制上市的国有企业而言,其资本实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都已经显著提高。目前,包括长江电力、中国石化、上海宝钢等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部分或者整体上市,成为蓝筹股的代表。百联股份演绎了一个很好的兼并案例:2004年11月15日,著名的百联模式诞生———第一百货(600631)吸收合并华联商厦(600632)的方案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吸收合并完成后,华联商厦退出历史舞台,第一百货更名为“百联股份”。在2004年12月11日中国政府承诺零售业全面开禁之日前夕,借助资本市场,国内零售业航母就此诞生,通过这次吸收合并,公司有效解决了发展的资金、物资等诸多问题,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走出一条产业联合、取长补短、存量整合、扩大再生产的模式,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竞争力。在开放的资本市场里释放资本的活力,好比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引入的野狼”,生存环境的改变迫使整日慵懒的鹿群变得更加健壮。随着目前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股权分置的逐步解决,企业兼并重组的动力越来越足,外部环境不再允许国企所有者和经营者们养尊处优。
改革平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在2005年的12月,深市的50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已经率先完成了股改。这也是中小板建立一年半以来取得的巨大成绩。200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50家中小企业板公司的业绩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31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1%,而沪深两市1380家上市公司的对应指标值为0.195元和7.268%的水平。
虽然中小企业板本身的机制、监管措施等依然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但仅就该板块的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而言,也能够诠释民营企业旺盛的生命力。不过,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融资难仍是制约未来发展的重要瓶颈。“很多民营企业存在强烈的上市冲动,近年来,不少这样的企业纷纷选择去新加坡、香港等地上市。”新亚伙伴有限公司(香港本地著名投行“软库金汇”的上海子公司)总经理阮淑论透露,“从2005年实际操作的经验看,不少民营企业更多地选择了曲线海外上市的方式获得融资。”刚刚过去的2005年12月,江苏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为内地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创下内地民企在美国市场IPO融资最高额的记录。这家“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一亮相便受到了市场强力的追捧,市值直线飙升。其实,活跃在内地各行业的民营企业中还有很多甚至更为优秀的“无锡尚德”。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本能的资本市场,没有理由不为这些优秀的民营企业提供发展的良机。经过26年的努力,我国民营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在GDP中的比重是49.7%,民营企业已占半壁江山。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将继续快速增长,经历过国内外市场竞争洗礼的民营企业中,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的群体,应当是毫不意外的。这些企业构成了对资本市场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民营资本参与资本市场并购的欲望也逐步增强。事实上,民营资本已经通过资本市场一显身手,一些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通过将部分国有股权转让给民营资本,实现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逐步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通过完善制度,改革机制,开发新的品种,资本市场创新将迎来一个高潮。在证券市场功能的逐步恢复与完善的基础上,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市场可望建立并逐步完善,从而为不同层次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包括融资、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多方面的支持。民营企业有望借助资本市场打破资金瓶颈,更快更好地发展,民营经济也有望实现二次飞跃。
浓墨留在《建议》外资本市场重任未减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要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所有这些改革发展任务,都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作为依托。借助资本市场,在已有这些“存量”国企茁壮发展的同时,IPO重新恢复后,一大批优秀的国企将带来优质的“增量”。随着兼并、重组、企业自身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资本市场将鞭策这些企业更加努力的发展,更加注重股东们的利益和回报。尚福林此前曾在公开场合指出,“完善市场功能”实质上是恢复市场应有的作用,这是“十一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虽然“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对资本市场着墨有限,但这并非意味着资本市场将平淡度日。而是因为资本市场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发展资本市场必须科学规划,注入专业要素。据介绍,有关资本市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已经在制定中,一些重要的制度在“十一五”期间有望建立:包括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高管层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制度,上市公司诚信评价体系、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法规体系和监管机制、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等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基础性制度将得以完善;继续推进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的市场制约机制,完善发行核准机制,推进发行制度的市场化进程,逐步创造条件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完善证券经营机构规范运作的基础性制度,完善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制度,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制度,证券经营机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对高管人员的约束激励机制,继续完善分类监管制度,探索包括集团化建设、证券控股公司及合伙人制在内的各种组织形式,完善证券经营机构的兼并收购和退出机制,拓宽证券经营机构的融资渠道,积极推进符合上市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上市。
新阶段新主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是“十一五”期间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资本市场,很难实现这样一个战略。毕竟,作为一个有着巨大市场容量的经济体,我们不可能完全依赖国际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不仅要为优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提供并购的市场运作空间和技术条件,还要为其提供实现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估值和交易通道,真正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
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统计数据显示,在制造业中科技含量高的关键设备装备基本还是依赖进口,其中光纤、集成、轿车等分别达到100%、85%、70%,核心技术依靠从国外获得专利权数在60%到90%。在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国际竞争力并不强的情况下,接下来的5年里,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资本市场具有其他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所不能替代的集聚功能的放大效应,一个健全有效的资本市场能够为优质上市公司迅速壮大资本实力、改革自身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只有企业规模和实力壮大了,其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中小板通过完善机制,也将为自主创新型小企业提供重要的资本交易平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举世瞩目,除了完善其资本结构和提高其资产质量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是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银行通过到海外市场上市,初步达到了改革管理机制的目的,但放在更为广阔的视野范围内考察,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仍是软肋———靠战略投资者提供先进的专业技术是不现实的。因此,国有大型银行如何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强化其融资功能和资本实力,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阶段性课题。迅速改善国内资本市场现状,为国有大型银行提供必要的资本舞台,吸引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重要领域的优质公司上市,已经成为急迫的任务。“十一五”时期,一大批优质企业登陆内地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投资价值,提升中国证券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是可以期待的。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良性循环的中国市场使得他们趋之若鹜。瑞银集团中国证券部主管袁淑琴女士此前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瑞银长期看好中国证券市场,股改将使得高质量的公司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从长远看,市场经过股改后会变得更加理性、更加稳定、更具潜质和内部动力。而在“新老划断”实施后,一大批更具质量、有规模、业绩好的企业将为A股市场增添新的活力,同时,那些已在海外市场上市的公司若能回到国内上市,也将进一步壮大A股市场。这也QFII希望看到的局面。
《国际金融报》 (2006年02月06日 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