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机制造的发展成就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0:43:46
 中国飞机制造的发展成就概述               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加起来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空。然而最先飞在这如此广阔而神圣的天空的却只有外国造的飞机。在连汽车都造不出的旧中国,何谈制造自己设计的飞机。更甚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外国侵略者的飞机在天空中逞威作福,肆意侵犯,加害中国百姓,残踏中国主权。作为“风筝的故乡”的东方大国有着深远的航空渊源,如“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和由其发展而得的火箭、“万户飞天”的故事、古代孩子手中的玩具竹蜻蜓。但在旧中国,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如“嫦娥奔月”成为神话般的梦想而难圆。           1949年10月1日,在28声礼炮的响声中,伴随着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的升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立了!以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的新形象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开始积极投身于伟大的国家建设事业中。在新中国第一代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支持下,中国人开始筹划自己的航空工业,要造出自己的飞机来保卫、服务祖国。1951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决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同年5月,航空工业局正式成立,在沈阳开始办公。从此,以飞机制造为主的中国航空工业开始起步发展。           中国飞机制造的发展成就记录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是在抗美援朝中诞生的,在当时的特殊形势下,国家决定向苏联请求帮助,经过谈判,苏联同意了援助中国的航空工业建设。因此,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基本上是仿制苏联设计的飞机。           1954年7月,由南昌飞机厂仿自雅克—18制造出的活塞式教练机初教—5首次升空,标志着中国由飞机修理跨进到飞机制造。1956年7月,首架国产米格—17首飞成功,即歼—5。这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能掌握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毛泽东主席当时十分高兴的说:“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 1957年12月,中国制造的第一种通用运输机运—5首飞成功,仿自苏联的安—2双翼机。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也国产从苏联引进的米—4直升机,称为直—5,这是中国制造的第一种直升机。             老是靠仿制别国的飞机的路是不能长久走下去的,自1956年,中国开始建立飞机设计等科研机构。1958年7月,第一架自行设计的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首飞成功。同年8月,自行设计制造的螺旋桨初级教练机初教—6首飞成功,1962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初教—6定型投产。该机是中国飞行员的“启蒙老师”,而且还出口到部分亚非国家。           60年代虽然中苏关系走向恶化,但中国的航空工业已能独立顽强的发展下去,在这一时期成就较多。在飞机制造方面向多机种制造发展。             1963年9月23日,仿自米格—19的超音速歼击机首飞成功,翌年6月开始交付部队,被命名为歼—6。歼—6是迄今为止中国产量最多的战机系列,更是我国在苏联撤走专家后的艰难环境下成功制造的一型战斗机。这使中国成为当时少数几个能生产超音速战斗机的国家之一。歼—6曾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国,在国内外战场上屡建战功。             从1958年起,中国就酝酿自行设计超音速强击机。经过克服困难和波折后,1965年6月强—5首飞成功。1969年底国家批准批量生产,此后还开发了强—5鱼雷机、强—5M等改进型。并于1972年经过特种改装后空投核弹成功。强—5也出口到多个国家,至今仍在国内外服役。             在米格—21的基础上研制的两倍音速青石互谅互让战斗机歼—7于1966年1月首飞成功。歼—7飞机可以说是中国飞机系列中改进型号最多的一种,多达十余种。其中有专门为巴基斯坦空军研制的歼—7P,专供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列装的歼—7EB,教练机歼教—7,技术验证机歼—7FS等等。            1968年12月24日,中国仿自图—16制造的高亚音速中型轰炸机轰—6甲在西安首飞成功。此前在1964年开始由哈尔滨飞机厂仿制伊尔—28,称为轰—5轰炸机,该机在1966年9月首飞。轰—6飞机是至今为止中国生产的最大的轰炸机。后来还进行了升级改进,在1985年通过设计鉴定的轰—6丁能挂载空舰导弹,在90年代轰—6还改装成空中加油机,使中国空军增强了长途作战的能力。             1969年7月5日,自行设计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首飞成功。改为两侧进气的歼—8Ⅱ在80年代开始研制,于1984年6月首飞成功。在歼—8Ⅱ的基础上加装空中受油装置的空中加油型也与空中加油机同步研制,并在1999年国庆大阅兵中编队飞行一同首次公开亮相。中国已成为继美英俄法后第五个掌握空中加油/受油技术的国家。 70年代多值“文化大革命”动荡时期,各项事业受之影响深重,进展缓慢,航空工业也不例外。但在航空工业工作者的努力下,仍有一点成就出来。        1975年12月,运—8运输机首飞成功,1980年2月运—8被正式批准设计定型。运—8至今仍是中国军队的主力运输机,先后成功改装为海上巡逻机、“黑鹰”直升机载机和民用型运输机,并且出口国外。1976年4月,自行设计的大型涡桨水上飞机水轰—5首飞成功,它的服役为海军航空兵又增添了一种机型,增强了一份实力。              随着“文革”的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脚步中走进80年代,这一时期的飞机制造可谓硕果累累。而且在中欧关系改善的形势下,欧洲的飞机制造技术开始引进,中欧的航空技术领域的合作,尤其突出的是直升机技术合作成果巨大,先后有直—9、直—8两种直升机研制成功。            1982年,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组装生产出第一架直—9样机完成首飞。到1992年,直—9实行国产化。直—9还发展成攻击型武直—9和专供驻香港部队使用的直—9B,以及海军舰载型直—9C。1985年12月,直—8大型多用途直升机首飞成功,由昌河飞机厂制造,1989年8月开始交付部队。直—8也有舰载型,还可以进行水上起降。             1980年9月,大型喷气式运输机运—10首飞成功,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运—10未能投产,但这标志着中国能够掌握大型喷气式运输机的制造技术,而不仅仅只有美、欧、苏联能掌握。中国和美国在航空技术上少有的合作在80年代也“开花结果”,1987年7月,中美在上海合作生产的首架麦道—82(MD—82)型飞机交付中国民航使用。             1988年12月24日,这是中国“飞豹”首飞的日子。“飞豹”即是歼击轰炸机歼轰—7的外号,对外称“FBC—1”。它填补了中国歼击轰炸机的空白,是公认的中国航空工业成就中最重要的成就。歼轰—7在90年代完成定型并逐步装备海军航空兵,是保卫祖国的海空利器。           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飞机制造依然收获颇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原有机型的改进,二是新机型的研制诞生。前者如前文提过的歼—7、歼—8系列战斗机在90年代为适应新的空战环境而进行的性能改进,代表机型有采用“双三角翼”的歼—7MG和能空中加油的歼—8D。            1990年11月,自行设计的K—8教练机首飞成功,K—8性能先进,价格实惠,因此也受到一些国外用户的青睐,如埃及、巴西等国。中国在1993年还完成了中国第一代变稳飞机BW—1的设计定型试飞,填补了中国在这一技术机上的空白。1996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达成协议,同意中国在沈阳装备苏—27的生产线,授予中国制造苏—27的许可证。此后苏—27的成功生产,证明中国完全有实力生产像苏—27这样世界先进的战斗机,中国将其命名为歼—11。             在通用飞机方面,1993年12月首飞成功了涡桨支线飞机新舟—60,该型机在运七—200A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目前已投入使用,前景可观。1994年12月,自行设计的多用途轻型直升机直—11首飞成功。它具有飞行训练、空中侦察、边境巡逻等多种任务功能。                     进入21世纪,中国在新世纪之初就连传飞机制造的捷报,尤其是在2003年。2003年8月25日,FC—1“枭龙”战斗机在成都首飞成功。FC—1具有较高的综合作战能力,能适应世纪之初新的空战环境,具备了与世界第三代战斗机抗衡的能力,且相对价格较低,性价比良好。除了外贸出口,相信它必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空军的卫国雄鹰阵列之一。2003年12月,高教—9“山鹰”高级教练机在贵阳首飞成功。高教—9(FTC—2000)的研制成功,将弥补原有的歼教—7的不足,为部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飞行员。             纵横发展 展翅腾飞             在中国航空工业至今53年的发展中,飞机制造由最初的仿制到自行研制,由单一机种到多机种,由只供国内到出口国外,每一步都走得艰辛。但值得高兴的是中国航空工业工作者们都走了过来。在此要向所有从事中国航空工业的工作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正是他们为中国创造出一个个航空领域的成就。             航空工业素有“工业之花”之称。飞机制造的发展,还对国家的电子、机械、材料科学等各技术领域起到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而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实力也将推动中国的航空工业在新世纪更快发展。             目前,人们熟知的中国飞机制造公司有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昌河飞机工业公司、洪都飞机公司等,它们分别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AVICⅠ)和中航二集团(AVICⅡ)。此外还有负责设计的各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还有亚洲最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风洞实验设备。民间力量也加入中国飞机制造领域,如有北京超翼技术公司,其代表作CY—1技术验证机模型在2002年珠海航展展出,据称有世界最优秀的机动能力。还有沈阳中体轻型飞机有限公司等,民间飞机制造的主要产品是轻/小型民用飞机。             和其他航空强国相比,中国的飞机在技术上的确还有差距,比如美国。但美国有百年雄厚的航空工业基础,有世界第一的强大综合国力支撑。而中国仅50多年的发展时间及相对较弱的综合国力能有今天的成就,更应是我们关注与自豪的。当然我们中国也不能因此而得到安慰似的沾沾自喜、固步不前。认识到实际与差距后更应奋力前进,不断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根据我国武器装备“研制一代、装备一代、改进一代”的原则思路,我们有理由、有信心相信中国还有更为先进的飞机正在研制、生产。我们更坚信中国的航空工业必将随着伟大的不断强大而腾飞,继续创造出辉煌的成就!